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9405385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 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
[0003] 皮肤癣菌是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 癣菌、疣状毛癣菌、大小孢子菌等。此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率高、具有传染性、易复发 或再感染。而且,不合理、不规范的治疗会造成反复发作,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4] 真菌喜欢温暖潮湿,浅部真菌最适宜的温度是22°C~28°C。当人体皮肤上有适合 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时,就容易发生癣病。发生在头面部由马拉色菌感染的脂溢性皮炎、头 癣容易对外用抗真菌药产生耐药性,容易反复。另外,夏秋季出汗多的患者易在前胸后背发 花斑癣。全身发的体癣、生殖器部位的股癣,发病率高的手足癣、甲癣,真菌或其产物从原发 病灶经血循环在人体其他部位发生皮疹的癣菌疹;经常因为身体癣菌的治疗不彻底导致皮 肤病的反复发生,并相互传染。
[0005] 上述所举几类疾病是皮肤病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且易于 复发,自觉症状轻。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外涂膏状的西药于患处,以实现治疗目的,然而,西 药抗真菌类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大,耐药性等问题。此外,外用药涂抹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夏 天外涂软膏制剂舒适度差,患者不易接受。
[0006]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所述的制剂由纯 天然中草药的提取物为主要制剂组分,其组份配伍合理,性质温和,绿色环保,且无毒副作 用,克服了现有的外用西药存在的毒副作用大,具有耐药性等缺陷。
[0008]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无需大型制剂设备,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实用性。
[0009]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抗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的用途, 以实现其在真菌性皮肤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0010]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 -种抗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组份制 成:
[0012] 生侧柏叶20~30份、竹沥20~30份、乌梅20~30份、皂角10~15份、蛇床子 15~20份、丹皮15~20份、丁香15~20份、黄芩15~20份、桑白皮20~30份、鱼腥草 20~30份、蒲公英20~30份、五味子20~30份。
[0013]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各组分的功效为:
[0014] 生侧柏叶: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 (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 较强的抑制作用,亦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 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
[0015] 竹沥:鲜竹沥水溶性部分含天冬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等十三种氨基酸,苯 甲酸,水杨酸,可调整皮脂分泌,抗菌、促进修复作用。
[0016] 乌梅:果实含枸缘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总酸量约4% -5. 5%,以前 两种有机酸的含量较多,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须疮癣、絮状 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乌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0017] 皂角:驱虫,解毒消肿力专;蛇床子:其成分为蛇床子素、佛手柑内酯和异虎耳草 素,体外试验发现,其对发癣菌的须发癣菌有强的活性。
[0018] 丹皮:抑菌作用明显,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丹皮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 用。
[0019] 丁香:乙醇浸剂1:100、丁香油及丁香酚I :8000-1:16000对星形奴卡菌、许兰黄癣 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0020] 黄芩: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癣菌,8 %浓 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10 %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15 %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菌 及铁锈色毛癣菌。黄芩水浸剂1 :3浓度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 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K、W、氏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 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0021] 桑白皮:对发癣菌有抑制作用。鱼腥草: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鱼腥草还可以增强 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因此,其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 的意义。具有抗菌作用、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
[0022] 蒲公英:抗菌作用明显,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五味子:具有适应原样作用, 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0023] 方中,具有不同药效的组份具有特定的配比,诸药共奏,赋予该组合制剂能够通过 对发生在局部真菌存在的微环境的调整,杀灭真菌,逐渐修复病损皮肤,让病变组织真菌逐 渐抑制、杀灭,提高局部黏膜微环境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减少复发或者预防该疾病的目 的。有效地祛除皮肤浅表类真菌和皮损消退后残留的真菌是临床治愈一个重要的指标,因 此,用于治疗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癣菌疹、脂溢性皮炎、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头癣 等具有显著效果。该药物使用安全、方便,治愈率高,用后复发率极低,病变部位皮肤修复良 好、患者治疗痛苦小,无明显毒副作用,而且消除了现有药物使用后耐药性、药物剂型不对 证,使用不方便、舒适度差等不良现象。
[0024] 可选的,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组份制 成:
[0025] 生侧柏叶25~30份、竹沥20~25份、乌梅22~28份、皂角12~14份、蛇床子 12~18份、丹皮17~19份、丁香17~19份、黄芩17~19份、桑白皮25~28份、鱼腥草 25~28份、蒲公英22~28份、五味子20~25份。
[0026] 可选的,上述制剂的剂型为喷雾剂、气雾剂或粉雾剂。
[0027] 对于该中药制剂而言,可以是适合于临床使用的任何一种外用剂型,例如:喷雾 剂、气雾剂、洗剂、乳膏剂、贴剂、凝胶剂等,其中,为了体现出用药方便,本发明优选的剂型 为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洗剂或乳膏剂。
[0028] 另外,采用恰当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辅料来制备这些剂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能 掌握的常规技术,本文不再对具体的方法进行说明。
[0029]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治疗手足癣的总有效率为90. 5%,体癣的总有效 率为88. 1%,股癣的总有效率为91. 4%,花斑癣的总有效率为90%,花斑癣、癣菌疹、脂溢 性皮炎、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头癣等总有效率为85. 7%,均明显高于克霉唑软膏对照组。 本发明中药既能抗菌,又能改善微循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任何副作用,一个月的回访复 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0030] -种所述的抗真菌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