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宁酸/Fe3+纳米颗粒体系、药物递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91157发布日期:2020-09-29 1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宁酸、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和药剂,所述药剂是包含水溶性蛋白质、水溶性肽或其组合的药剂,所述单宁酸与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的质量比为(1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30-60%(w/w)的单宁酸、0.1-20%(w/w)的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和1-50%(w/w)的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选自fe(iii)、al(iii)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肽包含5至150个氨基酸残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200kd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肽或所述水溶性蛋白质选自抗体、抗体片段、激素、激素受体、受体配体、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肽是艾塞那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65.6%(w/w)的单宁酸、32.8%(w/w)的艾塞那肽和1.6%(w/w)的fe(iii)。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79.2%(w/w)的单宁酸,19.8%(w/w)的艾塞那肽和1.0%(w/w)的fe(iii)。

10.一种药物递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

将纳米颗粒施用给受试者;

纳米颗粒粘附到受试者的细胞上;和

药剂递送到细胞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药物递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通过口服递送、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或其组合施用。

12.一种连续地生成粒径均匀的单宁酸/(肽或蛋白质)/三价金属离子纳米颗粒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包含单宁酸的第一流体以第一可变流速流入封闭室中,所述单宁酸溶解于水中,浓度为0.2至40mg/ml;

(b)将包含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性肽或水溶性蛋白质的第二流体以第二可变流速流入所述封闭室中,所述水溶性肽或水溶性蛋白质的浓度为0.1至20mg/ml;

(c)将包含一种或多种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的第三流体以第三可变流速流入所述封闭室中,所述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005-1mg/ml;

(d)使所述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在所述封闭室内充分混合,从而使得所述单宁酸、所述一种或多种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和所述一种或多种水溶性肽或水溶性蛋白质经历连续地生成单宁酸/(肽或蛋白质)/三价金属离子三元纳米颗粒的络合过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室是一个封闭的三入口撞击射流混合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可变流速各自为0.5-100ml/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或多种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选自fe(iii)、al(iii)或其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浓度为0.5-10mg/ml,所述第一流体的ph为3.0-7.0。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肽或水溶性蛋白质的浓度为0.5-5mg/ml,第二流体的ph为5.5-8.0。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三价金属离子浓度为0.005-0.5mg/ml,第三流体的ph为1.0-4.0。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肽或蛋白质)/三价金属离子纳米颗粒的直径为20nm至500nm。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纳米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肽或蛋白质)/三价金属离子纳米颗粒的多分散指数为0.05至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宁酸/(肽或蛋白质)/三价金属离子三元纳米颗粒体系及其快速纳米络合方法,以及基于该纳米颗粒体系的药物递送方法,上述体系和方法使得纳米颗粒能够在腹腔给药后持续稳定地释放药剂,在二型糖尿病治疗纳米药物的应用上具有临床转化潜力。

技术研发人员:胡一宗;何治宇;毛海泉;陈永明;刘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3.22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