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4207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药用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以及这种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一般患者都采用化疗、放疗及辅助手术治疗,而化疗、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引起白细胞下降和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使得免疫功能低下,这些副作用对患者来说最易引起其它并发症,从而影响下一步的治疗,有些患者因承受不了新的痛苦而被迫放弃治疗。
随着对肿瘤治疗技术的提高,放疗、化疗等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延缓期和生存期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延长。目前市场上用于肿瘤患者后期治疗的复方中药制剂为数不多。如贞芪扶正颗粒、云芝多糖胶囊、黄金芝口服液、养血饮口服液等。这些中成药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迫使我们尽快研究开发出新品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以及这种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芪椹药用组合物能够对白细胞减少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由此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并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对血液毒性和免疫抑制有明显的减毒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此外,对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因污染引起的再障性贫血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其原料药的组分和比例如下黄芪15~25g桑椹5~15g当归4~8g灵芝5~15g。
本发明推荐以下比例黄芪20g桑椹10g当归6g灵芝10g。
更优化和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方案是该药用组合物的原料药分别指以下组分,所述的黄芪、灵芝是中药黄芪、灵芝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液,以及醇提后的药渣的水煎浓缩夜;所述的桑椹、当归是中药桑椹、当归的水煎浓缩液。
上述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其他药用辅料。
上述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原料药黄芪15~25g;桑椹5~15g;当归4~8g;灵芝5~15g。其中,黄芪、灵芝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药渣挥干乙醇,与桑椹、当归合并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将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即可。
该合并后的浓缩液可以进一步制备成各种药用剂型。例如,加入矫味剂后喷雾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制备方法还可以是所述原料药也可以粉碎后直接制备成药用剂型。但是更优化和更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原料药黄芪20g;桑椹10g;当归6g;灵芝10g。其中,黄芪、灵芝加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溶媒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挥干乙醇,与桑椹、当归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将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后加入矫味剂甜菊糖后喷雾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本发明对白细胞减少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由此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并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对血液毒性和免疫抑制有明显的减毒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效果见以下试验1.芪椹颗粒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实验目的 观察芪椹颗粒灌胃给药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的防治及调节免疫作用。
实验材料1.1动物昆明种小鼠,♀ 各半,清洁级,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原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沪)2003-0003。饲养环境为清洁级,合格证号SYXK(苏)2002-0007。
1.2芪椹颗粒(干粉)含生药5.68g/g,批号20050604,本院中药制剂研究室提供。
1.3养血饮口服液10ml/支,国药准字Z22021226,批号050507,吉林省力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时加适量蒸馏水配成适宜浓度的混悬液。
1.4注射用环磷酰胺0.2g/支,国药准字H32020857,批号05110821,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时加适量无菌生理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药液。
1.5仪器PB303-N型千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生产;Axioskop 2plus高级生物显微镜及Axiovision图象分析处理系统,德国ZEISS公司生产;HY-318型全自动动物血球计数仪,法国产。
2.实验方法2.1对白细胞减少模型小鼠外周血像、骨髓有核细胞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昆明种小鼠120只,体重18~20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阳性药养血饮口服液组和给药大、中、小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分别灌胃(ig)给予芪椹颗粒混悬液10.0、5.0和2.5g生药/kg,芪椹颗粒大剂量组为10.0g生药/kg(此剂量约相当于20倍拟临床人用量)。阳性药组ig给予养血饮口服液10ml/kg(此剂量约相当于30倍拟临床人用量),正常对照及环磷酰胺模型组ig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20ml/kg,每组中10只动物连续ig12天,另10只连续ig15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于给药第8天开始,于ig给予水或药液的同时,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40mg/kg,连续3天,制成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于末次注射Cy后第2、5天(即48、120小时),于给药后1小时各组分别取10只小鼠,称重后于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用法国产全自动动物血球计数仪测定外周血液中RBC、PLT、WBC总数及HGB水平;其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剥离右侧股骨,以3%醋酸10ml冲出骨髓细胞,按白细胞计数方法,计算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注射Cy后第5天的小鼠再解剖取脾脏及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观察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2.2对白细胞减少模型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比色法)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18-20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阳性药养血饮口服液组和给药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芪椹颗粒混悬液10.0、5.0和2.5g生药/kg,芪椹颗粒大剂量组为10.0g生药/kg(此剂量约相当于20倍拟临床人用量)。阳性药组灌胃给予养血饮口服液10ml/kg(此剂量约相当于30倍拟临床人用量),正常对照及环磷酰胺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小鼠均灌胃给药20ml/kg,连续15天。于给药后第10天各组动物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悬液0.3ml/只进行免疫。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于给药第12天开始,于灌胃给予水或药液的同时,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40mg/kg,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取10μl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与5%鸡红细胞悬液0.5ml及10%补体0.5ml混合,37℃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后,0℃冰水浴中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计540nm处比色,测光密度值;另设不加血清的空白对照,取上清液作为比色时调零的基准。以OD值作为判定血清溶血素水平的指标。
2.3实验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统计处理。
3.实验结果
3.1白细胞减少模型小鼠外周血像、骨髓有核细胞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见表1~3。)3.1.1由表1可见,正常小鼠经Cy化疗后,外周血液中WBC数量显著下降,造成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与Cy组比较,给予芪椹颗粒治疗的各组动物的WBC数量在48时间段均有明显恢复(P<0.01),表明本品对化疗药引起的WBC数降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本品大剂量组120时间段、小剂量组48时间段的RBC和大、中剂量组HGB比模型组均有升高(P<0.05~0.01),这表明本品也有一定的补血功效。
3.2对化学性白细胞减少模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由表2可见,与Cy组比较,芪椹颗粒48h大剂量组及120h各剂量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0.001),表明本品对注射Cy引起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有显著抑制作用。
表1芪椹颗粒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外周血液中RBC、PLT、WBC及HGB水平的影响(x±s,n=10)

接上

注与Cy组比(t-检验),*P<0.05,**P<0.01,***P<0.001。
表2芪椹颗粒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影响(x±s,n=10)

注与Cy组比(t-检验),*P<0.05,***P<0.001。
3.1.3表3可见,与Cy组比较,芪椹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明显增加(P<0.05),给药组胸腺指数及大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增高(P<0.05),表明本品对注射Cy引起的胸腺及脾脏指数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3芪椹颗粒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x±s,n=10)

注与Cy组比(t-检验),*P<0.05,**P<0.01,***P<0.001。
3.2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见表4。)表4可见,芪椹颗粒能明显提高白细胞减少症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0.01),使环磷酰胺所致的血清溶血素含量下降有明显恢复,表明本品能提高白细胞减少症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
表4芪椹颗粒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x±s,n=10)

注与Cy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4.实验小结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芪椹颗粒对注射环磷酰胺所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明显升高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并增加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及血溶血素水平。以上结果表明芪椹颗粒对注射环磷酰胺所引起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减毒功效并且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原料药黄芪20g;桑椹10g;当归6g;灵芝10g。其中,黄芪、灵芝加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溶媒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挥干乙醇,与桑椹、当归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将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后加入矫味剂甜菊糖后喷雾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黄芪15g;桑椹5g;当归4g;灵芝5g。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黄芪25g;桑椹15g;当归8g;灵芝15g。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黄芪20g;桑椹10g;当归4g;灵芝5g。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黄芪20g;桑椹15g;当归8g;灵芝15g。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原料药黄芪15g;桑椹15g;当归6g;灵芝10g。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所述原料药粉碎后直接制备成药用剂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其原料药的组分和比例如下黄芪15~25g桑椹5~15g当归4~8g灵芝5~15g。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的组分和比例是黄芪20g桑椹10g当归6g灵芝10g。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原料药分别指以下组分所述的黄芪、灵芝是中药黄芪、灵芝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液,以及醇提后的药渣的水煎浓缩夜;所述的桑椹、当归是中药桑椹、当归的水煎浓缩液。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原料药黄芪15~25g;桑椹5~15g;当归4~8g;灵芝5~15g;其中,黄芪、灵芝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药渣挥干乙醇,与桑椹、当归合并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将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即可。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是,黄芪20g;桑椹10g;当归6g;灵芝10g;具体步骤是黄芪、灵芝加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溶媒12倍量,第二次加10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挥干乙醇,与桑椹、当归合并加水12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将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后加入矫味剂甜菊糖后喷雾干燥,得浸膏粉末,制粒,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芪椹药用组合物,其原料药的组分和比例如下黄芪15~25g;桑椹5~15g;当归4~8g;灵芝5~15g。所述的黄芪、灵芝是中药黄芪、灵芝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液,以及醇提后的药渣的水煎浓缩夜;所述的桑椹、当归是中药桑椹、当归的水煎浓缩液。其制备方法是原料黄芪、灵芝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药渣挥干乙醇,与桑椹、当归合并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将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即可。本发明对白细胞减少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由此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并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对血液毒性和免疫抑制有明显的减毒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文档编号A61P7/00GK101049344SQ20071002224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0日
发明者贾晓斌, 吴悦, 朱启勇, 范晨怡, 陈彦 申请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