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痰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31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痰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痰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可达到密封状态且导管不易脱落分离的抽痰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过程中,为了对使用呼吸器及气短的病人进行抽痰,一般医师都会使用抽痰机等医疗器材来帮助病人抽痰或呼吸。抽痰机的抽痰原理,通常是利用抽气泵抽取空气的原理,再通过抽痰管将积存在病患喉头处的瘀痰抽出至抽痰瓶中,待抽取到一定量时,看护人员需先切断抽痰机的抽痰动作,将抽痰瓶中的积痰倒掉,再将该抽痰瓶重新装回抽痰机,继续进行抽痰动作。
而公知的抽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抽痰瓶1a,在瓶上盖合有盖体3a,在盖体3a上设有两向下的凸柱31a、32a,在两凸柱31a、32a上分别设有穿接孔311a、321a,使进气导管4a及排气导管5a分别连接在两穿接孔311a、321a中。连接时,使两导管4a、5a直接穿设在两穿接孔311a、321a内,从进气导管4a将病人痰液输送至收集瓶1a内,而排气导管5a则负责将收集瓶1a内的空气排出于外。然而,上述公知抽痰瓶1a与两导管4a、5a连接时,由于为使两导管4a、5a能插入穿接孔311a、321a中,穿接孔311a、321a的内径必须大于两导管4a、5a的外径,如此,却使两导管4a、5a分别与两穿接孔311a、321a之间产生空隙,而无法完全的密闭,容易使抽痰瓶1a内的积痰中的病毒外泄,进而造成病毒传染的危险。
此外,为使抽痰瓶1a内的病毒不随着空气从排气导管5a排出于外,通常都会在相对于该排气导管5a的凸柱32a上装设有空气过滤筛6a,先将病毒予以过滤,避免病毒随着空气排出于外,但多安装一个属于耗材的空气过滤筛6a,亦会使整个抽痰装置的成本增加。
鉴于上述公知技术所产生的问题,本设计人于是以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的抽痰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痰收集装置,用于对病人的痰液进行收集,该抽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瓶、盖体、进气导管及排气导管,该收集瓶具有筒体,在筒体的一端形成有开口;盖体封合罩盖在收集瓶的开口上,且在其顶面设有第一导柱及第二导柱,各导柱上并分别成形有通孔,其中第一导柱紧密套接进气导管,以将病人的痰液输送至收集瓶的筒体内部,而第二导柱套接排气导管,以将收集瓶的筒体内部的空气排出于外。
由此,由于本实用新型各导管完全包覆在导柱上,所以可使导管与导柱的通孔间达到密封的状态,同时,两导柱皆凸伸于盖体的外部,使导管很紧密的套接在导柱上,以使导管不易从导柱上脱落分离。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内面处可一体成形有环体,该环体内部并与第二导柱的通孔相连通,并在环体端面上贴设有过滤棉纸,使该环体内部形成过滤槽。如此,收集瓶内含有病毒的空气欲被排出于外时,空气中的病毒即会先被过滤绵纸予以过滤,使病毒无法随着空气排出于外。
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收集瓶的盖体上一体设置有过滤槽,而无需再安装空气过滤筛,仅需更换价格较便宜的过滤绵纸即可,从而可大幅降低抽痰收集装置的成本。


图1是公知抽痰装置的作动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与过滤棉纸尚未组装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与过滤棉纸组装后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如下抽痰瓶1a盖体3a 凸柱31a、32a穿接孔311a、321a 进气导管4a排气导管5a 空气过滤筛6a收集瓶1筒体11 开口12封口13 外螺纹14盖体3第一导柱31 通孔311第二导柱32 通孔321环体33 内螺纹34支撑肋35 凸柱36进气导管4排气导管5过滤棉纸6痰液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用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抽痰收集装置,请参照图2所示,该抽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瓶1,收集瓶1具有筒体11,在筒体11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12及封口13。另外在收集瓶1的上方由盖体3所盖合。收集瓶1靠近顶端外缘面上成形有外螺纹14,另外盖体3的内部成形有与外螺纹14相互螺纹连接的内螺纹34(如图3所示),而使盖体3可螺固在收集瓶1上。
在盖体3顶面处设有第一导柱31及与第一导柱31错位设置的第二导柱32,并在两导柱31、32上分别成形有通孔311、321。本实施例中,盖体3的第一导柱31与第二导柱32皆为圆锥筒柱。当然,盖体3的第一导柱31与第二导柱32亦可皆为圆形直立筒柱,以使进气导管4及排气导管5的一端可分别套接在两导柱31、32上。
请续参照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盖体3的内面处可一体成形有环体33,并在环体33内部竖立有多个支撑肋35。另外在环体33的中心处向上凸伸有凸柱36,凸柱36的中心由第一导柱31的通孔311所贯穿连通。另外第二导柱32的通孔321亦贯通盖体3而形成环体33内部。此外,在环体33上贴设有过滤棉纸6,使环体33内部形成过滤槽,而过滤棉纸6可适时地更换。
请参照图5所示,当欲安装收集瓶1时,使盖体3盖合在收集瓶1上,并使进气导管4及排气导管5分别很紧密地套接在盖体3上的第一导柱31与第二导柱32的外缘上,且使两导管4、5分别与两导柱31、32上的通孔311、321相连通,此即可大致完成收集瓶1与两导管4、5间的连接。
请参照图6所示,当开始对病人进行抽痰动作时,病人的痰液7即会通过抽气泵(图中未示出)利用空气的输送将痰液7由进气导管4输送至收集瓶1的筒体11内部,而收集瓶1内亦会有空气随着痰液7进入至收集瓶1内。此时,当收集瓶1内含有病毒的空气欲排出于外时,空气中的病毒即会先被过滤棉纸6予以过滤,使病毒无法随着空气排出于外,而过滤后的空气则再从排气导管5排出于外。
经由上述结构说明后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进气导管4及排气导管5完全包覆在第一导柱31与第二导柱32上,所以可使两导管4、5与两导柱31、32的通孔311、321间达到密封状态。同时,第一导柱31与第二导柱32皆凸伸于盖体3的外部,从而可使进气导管4与排气导管5能很紧密地套接在两导柱31、32上,以使两导管4、5不易从导柱31、32上脱落分离。
再者,本实用新型由于直接在收集瓶1的盖体3上一体设置有过滤槽,而无需再安装空气过滤筛,仅需更换价格较便宜的过滤棉纸6即可,所以还可大幅降低抽痰收集装置10的成本。
以上所述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范畴,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瓶(1),具有筒体(11),在筒体(11)的一端形成有开口(12);盖体(3),封合罩盖在收集瓶(1)的开口(12)上,在所述盖体(3)的顶面设有第一导柱(31)及与第一导柱(31)错位设置的第二导柱(32),并在各导柱(31、32)上分别成形有通孔(311、321);进气导管(4),其一端紧密套接在盖体(3)的第一导柱(31)上;以及排气导管(5),其一端套接在盖体(3)的第二导柱(3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的开口(12)外周缘表面成形有外螺纹(14),所述盖体(3)内部则成形有与外螺纹(14)对应螺纹连接的内螺纹(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的第一导柱(31)为圆形直立筒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的第二导柱(32)为圆形直立筒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的第一导柱(31)为圆锥筒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的第二导柱(32)为圆锥筒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内成形有环体(33),并在环体(33)内部竖立有支撑肋(35),且在其中心处向下凸伸有凸柱(36),所述凸柱(36)的中心由第一导柱(31)的通孔(311)连通,第二导柱(32)的通孔(321)亦连通于环体(33)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痰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33)端面上贴设有过滤棉纸(6),以使环体(33)内部形成过滤槽。
专利摘要一种抽痰收集装置,用于对病人的痰液进行收集,包括收集瓶、盖体、进气导管及排气导管,该收集瓶具有开口,此开口供盖体封合罩盖,在盖体的顶面设有两中空的第一导柱与第二导柱,其中第一导柱紧密套接进气导管,用以将病人的痰液输送至收集瓶内,而第二导柱套接排气导管,将收集瓶内的空气排出于外。由此,这些导柱伸出盖体,可由各导管所包覆套接,从而增加导管与导柱的连接密封效果,并使各导管不易从导柱上脱落分离。
文档编号A61M1/00GK2920257SQ20062012113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7日
发明者李元勇 申请人: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