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1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搅拌机,特别是关于食用菌培养基的搅拌机。
现有的食用菌培养基的搅拌,常采用泥浆搅拌或类似结构的机器。一般包含机架、料斗、搅拌器、电动机、带轮传动机构。料斗安装在机架上方,可向一侧或两侧倾斜。搅拌器平置于料斗内部,固定于机架下方的电动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带动搅拌器旋转。此种搅拌机能大幅度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搅拌质量比手工搅拌的明显提高。但此种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采用一次将水直接倒入料斗、或分批集中倒入料斗、或用水管连续集中加入料斗的加水方法。因此影响食用菌培养基的湿度和各种营养元素分布的均匀性,距理想的搅拌质量有一定差距。此外,搅拌完毕后,须将料斗倾向一侧,由人工将料请出、既增强劳动强度,又妨碍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搅拌过程中将水缓慢、连续、均匀地加入培养基中,并在搅拌完毕后自动输出食用菌培养基的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含机架、搅拌器、带轮传动机构的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料斗下方设置有包含外壳、输送螺旋和出料口的螺旋输送器、料斗和螺旋输送器之间设置有出料活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
图1所示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参看
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料斗14安装在机器2的上部。料斗14内设置有水平支承在两端轴承上的搅拌器7。料斗14上部设置有加料口13和定量水箱9。定量水箱9包含加水口10、调节阀12和带一系列出水口11的洒水管8。调节阀12和洒水管8位于定量水箱9的底部,定量水箱中的水经调节阀12流入洒水管8。由调节阀12的开度大小来调节进入洒水管8的流量,调节阀12的开闭可用电磁阀控制,也可用手动控制。料斗14下方设置有包含外壳3、出料口4和输送螺旋5的螺旋输送器25。料斗14与螺旋输送器25之间设置有出料活门6。出料活门6支承在与机架2连接的四个滚轮24上。当出料活门6处于一侧极端位置时,它将料斗14底部的缺口23封闭;当它处于另一侧极端位置时,上述的缺口23与螺旋输送器25连通,料斗14内已搅拌完毕的食用菌培养剂落入螺旋输送器25内,经输送螺旋5至料送出口4排出机外。电动机27固定在机架2的下方。带轮传动机构包含固定在电动机轴端的带轮20,支承在搅拌器轴颈上的由三个不同直径的带轮15、16和17构成的中间带轮I,支承在中间轴26上的包含二个不同直径带轮21和22的中间带轮II,固定在搅拌器轴端的带轮18,固定在输送螺旋轴端的带轮19,和按传动比要求将上述各带轮、中间带轮连接的传动带。电动机27通过上述的带轮传动机构带动搅拌器7和输送螺旋5旋转。搅拌过程中,加入定量水箱9中的水,经一系列的出水口11均匀、连续、缓慢地洒入食用菌培养基中。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行走轮1,能方便地移动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现定量水箱的底部设置有间隔一定距离的一列出水口,或者设置多列连续排列的出水小孔,而其它如料斗、机架、搅拌器、出料活门、螺旋输送器、带轮传动机构等如同前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搅拌质量高、所搅拌的食用用菌培养基接种成活率、出菌率高的优点。而且劳动强度低,工效高,机器易于搬动。
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机架,料斗、搅拌器。带轮传动机构的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料斗下方设置包含外壳、输送螺旋和出料口的螺旋输送器。料斗和螺旋输送器之间设置有出料活门。料斗上方设置有包含加水口的定量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定量水箱包含设置于水箱底部的调节阀和带一系列出水口的洒水管,定量水箱中的水经调节阀流向洒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阀由继电器或手动控制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定量水箱底部设置有间隔一定距离的一列出水口,或者设置多列连续排列的出水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传动机构包含电动机轴端的带轮,支承在搅拌器轴颈上的包含三个不同直径的带轮的中间带轮I,固定在搅拌器轴端的带轮,支承在中间轴上包含二个不同直径带轮的中间带轮II,固定在螺旋输送器轴端上的带轮,和按传动比要求将上述各带轮、中间带轮连接的传动带。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培养基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于机架底部的四个行走轮。
专利摘要一种均匀加水及自动输出食用菌培养剂的搅拌机,包含有机架、料斗、搅拌器、电动机和带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料斗上部设置有定量水箱,料斗下部设置有包含外壳、出料口和输送螺旋的螺旋输送器,料斗与螺旋输送器之间设置有出料活门。本实用新型在搅拌过程中能使水连续均匀渗入培养剂中,使培养剂湿度均匀、各种营养成份分布均匀,提高了搅拌质量。搅拌完毕、自动出料,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设有行走轮、方便移动。
文档编号C12M1/00GK2044256SQ882117
公开日1989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14日
发明者庄庆彬, 徐正林, 宋扬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