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2948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工艺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工艺茶更是以很高的艺术观赏性和饮用性著称。目 前市场上工艺茶品种琳琅满目,工艺茶特选茶叶嫩芽和多种天然的干鲜花组成原料,经新 工艺的精心配制而成,茶朵外形奇特,杯中的小花朵美丽多姿,美感动人,诱人叫绝。
[0003] 申请号为201110379702. 1,2012年3月28日公开的"茉莉花工艺花茶的制作方 法"的专利,用棉线将茶叶芽包裹茉莉花制成球团状,用布包裹,烘干,成茶。
[0004] 申请号为200710086539. 3, 2008年9月17日公开的"动感艺术造型工艺茶制备方 法及其果蔬纤维粉的生产工艺"的专利,全棉细线穿成设计要求的艺术形状制成的半成品 经茉莉鲜花的熏香制成成品。
[0005] 以上专利申请虽然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工艺茶,但是,都是利用线捆绑塑形,用于捆 绑的棉线不仅不可以食用,而且可能会污染茶水,影响品茶者的心情。另外,所制作的工艺 茶味道、形态或保健作用均来源于被线捆绑的花茶,棉线只起到了固定作用。

【发明内容】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利用生物材质制备 基座取代传统的(棉)线,而且所采用的生物材质与花茶协同,基座可以食用、药用、保健 用,健康环保。
[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采摘带梗鲜花或/和鲜叶,清洗、擦净后晾干;
[0009] (2)、将生物材质、赋形剂和水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塑形,得到基座;
[0010] (3)、将步骤(1)晾干的带梗鲜花和/或鲜叶插入步骤(2)的基座,70°C以下干燥 至含水量少于5%,即得工艺茶。
[0011] 步骤⑴中所述鲜花为牡丹、玫瑰、茶花、菊花或茉莉花。所述鲜叶为选自牡丹、玫 瑰、茶花、菊花或茉莉花植株上的叶。
[0012] 步骤(2)中生物材质、赋形剂和水的重量比为0-20:0-200:0-150 ;所述基座至少 含有赋形剂和水或至少含有生物材质;所述生物材质为丝瓜络、玉米须、玉米苞叶或凤丹皮 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赋形剂选自可食用淀粉或可食用琼脂;所述的模具为球形、柱形、长 方体或不规则形形状。
[0013] 步骤(3)中根据想要的形状设计工艺茶的外观,晾干后的带梗鲜花或/和鲜叶的 重量与基座的重量之比为1:0. 5-200。浸泡后花、叶直立。
[0014] 本发明所用植物的带梗鲜花、鲜叶、鲜梗及制作基座所用的生物材质均具有药用 价值,采用的赋形剂为可食用的淀粉或琼脂等。
[0015] 牡丹花是毛茛科芍药属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本草纲目》记载其味苦、性平,具有和 血、生血、凉血之功效,并明确"赤花者利,白花者补"。玫瑰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味辛、甘, 性微温。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是著名的保健 饮品。菊花是菊科菊属植物,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提神醒脑之功效,花瓣含17 种氨基酸且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同时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 元素。茉莉属木樨科素馨属灌木植物,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 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
[0016] 制作基座所用丝瓜络为萌芦科植物丝瓜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具有祛风,通络, 活血,下乳的功能;玉米苞叶也称玉米苞皮,是禾本科玉蜀黍属玉米果穗外部的包被部分, 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具有止血、抗菌消炎和防 止伤口感染的功效;凤丹皮是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 效。
[0017]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生物材质如丝瓜络、玉米须等作为基座,将鲜花、鲜 叶插在基座中,可根据喜好选择插入基座的形状进而取代(棉)线捆绑塑形而使鲜花、叶 "开放"在水中塑造工艺茶;而且基座中选用的丝瓜络、玉米须、玉米苞叶和凤丹皮等为传统 中药,具有药用保健价值。本发明制备的工艺茶浸泡在水中之后仅留下花朵、叶片、丝瓜络、 玉米须、玉米苞叶和凤丹皮等生物材质于水中,比传统棉线更健康更环保、更保健,饮者更 舒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0019] 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1)选择现蕾期玫瑰花并留部分花梗用水简单清洗除去灰尘等污物,清洗后放到筛 网上沥水3小时至花表面干燥得5. Og干花;
[0021] 2)称取200. Og淀粉,150ml水,制成糊状,倒入球形模具中塑形;
[0022] 3)将玫瑰花梗嵌入淀粉基座中,低于70°C干燥至含水量< 5% ;
[0023] 4)观察工艺茶的花色花形,冲泡花茶,观察茶汤色、香气,花茶展开的状态。
[0024] 实施例2
[0025] 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1)选料:选择盛开的带梗牡丹花,擦净异物后放入筛网上晾至花表面干燥得到 22. Og干花;
[0027] 2)称取25. Og丝瓜络,100. Og淀粉,50. Oml水制作基座;
[0028] 3)将牡丹花嵌入基座,将牡丹花连同基座低于20°C风干至花茶和基座含水量 ^ 5% ;
[0029] 4)观察工艺茶的花色花形,冲泡花茶,观察茶汤色、香气,花茶展开的状态。
[0030] 实施例3
[0031] 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1)选料:选择现蕾期的牡丹花,留15mm的花梗,将其放入冷水中清洗,清洗后放到 筛网上沥水2-4小时至花表面干燥得到17. Og干花;
[0033] 2)称取60. Og的丝瓜络和30. Og的凤丹皮,将凤丹皮嵌入丝瓜络中,制成基座;
[0034] 3)将牡丹花嵌入基座中,将牡丹花及其基座低于20°C干燥至含水量< 5% ;
[0035] 4)观察工艺茶的花色花形,冲泡花茶,观察茶汤色、香气,花茶展开的状态。
[0036] 实施例4
[0037] 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1)选料:选择菊花清洗后放到筛网上沥水2-4小时至花表面干燥,再放入50°C烘 箱烘干得到5. Og干物质;
[0039] 2)称取300. Og琼脂,250. Oml水,制成膏状倒入模具中;
[0040] 3)将菊花嵌入基座中,将菊花连同基座烘干至含水量< 5% ;
[0041] 4)观察工艺茶的花色花形,冲泡花茶,观察茶汤色、香气,花茶展开状态。
[0042] 实施例5
[0043] 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选料:选择幼嫩牡丹叶,冷水擦净异物后放入筛网上晾至叶表面干燥得干幼嫩 牡丹叶;
[0045] 2)按I :1:4:2的重量份称取干幼嫩牡丹叶、丝瓜络、淀粉、水,将丝瓜络、淀粉、水 制作基座中;
[0046] 3)将牡丹叶嵌入基座,将叶连同基座低于20°C风干至含水量< 5% ;
[0047] 4)冲泡后观察茶汤色、香气及状态。
[0048] 对比例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玫瑰花茶,所不同的是不含有淀粉基座。
[0049] 对比例2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制得盛开的牡丹花茶,所不同的是不含有丝瓜 络淀粉基座。
[0050] 对比例3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制得牡丹花蕾花茶,所不同的是不含有凤丹皮 嵌入丝瓜络中的基座。
[0051] 对比例4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制得菊花茶,所不同的是不含有琼脂基座。
[0052] 对比例5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进行,制得牡丹叶茶,所不同的是不含有丝瓜络淀粉 基座。
[0053] 对各实施例、对比例制作的工艺茶进行花色、汤色等的观察,结果见下表:
[0054]
【主权项】
1. 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采摘带梗鲜花或/和鲜叶,清洗、擦净后晾干; (2) 、将生物材质、赋形剂和水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塑形,得到基座; (3) 、将步骤(1)晾干的带梗鲜花和/或鲜叶插入步骤(2)的基座,70°C以下干燥至含 水量少于5%,即得工艺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鲜花为牡丹、玫瑰、茶 花、菊花或茉莉花。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鲜叶为选自牡丹、玫瑰、 茶花、菊花或茉莉花植株上的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生物材质、赋形剂和水的 重量比为 0-20:0-200:0-15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晾干后的带梗鲜花或/和 鲜叶的重量与基座的重量之比为1:0. 5-200。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所述基座至少含有赋形 剂和水或至少含有生物材质。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生物材质为丝瓜 络、玉米须、玉米苞叶或凤丹皮中的一种或几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赋形剂选自可食用 淀粉或可食用琼脂。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所述的模具为球形、柱形、长 方体或不规则形形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茶的制备方法,采用可食用的丝瓜络、玉米须、玉米苞叶或凤丹皮与赋形剂、水作为基座,取代棉线塑形。与已有技术相比,发明方案采用生物材质如丝瓜络、玉米须等代替(棉)线捆绑塑形而使鲜花、叶“开放”在水中,将生物材质作为基座,将鲜花、鲜叶插在基座中,可根据喜好与身体需求等选择插入基座的形状与材质,塑造各种形状的工艺茶,而且基座中选用的丝瓜络、玉米须、玉米苞叶和凤丹皮等有药用价值。相比使用传统棉线,发明制备的工艺茶更健康、更保健、更环保,饮者更舒心。
【IPC分类】A23F3-34
【公开号】CN104543261
【申请号】CN201510073209
【发明人】郑艳, 侯宇荣
【申请人】安徽师范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