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238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属于一种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羊放线菌病又叫大颌病,是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局部皮肤、肌肉发生硬肿、破溃、创口经久不愈为主要特征。羊放线菌病病因:病原为放线菌(伊氏放线支菌、林氏放线杆菌和化脓性细菌),是一种不运动、不形成芽孢的杆菌,放线菌侵入病羊深部组织后,引起白细胞渗出和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发展成为肿瘤样赘生物-放线菌肿。

羊放线菌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以幼龄羊最易患病,放线菌病原的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主要是通过被放线菌污染的带芒刺植物或者用具刺伤口腔黏膜和皮肤而传染,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多为散发性。

羊放线菌病的主证:病羊体温升高、常见上下颌骨肿大,界限明显;肿胀进展缓慢,形成坚实硬块,在病羊颜面部位、下颌、乳房出现肿块,进而化脓、溃烂,病羊食欲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由于呼吸、吞咽和咀嚼均发生困难影响采食,所以出现迅速消瘦。肿部初期有疼痛,后期皮肤化脓破溃,肉芽组织呈蘑菇状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形成瘘管流出黄色粘稠的脓液经久不愈。

羊放线菌病诊断方法:用蒸溜水稀释脓汁,找出硫磺样颗粒,洗净后置载玻片上,加一滴10-15%苛性钾溶液,覆盖载玻片用力搓压,置低倍镜弱光镜检,可见到特征性菊花状菌块,四周有曲光性较强的放射形棍棒状体,用革兰氏染色即可确诊细菌种类。

现有技术治疗羊放线菌病,大多以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本病,大量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量大,治疗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0-60份、海藻3-15份、炮穿山甲5-15份、昆布3-15份、皂角刺5-15份、桃仁3-15份、藏红花5-15份、芦根10-20、半边旗30-50份、广郁金5-15份、牛蒡子5-15份、角蒿30-50份、山刺梨10-20份、大枣5-15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0份、海藻3份、炮穿山甲5份、昆布3份、皂角刺5份、桃仁3份、藏红花5份、芦根10份、半边旗30份、广郁金5份、牛蒡子5份、角蒿30份、山刺梨10份、大枣5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60份、海藻15份、炮穿山甲15份、昆布15份、皂角刺15份、桃仁15份、藏红花15份、芦根20份、半边旗50份、广郁金15份、牛蒡子15份、角蒿50份、山刺梨20份、大枣15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2份、海藻5份、炮穿山甲6份、昆布4份、皂角刺6份、桃仁5份、藏红花6份、芦根11份、半边旗32份、广郁金6份、牛蒡子6份、角蒿32份、山刺梨12份、大枣6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5份、海藻7份、炮穿山甲7份、昆布5份、皂角刺7份、桃仁6份、藏红花7份、芦根12份、半边旗34份、广郁金8份、牛蒡子7份、角蒿35份、山刺梨13份、大枣7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8份、海藻8份、炮穿山甲8份、昆布7份、皂角刺8份、桃仁7份、藏红花8份、芦根13份、半边旗35份、广郁金9份、牛蒡子9份、角蒿37份、山刺梨15份、大枣8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0份、海藻10份、炮穿山甲10份、昆布9份、皂角刺10份、桃仁9份、藏红花10份、芦根15份、半边旗38份、广郁金11份、牛蒡子10份、角蒿40份、山刺梨16份、大枣10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3份、海藻12份、炮穿山甲12份、昆布11份、皂角刺12份、桃仁11份、藏红花11份、芦根17份、半边旗42份、广郁金12份、牛蒡子12份、角蒿43份、山刺梨17份、大枣12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5份、海藻13份、炮穿山甲13份、昆布12份、皂角刺13份、桃仁12份、藏红花12份、芦根18份、半边旗46份、广郁金13份、牛蒡子13份、角蒿45份、山刺梨18份、大枣13份。

根据以上所述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8份、海藻14份、炮穿山甲14份、昆布13份、皂角刺14份、桃仁13份、藏红花13份、芦根19份、半边旗48份、广郁金14份、牛蒡子14份、角蒿47份、山刺梨19份、大枣14份。

本发明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功效:

白背黄花捻: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肝、脾经。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排脓,收疮生肌。主治:疮疽肿毒、溃疡。

海藻:性味:苦、咸。归经:归肺、胃、肾、肝经。功效: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主治:下颌瘰疠、痈疽肿毒。

炮穿山甲:性味:咸、寒。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消肿排脓、散瘀通络。主治:疮黄肿毒、能使疽肿初起未成脓者消散,已成脓者速溃。

昆布:性味:咸、寒。归经:肝、胃、肾经。功效:软坚散结。主治:痈疽肿毒。

皂角刺: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消肿破溃、托毒排脓。主治:疮黄肿毒。

桃仁:性味:苦、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散瘀、消疽排脓。主治:疮黄肿毒。

藏红花:性味:温、甘、微辛、微苦,性平。归经;归心、肝经。功效:养血、活血、补血、行血、理血、祛瘀、通络。主治:瘀血肿痛、血亏体虚。

芦根: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止咳、清胃止逆。主治:黄疸、急性关节炎。

半边旗:性味:苦、辛、凉。归经:归肝、肾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疮疡肿毒。

广郁金:性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肺、肝经。功效:凉血散瘀、行瘀止痛。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广郁金偏于散瘀止痛。

牛蒡之: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肺、胃经。功效:疏散风热、解毒消肿、发表透疹。主治:疮黄肿毒、咽喉肿痛。

角蒿:性味:甘、淡、温。归经:功效:滋补强壮、除湿止痛。主治:气血亏损引起的畜体虚弱、倦怠无力。

山刺梨:性味:甘、酸、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开胃健脾。主治:脘腹胀满、消化不良。

大枣: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经。功效:平补脾胃、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用于脾胃虚弱、脾虚泄泻,各种痉挛性作痛、伤水冷痛、四肢抽搐。

本发明组合物治疗羊放线菌病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排脓、行瘀止痛。

方解:方中以白背黄花捻、海藻、炮穿山甲、昆布、皂角刺为主药,软坚散结、消肿破溃、托毒排脓,使疽肿初起未成脓者消散,已成脓者速溃;以桃仁、藏红花、芦根、半边旗、广郁金为辅药,协助主药起到凉血解毒、活血散瘀,消痈排脓之效;以牛蒡子、角蒿、山刺梨为佐药,疏散风热、补中益气、开胃健脾增强畜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以大枣为使药调和诸药,缓和药性。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西医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最大的区别是,改变兽医临床上用药的旧观念,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羊防线菌病,造成家畜非特异性免疫力低下诱发产生多重耐药菌株,药物在畜体内残留危害人们食肉安全。少用抗生素药物改用中兽药制剂,许多中兽药药物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可以替代抗生素类药物消炎杀菌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治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配方。

中药采用的是个性化的复方制剂,对病症具有针对性。中药有效成分的多元化,细菌、病毒难以对其产生耐药性。本发明采用多味纯中药成分,具有西药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无药物残留,排泄物对土壤、水源不造成环境污染,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成本低。本发明组合物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现代检验技术进行验证,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方式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0份、海藻3份、炮穿山甲5份、昆布3份、皂角刺5份、桃仁3份、藏红花5份、芦根10份、半边旗30份、广郁金5份、牛蒡子5份、角蒿30份、山刺梨10份、大枣5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40份、海藻3份、炮穿山甲5份、昆布3份、皂角刺5份、桃仁3份、藏红花5份、芦根10份、半边旗30份、广郁金5份、牛蒡子5份、角蒿30份、山刺梨10份、大枣5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0份、海藻3份、炮穿山甲5份、昆布3份、皂角刺5份、桃仁3份、藏红花5份、芦根10份、半边旗30份、广郁金5份、牛蒡子5份、角蒿30份、山刺梨10份、大枣5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0份、海藻3份、炮穿山甲5份、昆布3份、皂角刺5份、桃仁3份、藏红花5份、芦根10份、半边旗30份、广郁金5份、牛蒡子5份、角蒿30份、山刺梨10份、大枣5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60份、海藻15份、炮穿山甲15份、昆布15份、皂角刺15份、桃仁15份、藏红花15份、芦根20、半边旗50份、广郁金15份、牛蒡子15份、角蒿50份、山刺梨20份、大枣15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60份、海藻15份、炮穿山甲15份、昆布15份、皂角刺15份、桃仁15份、藏红花15份、芦根20、半边旗50份、广郁金15份、牛蒡子15份、角蒿50份、山刺梨20份、大枣15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60份、海藻15份、炮穿山甲15份、昆布15份、皂角刺15份、桃仁15份、藏红花15份、芦根20、半边旗50份、广郁金15份、牛蒡子15份、角蒿50份、山刺梨20份、大枣15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60份、海藻15份、炮穿山甲15份、昆布15份、皂角刺15份、桃仁15份、藏红花15份、芦根20、半边旗50份、广郁金15份、牛蒡子15份、角蒿50份、山刺梨20份、大枣15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2份、海藻5份、炮穿山甲6份、昆布4份、皂角刺6份、桃仁5份、藏红花6份、芦根11份、半边旗32份、广郁金6份、牛蒡子6份、角蒿32份、山刺梨12份、大枣6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42份、海藻5份、炮穿山甲6份、昆布4份、皂角刺6份、桃仁5份、藏红花6份、芦根11份、半边旗32份、广郁金6份、牛蒡子6份、角蒿32份、山刺梨12份、大枣6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2份、海藻5份、炮穿山甲6份、昆布4份、皂角刺6份、桃仁5份、藏红花6份、芦根11份、半边旗32份、广郁金6份、牛蒡子6份、角蒿32份、山刺梨12份、大枣6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2份、海藻5份、炮穿山甲6份、昆布4份、皂角刺6份、桃仁5份、藏红花6份、芦根11份、半边旗32份、广郁金6份、牛蒡子6份、角蒿32份、山刺梨12份、大枣6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5份、海藻7份、炮穿山甲7份、昆布5份、皂角刺7份、桃仁6份、藏红花7份、芦根12份、半边旗34份、广郁金8份、牛蒡子7份、角蒿35份、山刺梨13份、大枣7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45份、海藻7份、炮穿山甲7份、昆布5份、皂角刺7份、桃仁6份、藏红花7份、芦根12份、半边旗34份、广郁金8份、牛蒡子7份、角蒿35份、山刺梨13份、大枣7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5份、海藻7份、炮穿山甲7份、昆布5份、皂角刺7份、桃仁6份、藏红花7份、芦根12份、半边旗34份、广郁金8份、牛蒡子7份、角蒿35份、山刺梨13份、大枣7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5份、海藻7份、炮穿山甲7份、昆布5份、皂角刺7份、桃仁6份、藏红花7份、芦根12份、半边旗34份、广郁金8份、牛蒡子7份、角蒿35份、山刺梨13份、大枣7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48份、海藻8份、炮穿山甲8份、昆布7份、皂角刺8份、桃仁7份、藏红花8份、芦根13份、半边旗35份、广郁金9份、牛蒡子9份、角蒿37份、山刺梨15份、大枣8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48份、海藻8份、炮穿山甲8份、昆布7份、皂角刺8份、桃仁7份、藏红花8份、芦根13份、半边旗35份、广郁金9份、牛蒡子9份、角蒿37份、山刺梨15份、大枣8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8份、海藻8份、炮穿山甲8份、昆布7份、皂角刺8份、桃仁7份、藏红花8份、芦根13份、半边旗35份、广郁金9份、牛蒡子9份、角蒿37份、山刺梨15份、大枣8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48份、海藻8份、炮穿山甲8份、昆布7份、皂角刺8份、桃仁7份、藏红花8份、芦根13份、半边旗35份、广郁金9份、牛蒡子9份、角蒿37份、山刺梨15份、大枣8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6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0份、海藻10份、炮穿山甲10份、昆布9份、皂角刺10份、桃仁9份、藏红花10份、芦根15份、半边旗38份、广郁金11份、牛蒡子10份、角蒿40份、山刺梨16份、大枣10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50份、海藻10份、炮穿山甲10份、昆布9份、皂角刺10份、桃仁9份、藏红花10份、芦根15份、半边旗38份、广郁金11份、牛蒡子10份、角蒿40份、山刺梨16份、大枣10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0份、海藻10份、炮穿山甲10份、昆布9份、皂角刺10份、桃仁9份、藏红花10份、芦根15份、半边旗38份、广郁金11份、牛蒡子10份、角蒿40份、山刺梨16份、大枣10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0份、海藻10份、炮穿山甲10份、昆布9份、皂角刺10份、桃仁9份、藏红花10份、芦根15份、半边旗38份、广郁金11份、牛蒡子10份、角蒿40份、山刺梨16份、大枣10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3份、海藻12份、炮穿山甲12份、昆布11份、皂角刺12份、桃仁11份、藏红花11份、芦根17份、半边旗42份、广郁金12份、牛蒡子12份、角蒿43份、山刺梨17份、大枣12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53份、海藻12份、炮穿山甲12份、昆布11份、皂角刺12份、桃仁11份、藏红花11份、芦根17份、半边旗42份、广郁金12份、牛蒡子12份、角蒿43份、山刺梨17份、大枣12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3份、海藻12份、炮穿山甲12份、昆布11份、皂角刺12份、桃仁11份、藏红花11份、芦根17份、半边旗42份、广郁金12份、牛蒡子12份、角蒿43份、山刺梨17份、大枣12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3份、海藻12份、炮穿山甲12份、昆布11份、皂角刺12份、桃仁11份、藏红花11份、芦根17份、半边旗42份、广郁金12份、牛蒡子12份、角蒿43份、山刺梨17份、大枣12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8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5份、海藻13份、炮穿山甲13份、昆布12份、皂角刺13份、桃仁12份、藏红花12份、芦根18份、半边旗46份、广郁金13份、牛蒡子13份、角蒿45份、山刺梨18份、大枣13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55份、海藻13份、炮穿山甲13份、昆布12份、皂角刺13份、桃仁12份、藏红花12份、芦根18份、半边旗46份、广郁金13份、牛蒡子13份、角蒿45份、山刺梨18份、大枣13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5份、海藻13份、炮穿山甲13份、昆布12份、皂角刺13份、桃仁12份、藏红花12份、芦根18份、半边旗46份、广郁金13份、牛蒡子13份、角蒿45份、山刺梨18份、大枣13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5份、海藻13份、炮穿山甲13份、昆布12份、皂角刺13份、桃仁12份、藏红花12份、芦根18份、半边旗46份、广郁金13份、牛蒡子13份、角蒿45份、山刺梨18份、大枣13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优选实施方式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白背黄花捻58份、海藻14份、炮穿山甲14份、昆布13份、皂角刺14份、桃仁13份、藏红花13份、芦根19份、半边旗48份、广郁金14份、牛蒡子14份、角蒿47份、山刺梨19份、大枣14份。

制备方法一

步骤一、混合:将白背黄花捻58份、海藻14份、炮穿山甲14份、昆布13份、皂角刺14份、桃仁13份、藏红花13份、芦根19份、半边旗48份、广郁金14份、牛蒡子14份、角蒿47份、山刺梨19份、大枣14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

步骤二、浸泡:按上述质量比称取各原料,总重量记为1份,加入6份纯化水,40-50℃浸泡1h,使药材充分膨胀;

步骤三、提取:采用两次煎煮法,将步骤一中的药材和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h后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材内加入4份的纯化水,控制蒸汽压强为0.1-0.2MPa,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1.5h,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步骤四、浓缩:将制得的提取液加入双效浓缩罐中进行浓缩,真空浓缩蒸汽压力为0.1MPa,一效真空浓缩器工作压力为0.04MPa,温度为80℃;二效浓缩器工作压力0.06MPa,温度为60℃,浓缩时间为2.5-3.5h,热测相对密度为1.13-1.20时,得到浓缩液;

步骤五、醇沉:将浓缩液置于醇沉罐中,向醇沉罐中缓慢加入95%乙醇,使乙醇含量为15%-30%,搅拌50min,5℃冷藏静置48h,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回收乙醇,即得到醇提取药液;

步骤六:配液:向配液罐中加入0.3-0.4份纯化水,然后依次加入醇提取药液、0.005份的苯甲酸钠,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1份的量,搅拌25min,制得治疗羊放线菌病的中药口服液。

制备方式二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8份、海藻14份、炮穿山甲14份、昆布13份、皂角刺14份、桃仁13份、藏红花13份、芦根19份、半边旗48份、广郁金14份、牛蒡子14份、角蒿47份、山刺梨19份、大枣14份,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0.7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步骤二、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

步骤三、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5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组合物微粉放入容器内或塑料袋内封口备用。

制备方式三

步骤一、将白背黄花捻58份、海藻14份、炮穿山甲14份、昆布13份、皂角刺14份、桃仁13份、藏红花13份、芦根19份、半边旗48份、广郁金14份、牛蒡子14份、角蒿47份、山刺梨19份、大枣14份,混合均匀,每份原药质量为一克,药物总重量记为一份,加水8倍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

步骤二、将煮液过滤获得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33(65℃)的清膏;

步骤三、清膏中加适量淀粉混匀后干燥、粉碎、并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即得组合物颗粒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1、口服液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2、粉剂制剂或颗粒制剂的用法用量;按羊体重2g/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

具体试验

试验动物:临床资料放线菌病的病羊60只,病程均在10-15天、体重、年龄、体况相同具有可比性,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

试验药物:本组合物药物实验组分别采用,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2、6、9备的组合物,内服:按羊体重3ml/kg剂量,每天1次,连用10天;

对照组、青霉素、链霉素(市售产品,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青霉素肌肉注射,按病羊体重1.2万单位/kg,每天2次,连用9天;链霉素肌肉注射,按病羊体重10mg/kg剂量,每天1次,连用4天。

表1本组合物与青、链霉素试验对比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标准:病羊体温、采食恢复正常,患部愈合。显效标准:病羊体温略有降低、可采食少量柔软的饲草,患部破溃处仍有少量脓汁,患部未见愈合。无效标准: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变。

表2药后病羊患处症状变化

以上试验对比看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皮肤肌肉破溃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祛腐肉生新肌,收敛创口疗效,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现代检验技术进行验证,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试验病案:某养羊场饲养员反应,该场近期有2只羊下颌处出现肿胀流脓症状,已经影响正常采食。

临床检查和诊断:病羊体温升高至41.3-41.9℃、呈间歇热型、结膜潮红,食欲减退,头面部位肿胀,皮肤有长约2厘米的开裂口,呈蘑菇状突出于皮肤表面,流出黄色粘稠的脓液,伤口处可见到苍蝇附着于溃烂部位。

治疗:选用本优选实施方式2制备的组合物口服液,按病羊体重3ml/kg剂量,通过灌服给药,每天1次,连用10天;用药6天后病羊体温恢复正常值内,颜面部患处肿胀明显消退,破溃处脓汁减少;用药13天后创口溃烂部位开始愈合;一月后随访饲养员反应病羊已痊愈,未见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