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528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消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即中医俗称的″消渴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一代谢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且已成为世界医学家棘手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化学合成药物对糖尿病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不尽如人意,且毒副作用大。而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虽其远期效果好,但近期效果不佳。临床目前所使用的消渴丸亦为中西药复方制剂,但其中优降糖即格列本脲在方中所占比例较大,临床使用时,易产生头痛头晕、目眩、皮疹、恶心、返酸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在中西药复方制剂消渴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葛根、玉米须、五味子和山药;其中,葛根能提升元气、玉米须利水生津、五味子酸涩收敛、山药补脾固肾;诸药合用,加强了药物滋肾养阴、益气升津的功能。从西医理论看,本方在侧重解决糖尿病多饮症状的同时,还有效地控制血,尿糖水平,达到综合改善全身症状,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达到近期快速治标,远期治本的预期目的另外本方还减少了格列本脲在处方的比例,使得不良反应降低。同时本方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精缩择合,从而成为一种量小效专,免煎易服,携带服用方便,可供此糖尿病人长期服用,成为一种专治上消型糖尿病的新剂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组份计算葛根3000-5000、地黄200-300、黄芪50-120、天花粉300-500、玉米须300-500、五味子50-120、山药30-50、格列本脲0.2-0.5。具体地说它由葛根4000g、地黄240g、黄芪80g、天花粉400g、玉米须400g、五味子80g、山药40g、格列本脲0.3g、加入适量辅料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制剂为所有医学允许的制剂,包括胶囊、软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滴丸剂。本发明中所述的消渴制剂的制备工艺是按照已经给定的配方比例,按照已经给定的配方比例,将山药、部分或全部天花粉粉碎成60目以上的细粉,葛根用乙醇回流提取,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提取葛根后的药渣与剩余的天花粉以及地黄、黄芪、玉米须、五味子用水煎煮,浓缩后制成浸膏,再与上述葛根浸膏混合,干燥后再与格列本脲、天花粉和山药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的制剂;也可以在获得前述药物细粉后、再加入适量甘草炭,制备成口服固体制剂。
本发明中所述制剂中的胶囊这样制备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和1%羧甲基纤维素钠,制粒,混匀,装入胶囊,即得。所述制剂中的片剂这样制备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等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0.4%硬脂酸镁,压片,包薄膜衣,即得。所述制剂中的颗粒剂这样制备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及3%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所述制剂中的丸剂这样制备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碎成细粉,过筛,制丸,加入格列本脲,用20%甘草炭包衣,干燥,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滋肾养阴、益气升津的功能;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需消渴症。特别是本处方组成立论于西药辩病,中药辩证的基础理论上,使中西药优势互补,加上有效的剂型改善,从而克服了传统中西药治疗糖尿病时中药剂量大,煎服不便、化学合成药品毒副作用大的缺点;根据不同的患病人群可以有选择的选择、使用不同剂型的药物,这样方便了治疗,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范围;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在中西药复方制剂消渴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葛根、玉米须、五味子和山药;方中葛根能提升元气、玉米须利水生津、五味子酸涩收敛、山药补脾固肾;诸药合用,加强了药物滋肾养阴、益气升津的功能。本方在侧重解决糖尿病多饮症状的同时,还有效地控制血,尿糖水平,达到综合改善全身症状,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达到近期快速治标,远期治本的预期目的另外本方还减少了格列本脲在处方的比例,使得不良反应降低。同时本方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精缩择合,从而成为一种量小效专,免煎易服,携带服用方便,可供此糖尿病人长期服用,成为一种专治上消型糖尿病的新剂型。本发明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1胶囊这样制备取葛根5000 地黄300 黄芪120 天花粉500玉米须500五味子120山药50格列本脲0.5将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1%羧甲基纤维素钠,制粒,混匀,装入胶囊,即得,然后填充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2葛根3000 地黄200黄芪50天花粉300玉米须300五味子 山药30格列本脲0.2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等研磨成细粉,
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0.4%硬脂酸镁,压片,包薄膜衣,即得,然后再压制成片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葛根4000g 地黄240g黄芪80g天花粉400g玉米须400g五味子80g 山药40g格列本脲0.3g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及3%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然后再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葛根4000g地黄240g 黄芪80g 天花粉400g玉米须400g 五味子80g山药40g 格列本脲0.3g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碎成细粉,过筛,制丸,加入格列本脲,用20%甘草炭包衣,干燥,即得丸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养阴清热,清热活血等功效,可用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所致的消渴病即糖尿病等病症的治疗。
经过实验观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正常小鼠、葡萄糖引起高血糖小鼠均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作用与格列本脲相比较优。
实验例1本发明组合物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本发明组合物两个剂量组(0.25,0.5g/kg)、格列本脲组(0.5mg/kg)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小鼠口服灌胃给药或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3d。于第3天口服给药后2小时眼框内取血,测各组血糖值。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两个剂量组和格列本脲组连续3天给药后,对正常小鼠血糖均有明显降低的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本发明组合物的量效关系显著,相当剂量下比格列本脲组的降血糖作用略强,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本发明组合物两个剂量组和格列本脲组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n=10,x±s)组别 剂量 血糖值(mg/dl)生理盐水25ml/kg 1.20±0.13格列本脲组 0.5mg/kg0.81±0.10*本发明组合物低剂量组0.25g/kg0.89±0.14*本发明组合物高剂量组0.5g/kg 0.77±0.11*注t检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例2本发明组合物对葡萄糖引起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本发明组合物两个剂量组(0.25,0.5g/kg)、格列本脲组(0.5mg/kg)及模型对照组。各组小鼠口服灌胃给药或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4d。于第4天口服给药后1h各组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2g/kg,1h后眼框内取血,测各组血糖值。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两个剂量组和格列本脲组对葡萄糖引起高血糖小鼠血糖均有明显降低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本发明组合物两个剂量组比格列本脲组的降血糖作用优(p>0.05)。见表2。
表2本发明组合物两个剂量组和格列本脲组对葡萄糖引起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n=10,x±s)组别 剂量血糖值(mg/dl)模型对照组 25ml/kg 2.382±0.173格列本脲组 0.5mg/kg 1.664±0.179*本发明组合物低剂量组0.25g/kg 1.766±0.189*本发明组合物高剂量组0.5g/kg 1.354±0.194*Δ注t检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Δ与格列本脲组比较P<0.05实验例3辅料筛选;本发明申请中选用适当的辅料是制备各种不同剂型的关键技术之一;因为辅料对各种不同剂型有比较大的影响;选择不当会影响产品的制备和成品质量。
休止角测定采用倾斜箱法于矩形盒内装满细粉,其松实程度适宜,将盒逐步倾斜至微粉开始流出为止。盒子倾斜的角度即为休止角。若结果大于45%流动性差,易松散。
吸湿性实验取供试品,约2g,置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将称量瓶盖打开,分别放入相对湿度为92%的环境中,于25℃恒温培养箱内放置84小时,取出称量瓶,加盖后精密称定,计算吸湿百分率。结果数值越低说明不易吸湿。
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片剂取6片,胶囊剂取6粒,观察30分钟内通过筛网的情况。丸剂取得丸,观察60分钟内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
胶囊剂 辅料淀粉浆 阿拉伯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 1% 3% 5% 1% 5% 10% 1% 2% 4%休止角 50° 45° 40° 50° 45° 40° 42° 39° 40°吸湿性实验 27% 26% 29% 30% 33% 28% 22% 21% 19%崩解时限 3 2 2 1 2 1 0 1 1(未通过筛网数)颗粒剂 辅料明胶浆聚乙二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 1% 3% 5%1% 5% 10% 1% 3% 4%休止角 60° 45° 42° 52° 40° 48° 40° 38° 40°吸湿性实验 35% 35% 29% 24% 23% 21% 19% 15% 22%崩解时限 4 5 2 3 2 2 0 0 1(未通过筛网数)
片剂 润滑剂滑石粉硬脂酸钠 硬脂酸镁用量 1% 3% 5%0.1% 0.5% 1%0.1% 0.4% 1%休止角 49° 43° 44°50° 41°42° 42°36° 45°吸湿性实验 34% 31% 31% 25% 24% 22% 19% 16% 22%崩解时限 2 3 4 3 3 2 0 0 1(未通过筛网数)丸剂辅料滑石粉 甘草炭用量1% 3% 5% 10% 20% 30%吸湿性实验 36% 38% 29%16% 20% 22%崩解时限4 5 3 2 0 1(未通过筛网数)口服固体制剂中加入甘草炭,既可以达到调节口感的目的,又可以解决赋型的问题。
丸剂制备中用甘草炭包衣既可使丸光滑,有能协同增效;但其他辅料也可以用来制丸。
权利要求
1.一种消渴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由葛根3000-5000、地黄200-300、黄芪50-120、天花粉300-500、玉米须300-500、五味子50-120、山药30-50、格列本脲0.2-0.5制备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渴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葛根4000g、地黄240g、黄芪80g、天花粉400g、玉米须400g、五味子80g、山药40g、格列本脲0.3g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渴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所有医学上允许的制剂,包括丸剂、胶囊、软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滴丸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这种消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就得到本发明活性成份的物质,然后用不同的常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这种消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再加入适量甘草炭,制备成口服固体制剂。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这种消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胶囊这样制备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1%羧甲基纤维素钠,制粒,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7.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这种消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片剂这样制备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等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0.4%硬脂酸镁,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这种消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颗粒剂这样制备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格列本脲及3%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这种消渴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丸剂是这样制备的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淮山药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碎成细粉,过筛,制丸,加入格列本脲,用20%甘草炭包衣,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消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格列本脲等制备而成;本发明具有滋肾养阴、益气升津的功能;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需消渴症;同时本方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精缩择合,从而成为一种量小效专,免煎易服,携带服用方便,可供此糖尿病人长期服用、专治上消型糖尿病的新剂型。
文档编号A61P3/00GK1562188SQ20041002207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7日
发明者于文勇 申请人: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