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碳酰胺、其制备方法及含该物质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70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环碳酰胺、其制备方法及含该物质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二环碳酰胺、其制备方法及含该类物质的药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新品种二环碳酰胺是通式
所示的化合物及其互变体、旋光体与生理上适用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式中A和B可同可不同,为氢原子或烷基、链烯基、炔基、苄基或环烷基,R1为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烷基、链烯基或环烷基,R2为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烷基、链烯基、环烷基、烷羰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羰基或肼基羰基,或者R1和R2同其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个环烷基,n为0或1,x为一个价键或一个亚烷基,R3是一个含1-4个杂原子的5节或6节芳族杂环,杂环原子可同可不同,为氮、硫或氧原子,需要时可在一个或多个氮原子上附带一个氧原子,而6节环在需要时可由一个吡啶氧基或一个苯氧基取代,或者5节或6节环可与一个苯基环或一个含1-4个杂原子的芳族5节或6节环稠合,形成一个二环基,且在需要时,5节和6节环、二环基、吡啶氧基和苯氧基可一次或多次被烷基、烷氧基、链烯氧基、烷氧基羰基、羧基、烷硫基、羟基、硝基、氨基、卤素或氰基所取代,或者R3为通式
所示的苯基环,式中R4、R5和R6或同或不同,可为氢原子,咪唑基,任选地以烷基取代的羟哒嗪基(需要时可予以氢化),链烷磺酰氧基,三氟甲基磺酰氧基,苯磺酰氨基,链烷磺酰氨基,三氟甲基磺酰氨基,N-烷基-链烷磺酰氨基,N-烷基-三氟甲磺酰氨基,烷基次磺酰甲基(alkylsulphenylmethyl)、烷基亚磺酰甲基(alkylsulfinylmethyl)或烷磺酰甲基(alkylsulfonylmethyl)、被羟基、烷氧基、氨基、烷氨基或二烷氨基(dialkylamino)取代的羰基,被氨基、烷氨基、二烷氨基、哌啶子基或吗啉代基取代的磺酰基,烷羰基氨基,氨基羰基氨基,烷氨基羰基氨基,烷硫基(alkylthio),烷基亚磺酰基,或烷基磺酰基,硝基,卤素,氨基,羟基,烷基,烷氧基,吡啶氧基,链烯氧基,炔氧基,氰基烷氧基,羧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氧基,二烷基氨基,三氟甲基或氰基,或者R3是一个萘基,四氢化萘基,联苯基,亚甲二羟苯基或亚乙二羟苯基,但当n为1、R1和R2为氢原子时,X不能为一个亚烷基。
当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有一个不对称中心或一个不对称平面时,本发明还包括这些化合物的旋光体和外消旋混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学特性,尤其有抑制红细胞聚集的作用,因而可用来治疗发病机理中红细胞聚集起主要作用的心脏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例如外周循环障碍、冠动脉循环障碍和脑循环障碍,以及休克状态。而且,该化合物也影响血小板的功能。除此之外,该化合物还能提高心功率,降低血压。
具有与本发明化合物相似结构的化合物由现有技术已知a)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3204892号专利说明书(Otsuka,申请日1982年2月12日)中述及一些化合物(喹诺酮衍生物),其中A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烷基、链烯基、炔基或苯基烷基,R1和R2是氢原子,n是1,B是一个烷基,X是一个亚烷基,R3是一个可以被烷氧基、卤素或亚烷基二氧基取代的苯基。这些化合物能提高心肌收缩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並具有降压血压的作用,因此用作强心剂。
b)日本专利申请号12515/1978和118771/1976中述及一些化合物(喹诺酮衍生物),其中A和B具有上述a)中给出的含义,R1和R2是氢原子,X是一个亚甲基,R3是一个需要时可被取代的苯基。这些化合物仅被说成是供制备药用化合物的中间产物。
这些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化合物,在其中n为1、R4和R2为氢原子,且X于是不能为一个亚烷基的情况下,不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如果在通式(Ⅰ)中,A或B是一个烷基,则该基团须理解为一个含有最多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在此意义上,这些基团尤须理解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丙基、异丁基和叔丁基。如果在通式(Ⅰ)中,A或B是一个链烯基或炔基,则该基团须理解为一个含有2-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在此意义上,特别优先选用烯丙基、炔丙基、丁烯基和异丁烯基。如果在通式(Ⅰ)中,A或B是一个环烷基,则须理解为一个含有3-7个碳原子的环。在此意义上,特别优先选用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
对于其中R1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烷基或链烯基的情况,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此外,R2可以是一个被烷基、烷氧基、氨基或肼基取代的羰基。上述R1和R2中的烷基和烷氧基部分可以是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並分别含有1-6个或2-6个碳原子。但是,R1和R2以氢原子和甲基、乙基、烯丙基、乙酰基、丙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和肼基羰基为佳。
当R1是一个氢原子时,则R2优先为一个含至多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一个被烷基、烷氧基、氨基或肼基取代的羰基。在此意义上,以甲基、乙基、异丙基、异丁基、戊基、烯丙基、乙酰基、丙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和肼基羰基为佳。
R1和R2同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也可以形成一个含3-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环,並以螺环丙基、螺环丁基、螺环苯基或螺环己基为佳。
如果R1是一个环烷基,则可含3-7个碳原子。该基团以定义A或B时所述各基团中的一种基团为佳。但环戊基或环己基更佳。
如果在通式(Ⅰ)中,X是一个亚烷基,则该基团须理解为一个含至多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尤以亚甲基、1,2-亚乙基、1,2-亚丙基和亚丁基为佳。
如果在通式(Ⅰ)中,n为0,则该化合物是取代的各种2,3-二氢-2-氧代-1H-吲哚-4-碳酰胺、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碳酰胺、2,3-二氢-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或2,3-二氢-2-氧代-1H-吲哚-7-碳酰胺。如果n为1,则该化合物是1,2,3,4-四氢-2-氧代-5-喹啉碳酰胺类、1,2,3,4-四氢-2-氧代-6-喹啉碳酰胺类、1,2,3,4-四氢-2-氧代-7-喹啉碳酰胺类或1,2,3,4-四氢-2-氧代-8-喹啉碳酰胺类。
分别含有1-4个或1-5个杂原子,其中5节和6节环的杂原子可同可不同,並可为氮、氧或硫原子,而且可能在一个或多个氮原子上连带一个氧原子的5节和6节杂环,以吡咯基、呋喃基、苯硫基、吡唑基、咪唑基、噻唑基、四唑基、异噻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噁二唑基、吡嗪基、N,N′-二羟吡嗪基、嘧啶基、N,N′-二羟嘧啶基、哒嗪基、噁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四嗪基、吡啶基或N-羟吡啶基为佳。
如果芳族5节或6节杂环与一个苯环稠合,则以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酞嗪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苯硫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三唑基和苯并噻二唑基为佳。
如果芳族5节和6节杂环与另一种芳族5节或6节环稠合而形成一个二环基,则该基团以1,5-二氮杂萘基、喋啶基、嘌啶基、中氮茚基、噻吩并〔2,3-b〕吡嗪基、咪唑并〔1,2-a〕吡啶基或三唑并〔4,3-a〕吡啶基。
R3尤以一个吡啶基、四唑基、三唑基、1,2,4-三唑并〔4,3-a〕吡啶基、亚甲基二氧苯基、亚乙基二氧苯基、萘基、四氢萘基、喹啉基或联苯基,或者通式(Ⅱ)所示的一个苯环为佳。
如果上述6节环被一个吡啶氧基所取代,则以3-吡啶氧基为佳。如果上述6节环被一个苯氧基取代,则尤以同一个作为6节杂环的吡啶基连接为佳。
5节和6节杂环、双环基以及吡啶氧基与苯氧基中的烷基、烷氧基和烷硫基取代基,可含至多6个碳原子,以至多4个碳原子为佳。优先选用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和乙硫基。卤原子须理解为一个氟、氯或溴的原子,而以一个氟或氯原子为佳。
如果R3是一个通式(Ⅱ)所示的苯基,则在提到R4、R5和R6时所述取代基的烷基部分,可含至多8个碳原子,以至多5个碳原子为佳。在此意义上,优先选用例如甲磺酰氧基、乙磺酰氧基、正丙磺酰氧基、异丙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甲基次磺酰甲基、乙基次磺酰甲基、正丙基次磺酰甲基、甲基亚磺酰甲基、乙基亚磺酰甲基、甲基磺酰甲基、乙基磺酰甲基、正丙基磺酰甲基、甲磺酰氨基、乙磺酰氨基、正丙磺酰氨基、三氟甲磺酰氨基、N-甲基甲磺酰氨基、N-乙基甲磺酰氨基、N-甲基乙磺酰氨基、N-乙基乙磺酰氨基、N-异丙基乙磺酰氨基、N-甲基正丙磺酰氨基、N-正丙基正丙磺酰氨基、N-甲基三氟甲磺酰氨基、N-乙基三氟甲磺酰氨基、N-异丙基三氟甲磺酰氨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甲氨羰基、乙氨羰基、二甲氨羰基、二正丙氨羰基、N-甲基乙氨羰基、三氟甲基、甲氨磺酰基、乙氨磺酰基、正丙氨磺酰基、正丁氨磺酰基、正戊氨磺酰基、二甲氨磺酰基、二乙氨磺酰基、二正丙氨磺酰基、N-甲基异丙氨磺酰基、丙酰氨基、甲羰氨基、乙氨羰氨基和丙氨羰氨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烯丙氧基、丁-2-烯氧基、丁-3-烯氧基、戊-2-烯氧基、炔丙氧基、丁-2-炔氧基、丁-3-炔氧基、氰甲氧基、氰乙氧基、甲氧羰甲氧基、甲氧羰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甲亚磺酰基、乙亚磺酰基、甲磺酰基和乙磺酰基。
R4尤以一个氢原子或一个1-咪唑基、2-咪唑基、6-氧代-(1H)-3-哒喹基、4,5-二氢-6-氧代-(1H)-3-哒嗪基、4,5-二氢-4-甲基-6-氧代(1H)-3-哒嗪基,一个烷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烷次磺酰甲基、烷亚磺酰甲基、烷磺酰甲基、烷磺酰氨基、N-烷基烷磺酰氨基、三氟甲磺酰氨基或N-烷基三氟甲磺酰氨基,一个被羟基、烷氧基、氨基、烷氨基或二烷氨基取代的羰基,或者一个被氨基、二烷氨基或吗啉代基取代的磺酰基(其中各个上述烷基部分可含1或2个碳原子),一个硝基或氰基或者一个含至多4个碳原子的烷氨基磺酰基,一个烷羰氨基、氨羰氨基或N-烷基氨羰氨基,一个烷硫基、烷亚磺酰基或烷基磺酰基(其中各个上述烷基部分可含1或2个碳原子),一个卤原子,一个氨基或羟基,一个二烷氨基、烷基、烷氧基、链烯氧基或炔氧基(以含至多3个碳原子为佳),一个3-吡啶氧基、氰甲氧基、甲氧羰甲氧基或三氟甲基为佳;R5尤以一个氢原子、一个含至多3个碳原子的烷基、各个烷基部分中有1或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二烷氨基,一个卤原子或氨基为佳;R6尤以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甲氧基为佳。
苯基部分可含有至多3个上述取代基。
较佳的单基取代苯基化合物是羟基-、C1-C8烷基-、C1-C3烷氧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氰甲氧基-、甲氧羰甲氧基、卤代-、硝基-、氰基-、氨羰基-、氨基-、C1-C3二烷氨基-、C1-C3烷硫基-、C1-C3烷亚磺酰基-、C1-C3烷磺酰基-、C1-C3烷磺酰氧基-、3-吡啶氧基-和各种4,5-二氢-6-氧代-(1H)-哒嗪苯基所取代的化合物,取代基在2-、3-或4-位上。
较佳的双基取代苯基含作取代基的有烷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烷次磺酰甲基,烷亚磺酰甲基,烷磺酰甲基,烷磺酰氨基,N-烷基烷磺酰氨基,三氟甲磺酰氨基或N-烷基三氟甲磺酰氨基,被羟基、烷氧基、氨基、烷氨基或二烷氨基取代的羰基或者被氨基、二烷氨基或吗啉代基取代的磺酰基,烷氨磺酰基,烷羰氨基,氨羰氨基或N-烷基氨羰氨基,羟基,烷基、烷氧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氰甲氧基或甲氧羰甲氧基,卤原子,氰基、硝基或氨基,二烷氨基、烷硫基、烷亚磺酰基或烷磺酰基,其中两个取代基可同可不同,並可在2,3-、2,4-、2,5-、2,6-、3,4-或3,5-位上,但在2,4-、2,5-或3,4-位上较佳,同时上述烷基单独或连同其它基团组合,可含至多3个碳原子。
较佳的三基取代苯基是3,4,5-三甲氧基苯基。
尤为较佳的通式(Ⅰ)所示化合物是那样一些化合物,其中A和B相互独立为氢原子或者苄基或C1-C4烷基,尤其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或异丁基,或者C2-C4链烯基,/尤其烯丙基;R1和R2相同,並为C1-C4烷基,尤其甲基,或者R1和R2同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构成一个C5-C6环烷基环,尤其构成一个环戊基环;X是一个价键或一个C1-C4亚烷基链,尤为1,2-亚乙基链,並且R3为一个吡咯基、呋喃基、苯硫基、吡唑基、咪唑基、异噻唑基、噻唑基、噁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噻二唑基、异噁唑基、噁二唑基、吡啶基、N-羟吡啶基、吡嗪基、N,N′-二羟吡嗪基、嘧啶基、N,N′-二羟嘧啶基、哒嗪基、噁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四嗪基、吲哚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吲唑基、喹啉基、吡啶羟吡啶基或苯氧吡啶基,以及被下列基团取代的衍生基团C1-C4烷基,尤其甲基或乙基,C1-C4烷氧基,尤其甲氧基或乙氧基,C2-C4链烯氧基,尤其烯丙氧基或丁烯氧基,亚甲二氧基,C1-C4烷硫基,尤其甲硫基,氯,氨基或羟基,或者其中R3是通式(Ⅱ)所示的一个苯基,式中R4是一个氢原子、一个甲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甲磺酰氨基、三氟甲磺酰氨基、甲硫基、甲亚磺酰基、甲磺酰基、羟基、甲基、甲氧基、炔丙氧基、三氟甲基、1-咪唑基或3-吡啶氧基、哒嗪基如4,5-二氢-6-氧代-(1H)-哒嗪基或4,5-二氢-4-甲基-6-氧代-(1H)-哒嗪基,一个烯丙氧基、异丁烯氧基或乙氧羰基甲氧基、一个氯或氟的原子、一个氰基或者一个二甲氨基或二乙氨基,R5是一个氢或氯原子或者一个甲基、甲氧基或二甲氨基,R6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甲氧基,或者R3是一个萘基、四氢萘基、二苯基、亚甲二氧苯基或亚乙二氧苯基。
酰氨基与二环基的连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为佳,即当n为0时,该化合物为取代的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碳酰胺或2,3-二氢-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以及当n为1时,该化合物为1,2,3,4-四氢-2-氧代-6-喹啉碳酰胺或1,2,3,4-四氢-2-氧代-7-喹啉碳酰胺。
通式(Ⅰ)的化合物可用已知方法来制备,而下列工艺方法尤为有利。
通式(Ⅰ)的化合物可将通式所示的一种胺用通式
所示的羧酸或其活性衍生物,进行酰化来制备,式(Ⅲ)中R3、X和B具上面给定的含义,式(Ⅳ)中A、R1、R2和n具上面给定的含义。其中活性衍生物须理解为酯,例如甲酯或乙酯,酸酐与酰基卤,例如酰基氯或酰基溴。
同通式(Ⅲ)所示胺进行反应的较佳方法是,在有脱水剂存在下,使近似等摩尔量的胺和酸进行反应。为此目的,可以使用例如同时还起溶剂作用的多磷酸。反应在50-200℃温度下进行。通常,通式(Ⅰ)所示的最终产物在添加水之后析出,並在过滤之后用再结晶或柱色谱法提纯。
另一种制备通式(Ⅰ)所示化合物的较佳方法是,在一种含有近似等摩尔量卤化剂如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亚硫酰氯的合适溶剂中,使近似等摩尔量的胺(Ⅲ)和酸(Ⅳ)在室温至反应混合物的回流温度下进行反应。合适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乙醚、甲苯、二甲苯和氯苯。通常,产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並用过滤法来回收。必要时,可将反应混合物浓缩,直到产物开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为止。该反应中的另外缩合剂,可用阳离子交换剂、锍盐、硫酰卤、2-卤吡啶鎓盐、鏻盐和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
如果用羧酸酯代替羧酸,则操作在有或没有特定溶剂存在下,在20℃至反应混合物沸腾温度的温度下进行。由此,以使近似等摩尔量的胺和酯在多磷酸中,于50-200℃温度下进行反应为佳。不过,在惰性溶剂,例如二氯甲烷、苯、甲苯或氯苯中,最好在有稍微多于1当量的碱,例如甲醇钠或丁基锂,或者溶于二甲亚砜的氢化钠存在下进行反应,也是可能的。
如果不用羧酸(Ⅳ),而用其酐,则同通式(Ⅲ)所示胺进行的反应甚至可在稍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以在一种惰性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乙醚、苯或甲苯中,在室温至60℃的温度下进行为佳。由此,将胺和酐以近似等摩尔量混合在一起,通常就开始进行放热反应。在反应平息后,将反应混合物和缓加热一些时间,使反应完全。
如果替代羧酸而使用酰基卤,则反应最好在-10℃至室温的温度下进行。反应优先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即按照Schotten-Baumann,向通式(Ⅲ)所示胺的水溶液中慢慢滴加酰基氯,同时用冰冷却,接着使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静置一些时间,上述胺的水溶液还含有一种碱,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或者吡啶。这种反应不仅有可能在水中,而且也可能在有机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乙醚、苯或甲苯中进行。胺类实际上也可以甚至不用酸结合剂,而用羧酰基氯,通过将胺和羧酰基氯在一种惰性溶剂,例如二氯甲烷、苯或甲苯中煮沸至不再释放气体,来定量酰化,该过程约持续1-24小时。但是,如果加入稍稍过量的一种酸结合剂,例如三乙胺或吡啶,则反应甚至在-10℃至室温的温度下就能进行。
通式(Ⅲ)所示的化合物由文献已知。关于通式(Ⅳ)所示的化合物,2,3-二氢-2-氧化-1H-吲哚-4-羧酸的制备已由J.VonBraun和G.Hahn在Chem.Ber.56,2342/1923中作了说明,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羧酸的制备已在欧洲专利说明书0168003(Otsuka,申请日1986年1月15日)中作了说明,1-乙基-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羧酸的制备已在欧洲专利说明书0181136(Pfizer,申请日1986年5月14日)中予以说明,1′,2′-二氢-2′-氧代-螺〔环丙烷-1,3′-(3H)-吲哚〕-6′-羧酸的制备在日本专利说明书57/102863(Takeda,申请日1982年6月26日)中已予说明,2,3-二氢-2-氧代-(1H)-吲哚-7-羧酸的制备在美国专利说明书3,631,177(SK&F,申请日1971年12月28日)中已有叙述,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5-羧酸的制备已由R.F.Moore和S.G.P.Plant在J.Chem.Soc.,1951,3475中作了叙述,2,3-二氢-2-氧代-1H-吲哚-6-羧酸的制备已为M.Fileti和E.Cairola在J.Prakt.Chem.,46,563/1892中叙述,而4-甲基-1,2,3,4-四氢-2-氧代-6-喹啉碳酰胺的制备在日本专利说明书63/112584(Yoshitomi,申请日1988年5月17日)中有所叙述。通式(Ⅳ)所示的其它化合物是新的,並且也是本发明的主题。
在最后提及的参考文献中用于制备具体提到的化合物的方法,也可适用于通式(Ⅳ)的新化合物。它是将通式
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还原,式中R1、R2和n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R7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烷基,並以甲基或乙基为佳。还原进行时发生闭环作用,从而直接制得通式(Ⅳ)的化合物。还原优先在一种溶剂,例如水、甲醇、乙醇、冰醋酸、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或上述溶液的混合物中,在催化剂如阮内镍、铂或铂/活性炭存在下用氢,在酸存在下用金属如铁、锡或锌,用盐如硫酸亚铁、氯化亚锡、硫化钠、亚硫酸氢钠或连二亚硫酸钠,或者在阮内镍存在下用肼,在0-100℃的温度下,但优先在室温下进行。
在通式(Ⅴ)所示化合物发生还原的情况下,首先形成通式(Ⅳ)的化合物,其中A是一个氢原子,它在需要时可予以烷基化,生成通式(Ⅳ)的化合物,其中A是一个烷基、链烯基、炔基或环烷基。这些烷基化作用优先在一种溶剂如丙酮、甲基·乙基醚、乙醚、苯、甲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在-30-+100℃,优先在0-80℃温度下,在碱如氢氧化钾或碳酸钠以及在烷基化基如烷基卤、卤代烯烃、卤代炔烃或卤代环烷烃或者相应硫酸酯存在下进行。
通式(Ⅴ)所示的化合物通过硝化通式
所示的化合物来制备。式中R1、R2、R7和n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硝化优先在硫酸中用硝酸,在-20℃至+50℃的温度下进行。但是,也可以不需硫酸,或者代替硫酸在水、冰醋酸或乙酐中,或者在五氧化二磷存在下用溶于四氯化碳的五氧化二氮来进行。作硝化剂用的还可是酐如硝乙酐,或是含氯化铁、硝酸甲酯和三氟化硼的硝酰卤或硝鎓盐如NO2BF4、NO2PF6或NO2CF3SO3。为进行硝化,也可以使用硝酸和亚硝酸的混合物,它产生作为有效硝化剂的四氧化二氮。
另一种制备通式(Ⅳ)所示羧酸的方法是,使通式
所示的腈皂化。式中A、R1、R2和n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
通式(Ⅶ)所示的腈用通式
所示的胺,藉重氮化並与氰化物反应(Sandmeyer反应)来制取。式中A、R1、R2和n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通式(Ⅷ)的化合物由联邦德国专利申请3803775.0和欧洲专利申请89101868.1(BoehringerMannheim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欧洲专利说明书0161632已知。
关于通式(Ⅶ)所示的化合物,G.P.Gassmann、D.P.Gilbert和T.-Y.Luh已在J.Org.Chem.,42,1340/1977)中叙述了2,3-二氢-2-氧代-(1H)-吲哚-5-腈的合成法。通式(Ⅶ)的其它化合物是新的,而且也是本发明的主题。
通式(Ⅷ)所示化合物的重氮化,优先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在溶液中或以极性溶剂如水、甲醇、乙醇、冰醋酸、盐酸、硫酸或磷酸的悬浮液形式,在-5-+10℃的温度下进行。为进行重氮化。优先使用亚硝酸的无机盐或者有机酯,例如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或者亚硝酸戊酯。将这样获得的重氮盐溶液滴加到含有氰化亚铜和一种氰化物盐如氰化钠或氰化钾,並含有一种碱如碳酸钠或碳酸钾或者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的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将溶液维持在20-100℃,以维持在50-100℃的温度为佳。
其中A是一个氢原子(等于通式Ⅶa)的通式(Ⅶ)所示腈可被烷基化,以形成通式(Ⅶ)的腈,其中A是一个烷基、链烯基、炔基或环烷基(等于通Ⅶb),R1具有与R相同的含义,但氢原子除外。
这些烷基化作用优先在一种溶剂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醚、苯、甲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在-30-+100℃、最好在0-80℃的温度下,在碱和例如烷基卤、卤代烯烃、卤代炔烃和卤代环烷烃或者相应硫酸酯的存在下进行。为了加速反应,可以添加催化量的冠醚。
此时通式(Ⅶ)的腈被皂化,生成通式(Ⅳ)的羧酸。水解便利地抑或在一种酸如盐酸、硫酸或三氯乙酸存在下,抑或在一种碱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存在下,在合适的溶剂如水或者在象水/乙醇或水/二噁烷的混合物中,在0-120℃,最好在混合物沸点下进行。
通式(Ⅰ)的化合物也可转化成通式(Ⅰ)的其它化合物。这适用于下列a)使通式(Ⅰ)中R3为通式(Ⅱ)所示的一种基团、取代基R4、R5和R6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为羟基或巯基的化合物烷基化,制得相应的烷氧基化合物或烷硫基化合物。
反应优先在一种溶剂如丙酮、乙醚、苯、甲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在-30-+100℃的温度下,最好在室温下,在一种碱如氢氧化钾和一种烷化剂如烷基卤或硫酸烷基酯存在下进行。
b)藉接着使其中R4为烷硫基的化合物氧化,制备通式(Ⅰ)中R3为通式(Ⅱ)所示的一种基团,且R4为烷亚磺酰基或烷磺酰基的化合物。氧化作用视所用的氧化剂而定,优先在一种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例如水、水/吡啶、丙酮、冰醋酸、稀硫酸或三氟乙酸中,在-80-+100℃温度下便利地进行。
为了制备通式(Ⅰ)的烷亚磺酰基化合物,氧化作用便利地使用一当量所用的氧化剂,例如使用过氧化氢在冰醋酸、三氟乙酸或甲酸中于0-20℃,或在丙酮中于0-60℃下进行,使用过酸如过甲酸在冰醋酸或三氟乙酸中于0-50℃下,或者使用间氯过苯甲酸在二氯甲烷或氯仿中于-20-+60℃下进行,使用偏高碘酸钠在含水甲醇或乙醇中于-15-+25℃下进行,使用溴在冰醋酸或含水乙酸中进行,使用N-溴丁二酰亚胺在乙醇中进行,使用次氯酸叔丁酯在甲醇中于-80--30℃下进行,使用二氯碘甲苯在含水吡啶中于0-50℃下进行,使用硝酸在冰醋酸中于0-20℃下进行,使用铬酸在冰醋酸或丙酮中于0-20℃下进行,以及使用硫酰氯在二氯甲烷中于-70℃下进行,由此制得的硫醚-氯配合物便利地用含水乙醇予以水解。
为了制备通式(Ⅰ)的一种烷磺酰基化合物,氧化作用便利地使用2当量或更多所用的氧化剂,例如使用过氧化氢在冰醋酸、三氟乙酸或甲酸中于20-100℃或在丙酮中于0-60℃下进行,使用过酸如过甲酸或间氯过苯甲酸在冰醋酸、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或氯仿中于0-60℃下进行,使用硝酸在冰醋酸中于0-20℃下进行,或者使用铬酸或高锰酸钾在冰醋酸、水/硫酸中或在丙酮中于0-20℃下进行。
c)制备通式(Ⅰ)所示化合物,其中R3是通式(Ⅱ)的一种基团,R4是一个烷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链烷磺酰氨基或三氟甲磺酰氨基。方法是,接着使其中R4为羟基的化合物同通式中R8为一个烷基或一个三氟甲基的一种磺酸或其活性衍生物,在一种起脱水及/或活化酸或胺作用的试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反应便利地在一种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如二氯甲烷、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或苯中,任选在一种酸结合剂如碳酸钠、三乙胺或吡啶存在下(在此情况下,后二者也能同时用作溶剂),在一种活化酸或脱水的试剂如亚硫酰氯或五氯化磷存在下,但优先用通式(Ⅶ)化合物的活性衍生物如酐或其卤化物如甲基磺酰氯或乙基磺酰氯,在0-100℃,最好在室温至50℃下进行。
d)制备通式(Ⅰ)的化合物,其中R3是一个通式(Ⅱ)的基团,R4是被氨基、烷氨基或二烷氨基取代的羰基。方法是,接着使其中R4为羧基的化合物或其活性衍生物如酯或酰基氯,同通式R9HNR10(Ⅹ)所示的胺反应,式中R9和R10可同可不同,为氢原子或烷基,或者如果R4是羧基,则与该胺的活性衍生物反应。反应便利地在一种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醇、氯仿、四氯化碳、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苯、甲苯、乙腈或二甲基甲酰胺中,任选在一种活化酸或脱水的试剂如氯甲酸乙酯、亚硫酰氯、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N-羟基丁二酰亚胺、N,N′-碳酰二咪唑或N,N′-亚硫酰二咪唑,或者三苯膦/四氯化碳存在下,或者在一种胺活化剂如三氯化磷存在下,以及任选在一种无机碱如碳酸钠,或在一种有机叔碱如三乙胺或吡啶(它们能同时用作溶剂)存在下,于-25-+250℃的温度下,但最好在-10℃至所用溶剂的沸腾温度下进行。此外,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可以通过共沸蒸馏,例如通过在水分离器上同甲苯一起加热而分离出来,或者通过添加干燥剂如无水硫酸镁或一种分子筛分离出来。
但是,反应特别便利地用一种相应氯化物如羧酰氯或磺酰氯,和一种合适的胺(在此情况下可同时用作溶剂),在0-50℃温度下进行。
e)使通式
所示的化合物烷基化,式中A、B、R3和X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生成通式
的化合物,其中A、B、R3和X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同时R1′和R2′是烷基、链烯基或环烷基或者同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个螺环烷基环。
这些反应优先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即优先采用一种乙酰基,把通式(Ⅰ′)中的各自由NH位置保护起来,然后在一种溶剂如丙酮、乙醚、苯、甲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于-30-+100℃的温度下,最好在室温下,在一种碱如氢氧化钾以及在通式或通式所示的烷基化剂存在下进行烷基化,式中R1′和R2′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烷基化作用优先在相转移催化剂如溴化N-苄基三乙基铵存在下进行。接着除去乙酰基保护基团。这于烷基化之后,在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业已进行,但在一种含水酸如盐酸或硫酸中经简单加热可使脱乙酰作用完全。
f)使通式(Ⅰ)中R2是一个烷氧羰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通式(Ⅰ)中R2是一个肼羰基的化合物。为达此目的,使反应在一种溶剂如乙醇、甲醇或冰醋酸中,用稍微过量的水合肼,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的温度下进行。
g)氧化通式(Ⅰ)中R3是一个含一个或多个氮原子的5节或6节环的化合物,生成相应的N-氧化物。该氧化作用优先用1当量或更多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在冰醋酸、三氟乙酸或甲酸中,于20-100℃下,或在丙酮中于0-60℃下进行,或者用过酸如过甲酸或间氯过苯甲酸,在冰醋酸、三氟乙酸或二氯甲烷中,于0-6060℃温度下进行。
h)使通式
中B、R1、R2、R3、X和n具有上面所定含义的化合物,用通式A′-Hal中A′除氢以外具有与A相同含义的烷基化剂进行烷基化,生成通式
所示的化合物,其中A′、B、R1、R2、R3、X和n具有上面给出的含义。该烷基化作用优先在一种溶剂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醚、苯、甲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于-30-+100℃,最好0-80℃的温度下,在有一种碱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钾以及在稍微过量的烷基化剂存在下进行。
为了制备药用组合物,将通式(Ⅰ)的化合物以已知的方法与合适的药用载体材料、芳香剂、调味剂和着色剂混合並予以成形,例如制成片剂或糖衣丸剂,或者还添加悬浮于或溶于水或油如橄榄油中的适宜辅药。
通式(Ⅰ)的化合物及其盐可以液体或固体形式经胃肠道或不经胃肠道给药。作为注射介质,优先使用含有注射液中常用添加剂如稳定剂、增溶剂及/或缓冲剂的水。
上述添加剂包括例如酒石酸盐和柠檬酸盐缓冲剂、乙醇、配位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及其无毒盐)和调节粘度用的高分子量聚合物(例如液态聚环氧乙烷)。固体载体材料包括例如淀粉、乳糖、甘露糖醇、甲基纤维素、滑石、高度分散的硅酸、高分子量脂肪酸(例如硬脂酸)、明胶、琼脂、磷酸钙、硬脂酸镁、动物脂肪与植物脂肪,以及固体高分子量聚合物(例如聚乙二醇)。如有需要,适于经口给药的组合物,可含调味剂和甜味剂。
按75Kg的体重计,该化合物通常以每天10-1500mg的量给药。最好每天2-3次服用1-2片含活性物质量为5-500mg的片剂。这种片剂也可减服,在此情况下,每天一次仅须给1-2片活性物质含量为20-700mg的片剂。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每天注射1-8次或连续输注来给药,在此情况下,通常每天10-1000mg的量即够。
通式(Ⅳ)的羧酸包括例如下列化合物2,3-二氢-3,3-二乙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3,3-二丁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3-甲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3-乙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3-丙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3-(1-甲基乙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3-乙氧羰基-3-甲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3-肼羰基-3-甲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2′,3′-二氢-2′-氧代-(1′H)-螺〔1,3′-环己烷-吲哚〕-6′-羧酸1,2,3,4-四氢-4,4-二甲基-2-氧代-6-喹啉羧酸2′,3′-二氢-2′-氧代-(1′H)-螺[环戊烷-1,3′-吲哚〕-5′-羧酸。
通式(Ⅶ)的腈例如包括下列化合物2,3-二氢-3,3-二乙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3,3-二丁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3-甲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3-乙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3-丙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3-(1-甲基乙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3-乙氧羰基-3-甲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3-肼羰基-3-甲基-2-氧代-(1H)-吲哚-6-腈2′,3′-二氢-2′-氧代-(1′H)-螺〔1,3′-环丙烷-吲哚〕-6′-腈2′,3′-二氢-2′-氧代-(1′H)-螺〔1,3′-环戊烷-吲哚〕-6′-腈2′,3′-二氢-2′-氧代-(1′H)-螺〔1,3′-环己烷-吲哚〕-6′-腈除了在实施例中提及的化合物之外,通式(Ⅰ)的化合物还包括下列1.N-(4-二乙胺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N-(4-乙酰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N-(4-乙苯基)-2,3-二氧-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N-(4-异丙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N-(4-(1-甲基丙基)-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N-(4-溴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N-(3-羟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8.N-(3-乙氧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9.N-(3-乙酰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0.N-(3-甲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1.N-(3-乙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2.N-(3-羟甲基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3.N-(3-氟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4.N-(3-溴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5.N-(2-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6.N-(2-乙酰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7.N-(2-羟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8.N-(2-乙氧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19.N-(2-乙酰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0.N-(2-甲氧羰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1.N-(2-乙氧羰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2.N-(2-三氟甲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3.N-(2-乙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4.N-(2-羟甲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5.N-(2-(1-甲代丙基)-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6.N-(2-氟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7.N-(2-溴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8.N-(2-氰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9.N-(4-(3-吡啶氧基)-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0.N-(2-氨基-4-氯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1.N-(2-氨基-4-甲氧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2.N-(2-氨基-6-甲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3.N-(2-氨基-5-氯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4.N-(2-甲基-5-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5.N-(2-甲基-3-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6.N-(2-甲氧基-5-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7.N-(2-氨基-4-氟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8.N-(2-甲基-4-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39.N-(2-甲氧基-4-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0.N-(2-氯-4-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1.N-(2-溴-4-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2.N-(2,4-二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3.N-(2,6-二氯-4-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4.N-(2-羟基-5-氯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5.N-(2-羟基-5-甲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6.N-(2-噻吩甲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7.N-(2-噻唑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8.N-(5-甲基-3-异噁唑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49.N-(1,3,4-噻二唑-2-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0.N-(5-甲基-1,3,4-噻二唑-2-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1.N-(N-羟-4-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2.N-(2-吡嗪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3.N-(2-嘧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4.N-(1,2,4-三嗪-3-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5.N-(6-甲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6.N-(6-丙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7.N-(6-异丙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58.N-(6-烯丙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
59.N-(6-(4-吡啶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0.N-(6-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1.N-(6-(4-甲氧基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2.N-(6-(3-三氟甲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3.N-(6-(4-氰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4.N-(6-(2-甲氧基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5.N-(6-(3-甲氧基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6.N-(6-(4-甲基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7.N-(6-(4-乙氧羰苯氧基)-3-吡啶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基68.N-(2-苯并咪唑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69.N-(2-苯并噻唑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0.N-(2-甲基-4-喹啉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1.N-(5-甲基-7-羟基-〔1,8〕-萘啶-2-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2.N-(1,4-二羟基-5-酞嗪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3.N-苯基-2′,3′-二氢-2′-氧代-(1′H)-螺〔1,3′-环丙烷吲哚〕-6′-碳酰胺74.N-苯基-2′,3′-二氢-2′-氧代-(1′H)-螺〔1,3′-环己烷吲哚〕-6′-碳酰胺75.2,3-二氢-3,3-二甲基-N-苯甲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6.2,3-二氢-3,3-二甲基-1-乙基-N-乙基-N-(4-三氟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7.N-(4-联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熔点为288-291℃。
78.N-(4-甲磺酰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79.N-(4-苯磺酰氨苯基)-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
为阐明本发明,兹列举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2,3-二氢-3,3-二甲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
a)使溶于250ml2N盐酸的25g(0.142mol)6-氨基-1,3-二氢-3,3-二甲基-(2H)-吲哚-2-酮,在用冰冷却的同时,于15分钟时间内同10.3g(0.15mol)亚硝酸钠溶于20ml水的溶液混合。添加毕,搅拌15分钟。在与2.13g(0.036mol)尿素混合之后,将透明溶液再搅拌10分钟,然后滴加到一种加热至50℃,由在820ml水中溶入24.4g(0.5mol)氰化钠、15.2g(0.17mol)氰化亚铜和22.6g(0.21mol)碳酸钠而成的溶液中,並加热5分钟至90℃。冷却后,吸滤出沉淀物,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后在乙醇中再结晶。得到15g(理论值的57%)无色晶态的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腈;熔点为243-246℃。
b)将12.2g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腈在150ml20%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回流加热至沸腾,冷却后用浓盐酸中和,然后吸滤出结晶物並用水洗涤之。制得13.1g(理论值的98%)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熔点为295-300℃(分解)。
c)将8g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和1滴二甲基甲酰胺在50ml亚硫酰氯中回流加热1小时至沸腾,使之溶解。在真空条件下除去亚硫酰氯,将残余物悬浮于二氯甲烷中,並将1.6ml苯胺和2.7ml三乙胺溶于30ml二氯甲烷的溶液在15℃的内部温度下滴于其中。在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5分钟,在真空中除去溶剂並将残余物用水浸提、吸滤出来,然后在乙酸乙酯中使之再结晶。制得2.8g(理论值的56%)题名化合物;熔点205-206℃。
用所举的胺代替苯胺来进行反应,以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下列化合物
<p>
实施例292,3-二氢-3,3-二甲基-N-(4-氨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使2.6g(8mmol)2,3-二氢-3,3-二甲基-N-(4-硝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由实施例6制得)在50ml甲醇中,在0.3g10%披钯木炭存在下,在常压和室温下进行氢化。两小时后,吸滤反应混合物,在真空下从滤液中除去溶剂,並用柱色谱法(硅胶;洗脱液为氨饱和的95∶5(体积比)二氯甲烷/甲醇)提纯残余物。在真空中除去溶剂,用乙酸乙酯浸提残余物,並吸滤出残余物,然后在真空和100℃下干燥残余物。制得1.4g(理论值61%)的题名化合物;熔点为216-218℃。每摩尔该题名化合物附着0.5摩尔的水。
实施例302,3-二氢-3,3-二甲基-N-(4-甲氧苯基)-2-氧代-(1H)-吲哚-5-碳酰胺将2.3g(10mmol)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5-羧酸、1滴二甲基甲酰胺和15ml亚硫酰氯回流加热至沸腾计30分钟。在真空下除去亚硫酰氯,不需另行提纯即使用粗产物。将粗产物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並在用冰冷却的同时,滴加到2.5g(20mmol)对甲氧基苯胺溶于50ml二氯甲烷的溶液中。15分钟后,加入50ml水,分离出有机相並在真空下除去溶剂。用柱色谱法(400ml硅胶60,20∶1(体积比)的二氯甲烷/甲醇)提纯残余物。在真空下蒸发纯馏份,用乙醚浸提残余物,然后吸滤出该残余物,並在真空中于100℃干燥之。制得1.9g(理论值的61%)题名化合物;熔点169-171℃。
藉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5-羧酸与所举苯胺衍生物反应,制得类似实施例30的下列化合物<
<p>实施例342,3-二氢-3,3-二甲基-1-乙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a)将3.1ml(0.038mol)乙基碘在室温下滴加到5.9g(0.032mol)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6-腈(由实施例1a制得)和5.3g(0.38mol)碳酸钾溶于50ml二甲基甲酰胺所成的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在40℃下再搅拌2小时,然后注入220ml水中,吸滤出沉淀物。制得6.7g(理论值的100%)2,3-二氢-3,3-二甲基-1-乙基-2-氧代-(1H)-吲哚-6-腈;熔点81-83℃。
b)按照实施例1a的步骤,从其中得到7.3g(理论值的98%)2,3-二氢-3,3-二甲基-1-乙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熔点228-231℃。
c)按照实施例1c的步骤,由3.8g(0.015mol)该化合物制得3.6g(理论值的78%)题名化合物;熔点为227-230℃。
实施例352,3-二氢-3,3-二甲基-1-乙基-N-(4-氟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藉使实施例34b中制取的2,3-二氢-3,3-二甲基-1-乙基-2-氧代-(1H)-吲哚-6-羧酸与4-氟苯胺进行类似实施例1c的反应,制得产率为理论值58%的题名化合物;在乙酸乙酯中再结晶后熔点为179-181℃。
实施例362,3-二氢-3,3-二甲基-1-乙基-N-(4-氰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类似实施例35,通过与4-氰基苯胺反应,得到产率为理论值63%的题名化合物,在乙酸乙酯中再结晶后,熔点为211-213℃。
实施例372,3-二氢-1,3,3-三甲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将2.8g(10mmol)2,3-二氢-3,3-二甲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2.8g(20mmol)甲基碘和2.5g(20mmol)碳酸钾在5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在70℃下搅拌3小时。冷却后,使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滗析並再与水混合。用柱色谱法(增塑料RP-18,甲醇∶水∶氢氧化铵为80∶20∶1(体积比))提纯残余物。蒸发纯馏份直至开始结晶,接着吸滤出结晶並用水洗涤之。制得2.3g(理论值的78%)题名化合物熔点184-186℃。
实施例38类似实施例37,通过与丙基碘反应,得到产率为理论值65%的2,3-二氢-3,3-二甲基-1-丙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熔点160-162℃。
实施例39类似实施例37,通过与烯丙基溴反应,得到产率为理论值63%的2,3-二氢-3,3-二甲基-1-烯丙基-N-苯基-
-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熔点为186-188℃。
实施例40类似实施例37,通过与异丁基碘反应,得到产率为理论值53%的2,3-二氢-3,3-二甲基-1-(2-甲代丙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熔点为143-144℃。
实施例41以类似实施例1c的方法,经与N-乙基苯胺反应,得到产率为理论值48%的2,3-二氢-3,3-二甲基-N-乙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熔点为221-223℃。
实施例424,4-二甲基-1,2,3,4-四氢-N-苯基-2-氧代-7-喹啉碳酰胺a)按照实施例1a的步骤,由3,4-二氢-(1H)-喹啉-2-酮制得4.0g(理论值的63%)4,4-二甲基-1,2,3,4-四氢-2-氧代-7-喹啉腈;熔点为207-209℃。
b)按照实施例1b的步骤,制得定量产率的4,4-二甲基-1,2,3,4-四氢-2-氧代-7-喹啉羧酸,熔点为314-316℃。
c)将2.7g(12.3mmol)4,4-二甲基-1,2,3,4-四氢-2-氧代-7-喹啉羧酸加入3.8g(18.5mmol)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和1.1ml(12.3mmol)苯胺溶于80ml二氯甲烷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4小时,然后吸滤出沉淀物並在乙醇中再结晶。制得1.2g题名化合物;熔点为249-251℃。
藉4,4-二甲基-1,2,3,4-四氢-2-氧代-7-喹啉羧酸与所举苯胺衍生物的反应,以类似实施例42的方法制得下列化合物
b)用类似实施例1b的方法,由该物质制得橙色晶态的2′,3′-二氢-2′-氧代-螺〔环戊烷-1,3′-(1′H)-吲哚〕-6′-羧酸,产率为理论值的88%;熔点为272-276℃。
c)用类似实施例1c的方法,通过与3-甲氧基苯胺反应,制得题名化合物,产率为理论值的34%;熔点为227℃。
实施例49用类似实施例42的方法,经与4-氟苯胺反应,制得4,4-二甲基-1,2,3,4-四氢-N-(4-氟苯基)-2-氧代-7-喹啉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30%;熔点281-284℃。
实施例50类似实施例37,经与苄基溴反应,制得1-苄基-2,3-二氢-3,3-二甲基-N-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58%;熔点为84-88℃。
用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经与所举的胺代替苯胺反应,制得下列化合物
实施例652,3-二氢-3,3-二甲基-N-(3-氨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用类似实施例29的方法,经实施例57化合物的氢化,制得题名化合物,产率为理论值的95%;在甲醇中再结晶之后,熔点为244-245℃。
实施例662,3-二氢-3,3-二甲基-N-(4-乙酰氨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将0.83g(2.4mmol)2,3-二氢-3,3-二甲基-N-(4-氨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由实施例29制得)在5ml2N乙酸和5ml(53.4mmol)乙酸酐中,于40℃下搅拌3小时。在真空下除去溶剂,然后用柱色谱法(硅胶;异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体积比)为5∶4∶0.5)提纯残余物,制得0.6g(理论值的63%)题名化合物;熔点为294-295℃。
实施例67用类似实施例66的方法,由实施例65中制备的化合物制得2,3-二氢-3,3-二甲基-N-(3-乙酰氨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73%;熔点为311-313℃。
实施例68以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经与4-丁基苯胺反应,制得2,3-二氢-3,3-二甲基-(4-丁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熔点为208-210℃。
实施例69以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经与4-叔丁基苯胺反应,制得2,3-二氢-3,3-二甲基-(4-叔丁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78%;熔点为260-263℃。
实施例70以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经与4-正辛基苯胺反应,制得2,3-二氢-3,3-二甲基-(4-辛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74%;熔点为178-180℃。
实施例71以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经与4-氨基苯甲酸甲酯反应,制得2,3-二氢-3,3-二甲基-N-(4-甲氧羰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50%;熔点为258-260℃。
实施例72以类似实施例1的方法,经与3-(3-氨苯氧基)-丁酸乙酯反应,制得2,3-二氢-3,3-二甲基-N-(3-乙氧羰丙氧苯基)-2-氧代-(1H)-吲哚-6-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48%;熔点为96-98℃。
实施例73以类似实施例48的方法,经与苯胺反应,制得2′,3′-二氢-N-苯基-2′-氧代-螺〔环戊烷-1,3′-(1′H)-吲哚〕-6′-碳酰胺。产率为理论值的40%;熔点为249℃。
权利要求
1.通式
所示的化合物及其互变体、旋光体和生理上适用的无机酸盐和有机酸盐,式中A和B可同可不同,且为氢原子或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苄基或C3-C7环烷基,R1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或C3-C7环烷基,R2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3-C7环烷基、C1-C6烷羰基、C1-C6烷氧羰基、氨羰基或肼羰基,或者R1和R2同其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C7环烷基环,n为0或1,X为一个价键或一个C1-C6亚烷基,R3是一个含有1-4个杂原子的5节或6节芳族杂环,该杂原子相同或不相同,且为氮、硫或氧的原子,需要时,可在一个或多个氮原子上附带一个氧原子,同时6节环在需要时,可被一个吡啶氧基或一个苯氧基取代,或者5节或6节环可与一个苯基环或一个含有1-4个杂原子的芳族5节或6节环稠合,形成一个二环基,而且在需要时,5节和6节环、二环基、吡啶氧基和苯氧基可一次或多次被C1-C6烷基、C1-C6烷氧基、C2-C6链烯氧基、C1-C6烷氧羰基、羰基、C1-C6烷硫基、羟基、硝基、氨基、卤素或氰基所取代,或者R3是通式
所示的一个苯基环,式中R4、R5和R6可同可不同,且分别为一个氢原子,一个咪唑基,一个任选为C1-C6烷基取代且需要时可予以氢化的氧代哒嗪基、C1-C6链烷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苯磺酰氨基、C1-C6链烷磺酰氨基、三氟甲磺酰氨基、N-C1-C6烷基-链烷磺酰氨基、N-C1-C6烷基-三氟甲磺酰氨基、C1-C6烷基次磺酰甲基、C1-C6烷亚磺酰甲基或C1-C6烷磺酰甲基,一个被羟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氨基或二-C1-C6烷氨氨基取代的羰基,一个被氨基、C1-C6烷氨基、二-C1-C6烷氨基、哌啶子基或吗啉代基取代的磺酰基,一个C1-C6烷羰氨基,氨羰氨基或C1-C6烷氨羰氨基,一个C1-C6烷硫基、C1-C6烷亚磺酰基或C1-C6烷磺酰基、一个硝基、卤素、氨基、羟基、C1-C8烷基、C1-C6烷氧基、吡啶氧基、C2-C6链烯氧基、C2-C6炔氧基、氰基-C1-C6烷氧基、羧基-C1-C6烷氧羰基-C1-C6烷氧羰基-C1-C6烷氧基,二-C1-C6烷氨基、三氟甲基或氰基,或者R3是一个萘基、四氢萘基、联苯基、亚甲二氧苯基或亚乙二氧苯基,前提条件是,当n为1、R1和R2为氢原子时,X不能为C1-C6亚烷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苄基、C1-C6烷基或C2-C4链烯基,B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是C1-C4烷基,或者R1和R2合在一起代表一个C5-C6环烷基环。
4.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一个吡咯基、呋喃基、苯硫基、吡唑基、咪唑基、噻唑基、四唑基、异噻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噁二唑基、吡嗪基、N,N′-二羟吡嗪基、嘧啶基、N,N′-二羟嘧啶基、哒嗪基、噁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四嗪基、吡啶基或N-羟吡啶基,或者R3是一个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酞嗪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苯硫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三唑基和苯并噻二唑基,或者R3是一个萘啶基、喋啶基、嘌呤基、中氮茚基、噻吩并〔2,3-b〕吡嗪基、三唑并〔4,3-a〕吡啶基或咪唑并〔1,2-a〕吡啶基。
5.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一个未取代或可为C1-C4烷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C1-C4烷磺酰氨基、三氟甲磺酰氨基、C1-C4烷硫基、C1-C4烷亚磺酰基、C1-C4烷磺酰基、羟基、C1-C8烷基、C1-C4烷氧基、C2-C4炔氧基、三氟甲基、咪唑基、吡啶氧基、4,5-二氢-4-C1-C4烷基-6-氧代-(1H)-哒嗪基、C2-C4链烯氧基、C1-C4烷氧羰基-C1-C4烷氧基、硝基、氨基、C1-C4烷羰氨基、C1-C4烷氧羰基、氯、氟、氰基或二-C1-C4烷氨基所取代的苯基,或者R3是一个亚甲二氧苯基、亚乙二氧苯基、萘基、四氢萘基或联苯基。
6.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n为0时,R3-X-N(B)-CO-基位于羟吲哚环的5-或6-位上,或者当n为1时,R3-X-N(B)-CO-基位于四氢喹啉酮的7-或8-位上。
7.权利要求1-4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是一个吡咯基、呋喃基、苯硫基、吡唑基、咪唑基、异噻唑基、噻唑基、噁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噻二唑基、异噁唑基、噁二唑基、吡啶基、N-羟吡啶基、吡嗪基、N,N′-二羟吡嗪基、嘧啶基、N,N′-二羟嘧啶基、哒嗪基、噁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四嗪基、吲哚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喹啉基、吡啶氧吡啶基或苯氧吡啶基,及其被C1-C4烷基、C1-C4烷氧基、C2-C4链烯氧基、C1-C4烷硫基、氯、氨基或羟基所取代衍生基团。
8.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为甲基,A和B为氢原子,X为一个价键。
9.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在上文中特为举例说明的化合物。
10.医药组合物,其中至少含有一种上列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以及药物学上惯用的辅药和载体物质。
11.应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化合物,以制备具有抑制红细胞或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医药组合物。
12.通式
所示化合物及其互变体、旋光体和生理上适用的无机酸盐和有机酸盐的制备方法,式中A和B可同可不同,且为氢原子或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苄基或C3-C7环烷基,R1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或C3-C7环烷基,R2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3-C7环烷基、C1-C6烷羰基、C1-C6烷氧羰基、氨羰基或肼羰基,或者R1和R2同其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C7环烷基环,n为0或1,X是一个价键或一个C1-C6链烯基,R3是一个含有1-4个杂原子的5节或6节杂环,该杂原子相同或不相同,且为氮、硫或氧的原子,需要时可在一个或多个氮原子上连带一个氧原子,同时6节环在需要时可被一个吡啶氧基或苯氧基取代,或者5节或6节环可同一个苯环或一个含有1-4个杂原子的芳族5节或6节环稠合,形成一个二环基,而且在需要时,5节和6节环、二环基、吡啶氧基和苯氧基可一次或多次被C1-C6烷基、C1-C6烷氧基、C2-C6链烯氧基、C1-C6烷氧羰基、羰基、C1-C6烷硫基、羟基、硝基、氨基、卤素或氰基所取代,或者R3是通式
所示的一个苯环,式中R4、R5和R6可同可不同,且可自代表一个氢原子,一个咪唑基,一个任选被C1-C6烷基取代、需要时可予以氢化的羟哒嗪基,一个C1-C6链烷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苯磺酰氨基、C1-C6链烷磺酰氨基、三氟甲磺酰氨基、N-C1-C6烷基-链烷磺酰氨基、N-C1-C6烷基-三氟甲磺酰氨基、C1-C6烷次磺酰甲基、C1-C6烷亚磺酰甲基或C1-C6烷基-磺酰甲基,一个被羟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氨基或二-C1-C6烷氨基取代的羰基,一个被氨基、C1-C6烷氨基、二-C1-C6烷氨基、哌啶子基或吗啉代基所取代的磺酰基,一个C1-C6烷羰氨基、氨羰氨基或C1-C6烷氨羰氨基,一个C1-C6烷硫代基、C1-C6烷亚磺酰基或C1-C6烷磺酰基,一个硝基、卤素、氨基、羟基、C1-C8烷基、C1-C6烷氧基、吡啶氧基、C2-C6链烯氧基、C2-C6炔氧基、氰基-C1-C6烷氧基、羧基-C1-C6烷氧羰基-C1-C6烷氧基、二-C1-C6烷氨基、三氟甲基或一个氰基,或者R3是一个萘基、四氢萘基、联苯基、亚甲二氧苯基或亚乙二氧苯基,前提条件是,当n为1且R1和R2为氢原子时,X不能是一个C1-C6亚烷基;其中以已知的方法,将通式中R3、B和X具有上面所定含义的一种胺,用通式
中A、R1、R2和n具有上面所定含义的一种羧酸或其活性衍生物进行酰化,生成通式(Ⅰ)所示的一种化合物,需要时,接着将如此制得的通式(Ⅰ)化合物转化成通式(Ⅰ)的另一种化合物。
13.实质上如上文所述並举例说明的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
14.凡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方法制备的通式(Ⅰ)所示化合物。
15.通式
所示的化合物及其C1-C6烷基酯、酐和酰基卤式中A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苄基或C3-C7环烷基,R1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或C3-C7环烷基,R2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3-C7环烷基、C1-C6烷羰基、C1-C6烷氧羰基、氨羰基或肼羰基,或者R1和R2同其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C7环烷基环且n为0或1,下列化合物除外1,2,3,4-四氢-2-氧代-7-喹啉羧酸、2,3-二氢-2-氧代-1H-吲哚-4-羧酸、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羧酸、1-乙基-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羧酸、1′,2′-二氢-2′-氧代-螺〔环丙烷-1,3′-(3H)-吲哚〕-6′-羧酸、2,3-二氢-2-氧代-(1H)-吲哚-7-羧酸、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5-羧酸和2,3-二氢-2-氧代-1H-吲哚-6-羧酸。
16.上文中特别举例说明的权利要求15所述化合物。
17.制备通式
所示化合物及其C1-C6烷基酯、酐和酰基卤的方法,式中A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苄基或C3-C7环烷基;R1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或C3-C7环烷基,R2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3-C7环烷基、C1-C6烷羰基、C1-C6烷氧羰基、氨羰基或肼羰基,或者R1和R2同其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C7环烷基,而且n为0或1;下列化合物除外1,2,3,4-四氢-2-氧代-7-喹啉羧酸、2,3-二氢-2-氧代-1H-吲哚-4-羧酸、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羧酸、1-乙基-2,3-二氢-2-氧代-(1H)-吲哚-5-羧酸、1′,2′-二氢-2′-氧代-螺〔环丙烷-1,3′-(3H)-吲哚〕-6′-羧酸、2,3-二氢-2-氧代-(1H)-吲哚-7-羧酸、2,3-二氢-3,3-二甲基-2-氧代-1H-吲哚-5-羧酸和2,3-二氢-2-氧代-1H-吲哚-6-羧酸,其中a)将通式
中R1、R2和n具有上面所定含义且R7为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4烷基的化合物还原,以此发生闭环作用,产生通式(Ⅳ)的化合物;或者b)使通式
中A、R1、R2和n具有上面所定含义的化合物皂化;並在需要时,将如此制得的通式(Ⅳ)所示化合物转化成通式(Ⅳ)的另一种化合物。
18.实质上如上文所述並举例说明的权利要求17所述制备通式(Ⅳ)化合物的方法。
19.凡按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方法制备的通式(Ⅳ)所示化合物。
20.通式
所示化合物,式中A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苄基或C3-C7环烷基,R1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或C3-C7环烷基,R2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7环烷基、C1-C6烷羰基、C1-C6烷氧羰基、氨羰基或肼羰基,或者R1和R2同其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C7环烷基环,而且n为0或1,化合物2,3-二氢-2-氧代-(1H)-吲哚-5-腈除外。
21.上文中特别举例说明的通式(Ⅶ)所示化合物。
22.通式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式中A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C2-C6炔基、苄基或C3-C7环烷基,R1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基或C3-C7环烷基,R2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6烷基、C2-C6链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通式
文档编号A61K31/404GK1038640SQ89106049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3日
发明者沃尔夫纲·冯德沙尔, 阿尔弗雷德·默滕斯, 厄尔温·泊姆 申请人:曼海姆泊灵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