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碰撞构件的织物处理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721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设置有碰撞构件的织物处理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织物处理机器包括用于气动地传送织物T的管道(10)以及室(12),管道(10)通向室(12)中;在室(12)的内侧,位于管道(10)出口的前面,设置有用于处理织物的至少一个碰撞构件(20);室(12)还配备有用于将织物收集到底部(16)上的斜槽(14),并且在碰撞构件(20)的后面配备有用于排出传送空气的上部开口(18)。根据本发明,碰撞构件是具有百叶窗结构的格栅(20)。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织物处理机器,更特别地,涉及下述机器:在该机器中,织物被气动地 驱动成抵靠诸如格栅之类的碰撞构件。 设置有碰撞构件的织物处理机器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的是,为了在不使用转鼓机的情况下赋予织物翻转效果,可以在下述机器中 执行处理:在该机器中,织物被气动地驱动成抵靠穿孔板或格栅,该穿孔板或格栅设计成使 织物与用于传送织物的空气分离。
[0003] 更具体地,文献W003023111A1描述了织物处理机器,在该织物处理机器中,织物 通过气动管道的作用在两个箱体之间交替地转移。在管道的前面,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处,设置有两个相应的格栅结构,织物由于由气动管道施加至织物的动能而撞击该两个相 应的格栅结构。
[0004] 与板/格栅的撞击产生使织物变柔软和膨胀的机械效果。这个效果除了赋予织物 柔软和令人愉快的手感之外还在表面均匀性、绒面矫直、悬垂性或类似性能方面改善和装 饰了织物的外观。
[0005] 在现有技术的机器中,织物碰撞板/格栅已经采取了多种形式。所有这些形式都 规定要求允许大量的空气流过织物碰撞板/格栅并同时防止织物穿过织物碰撞板/格栅。
[0006] 然而,为了允许均匀地处理织物而不引起磨损、皱折、磨破以及相似缺陷,碰撞表 面应该尽可能均匀,也就是说,实际上碰撞表面中没有任何开口。然而,这将使用于驱动织 物抵靠碰撞表面的空气流偏离,因此减小撞击的力。
[0007] 以上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已经放弃了所使用的那些下述解决方案: 有穿孔的金属片,由于其对空气的低透过性而被放弃;网状件,由于其不可接受地轻易地允 许织物与网缠结而被放弃;以及不能防止织物穿过开口或妨碍织物在碰撞后变松的其它相 似表面。
[0008] 实际上,解决方案已经逐渐地集中在由平行的近似坚向的棒条组成的格栅的构型 上,所述棒条即所谓通过平行于包含织物在与格栅碰撞之前的轨迹的坚向平面且相对于水 平面以适当的角度倾斜以允许织物在碰撞格栅后轻易地向下滑动的这种棒条。
[0009] 这种格栅的示例不仅在文献W003023111A1中描述,而且在EP312509A1、 EP341183A2、EP535287A1 以及 1TFI2007A000292 中描述。
[0010] 然而,迄今采用的解决方案不能完全满足这种机器所需的处理要求。
[0011] 实际上,在与格栅的坚向棒条碰撞并随后向下滑动之后,很多织物留有不需要的 痕迹。例如,在毛绒织物上可能出现不能接受的"耙状"效果。
[0012] 此外,热空气--通常用于同时地驱动和干燥织物--使缺陷变得更坏并且变成 永久缺陷。
[0013] 一种试图避免这些问题的方法是降低用于驱动织物的空气流量以及因此降低该 空气速度。然而,这除了增加过程时间之外,还减少了织物碰撞的能量并且最终降低所追求 的处理效果的质量。
[0014] 这些机器的制造商试图通过改变格栅棒条的间隔、布置以及尺寸来解决上述问 题,但这些解决方案中没有一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发明内容】

[0015]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配备有碰撞构件的织物处理机器,该碰撞构件 没有上述缺点。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格栅,该格栅不会在碰撞后在织物中造 成痕迹、皱折、磨损、磨破及类似缺陷。
[0016] 这些目的通过下述机器实现,该机器包括至少一个格栅,该至少一个格栅设置有 多个大致平的板条,该多个大致平的板条以部分地倾斜、类似百叶窗的形式水平布置,从而 为空气通过留有充足的空间,同时防止了织物在板条之间通过且防止织物被截留。
[0017] 实际上,板条间隔允许空气在基本上不损失速度的情况下流过格栅,同时倾斜的 百叶窗形式实际上以与如同其就是单个倾斜平面一样的方式构成用于织物的偏转屏障。
[0018] 这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即允许织物完全地强烈地撞击栅格,使空气流动通过织物 并且使织物离开格栅而不存在对织物本身造成损害的风险。
[0019] 实际上,板条的水平取向--横向于碰撞的织物--和板条的扁平形状以及板条 的重叠布置(通常为百叶窗状构型)防止织物缠绕在单个板条上且防止形成能够被永久固 定的皱折。
[0020] 此外,水平的格栅板条对与其碰撞的织物在横跨织物整个宽度上的作用力在织物 上具有均匀的作用并且防止在织物上形成纵向痕迹(其被称为"耙状"效果)。
[0021] 根据参照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这 些和其他优点以及格栅的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在附图中:
[0023] -图1以穿过坚直纵向平面的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配备有格栅的 织物处理机器;
[0024]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格栅;
[0025] -图3示出了穿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格栅的坚向平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图1以示例的方式示意性地说明了用于连续处理平幅状(open-width form)织物 的机器的一部分。
[0027] 机器包括管道10和室12,该管道10--通常是文丘里管(Venturi tube)--用 于气动地传送织物T,管道10通向室12中。在室12内侧,位于管道10的出口前面,设置有 用于处理织物的碰撞构件20。室12还配备有用于将织物收集到底部16上的斜槽14,并且 在碰撞构件20的后面配备有用于排出传送空气的上部开口 18。还设置有复原装置,例如卷 筒19,用于当处理完成时将织物从室12中移除。通常存在于连续处理机器中的第二室和第 二碰撞构件未在图1中示出。
[0028] 根据本发明,碰撞构件(也见图2)是具有百叶窗结构的格栅20,该格栅20包括在 横向于织物运动方向的方向上水平延伸的多个板条22。板条大致是平的,板条的长度不小 于织物的宽度,板条具有大约数厘米量级的高度,并且板条以一定角度安装在框架24上。
[0029] 当使用时,框架24定位成其上部靠近管道10的出口并且其底部与管道10的出口 间隔开,使得板条22是大致坚向的。然而,设置有用于将框架24连接至室12的壁的连接装 置26a和26b,并且连接装置26a和26b允许改变框架的倾角并且因此也改变板条的倾角。 有利地,还可以设置有本身是已知类型的装置,用以改变板条22相对于框架24的倾角。
[0030] 如图1中所说明的,织物T从管道10中投射出,在横跨整个织物宽度上均匀地碰 撞百叶窗状格栅20的板条22,沿着格栅向下滑动并且落到室12的底部。
[0031] 另一方面,传送空气通过板条22之间的空间流动至格栅的另一侧并且流出室12。
[0032]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格栅200的板条成形和 定位成赋予百叶窗结构凹形形式,其中,凹面面对管道10的出口。
[0033] 更具体地,上部板条202的高度、水平间隔(即坚向的重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 坚向间隔(即水平的重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底部板条204的相应的水平间隔以及坚向 间隔。上部板条202还优选地部分重叠以防止织物在其之间穿透。
[0034] 刚刚描述的后一种实施方式对处理轻薄织物特别有效,因为格栅的凹形构型保证 了织物准确地碰撞格栅的上部,沿着格栅的底部快速地向下滑动然后下落到斜槽上并落到 室的底部上。特别地,这阻止了空气流驱动织物穿过格栅直到格栅的朝向开口 18的另一 侧。
[0035] 根据本发明的碰撞构件能够有利地在用于对平幅状和绳状织物连续和不连续处 理的所有类型的机器中使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处理织物(T)的机器,所述机器包括用于气动地传送所述织物(T)的管道 (10)以及位于所述管道(10)的出口前面的至少一个碰撞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构件 包括百叶窗状格栅(20 ;200),所述百叶窗状格栅(20 ;200)具有垂直于所述织物(Τ)的运 动方向水平延伸的多个大致平的板条(22 ;202 ;20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板条(22)具有不小于所述织物(Τ)的宽度 的长度,并且所述板条(22)以一定的角度安装在框架(24)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框架(24)在使用时定位成使得所述框架 (24)的上部靠近所述管道(10)的所述出口并且所述框架(24)的底部与所述管道(10)的 所述出口间隔开,使得每根板条(22)位于大致坚向的平面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其中,设置有用于改变所述框架(24)相对于坚向 平面的倾角的装置(26a、26b)。
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机器,其中,设置有用于改变所述板条(22)相对于所 述框架(24)的倾角的装置。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百叶窗状格栅(200) 朝向所述管道(10)的所述出口呈凹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其中,上部板条(202)的高度、水平间隔(即坚向的重 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坚向间隔(即水平的重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底部板条(204) 的相应的水平间隔以及坚向间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上部板条(202)在所述织物的碰撞区域中重 叠。
【文档编号】D06C19/00GK104160082SQ20138001347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马西莫·比安卡拉尼, 里卡尔多·拉瓦利 申请人:比安卡拉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