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468阅读:10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里,经常遇到将血液从其中一个采血管或试管向另一个采血管或试管转移的情况,在试验室也会遇到将试剂从一个试管向另一试管转移的情况,而现有的作法存在如下缺陷I、由于没有专用的转移装置,在液体转移过程中,极易造成液体污染;2、在转移过程中,液体极易与人手接触,对于无防护的操作者而言,操作的危险性 闻。
发明内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体转移装置,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液体在转移过程中的污染,操作更安全。其技术方案如下—种液体转移装置,包括中隔板,在中隔板上设有导液管,导液管具有第一尖端及第二尖端,导液管的第一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一侧,导液管的第二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二侧。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所述中隔板上还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具有第一尖端,导气管的第一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一侧。在中隔板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部,在中隔板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导向部,导气管的第一尖端及导液管的第一尖端均位于第一导向部内,导液管的第二尖端位于第二导向部内。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均为筒状管体,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导向部的轴线与所述中隔板垂直。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同轴。所述导气管的第一尖端的相反端通至所述第二导向部一侧。所述导气管的第一尖端及导液管的第一尖端均具有倾斜面,其倾斜面的朝向一致。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I、在液体转移时,第一液管沿第一导向部插入,导气管的第一尖端及导液管的第一尖端插入第一液管内部,第二液管(第二液管内具有负压)沿第二导向部插入,导液管的第二尖端插入第二液管内部,由于第二液管内具有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外界空气经导气管进入第一液管,第一液管内的液体经导液管进入第二液管,实现液体从第一液管向第二液管的转移;在液体转移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液体的污染,减少了操作者操作过程中的风险;2、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导向部对第一液管、第二液管起到导向作用,也方便对第一液管及第二液管进行固定,操作者也可以更方便的握持;3、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均为筒状管体,第一液管及第二液管沿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进入时,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4、所述导气管第一尖端与导液管第一尖端的倾斜面朝向一致,在导气管与导液管同时插入第一液管时,导气管及导液管进入第一液管的角度,偏移的距离均相同,不易产生歪斜或干涉。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液体转移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液体转移装置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中隔板,20、第一导向部,30、第二导向部,40、导气管,41、第一尖端,50、导液
管,51、第一尖端,52、第二尖端,60、第一液管,70、第二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不,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包括中隔板10,在中隔板10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部20,在中隔板10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导向部30,在中隔板10上设有导气管40及导液管50,导气管40具有第一尖端41,导液管50具有第一尖端51及第二尖端52,导气管40的第一尖端41及导液管50的第一尖端51均位于中隔板10第一侧的第一导向部20内,导液管50的第二尖端52位于中隔板10第二侧的第二导向部30内。其中,中隔板10的材料可以是多样的,材料可以是塑料软胶、塑料板、玻璃板等,中隔板10的形状可以是平面、凹凸形等;所述第一导向部20、第二导向部30均为筒状管体,第一导向部20及第二导向部30的轴线与所述中隔板10垂直,且所述第一导向部20与第二导向部30同轴。所述导气管40的第一尖端41的相反端通至所述第二导向部30 —侧。所述导气管40的第一尖端41及导液管50的第一尖端51均具有倾斜面,其倾斜面的朝向一致。该液体转移装置主要用于液体的转移,如图2所示,在进行液体转移时,第一液管60沿第一导向部20插入,导气管40的第一尖端41及导液管50的第一尖端51插入第一液管60内部,第二液管70 (第二液管70内具有负压)沿第二导向部30插入,导液管50的第二尖端52插入第二液管70内部,由于第二液管70内具有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外界空气经导气管40进入第一液管60,第一液管60内的液体经导液管50进入第二液管70,实现液体从第一液管60向第二液管70的转移;在液体转移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液体的污染,减少了操作者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第一导向部20及第二导向部30对第一液管60、第二液管70起到导向作用,也方便对第一液管60及第二液管70进行固定,操作者也可以更方便的握持;所述第一导向部20、第二导向部30均为筒状管体,第一液管60及第二液管70沿第一导向部20、第二导向部30进入时,第一导向部20、第二导向部30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所述导气管40第一尖端41与导液管50第一尖端51的倾斜面朝向一致,在导气管40与导液管50同时插入第一液管60时,导气管40及导液管50进入第一液管60的角度,偏移的距离均相同,不易产生歪斜或干涉。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中隔板,在中隔板上设有导液管,导液管具有第一尖端及第ニ尖端,导液管的第一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一侧,导液管的第二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二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隔板上还设有导气管,导气管具有第一尖端,导气管的第一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隔板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部,在中隔板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导向部,导气管的第一尖端及导液管的第一尖端均位于第ー导向部内,导液管的第二尖端位于第二导向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均为筒状管体,第一导向部及第ニ导向部的轴线与所述中隔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第一尖端的相反端通至所述第二导向部ー侧。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第一尖端及导液管的第一尖端均具有倾斜面,其倾斜面的朝向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包括中隔板,在中隔板上设有导液管,导液管具有第一尖端及第二尖端,导液管的第一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一侧,导液管的第二尖端位于中隔板的第二侧。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液体在转移过程中的污染,操作更安全。
文档编号A61J1/20GK202751597SQ20122035087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许嘉森, 刘志明 申请人: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