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盲孔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0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电动盲孔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盲孔刨,由微型电动机、手柄、电机转轴和转动套构成,在转动套的侧壁中部设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刨屑排出孔,转动套的上端轴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电机转轴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套的口沿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三个转动式刨刀;在转动套的下端外侧设有定位套。该电动盲孔刨,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劳动效率高,而且打出的盲孔光滑、精度高,玻璃瓶放置稳定,并能防止刨屑飞扬,而且可有效的防止玻璃瓶碰撞。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建筑【技术领域】的软质材料打孔。
【专利说明】电动盲孔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盲孔刨,适用于木板、纤维板、泡沫板上打盲孔。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学校的化学试验室内,常用许多玻璃瓶,而玻璃瓶易碰碎,为了防止玻璃瓶的碰撞,常将玻璃瓶放在泡沫板的盲孔内,这样,既能防止玻璃瓶碰撞,又使玻璃瓶放置稳定。目前泡沫板的盲孔是用刀具挖成,其不足在于:一是成形盲孔的壁不光滑,特别是盲孔的底壁更粗糙;二是费时费力;三是尺寸精度不容易控制;四是打盲孔时的刨屑到处飞扬,造成环境污染。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尚未见在木板、纤维板、泡沫板上打盲孔设备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木板、纤维板、泡沫板上打盲孔的电动盲孔刨,特别适用于学校的化学试验室内放置玻璃瓶的泡沫板打盲孔。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动盲孔刨,由微型电动机、手柄、电机转轴和转动套构成,在转动套的侧壁中部设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刨屑排出孔,转动套的上端轴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电机转轴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套的口沿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三个转动式刨刀;在转动套的下端外侧设有定位套。
[0005]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转动套的侧壁上设有轴向刻度,同时设有打孔定深环,打孔定深环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套的侧壁上。
[0006]所述的刨屑排出孔的外侧设有环形盛屑罩,环形盛屑罩通过等距离排列的三根支撑杆与定位套的上口沿固定连接。
[0007]所述的环形盛屑罩的底壁上设有下凹环槽,以便于刨屑的储存。
[0008]所述的转动式刨刀为扇形,转动式刨刀的外端弧形边的弧度与转动套外壁的弧度相同,转动式刨刀的内端伸至转动套的轴心,转动式刨刀的前侧边沿为刀刃,转动式刨刀的后侧边沿为刀背,刀背的厚度为2 — 4mm,刀刃与刀背的夹角为10 — 20度。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所使用的打盲孔的工具和方法相比,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劳动效率高,而且打出的盲孔光滑、精度高,玻璃瓶放置稳定,并能防止刨屑飞扬,而且可有效的防止玻璃瓶碰撞。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建筑【技术领域】的软质材料打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轴向局剖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刨刀俯视放大示意图。[0013]图中:1、微型电动机;2、手柄;3、电机转轴;4、转动套;5、刨屑排出孔;6、转动式刨刀;61、外端弧形边;62、内端;63、刀刃;64、刀背;65、夹角;7、定位套;8、轴向刻度;9、打孔定深环;10、螺栓;11、支撑杆;12、固定螺栓;13、环形盛屑罩;14、下凹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图2、图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电动盲孔刨,由微型电动机1、手柄2、电机转轴3和转动套4构成,在转动套4的侧壁中部设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刨屑排出孔5,转动套4的上端轴套通过固定螺栓12固定在电机转轴3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套4的口沿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三个转动式刨刀6,通过转动式刨刀6实现对打孔位置的表面刨切;在转动套4的下端外侧设有定位套7,通过定位套7固定打孔位置。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转动套4的侧壁上设有轴向刻度8,同时设有打孔定深环9,打孔定深环9通过螺栓10固定在转动套4的侧壁上,通过打孔定深环9的调节,可确定打出盲孔的深度。
[0016]所述的刨屑排出孔5的外侧设有环形盛屑罩13,环形盛屑罩13通过等距离排列的三根支撑杆11与定位套7的上口沿固定连接,在打孔过程中产生的刨屑,在转动式刨刀6转动时所产生的空气推力下飞入环形盛屑罩10内,这样可防止刨屑飞扬,污染环境,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0017]所述的环形盛屑罩13的底壁上设有下凹环槽14,以便于刨屑的储存。
[0018]所述的转动式刨刀6为扇形,转动式刨刀6的外端弧形边61的弧度与转动套4外壁的弧度相同,转动式刨刀6的内端62伸至转动套4的轴心,转动式刨刀6的前侧边沿为刀刃63,转动式刨刀6的后侧边沿为刀背64,刀背64的厚度为2 — 4mm,刀刃63与刀背64的夹角65为10 — 20度。
【权利要求】
1.电动盲孔刨,由微型电动机(I)、手柄(2)、电机转轴(3)和转动套(4)构成,在转动套(4)的侧壁中部设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刨屑排出孔(5),转动套(4)的上端轴套通过固定螺栓(12)固定在电机转轴(3)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套(4)的口沿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三个转动式刨刀(6);在转动套(4)的下端外侧设有定位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盲孔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套(4)的侧壁上设有轴向刻度(8),同时设有打孔定深环(9),打孔定深环(9)通过螺栓(10)固定在转动套(4)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盲孔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刨屑排出孔(5)的外侧设有环形盛屑罩(13 ),环形盛屑罩(13 )通过等距离排列的三根支撑杆(11)与定位套(7 )的上口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盲孔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盛屑罩(13)的底壁上设有下凹环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盲孔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式刨刀(6)为扇形,转动式刨刀(6)的外端弧形边(61)的弧度与转动套(4)外壁的弧度相同,转动式刨刀(6)的内端(62)伸至转动套(4)的轴心,转动式刨刀(6)的前侧边沿为刀刃(63),转动式刨刀(6)的后侧边沿为刀背(64),刀背(64)的厚度为2 — 4mm,刀刃(63)与刀背(64)的夹角(65)为10一 20 度。
【文档编号】B27C3/00GK203460251SQ20132058704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高钰铭 申请人:高钰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