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排气装置及其双向出气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28884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置及其双向出气结构的具体结构特征而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功效。
[0075][第一实施例]
[0076]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其中图2为本发明的双向排气装置的结构组合图,图3为本发明的双向排气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的双向出气结构分解图。
[0077]如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排气装置1,包括一充气结构10及一双向出气结构20,该充气结构10装设于该双向出气结构20上,以使该充气结构10能直接通过该双向出气结构20进行打气以及泄气,而不需要再外接其他泄气装置或控制电路。如图3,该充气结构10具有相对的一进气端11及一出气端12,该双向出气结构20及装设于充气结构10的出气端12。
[0078]如图3及图4,该双向出气结构20包括一下盖板21、一上盖板22及一阀板23,其中该上盖板22装设于该下盖板21,其结合方式可为锁固、卡合、榫接、胶合等,本发明并不限制。下盖板21及上盖板22可由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以提高双向排气装置I的使用安全性。该阀板23夹设于下盖板21与上盖板22之间,以提供双向出气结构20的切换功能。以下是为本实施例针对双向出气结构20的细部结构特征进行说明。
[0079]该下盖板21为一具有特定厚度的板片,其外型可对应于充气结构10。下盖板21被设置于充气结构10的出气端12,并且于背向该出气端12的一侧设有一第一气室211及一第二气室212,第一、第二气室211、212相互分隔而不连通,以使进入第一、第二气室211、212的气体难以相互流通。再者,该下盖板21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口 213,该两个第一通口213分别开设于第一气室211以及第二气室212的底部,意即第一、第二气室212可分别通过该两个第一通口 213来连通于下盖板21朝向出气端12的一侧。
[0080]优选地,该下盖板21朝向该出气端12的一侧设有一连通于该两个第一通口 213的容置腔室216,该充气结构10则装设于该容置腔室216。
[0081]该上盖板22为一外型对应于下盖板21的板片,其装设于下盖板21背向出气端12的一侧,并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出气口 221及至少一第二出气口 222,其中第二出气口 222的位置对应于下盖板21的第二气室212。需要说明的是,上盖板22通常另外设有一皮管接头223,而第一出气口 221可开设于皮管接头223内部,以利于将气体导入至接设于皮管接头223的一皮套管(图略);第二出气口 222则直接连通于外部空气。藉此,当充气结构10停止对双向出气结构20打气时,气体即可通过第二出气口 222排泄至外部空气中。
[0082]该阀板23设置于下盖板21与上盖板22之间,以本实施例图式为例说明,下盖板21背向出气端1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柱214,而上盖板22及阀板23分别设置有对应于这些凸柱214的固定孔224、231。藉此,当下盖板21的凸柱214穿过这些固定孔224、231并以上盖板22方向使用螺栓锁固时,即可同时固定下盖板21、上盖板22及阀板23。
[0083]值得注意的是,阀板23至少设有一具有可挠性的阀片232,且该阀片232可被区分为相连接的一第一区块2321及一第二区块2322,其中第一区块2321及第二区块2322的位置可分别对应于下盖板21的第一气室211及第二气室212。再者,该阀片232于第一区块2321设有一第二通口 2323,以导通下盖板21的第一气室211以及上盖板22的第一出气口221。进一步说明,上盖板22与阀板23在结合之后仍保有一可供气体流通的流动空间225,因此流经第二通口 2323的气体仍可选择性地流入阀片232的第二区块2322,并藉以向上方的第二出气口 222泄气排出(可参考图7B)。
[0084]在另外一实施例中,该下盖板21于该第一气室211形成一外环部215,且该第一气室211的第一通口 213开设于该外环部215之外;该阀片232于该第一区块2321形成一对应于该外环部215的内环部2324,且该第二通口 2323开设于该内环部2324之内。藉此,外环部215可与内环部2324相结合以形成一用以导引气体的流道,使气体能快速地通过流道进入上盖板22。
[0085][第二实施例]
[0086]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充气结构的结构分解图,其中该充气结构10由数层板片结合叠加所组成,并通过电极导通触发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ity),以将气体从进气端11推送至出气端12。在本实施例中,该充气结构10包括一压电弹片组件13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压电弹片组件13的两侧的一第一极片14及一第二极片15。以下,为本实施例针对充气结构10的细部结构特征进行说明。
[0087]该压电弹片组件13包括一弹性片131以及一压电板片132,该压电板片132可叠设于该弹性片131朝向出气端12的一侧,其中压电板片132对应于第一、第二极片14、15的极性进行设置,以配合于充气结构10的充气方向,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制压电板片132的位置。该弹性片131为一具有可挠性而可上下震动摆荡的片体,并且周围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口 1311。该压电板片132为一由压电材料(PZT material)制成的板片,其叠设于该弹性片131朝向该出气端12的一侧面,且该压电板片132并未覆盖这些第一气口 1311。藉此,当压电板片132因产生压电效应而带动弹性片131上下震荡时,压电弹片组件13即可通过这些第一气口 1311将气体从进气端11推送至出气端12。
[0088]该第一、第二极片14、15分别为一薄型导电片,其中第一极片14可设置于压电弹片组件13的弹性片131朝向该进气端11的一侧,并且开设有至少一第二气口 141,该第二气口 141可位于第一极片14的中间部,但不以此为限;第二极片15可叠设于压电弹片组件13朝向进气端11的一侧。进一步说明,该充气结构10还可包括一绝缘件16,其可由绝缘材料制成以达到绝缘效果,但其绝缘方式并不以此为限。该绝缘件16叠设于该弹性片131以及该第二极片15之间,以避免第二极片15通过弹性片131与第一极片14相互导通。藉此,在第一、第二极片14、15导通后,位于充气结构10的进气端11气体可从第一极片14的第二气口 141导入,以进入至充气结构10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片14为一负极片,第二极片15为一正极片,但本发明并不针对极片的极性进行限制。
[0089][第三实施例]
[0090]请参阅图6A及图6B,其分别为本发明的充气结构的不同视角分解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充气结构10还包括一进气板17,为一薄型板片,其可由数片薄板相互叠加制成,也可为一体成型制成,本发明并不限制。该进气板17朝向该进气端11的一侧面环设有多个第三气口 171,并且于该进气板17的另一侧面的中间部设有一第四气口172,这些第三气口 171分别通过多个流道173连通于该第四气口 172,其中第四气口 172的开口面积大于这些第三气口 171的总合。藉此,气体可分别从这些第三气口 171导入,并统一从第四气口 172导出以产生一较集中的气流,以供给位于第一、第二极片14、15之间的压电弹片组件13所需。
[0091][第四实施例]
[0092]请参阅图7A、图7B及图7C,其中图7A为本发明的双向排气装置的静止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的双向排气装置导通时的作动示意图,图7C为本发明的双向排气装置断电时的作动示意图。
[0093]如图7A,当第一、第二极片14、15未导通时,双向排气装置I内各部气体皆呈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