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07973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咀嚼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自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发现甲壳素至今,100多年来它的研究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日本政府每年投入的科研开发费用超过50亿元,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壳聚糖应用的专利申报。1997年壳聚糖的研究开发课题列入国家科委九五攻关计划,后被列入国家863重点攻关计划。
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被称为几丁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阳离子型可食用纤维,作为一类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农业等方面都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价值。1991年美国,欧洲医学界,食品研究机构将其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几丁糖作为功能性健康食品,它完全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品,对人体还具有强化免疫,抑制老化,预防疾病,促进疾病痊愈和调节生理机能等五大功能。
但由于几丁糖这类多糖不溶于水,在人体内难以被消化吸收,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将几丁糖水解为水溶性的甲壳低聚糖,已成为几丁糖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几丁质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几丁质的降解产物——几丁低聚糖,其性质得到改变,具有独特的更具魅力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性质,显示出几丁低聚糖在医药、功能食品、化妆品研制等方面有光明的前途。
将几丁糖开发为保健食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董爱森,复方壳聚糖降脂胶囊的研制,海峡药学,2001,13(2)15~16;黄泽元,壳聚糖颗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1279915;李高霖,水溶性壳聚糖及其胶囊,专利公开号1283635;李高霖,壳聚糖灵芝口服液及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1286118)。但是作为食品原料,几丁糖具有一定的涩味,影响产品的制作,因此市场上已有的以几丁糖为主要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其剂型主要是胶囊(如南京中科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的中科甲尔胶囊;北京唯美恒达健康产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唯可欣减肥胶囊;大连天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派其安排铅胶囊等)。采用胶囊的形式虽然可以包埋几丁糖的涩味,但存在服用时需温水吞咽,给消费者服用带来一定的麻烦;产品无任何口感和香味,使人产生服药的感觉;同时,胶囊需在胃中崩解才能被吸收,影响功效成分功能效应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缺陷,提供一种几丁低聚糖咀嚼片,以咀嚼片的形式,在明显改善几丁糖涩味的基础上,赋予几丁糖保健食品色、香、味,使消费者可以直接品尝几丁低聚糖咀嚼片的风味,并将其在口中嚼碎,便于人体吸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适合机械化加工的几丁低聚糖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几丁低聚糖粉和预糊化变性淀粉组成,两者的组分为按重量份计几丁低聚糖粉10-30份,预糊化变性淀粉20-40份。
如上所述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还有配料35-60份,辅料0.25-0.8份。
如上所述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为麦芽糊精10-20份、蔗糖10-30份、葡萄糖5-15份。
如上所述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天然食用色素0.1-0.3份,粉末食用香精0.1-0.3份,硬脂酸镁0.05-0.2份。
一种几丁低聚糖咀嚼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制软材、造粒、干燥和压片,其具体步骤包括原料选择本品选择溶解度大于98%的食用级几丁低聚糖为主要原料,其他辅料均为食品级;过筛所有的原料和辅料均经100目筛筛分,使混合和压片工序得以顺利进行;混合将原料和辅料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制软材以30%浓度乙醇作为润湿剂,浓糖浆作为粘合剂,制成软材;湿颗粒在造粒机上造粒;干颗粒在50~60℃下干燥,再在经14目筛筛分后的颗粒中加入片重0.2%的润滑剂(硬脂酸镁);压片机械压片;包装在无菌条件下密封避光包装;其组分含量按重量份计为以咀嚼片为基准100份 葡萄糖5-15份几丁低聚糖粉末10-30份天然食用色素0.1-0.3份预糊化变性淀粉20-40份粉末食用香精0.1-0.3份麦芽糊精 10-20份硬脂酸镁0.05-0.2份蔗糖 10-30份水分低于3份所述的制软材是指先用乙醇溶液将蔗糖溶解,润湿混合好的配料,使得材料中最终添家水分为7-10%;所述的湿颗粒是指上述软材在造粒机上造粒可得到湿颗粒。造粒机上筛板的筛眼大小为16目;所述的干颗粒是指将上述制得的湿颗粒在50~60℃条件下干燥,使水分含量低于3%。
本发明在以下几个方面较现有技术有较大的技术进步,其关键技术是采用预糊化变性淀粉作填材传统咀嚼片一般采用食用淀粉做填材,使咀嚼片具有较大的淀粉味,产品口感不好。预糊化变性淀粉遇水则融化,采用其作填材,产品没有淀粉味,口感细腻爽口。并且,预糊化变性淀粉可包埋几丁低聚糖大部分的涩味。
30%浓度乙醇作润湿剂几丁低聚糖吸潮性很大,一旦含有10%以上的水分则具有很大的粘性而无法造粒。采用30%浓度乙醇作润湿剂可有效避免软材粘性过高的问题。
低温干燥技术制得的软材必须在较低的温度下条件下干燥(50~60℃),否则几丁低聚糖会发生氧化褐变。低温干燥得到的干颗粒水分含量必须低于3%,否则压片时粘模具而无法压片。
密封避光包装经上述工艺加工成的咀嚼片含有较多的几丁低聚糖,在贮藏中容易吸湿、氧化、变色,导致产品风味变化,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避光密封包装,可防止产品的吸湿、氧化、变色,延长产品的货架期,经试验其保质期可达24个月以上。
本发明的效果(1)本发明的生产的产品经功能实验评价和人群实验验证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2)采用预糊化变性淀粉作填材可包埋几丁低聚糖大部分的涩味,使产品没有淀粉味,口感细腻爽口。
(3)采用麦芽糊精作填材可使产品滑爽细腻,有质感。
(4)蔗糖和葡萄糖赋予咀嚼片甜味,配合两种糖可丰富产品的风味。
(5)天然食用色素改善咀嚼片色泽。大多数天然食用色素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成分,具有功能保健作用如β-胡萝卜素。
(6)粉末食用香精可使产品表面光洁、改善了产品的色泽。
(7)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可使机械化生产中压片工艺顺利进行。
(8)造粒的工序是为了提高压片原料的流动性,实现机械化生产。
(9)采用避光密封包装,可防止产品的吸湿、氧化、变色,延长产品的货架期,经试验其保质期可达24个月以上。
(10)产品风味好,清香诱人,口感好,具有几丁低聚糖淡淡的涩味。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奶香高甜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准确称量20kg的几丁低聚糖,25kg预糊化变性淀粉,15kg麦芽糊精,15kg葡萄糖,1kg1%的β-类胡萝卜素,50g香草粉末香精和50g奶油粉末香精,用混合机将各种配料混合均匀。配制30%乙醇溶液12L,将23.5kg蔗糖溶解在乙醇溶液中。用配好的蔗糖溶液润湿混合好的配料制成软材,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的湿颗粒用干燥机在5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低于3%后,均匀加入100g硬脂酸镁。为了防止吸潮,干颗粒迅速送入压片机压片。咀嚼片每片净重1.5g。采用不透明塑料瓶密封包装即成本发明几丁低聚糖咀嚼片的成品。
实施例2果香低甜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准确称量22kg的几丁低聚糖,20kg预糊化变性淀粉,20kg麦芽糊精,10kg葡萄糖,1kg1%的β-类胡萝卜素,50g菠萝粉末香精和50g橙子粉末香精,用混合机将各种配料混合均匀。配制30%乙醇溶液12L,将20.5kg蔗糖溶解在乙醇溶液中。用配好的蔗糖溶液润湿混合好的配料制成软材,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的湿颗粒用干燥机在5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低于3%后,均匀加入150g硬脂酸镁。为了防止吸潮,干颗粒迅速送入压片机压片。咀嚼片每片净重1.5g。采用不透明塑料瓶密封包装即成本发明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成品。
实施例3 几丁低聚糖咀嚼片降血脂活性测定1.几丁低聚糖咀嚼片调节血脂作用测定设置5个处理,即高、中、低3个剂量组、基础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将体重150~210g Wistar种雄性大鼠饲养1周后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并根据测定结果将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受试大鼠。各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实施例1生产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水溶液,连续28d,在给予受试物的同时喂高脂饲料,自由进食和饮水,间隔4d称重1次,并根据体重调整几丁低聚糖咀嚼片溶液的灌胃量。高脂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均以蒸馏水灌胃,并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和基础饲料,与剂量处理组同步进行。试验至第14d和第28d均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的含量。
三个剂量分别为1片/kg.bw、2片g/kg.bw和3片/kg.bw,试验至第28d分别采血测定TG、TC及HDLC,实验结果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的作用,具体数据见表1~5。
表1 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D,g)剂量体重动物数(只) 增重g/Kg.bw实验前 实验后阴性对照 10 160±6 296±16136±16阳性对照 10 161±6 295±17134±20低剂量10 158±6 298±13140±16中剂量10 157±5 290±16134±13高剂量10 158±7 305±14147±13增重经方差分析,各组动物增重F检验结果F=1.24,P=0.3061,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2 几丁低聚糖咀嚼片(x±SD,mmol/L)剂量动物数(只) 实验前(0d) 实验后(28d)(g/Kg.bw)阴性对照10 1.92±0.29 1.63±0.30阳性对照10 1.90±0.24 3.49±0.48低剂量 10 1.91±0.22 3.25±0.38中剂量 10 1.90±0.26 3.05±0.41*高剂量 10 1.88±0.25 2.85±0.46**
注*表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经F检验,28d时,F=31.05,P<0.01。Q检验,中剂量组TC明显低于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TC明显低于阳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表3 蝇蛆几丁低聚糖对大鼠实验前后血清TG的影响(x±SD,mmol/L)剂量(g/Kg.bw) 动物数(只)实验前(0d) 实验后(28d)阴性对照 100.83±0.21 0.74±0.18阳性对照 100.88±0.20 1.58±0.33低剂量 100.81±0.19 1.18±0.25**中剂量 100.78±0.23 1.00±0.22**高剂量 100.85±0.26 0.99±0.20**注**表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经F检验,28d时,F=16.39,P<0.01。Q检验,三个剂量组TG均明显低于阳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表4 蝇蛆几丁低聚糖对大鼠实验前后血清HDL-C的影响(x±SD,mmol/L)剂量(g/Kg.bw)动物数(只) 实验前(0d) 实验后(28d)阴性对照 10 0.56±0.09 0.60±0.06阳性对照 10 0.56±0.06 0.42±0.07低剂量 10 0.57±0.08 0.47±0.04*中剂量 10 0.56±0.08 0.50±0.04*高剂量 10 0.53±0.06 0.53±0.07**注*表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经F检验,28d时,F=14.36,P<0.01。Q检验,低、中剂量组HDLC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HDLC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表5 蝇蛆几丁低聚糖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剂量 动物数 TC TG HDKL-C(g/Kg.bw) (只)(%)(%) (mg/dl)低剂量10 6.9 25.3 1.9中剂量10 12.636 .73.1高剂量10 18.337.3 4.3判断标准 下降>10% 下降>15
注因本实验方法为高脂饲料与受试物同时给予,属预防性,因此TC,TG下降及HDL-C上升值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HDL-C上升值(mg/dl)是mmol/L×38.67=mg/dl换算结果。
2.几丁低聚糖咀嚼片人群试验①受试人群选择单纯血脂异常的人群,保持平常饮食,半年内采血2次,如两次血清总胆固醇均≥5.2mmol/L或甘油三脂≥1.65mmol/L,均可作为备选对象。患者符合上述条件自愿参加且保证配合者,均可纳入试验。受试期间保持平日生活和饮食习惯。
②试验设计和分组试验采用双盲随机组间和自身两种对照设计。依照上述标准选择120例患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
③试用方法试验组服用实施例1生产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3粒,温开水服下,观察时间30d。
④血脂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下降≥10%且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下降者为降总胆固醇有效,甘油三脂下降≥15%且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下降者为降甘油三脂有效,总胆固醇下降≥10%、甘油三脂下降≥15%且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下降者为降血脂有效,分别观察有效率。
安全性观察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查,血生化指标测定,以及心电图、胸透、腹部B超检查等。
⑤实验结果选择符合条件的受试者103型,采用双盲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按人群日推荐量6片/60kg.bw,即每日2次,每次3片,温开水服下或直接咀嚼;观察时间30d,结果表明,服用几丁低聚糖咀嚼片试验组降总胆固醇有效率为88.2%、降甘油三脂有效率为86.3%、降血脂有效率为78.4%,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明显降低,与试食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血象、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试食前后无明显变化。受试者服用几丁低聚糖咀嚼片一个月后,其饮食状况、睡眠状况、大小便情况及精神状况未见不良反应。据此,按照保健食品评价标准可判定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具体数据见表6~12表6 降总胆固醇有效率组别 N 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52 3 49 5.8%实验组51 45 6 88.2%*
*组间比较P<0.01表7 降甘油三脂有效率组别N 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 52 4 48 7.7%实验组 51 44 7 86.3%**组间比较P<0.01表8 降甘油三脂有效率组别N 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 52 1 51 1.9%实验组 51 40 11 78.4%**组间比较P<0.01表9 试食前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变化(mmol/L,x±s)胆固醇甘油三脂组别 N试食前 试食后 试食前 试食后对照组52 7.01+0.836.82+0.97 2.68+0.20 2.56+0.34实验组51 6.84+0.824.98+0.80#*2.75+0.19 1.60+0.39#*#自身前后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表10 试食前后高密度蛋白质的变化(mmol/L,x±s)组别 N 试食前试食后对照组 52 1.29±0.191.28±0.19实验组 51 1.34±0.201.35±0.21表11 试食前后血象变化(x±s)实验组 对照组项目试食前 试食后试食前 试食后红细胞(×1012/L) 4.34±0.56 4.28±0.574.25±0.57 4.21±0.58白细胞(×109/L)6.25±1.17 6.26±1.126.76±1.53 5.71±1.54血红蛋白(g/L) 131.05±9.61 130.53±9.40 129.94±10.48 130.00±10.26表12 试食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x±s)实验组 对照组项目试食前 试食后 试食前 试食后血清总蛋白(g/L) 69.34±6.0668.20±7.5469.54±6.2669.06±5.73
血清白蛋白(g/L) 44.18±6.39 43.68±6.28 44.15±6.22 43.71±6.05谷丙转氨酶(U/L) 17.10±4.71 16.94±3.71 17.13±3.88 17.71±3.38谷丙转氨酶(U/L) 14.26±3.66 13.65±3.63 14.40±3.35 14.54±3.11肌酐(umol/L)88.12±10.47 88.45±9.72 89.50±10.8189.75±9.31尿氨素(mmol/L) 3.91±1.55 3.94±1.39 4.20±1.58 4.29±1.40
权利要求
1.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几丁低聚糖粉和预糊化变性淀粉组成,两者的组分为按重量份计几丁低聚糖粉10-30份,预糊化变性淀粉20-4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还有配料35-60份,辅料0.25-0.8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为麦芽糊精10-20份、蔗糖10-30份、葡萄糖5-15份。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天然食用色素0.1-0.3份,粉末食用香精0.1-0.3份,硬脂酸镁0.05-0.2份。
5.几丁低聚糖咀嚼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制软材、造粒、干燥和压片,其具体步骤包括原料选择本品选择溶解度大于98%的食用级几丁低聚糖为主要原料,其他辅料均为食品级;过筛所有的原料和辅料均经100目筛筛分,使混合和压片工序得以顺利进行;混合将原料和辅料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制软材以30%浓度乙醇作为润湿剂,浓糖浆作为粘合剂,制成软材;湿颗粒在造粒机上造粒;干颗粒在50~60℃下干燥,再在经14目筛筛分后的颗粒中加入片重0.2%的润滑剂(硬脂酸镁);压片机械压片;包装在无菌条件下密封避光包装;其组分含量按重量份计为以咀嚼片为基准 100份 葡萄糖 5-15份几丁低聚糖粉末10-30份 天然食用色素0.1-0.3份预糊化变性淀粉20-40份 粉末食用香精0.1-0.3份麦芽糊精 10-20份 硬脂酸镁 0.05-0.2份蔗糖 10-30份 水分 低于3份所述的制软材是指先用乙醇溶液将蔗糖溶解,润湿混合好的配料,使得材料中最终水分为7-10%;所述的湿颗粒是指上述软材在造粒机上造粒可得到湿颗粒。造粒机上筛板的筛眼大小为16目;所述的干颗粒是指将上述制得的湿颗粒在50~60℃条件下干燥,使水分含量低于3%。
全文摘要
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几丁低聚糖粉和预糊化变性淀粉组成,两者的组分为按重量份计几丁低聚糖粉10-30份,预糊化变性淀粉20-40份。本发明以咀嚼片的形式,在明显改善几丁糖涩味的基础上,赋予几丁糖保健食品色、香、味,使消费者可以直接品尝几丁低聚糖咀嚼片的风味,并将其在口中嚼碎,便于人体吸收。
文档编号A61P37/00GK1569023SQ200410013100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8日
发明者黄文 , 雷朝亮, 王益, 周兴苗, 程祥国, 冯国安 申请人:武汉昊田生物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