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热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12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油热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精油加热挥发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精油热催化装置,可用于不同室内空间或装置于电器产品中进行精油加热催化净化和香氛调节。
背景技术
精油热催化的香薰产品进入市场十余年来,虽理念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产品也为众多人喜爱,但是,现有产品的结构、加热部件的缺陷及精油挥发的方式都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从而约束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其用途和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如I.自然挥发式,即在容器中处放精油,用软木塞或海绵等低密度大孔隙材料堵住容器口,利用常态室温自然挥发。其不足为香气稀薄,无实际杀菌功效,影响面积小,仅限 于十几平方米的环境使用,植物香氛释放率低。2.蜡烛或灯泡底部加温挥发式,在陶瓷或其他容器中加入水后滴入少量精油,利用下部蜡烛燃烧或点亮灯泡所产生的热量来提高精油的受温,温度一般为40摄氏度左右,用此产生的热量加速精油的挥发。其不足为蜡烛明火使用不安全,灯泡热能低,因受热温度不高,香氛释放的功效也不明显,导致使用范围小。3.明火点燃启动式,储油容器中的精油通过微孔陶瓷材料的蕊头,利用精油的可燃性点燃上部蕊头,燃烧加热一至二分钟后利用陶瓷产生的热量,引发虹吸现象使容器中的精油被不断带升至蕊头,蕊头的高温不断加热催化精油,来保持香氛的释放。其不足为使用明火燃烧不安全,且在燃烧过程中容器内部产生气压易引发爆炸,其次因燃烧温度过高,破坏了精油中的植物养分,降低了精油的催化功效。4.电阻丝加温启动式,在蕊头外部或表层嵌入电阻丝,用外电加热电阻丝,利用其产生的热量将下部容器中的精油带升至蕊头,通过陶瓷蕊头的微孔将香氛释放出来。其不足为使用繁琐,关闭不便捷,全程需要人为操作,其温度不可控,使用寿命短,无法大范围应用。5. PCB板控制内部加热扩散式,在微孔陶瓷的内部嵌入发热电阻,PCB板通过接插方式连接电阻,微孔陶瓷中心由内向外进行热扩散,通过陶瓷微孔将精油催化。其不足为蕊头更换过程繁琐、成本高,PCB板由于经精油长时间烘烤而易损。6.外电加热辐射挥发式,通过电极通电使PTC热敏电阻发热,通过热辐射至微孔陶瓷材质的蕊头上,通过毛细现象不断带升精油形成催化挥发。其不足为挥发的精油容易附着内渗至PTC陶瓷,影响热辐射效率。另外,PTC由于电极材料中所含的活性金属易氧化,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电极与PTC基本接触面产生变化,导致整体发热部件功效随使用时间逐步衰减,影响热福射效率,香薰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总之以上几种方式,造成香薰净化产业不能达到消费市场所需要的便捷、安全、高效、使用长久的技术要求,导致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熏香产品催化不均匀、香薰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不安全、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精油热催化装置,采用热辐射方式,使用安全、不易老化、持久耐用,使微孔陶瓷芯棒受热均匀、催化均匀,确保发热组件不受精油腐蚀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油热催化装置,包括外壳、精油容器、微孔陶瓷芯棒,外壳固定在精油容器口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电加热组件,所述的外壳由耐高温塑件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成,所述电加热组件由外壳塑封包裹,电加热 组件由上电极片、下电极片、金属弹片、两块PTC热敏电阻和导热环组成,外壳中心开有通孔,导热环套在外壳内通孔上,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通过金属弹片夹紧两块PTC热敏电阻,两块PTC热敏电阻对称设置在导热环的两边;微孔陶瓷芯棒一端伸入到精油容器中,另一端穿过通孔,陶瓷芯棒内部设有吸油棉芯,吸油棉芯伸入到精油容器底部。所述的上电极片上设有与PTC热敏电阻接触面等同的凸起部。所述的导热环的一端四周翻边。所述的导热环与微孔陶瓷芯棒间隔有间距。所述的外壳内部下端设有与精油容器口吻合的内螺纹。所述的金属弹片位于上电极片上面,可顶撑上电极片、下电极片与PTC热敏电阻的接触。所述的上电极片、下电极片和导热环由铝质或铜质金属冲制而成,其导热性能良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精油热催化装置,对陶瓷芯棒热辐射均匀,温度可控,在催化工作时安全,并能使精油催化到理想状态,精油容器装取方便,发热装置安装简易,采用耐高温塑胶以封装结构包裹内部电发热体组件,确保电发热组件不受挥发精油的腐蚀影响,PTC热敏电阻不易老化、持久耐用。另外,该装置可广泛用于空气净化器、香氛释放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中,也适用于各种空间场所,大范围有效改善民众的呼吸环境。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A是上电极片的剖视图,3-B是上电极片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A是下电极片的剖视图,4-B是下电极片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热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A是导热环的剖视图,5-B是导热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一种精油热催化装置,该装置由耐高温塑件通过超声波塑封内部电加热组件作为外壳11,其中心设有一通孔12,在所述装置中设有不易老化、持久耐用的精油均匀热催化的电加热组件,所述的电加热组件由上电极片I、下电极片3、金属弹片、两块PTC热敏电阻和导热环5组成,导热环套在外壳11内的通孔12上,上电极片I和下电极片3通过金属弹片6夹紧PTC热敏电阻2,PCT热敏电阻2分距对称设置在导热环5的两边,在所述装置的下部设有可安装精油容器10的内螺纹7,一微孔陶瓷芯棒8 一端设置于精油容器10内,另一端伸入到电加热组件的通孔12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5所示,图3中3_A是上电极片的剖视图,3_B是上电极片的俯视图,图4中4-A是下电极片的剖视图,4-B是下电极片的俯视图,图5中5-A是导热环的剖视图,5-B是导热环的俯视图;在精油均匀催化的电加热组件中,通常由于PTC热敏电阻2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阻会不同程度增加,电功率衰减,即发生所谓的老化现象,虽然PTC发热体的老化是由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是由于电极材料的老化引起,如果持久确保电 极与PTC的接触表面积,使电极老化过程中与PTC接触的表面积不发生变化,可使老化速度变小,电极保持稳定。上电极片I和下电极片3通过与导热环5接触进行传热,为了使上下电极片与导热环5接触无间隙,使导热环5 —端四周翻边。上电极片上设有与PTC热敏电阻2接触面等同的凸起部以及由金属弹片顶撑,能更好地使上下电极片与PTC热敏电阻2无间隙且持久接触。如图I所示,下电极片3的下部设有一可恢复热保护器4,可恢复热保护器4根据产品要求的不同可设定不同的高低温度限值,一方面起到辐射温度恒定范围的控制要求,另外,可起到加热时安全工作的要求。所述装置的外壳11可为公知的耐高温塑料,以达到可以承受内部PTC产生的加热温度,由于塑料的可塑性强,可制成不同需求的外观样式以配合精油熟化催化产品的结构。该塑件由耐高温材料如PEEK、尼龙加玻纤等注塑成型后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成壳体,耐高温,耐腐蚀,可以避免精油熟化时油脂类气体内渗附着在内部发热部件上,进而影响发热效果及发热体使用寿命。如图I所示,所述装置的下部为配合精油容器的内螺纹7,该内螺纹7与精油容器10 口相配合。当须更换精油容器10时,只需拧下容器即可取下,反之则安装。从而达到了安装更换简易操作的目的。精油容器10装有微孔陶瓷芯棒8,但须保证微孔陶瓷芯棒8高度与催化装置的高度匹配,微孔陶瓷芯棒8腔体内装置有吸油棉芯9。微孔陶瓷芯棒8穿设所述精油催化装置的通孔12,延伸到所述环状发热片5的顶端。其材料为具有虹吸性能,可利用毛细现象将精油从精油容器10内升吸的微孔陶瓷体8。所述微孔陶瓷芯棒8在通孔12内受热辐射后进行精油熟化和催化挥发。如图I所示,所述微孔陶瓷芯棒8与环状电发热组件的结构在四周保持一定间隙,是因为精油调配后是导电的(电阻约500ΚΩ ),在电加热组件工作过程中要规避因微孔陶瓷芯棒8吸附精油后产生的电阻给电路造成的影响。使用时,使精油均匀热催化装置的上电极片I与下电极片3接通电源,PTC热敏电阻2开始升温,热传导到上电极片I、下电极片3与导热环5,导热环5产生向内的热辐射,通过热辐射至穿插在装置通孔12内的微孔陶瓷芯棒8,使其均匀受热,其利用毛细现象将精油从容器10中升吸,向内的热辐射使微孔陶瓷芯棒8孔隙内的精油充分熟化,要保证精油的熟化充分而达到精油催化的目的,要在微孔陶瓷芯棒内设计一个使精油滞留的空间,这个空间称为熟化腔,进而使熟化的精油催化气化到外界空气中,使精油精华更加柔和、自然有效,更容易使消费者 所接受。
权利要求1.一种精油热催化装置,包括外壳、精油容器、微孔陶瓷芯棒,外壳固定在精油容器口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电加热组件,所述的外壳由耐高温塑件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成,所述电加热组件由外壳塑封包裹,电加热组件由上电极片、下电极片、金属弹片、两块PTC热敏电阻和导热环组成,外壳中心开有通孔,导热环套在外壳内通孔上,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通过金属弹片夹紧两块PTC热敏电阻,两块PTC热敏电阻对称设置在导热环的两边;微孔陶瓷芯棒一端伸入到精油容器中,另一端穿过通孔,陶瓷芯棒内部设有吸油棉芯,吸油棉芯伸入到精油容器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油热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片上设有与PTC热敏电阻接触面等同的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油热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环的一端四周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油热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环与微孔陶瓷芯棒间隔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油热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部下端设有与精油容器口吻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油热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弹片位于上电极片上面,可顶撑上电极片、下电极片与PTC热敏电阻的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油热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电极片下部设有一可恢复热保护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精油热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片、下电极片和导热环由铝质或铜质金属冲制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油热催化装置,包括外壳、精油容器、微孔陶瓷芯棒和电加热组件,电加热组件由外壳塑封包裹,电加热组件由上电极片、下电极片、金属弹片、两块PTC热敏电阻和导热环组成,外壳中心开有通孔,导热环套在外壳内通孔上,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通过金属弹片夹紧两块PTC热敏电阻,两块PTC热敏电阻对称设置在导热环的两边;微孔陶瓷芯棒一端伸入到精油容器中,另一端穿过通孔,陶瓷芯棒内部设有吸油棉芯,吸油棉芯伸入到精油容器底部。对陶瓷芯棒热辐射均匀,能使精油催化到理想状态,采用耐高温塑胶以封装结构包裹内部电发热体组件,确保电发热组件不受挥发精油的腐蚀影响,PTC热敏电阻不易老化、持久耐用。
文档编号A61L9/03GK202777177SQ2012201022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方志豪 申请人:方志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