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输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0465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银杏叶输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银杏叶为主要原料的静脉输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银杏叶氯化钠(NaCl)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2)背景技术我国银杏资源丰富,占世界总量的70%,银杏的药用历史近600年。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和萜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血管、改善脑循环、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脑缺血等症,临床疗效确切。随着人民饮食习惯的改变,患有脑血栓、冠心病等症的人数增多,直接威胁人民的正常生活。银杏叶的制剂如片剂、口服液等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口服制剂存在的缺点如一次用量小、吸收不快、生物利用度不高等,影响疾病的治疗,而小针则治疗周期长,给患者带来不便。CN1048724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洗净、切碎、晾干的银杏叶用少量水浸泡过夜,然后用以饱和石灰水、少量抗氧化剂配制的碱性水进行三次提取,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真空浓缩,降温,在搅拌下加入一定量吸附澄清剂,保温一定的时间,离心过滤,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搅拌,再加入一定量的5%的Na2CO3,使pH为9-10,静置沉淀,离心过滤,于上清液加10%的盐酸回调至pH为6左右,用D101大孔树脂柱、乙醇洗脱至无黄酮反应,洗脱液回收乙醇后,真空浓缩至糖浆状,在60℃以下真空干燥,得到一定浓度的黄色提取物。
(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剂量使用的、稳定性好、能补充机体体液和能量的银杏叶静脉输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银杏叶输液制剂是银杏叶氯化钠注射液,其主要原料是银杏叶,每100ml输液中含有银杏叶5~15g,氯化钠0.9g,丙二醇0.2~0.5ml,L-半胱氨酸25~45mg,焦亚硫酸钠30~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15~30mg。
本发明所说的银杏叶输液制剂的制备方法为①将银杏叶破碎后加入浓度为40%~70%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提取3~6h,共提取至少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再加入絮凝剂沉淀除去杂质,在上清液中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8.5~9.0,滤去沉淀后滤液用酸性溶液调节pH至6~7后上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的混合树脂,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比例为1∶(0.3~3)。先以4~5倍的水洗柱,用低浓度(15%~25%)的乙醇洗脱后,用高浓度(65%~80%)的乙醇洗脱。收集高浓度乙醇洗脱部分。
②分别用稀NaOH和HCl对混合树脂进行处理,再以水冲洗至中性。减压浓缩高浓度乙醇部分至无醇味,再精滤至少两次,滤液中加入丙二醇和L-半胱氨酸,再加入EDTA-2Na,调节pH至4.5~6.5之间,用水稀释后,加入0.08%~0.12%活性炭,60~80℃保温至少20min,过滤脱炭。制备成浓溶液备用。
③取氯化钠加至60~80℃的注射用水中,加入0.08%~0.12%的活性炭,保温至少20min,过滤,为氯化钠浓溶液,备用。
④将银杏叶浓溶液加入到氯化钠浓溶液中,调节pH为4.5~6.5,再用水定容,精滤,检查合格后灌装,再加膜、加塞、轧盖、灭菌即得。
本发明采用了混合树脂对银杏叶乙醇提取液进行吸附,树脂是为了减少提取液对树脂的污染,延长树脂的寿命,对提取液进行预处理纯化。先用絮凝剂(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来沉降蛋白质,适量的絮凝剂用量减少了黄酮的损失。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用稀碱(如NaOH)调节pH值8.5~9.0,目的在于沉降对人体有一定毒性的原花色素,适当控制其含量。在制备过程中还加入硅藻土,这时进一步除去杂质,对溶液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
使用过的树脂再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吸附能力,为此本发明选用NaOH溶液和HCl溶液分别对混合树脂进行酸碱处理,最后以水冲洗至中性。输液的配制采用将NaCl和银杏叶提取液先分别配成浓溶液,再混合稀释的方法。制剂中用到了丙二醇,它能很好地改善制剂的澄明度;而L-半胱氨酸的使用则能起到使制剂稳定的作用。
(4)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银杏叶输液制剂以以下重量配方为原料银杏叶 10kg氯化钠 0.9kg丙二醇 300mlL-半胱氨酸 30g焦亚硫酸钠 35gEDTA-2Na15g
注射用水加至100L。
制备银杏叶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将10kg银杏叶粉碎成小块状,加入7倍体积的45%的乙醇溶液中,加热提取4h,滤出提取液,药渣再加入7倍体积的4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h,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小体积。加入500ml絮凝剂搅拌,产生大量沉淀。离心过滤,滤液为澄明液体。用0.5ml/L的NaOH溶液调节澄清液的pH至8.5,产生絮状沉淀,离心过滤,滤液用0.5ml/L HCl溶液调节pH至6。树脂床由1∶1的AB-8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组成,pH为6的滤液上样后吸附1h,用4倍柱床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柱,再用3倍体积的15%乙醇液去除色素,65%的乙醇解吸,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基本无醇味,加入适量的硅藻土精滤两次。先用10倍体积的0.4mol/L NaOH处理树脂床,再过渡到0.4mol/L的HCl处理,最后以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流出液为中性。
准确称取处方量的EDTA-2Na,加入适量水中,使其全部溶解,加入到精滤后的滤液中,充分搅拌,加入处方量的丙二醇,搅拌均匀再加入处方量的L-半胱氨酸,调节pH至9.2,用冰醋酸调节pH5.0,加入处方量的焦亚硫酸钠,加水适量,加入0.1%活性炭,70℃保温30min,过滤,为待用浓溶液;取处方量的氯化钠加至90L、7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将配好的银杏叶浓溶液不断搅拌下加入到氯化钠浓溶液中,测定pH为5,加水至刻度。精滤,检查合格后,灌装,加膜、加塞、轧盖,115℃、灭菌30min即得。
实施例2银杏叶输液制剂以以下重量配方为原料银杏叶 12kg氯化钠 0.9kg丙二醇 400mlL-半胱氨酸 40g焦亚硫酸钠 50gEDTA-2Na20g注射用水加至100L。
制备银杏叶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将12kg银杏叶粉碎成小块状,加入8倍体积的50%的乙醇溶液中,加热提取6h,滤出提取液,药渣再加入8倍体积的4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h,合并3次的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小体积。加入600ml絮凝剂搅拌,产生大量沉淀。离心过滤,滤液为澄明液体。用0.2ml/L的NaOH溶液调节澄清液的pH至9,产生絮状沉淀,离心过滤,滤液用0.2ml/L HCl溶液调节pH至7。树脂床由1∶3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组成,pH为7的滤液上样后吸附0.5h,用3倍柱床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柱,再用4倍体积的20%乙醇液去除色素,70%的乙醇解吸,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基本无醇味,加入适量的硅藻土精滤3次。先用10倍体积的0.6mol/L NaOH处理树脂床,再过渡到0.6mol/L的HCl处理,最后以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流出液为中性。
准确称取20g的EDTA-2Na,加入水中,使其全部溶解,加入到精滤后的滤液中,充分搅拌,加入400mL的丙二醇,搅拌均匀再加入40g的L-半胱氨酸,调节pH至9.35,用冰醋酸调节pH6.5,加入50g的焦亚硫酸钠,加水适量,加入0.1%活性炭,80℃保温20min,过滤,为待用浓溶液;取处方量的氯化钠加至80L、8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将配好的银杏叶浓溶液加入到氯化钠浓溶液中,测定pH为6.5,加水至刻度。精滤,检查合格后灌装、加膜、加塞、轧盖,在110℃下灭菌35min即得。
实施例3银杏叶输液制剂的原料配比见表1,注射用水加至100L。
表1
其制备的工艺过程与实施例1,2类似。
将银杏叶粉碎成小块状,加入7倍体积的40%的乙醇溶液中,加热提取3h,滤出提取液,药渣再加入7倍体积的4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h,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小体积。加入1000ml絮凝剂搅拌,产生大量沉淀。离心过滤,滤液为澄明液体。用0.5ml/L的NaOH溶液调节澄清液的pH至8.8,产生絮状沉淀,离心过滤,滤液用0.5ml/L HCl溶液调节pH至6.8。树脂床由1∶0.3的AB-8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组成,pH为6的滤液上样后吸附1h,用4倍柱床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柱,再用3倍体积的25%乙醇液去除色素,80%的乙醇解吸,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基本无醇味,加入适量的硅藻土精滤两次。先用10倍体积的0.4mol/LNaOH处理树脂床,再过渡到0.4mol/L的HCl处理,最后以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流出液为中性。
准确称取处方量的EDTA-2Na,加入适量水中,使其全部溶解,加入到精滤后的滤液中,充分搅拌,加入处方量的丙二醇,搅拌均匀再加入处方量的L-半胱氨酸,调节pH至9.2,用冰醋酸调节pH5.0,加入处方量的焦亚硫酸钠,加水适量,加入0.1%活性炭,70℃保温30min,过滤,为待用浓溶液;取处方量的氯化钠加至90L、7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将配好的银杏叶浓溶液不断搅拌下加入到氯化钠浓溶液中,测定pH为5,加水至刻度。精滤,检查合格后,灌装,加膜、加塞、轧盖,120℃、灭菌20min即得。
实施例4银杏叶输液制剂的组份配方见表1。
制备银杏叶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将银杏叶粉碎成小块状,加入8倍体积的70%的乙醇溶液中,加热提取5h,滤出提取液,药渣再加入8倍体积的4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h,合并5次的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小体积。加入700ml絮凝剂搅拌,产生大量沉淀。离心过滤,滤液为澄明液体。用0.2ml/L的NaOH溶液调节澄清液的pH至8.5,产生絮状沉淀,离心过滤,滤液用0.2ml/L HCl溶液调节pH至6.5。树脂床由1∶1.5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组成,pH为7的滤液上样后吸附0.5h,用3倍柱床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柱,再用4倍体积的20%乙醇液去除色素,70%的乙醇解吸,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基本无醇味,加入适量的硅藻土精滤3次。先用10倍体积的0.6mol/L NaOH处理树脂床,再过渡到0.6mol/L的HCl处理,最后以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流出液为中性。
准确称取EDTA-2Na,加入水中,使其全部溶解,加入到精滤后的滤液中,充分搅拌,加入丙二醇,搅拌均匀再加入L-半胱氨酸,调节pH至9.35,用冰醋酸调节pH6.5,加入焦亚硫酸钠,加水适量,加入0.1%活性炭,80℃保温20min,过滤,为待用浓溶液;取处方量的氯化钠加至80L、8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将配好的银杏叶浓溶液加入到氯化钠浓溶液中,测定pH为6.5,加水至刻度。精滤,检查合格后灌装、加膜、加塞、轧盖,在115℃下灭菌30min即得。
实施例5银杏叶输液制剂的原料配比见表1,注射用水加至100L。
制备银杏叶氯化钠输液的方法如下将银杏叶粉碎成小块状,加入8倍体积的70%的乙醇溶液中,加热提取4h,滤出提取液,药渣再加入8倍体积的2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4h,合并3次的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小体积。加入800ml絮凝剂搅拌,产生大量沉淀。离心过滤,滤液为澄明液体。用0.2ml/L的NaOH溶液调节澄清液的pH至9,产生絮状沉淀,离心过滤,滤液用0.2ml/LHCl溶液调节pH至7。树脂床由1∶2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组成,pH为7的滤液上样后吸附0.5h,用3倍柱床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柱,再用4倍体积的20%乙醇液去除色素,70%的乙醇解吸,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基本无醇味,加入适量的硅藻土精滤2次。先用10倍体积的0.6mol/L NaOH处理树脂床,再过渡到0.6mol/L的HCl处理,最后以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流出液为中性。
准确称取EDTA-2Na,加入水中,使其全部溶解,加入到精滤后的滤液中,充分搅拌,加入丙二醇,搅拌均匀再加入L-半胱氨酸,调节pH至9.35,用冰醋酸调节pH6.5,加入焦亚硫酸钠,加水适量,加入0.1%活性炭,80℃保温20min,过滤,为待用浓溶液;取处方量的氯化钠加至80L、80℃的注射用水中溶解,将配好的银杏叶浓溶液加入到氯化钠浓溶液中,测定pH为6.5,加水至刻度。精滤,检查合格后灌装、加膜、加塞、轧盖,在116℃下灭菌35min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叶输液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是银杏叶,每100ml输液中含有银杏叶5~15g,氯化钠0.9g,丙二醇0.2~0.5ml,L-半胱氨酸25~45mg,焦亚硫酸钠30~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30mg。
2.银杏叶输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是银杏叶,每100ml输液中含有银杏叶5~15g,氯化钠0.9g,丙二醇0.2~0.5ml,L-半胱氨酸25~45mg,焦亚硫酸钠30~5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30mg;其工艺步骤如下①将银杏叶破碎后加入浓度为40%~70%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提取3~6h,共提取至少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再加入絮凝剂沉淀除去杂质,在上清液中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8.5~9.0,滤去沉淀后滤液用酸性溶液调节pH至6~7后上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的混合树脂,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比例为1∶(0.3~3),先以4~5倍的水洗柱,用低浓度(15%~25%)的乙醇洗脱后,用高浓度(65%~80%)的乙醇洗脱,收集高浓度乙醇洗脱部分;②分别用稀NaOH和HCl对混合树脂进行处理,再以水冲洗至中性,减压浓缩高浓度乙醇部分至无醇味,再精滤至少两次,滤液中加入丙二醇和L-半胱氨酸,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调节pH至4.5~6.5之间,用水稀释后,加入0.08%~0.12%活性炭,60~80℃保温至少20min,过滤脱炭,制备成浓溶液备用;③取氯化钠加至60~80℃的注射用水中,加入0.08%~0.12%的活性炭,保温至少20min,过滤,为氯化钠浓溶液,备用;④将银杏叶浓溶液加入到氯化钠浓溶液中,调节pH为4.5~6.5,再用水定容,精滤,检查合格后灌装,再加膜、加塞、轧盖、灭菌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杏叶输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絮凝剂的含量为0.5%~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杏叶输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比例为1∶1。
全文摘要
涉及一种银杏叶氯化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是银杏叶、氯化钠、丙二醇、L-半胱氨酸、焦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工艺为将银杏叶加入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减压回收乙醇,再加入絮凝剂沉淀除去杂质,在上清液中用碱酸性溶液调节pH,上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的混合树脂,先以水洗柱,用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部分;再精滤两次,滤液中加入丙二醇、L-半胱氨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调节pH,用水稀释后,加入活性炭,制备成浓溶液备用;取氯化钠加至注射用水中,为氯化钠浓溶液,备用;将银杏叶浓溶液加入氯化钠浓溶液中,调节pH,再用水定容。改善制剂的澄明度;而L-半胱氨酸的使用则能起到使制剂稳定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9/10GK1430983SQ0310362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1日
发明者郭东宇 申请人:厦门蓬岛医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