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定式运动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41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定式运动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器材,特别是指一种座定式运动脚踏车。
技术背景近年来室内运动器材越来越普遍,其中,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即为一种十分普 及的室内运动器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可大致区分为直立式(upright)及斜躺式(recumbent)两种。如图1、图2所示,习知的直立式脚踏车1的 座椅调整机构多为接近垂直方向的上下调整,而斜躺式脚踏车2的座椅调整机构 多为接近水平方向的前后调整,且两者的握把及其下方的支撑杆皆固定于运动脚 踏车的骨架上。由于每位使用者的身高及喜好不同,在使用此类运动脚踏车时大 多需要调整座椅,方可得到较为合适的使用姿势。使用直立式脚踏车1时,使用 者仅能调整座垫的高度,无法调整座椅与握把之间的水平距离。同理,使用斜躺 式脚踏车2时,使用者仅能调整座垫的前后位置,无法将座垫明显提高。其次, 无论是直立式脚踏车1或是斜躺式脚踏车2,皆无法改变其握把的高度或前后位 置。再者,当直立式脚踏车1的座垫向上提高,或是斜躺式脚踏车2的座垫位置 后移,会导致使用者上半身与握把之间的距离增加,过长的距离将会导致使用者 向前弯腰,进而使背部肌肉承受负荷。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座垫 沿一具有预定角度的路径移动,可供使用者简单、方便地将座垫调整至舒适的高 度及前后位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可简便、迅速地调整 握把的高度及前后位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可舒适地握持握把, 不使背部肌肉承受负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固定组件,具有一骨架及一固定管,所述骨架放置于一平面上,所述固定管设 置于所述骨架上,由所述骨架以一预定斜角往上延伸; 一活动组件,具有一活动 管及一座垫,所述活动管与所述固定管相互套设,可沿所述固定管的轴向滑动, 所述座垫设置于所述活动管顶端,所述固定管枢设有至少一滚轮,由下往上、可 原地转动地抵接所述活动管;所述活动管枢设有至少一滚轮,由下往上、可原地 转动地抵接所述固定管; 一气压棒,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组件,前述二端可相对直线移动,所述 气压棒提供一推力,使前述二端相对远离; 一控制件,连接所述气压棒,供使用 者手动控制,使前述二端可相对直线移动或固定。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管的至少一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固定管 的顶端,所述活动管的至少一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活动管的底端。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管由骨架往上同时往后延伸,所述 预定斜角介于30度至60度之间。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 一枢接座,设置于所述骨架上, 具有前后排列的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 一支持组件,具有一主杆及-一握 把,所述主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前后摆动地枢接于所述第 一枢接部,所述握把装设于所述第二端; 一副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 述第一端可前后摆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 支持组件; 一快拆组件,设于所述副杆的第二端旁边,具有一扳手,供使用者以 手动方式在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之间扳转,当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时, 所述快拆组件使所述支持组件及所述副杆相互抵紧,限制所述副杆第二端相对所 述支持组件滑动;当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时,所述快拆组件使所述支持组 件及所述副杆松开,所述副杆第二端可相对所述支持组件滑动。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杆为一伸縮管,具有 一外管,具有 一内径,可受外力调整而縮小; 一内管,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外管中;其中,当 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时,所述外管内径縮小,限制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 滑动;当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时,所述外管内径呈自然大小,所述内管可 相对所述外管轴向滑动。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持组件及所述副杆各形成二侧壁,各 所述侧壁相互套设;所述支持组件及所述副杆其中之一的所述二侧壁各具有一导 槽,另一个的所述二侧壁各具有一相对所述导槽的穿孔;所述快拆组件还具有一 轴杆及一挡止块,所述轴杆穿设于所述导槽及所述穿孔中,且所述轴杆具有一第 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挡止块固设于所述轴杆的第一端,且位于各所述侧壁的外 侧;所述扳手具有相对二端,其中一端形成一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可转动地 枢设于所述轴杆的第二端,且所述枢设轴向垂直所述轴杆轴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让使用者能够简易、方便地将 座垫调整至适当高度及位置。2、让使用者能够简便、迅速地调整握把的高度及前 后位置。3、让使用者能够自然舒适地握持握把,使其背部肌肉不致承受压力。


图1是习知的直立式脚踏车的侧视图;图2是习知的斜躺式脚踏车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实施例立体图;图4是活动组件示意图;图5是固定组件、活动组件及气压棒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是固定组件、活动组件及气压棒的另一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支持组件、副杆及快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支持组件、副杆及快拆组件的剖视图; 图10是支持组件、副杆及快拆组件的另一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 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提供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座定式运动脚踏车3包含有 一固定组件IO、 一活动组件20、一气压棒30及一控制杆40,固定组件10具有一 骨架11及一固定管12,骨架11放置于一平面上,固定管12具有一底端121及--顶端122,底端121固设于骨架11,顶端122以一斜角向后向上延伸(前后方以 使用者骑乘的方向为准),角度约为45度。此45度斜角是以人体工学而言,对使 用者最舒适的设计。关于斜角45度在人体工学方面的优点,请参阅中国专利申请 号为200610098683.4的专利申请,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 图6所示,活动组件20包括一活动管21及一座垫22,活动管21具 有一底端211及一顶端212,底端211穿设于固定管12之中,两者构成一伸縮管, 活动管21可沿固定管12的轴向滑动。座垫22设置于活动管21顶端212,供使用 者乘坐。活动管21底端211及固定管12顶端122各设有若干穿孔23、 13,各穿 孔23、 13下方枢设可原地转动的一滚轮24、 14。活动管21底端211的滚轮24 在固定管12内,由下往上抵接固定管12的内壁面,而固定管12顶端122的滚轮 14,也由下往上抵接活动管21。气压棒30设置于活动管21及固定管12内,包含可相对伸縮的一缸体31及 一活塞杆32,缸体31具有一第一端311,活塞杆32具有一第二端321,第--端 3U连接固定管12,第二端321连接活动管21,气压棒30提供一推力,可将活塞 杆32的局部自缸体31向外推出,进而使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21相对远离。控制杆40具有一第一端401及一第二端402,第一端401可摆动地枢设于气 压棒30旁边,并连接气压棒30,第二端402可供使用者手动控制,使第一端401 触压或脱离活塞杆32,从而使气压棒30形成可泄压、充气的调整状态,或定压的 锁定状态,进而使气压棒30的二端401、 402可相对直线移动或固定。如图6、图7所示,当使用者在操作座定式运动脚踏车3时,若需向上调整座 垫22的位置,只需站立于地面,并扳动控制杆40的第二端402,使控制杆40的 第一端401触控气压棒30,进而使气压棒30形成可泄压、充气的调整状态,此时 气压棒30的推力将活塞杆32的局部从缸体31向外推出,使活动管21相对固定 管12向后向上伸出,座垫22即沿45度斜角的路径,向后向上提升。调整至所需 位置之后,只需放开控制杆40,气压棒30即呈定压的锁定状态,使座垫22固定 于该位置。相对地,当使用者需将座垫22向前向下调整时,坐在座垫22上并扳 动控制杆40的第二端402,此时气压棒30呈可调整状态,由于使用者的重量使座 垫22承受一向下压力,因此气压棒30开始泄压,使活动管21向前向下滑入固定 管12,座垫22即沿45度斜角的路径,向前向下降低,待调整至所需位置之后, 放开控制杆40使气压棒30定压,以固定座垫22的位置,达到调整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者坐在座垫22上时,由于使用者本身的重量,对活动 管21顶端212产生一垂直向下的力,此力产生以固定管12顶端122为支点的一 力矩,导致活动管21底端211向上顶抵固定管12的管壁内缘,以及固定管12顶 端122向上顶抵活动管21的管壁外缘,通过枢设于活动管21底端212及固定管 12顶端122的滑轮24、 14,可避免产生摩擦,活动管21在固定管12中可以顺畅 地滑动。归纳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3,只需扳动控制杆40,即可 让使用者能够简单、方便地将座垫调整至适当高度及位置。除前述实施例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斜角的角度 也可以是30度至60度的任一角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滚轮24、 14也可枢设于活动管21底端211及固定管12顶 端122的外侧,这样便无须设置穿孔23、 13,即可直接顶抵固定管12内壁面及活 动管21外壁面。在另一实施例中,气压棒30的第一端311除可连接固定管12,也可连接于骨 架ll上;第二端321除可连接活动管21,也可连接于座垫22。
接着,如图3及图8 图10所示,在固定管12前端,座定式运动脚踏车3 还包含有一枢接座50、 一支持组件60、 一副杆70,以及一快拆组件80。枢接座 50设置于骨架11上,包含有一底板51及左右二侧板52、 53,左侧板52设有前 后排列的二穿孔521、 522,右侧板53设有与左侧板52穿孔521、 522对应的二穿 孔531、 532,前方二穿孔521、 531形成一第一枢接部54,后方二穿孔522、 532 形成一第二枢接部55。支持组件60包括一主杆61及一握把64,主杆61为一伸缩管,具有一外管 62及一内管63,外管62具有一第一端621、 一第二端622及一内径,第一端621 以一左右方向的枢轴56,可前后摆动地枢接于第一枢接部54,第二端622的管壁 上设有一穿槽623,穿槽623旁形成二侧壁624、 625,每一侧壁624、 625上各具 有一穿孔626、 627。第二端622受外力挤压时,穿槽623的缝隙会縮小,进而使 内径縮小。内管63具有一第一端631及一第二端632,第一端631可滑动地穿设 于外管62中,第二端632设有握把64。副杆70断面概呈「U」形,其左右各形成一具弹性的侧壁71、 72。副杆70 具有一第一端701及一第二端702,第一端701以一左右方向的枢轴57,可前后 摆动地枢接于第二枢接部55。每一侧壁71、 72接近第二端702处各具有一对应外 管62侧壁624、 625穿孔626、 627的导槽711、 721,副杆70的二侧壁71、 72 套设于外管62的二侧壁624、 625之外。副杆70及外管62同时向前或向后摆动 吋,副杆70第二端702可相对外管62滑动,且穿孔626、 627可对应导槽711、 721滑动。快拆组件80设于副杆70第二端702旁边,具有一轴杆81、 一挡止块82、 一 滑块83及一扳手84,轴杆81穿设于外管62侧壁624、 625的穿孔626、 627及副 杆70侧壁71、 72的导槽711、 721中,且轴杆81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挡 止块82固设于轴杆81第一端,且位于副杆70其中一侧壁72的外侧。滑块83套 设于轴杆81上,且位于副杆70另一侧壁71的外侧。扳手84具有相对二端,其 中一端形成一偏心凸轮841,偏心凸轮841具有一肉厚部位及一肉薄部位,且偏心 凸轮841可转动地枢设于轴杆81第二端,其枢设轴向垂直于轴杆81轴向。扳手 84的另一端形成一较为细窄的扳杆842,可供使用者握持及扳转。由此,使用者可依需求调整握把64的高度及前后位置,如图9所示,当扳手 84朝向一第一方向时,偏心凸轮841的肉厚部位推抵滑块83,使滑块83及挡止 块82从副杆70的二侧壁71、 72外侧向内夹抵,进而使侧壁71、 72向内挤压, 夹紧外管62的二侧壁624、 625,呈一紧迫状态,同时,外管62的二侧壁624、625带动穿槽623缝隙縮小,使外管62的内径缩小,此时副杆70侧壁71、 72及 外管62侧壁624、 625相互抵紧,副杆70及外管62即相对固定,而内管63外缘 及外管62内缘也相互抵紧,内管63及外管62相对固定。
接着如图8、图10及图11所示,当使用者将扳手84扳向一第二方向时,偏 心凸轮84i的肉薄部位抵触滑块83的外侧,即可解除前述紧迫状态,副杆70的 二侧壁7K 72弹性恢复原状,副杆70及外管62不再相对固定。外管62穿槽623 缝隙及内径恢复原始大小,内管63可在外管62中滑动。此时使用者可对握把64 施以向前推力或向后拉力,使外管62及副杆70各相对第一枢接部54及第二枢接 部55前后摆动,以调整握把64的前后位置。于此同时,穿设于外管62侧壁624、 625穿孔626、 627的轴杆81随着倾斜角度的不同,在副杆70的侧壁71、 72的导 槽711、 721中移动。另外,使用者也可拉升或压降握把64,以调整握把64的高 度。待使用者将握把64调整至适当高度及位置之后,将扳手84扳转回第一方向, 即可将握把64固定于此高度及位置。
由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使用者无须使用任何工具,只需扳动扳手84,即可 简易而迅速地调整握把的高度及前后位置,同时也可让使用者能够自然舒适地握 持握把64,使其背部肌肉不致承受压力。
除前述实施例之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支持组件60主杆61的内管63 具有一第一端631及一第二端632,第一端631可前后摆动地枢接于第一枢接部 54。主杆61的外管62具有一第一端621、 一第二端622及一内径,第一端621 可滑动地套设于内管63,管壁上设有一穿槽623,穿槽623旁形成二侧壁624、625, 每一侧壁624、 625上各具有一穿孔626、 627,第二端622设有握把64。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管62侧壁624、 625套设于副杆70的二侧壁71、 72之 外,快拆组件80设于外管62第二端622旁边。
在另一实施例中,主杆61为一单一管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 可前后摆动地枢接于第一枢接部54,第二端设有握把6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具有下列优点a、让使用者能够简易、 方便地将座垫22调整至适当高度及位置。b、让使用者能够简易、迅速地调整握 把64的高度及前后位置。c、让使用者能够自然舒适地握持握把64,使其背部肌 肉不致承受压力。
最后必须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及附图所示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仅是本 发明的较佳实施型态,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的可能实施范围及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组件,具有一骨架及一固定管,所述骨架放置于一平面上,所述固定管设置于所述骨架上,由所述骨架以一预定斜角往上延伸;一活动组件,具有一活动管及一座垫,所述活动管与所述固定管相互套设,可沿所述固定管的轴向滑动,所述座垫设置于所述活动管顶端,所述固定管枢设有至少一滚轮,由下往上、可原地转动地抵接所述活动管;所述活动管枢设有至少一滚轮,由下往上、可原地转动地抵接所述固定管;一气压棒,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组件,前述二端可相对直线移动,所述气压棒提供一推力,使前述二端相对远离;一控制件,连接所述气压棒,供使用者手动控制,使前述二端可相对直线移动或固定。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至少 一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的顶端,所述活动管的至少一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 活动管的底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由骨架往上同时往后延伸,所述预定斜角介于30度至60度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枢接座,设置于所述骨架上,具有前后排列的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一支持组件,具有一主杆及一握把,所述主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 述第一端可前后摆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握把装设于所述第二端;一副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前后摆动地枢接于所述第 二枢接部,所述第二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持组件;一快拆组件,设于所述副杆的第二端旁边,具有一扳手,供使用者以手动方 式在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之间扳转,当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时,所述 快拆组件使所述支持组件及所述副杆相互抵紧,限制所述副杆第二端相对所述支 持组件滑动;当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时,所述快拆组件使所述支持组件及 所述副杆松开,所述副杆第二端可相对所述支持组件滑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一伸缩 管,具有一外管,具有一内径,可受外力调整而缩小; 一内管,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外管中;其中,当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时,所述外管内径缩小,限制所述内管 相对所述外管滑动;当所述扳手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时,所述外管内径呈自然大小, 所述内管可相对所述外管轴向滑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座定式运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组件 及所述副杆各形成二侧壁,各所述侧壁相互套设;所述支持组件及所述副杆其中 之一的所述二侧壁各具有一导槽,另一个的所述二侧壁各具有一相对所述导槽的 穿孔;所述快拆组件还具有一轴杆及一挡止块,所述轴杆穿设于所述导槽及所述 穿孔中,且所述轴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挡止块固设于所述轴杆的第 一端,且位于各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扳手具有相对二端,其中一端形成一偏心 凸轮,所述偏心凸轮可转动地枢设于所述轴杆的第二端,且所述枢设轴向垂直所 述轴杆轴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定式运动脚踏车。该脚踏车包含有一固定组件,具有一骨架及一固定管,骨架放置于一平面上,固定管设置于骨架上,由骨架以一预定斜角往上延伸;一活动组件,具有一活动管及一座垫,活动管与固定管相互套设,可沿固定管的轴向滑动,座垫设置于活动管顶端,固定管枢设有至少一滚轮,由下往上、可原地转动地抵接活动管;活动管枢设有至少一滚轮,由下往上、可原地转动地抵接固定管;一气压棒,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固定组件,第二端连接活动组件,二端可相对直线移动,气压棒提供一推力,使二端相对远离;一控制件,连接气压棒,供使用者手动控制二端相对直线移动或固定。本发明可供使用者简易、迅速地调整握把的高度及前后位置。
文档编号A63B22/06GK101152602SQ20061014014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30日
发明者沈铭山 申请人: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