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20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的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其可消减从外部观察到的隐蔽区域的面积、提升便携式设备的美观,而且能够确保上述触摸面板用的透明电极用的配线面积。本发明的代表性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是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覆盖玻璃,在覆盖玻璃的剖视下,便携式设备的内部侧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便携式设备的外部侧主表面长;在内部侧主表面上的边缘,实施用于隐藏配线的涂装。
【专利说明】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手机或智能手机、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的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保护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的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
【背景技术】
[0002]在手机或智能手机、PDA等的便携式设备中,为了保护液晶等的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的外部侧配置透明的保护板。作为保护板,多数使用丙烯酸等的树脂。然而,由于树脂的保护板易于弯曲,所以需要增加板厚,或者增大与显示装置之间的间隙。因此,为了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装置,优选使用由玻璃素材形成的覆盖玻璃。由于玻璃硬度较高,因而弯曲较少,并有助于薄型化。
[0003]专利文献I记载有关于使用了玻璃素材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对板状的玻璃进行蚀刻而切出所需的形状,能够获得无微裂纹的极其平滑的端面,从而能够获得耐外压的较高的机械强度。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7086号公报
[0005]内置于设备内的液晶面板或有机EL面板等的显示画面(显示器件)在边缘部存在非显示区域,并且在显示画面的边缘和筐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另外,随着便携式设备的触摸面板化,触摸面板用的透明电极(ΙΤ0:1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用的配线(该配线并非透明)被配置于覆盖玻璃的内部侧的外周边缘。为了隐藏这些非显示区域、间隙、配线等,通常用筐体的前表面板进行覆盖,或者在覆盖玻璃的内部侧实施黑色或白色的框状的涂装,来形成隐蔽区域。
[0006]另一方面,近年的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大型化和设备整体的小型化的两方面的要求都在提高。其结果,大型化至显示画面的宽度变得接近于设备的筐体的整个宽度的程度,从而覆盖玻璃不仅包括显示画面、还包括操作按键或扬声器部而形成设备整个表面。该情况下,主要由于设计上的原因,上述的隐蔽区域不是由筐体的前面面板覆盖,而是通过涂装而形成隐蔽结构的情况较多。
[0007]然而,若从外部观察到的涂装的面积变大,则存在有损设备的美观的问题。S卩,通过尽可能呈现为至筐体的端部为止均存在显示画面,能够期待提升设备的美观和高功能感。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的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上述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能够消减从外部观察到的隐蔽区域的面积、提升便携式设备的美观,而且能够确保上述触摸面板用的透明电极用的配线面积。[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代表性结构的特征在于:是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覆盖玻璃,在该覆盖玻璃的剖视的情况下,便携式设备的内部侧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便携式设备的外部侧主表面长,在内部侧主表面上的边缘实施有用于隐藏配线的涂装。
[0010]根据上述结构,从外部侧主表面侧无法观察到内部侧主表面的最外周。由此,由于能够在覆盖玻璃的内部侧的外周边缘形成无法从外部观察到的不可视区域,所以能够将应形成于覆盖玻璃的内部侧的隐蔽区域中从外部观察到的可视区域的面积消减去不可视区域的部分。由此,能够使便携式设备的美观提升。
[0011]优选上述的覆盖玻璃至少在外周端面具有:在剖视下在外周方向上最突出的边界部、和从该边界部向内部侧主表面和外部侧主表面倾斜且连续的倾斜面;并且优选边界部形成为偏向内部侧主表面侧。由此,由于能够使从便携式设备的外部难以观察到边界部,所以较为优选。
[0012]本发明的其他的代表性结构的特征在于:是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覆盖玻璃的制造方法,在大尺寸的板状玻璃的两面形成抗蚀图案,在从两面进行蚀刻之后,进一步从一面进行蚀刻并拔出从而形成外形,将一面设为外部侧主表面,并且在内部侧主表面上的边缘实施用于隐藏配线的涂装。
[0013]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进一步进行了蚀刻的一侧的主表面被较深地蚀刻,同时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变短。由此,能够在外周的全周大致均匀地对主表面的长度设置差。另外,通过由蚀刻来拔出玻璃基板,能够获得无微裂纹的极其平滑的端面,并且能够比通过机械加工而在端面形成斜度获得更高的机械强度。
[0014]本发明的其他的代表性结构是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覆盖玻璃用的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剖视的情况下,一个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另一个主表面长。通过在这样的玻璃基板实施涂装,能够制造上述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
[0015]本发明的其他的代表性结构是为了保护具备按覆盖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方式进行配置的透明电极、和连接于该透明电极的配线的触摸面板而搭载于该触摸面板的外部侧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其特征在于,覆盖玻璃具备:对应于显示画面而具有一对对置主表面的显示画面保护部分,和使一对对置主表面中配置于显示画面侧的内部侧主表面向外侧延长了的、用于保护触摸面板的配线的配线保护部分。由此,能够有裕度地确保用于保护配线的空间。
[0016]另外,优选地,上述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在内部侧主表面的外周形成有由涂装而形成的隐蔽区域,并且在俯视覆盖玻璃时,隐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配线保护部分重叠。由此,能够消减隐蔽区域中可从外部观察到的可视区域的面积。
[0017]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的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其能够消减从外部观察到的隐蔽区域的面积、提升便携式设备的美观,而且能够确保触摸面板用的透明电极用配线的面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说明便携式设备和覆盖玻璃的分解图。
[0019]图2是说明覆盖玻璃的端部的图。[0020]图3是从其他的观点说明覆盖玻璃的图。
[0021]图4是说明覆盖玻璃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
[0022]图5是说明通过蚀刻来拔出玻璃基板时的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以及其他具体数值等仅是用于更容易理解发明的例示,除了特别限定的情况之夕卜,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关于实际上具有相同功能、结构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从而省略重复说明,并且对于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其图示。
[0024]图1是说明便携式设备和覆盖玻璃的分解图。图1所示的便携式设备100为一个例子,其是触摸面板机,并且具备覆盖筐体102的整个表面的大型覆盖玻璃120。在便携式设备100的筐体102内收容有主基板104、液晶面板或有机EL面板等的显示画面106、扬声器108以及按键110等。另外,在覆盖玻璃120的内部侧配置有具有透明电极114的触摸面板112。在透明电极114连接有由柔性电缆形成的配线116,能够通过未图示的连接器与主基板104连接。另外,在触摸面板112的基材中,使用青板玻璃(钠钙玻璃)的情况较多,但也可以代替玻璃而使用树脂制膜来形成。
[0025]安装覆盖玻璃120以便保护便携式设备100的显示画面106。覆盖玻璃120是整体上大致为矩形的板状,通过在玻璃基板130实施框状的涂装122而构成。覆盖玻璃120(玻璃基板130)在基板面内具有形成于上部附近的扬声器用孔部132、和形成于下部附近的按键用孔部134。
[0026]内置于便携式设备100的显示画面106在边缘部存在非显示区域。并且,在显示画面106的边缘和筐体102的侧壁之间必然形成有间隙。并且,透明电极114的配线116配置于覆盖玻璃120的内部侧的外周边缘。因此,为了隐藏这些非显示区域、间隙、配线等,设置涂装122以便在显示画面106的周围(外侧)形成隐蔽区域150 (参照图2)。作为涂装122的具体例子,涂敷黑色或白色等的涂料。
[0027]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玻璃120的玻璃基板130被形成为遍布玻璃基板130的外周的大致全周并使便携式设备的内部侧的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便携式设备的外部侧的主表面长。
[0028]图2是说明覆盖玻璃120的端部的图。
[0029]首先,对图2 (a)所不的覆盖玻璃120a进行说明。图2 (a)所不的覆盖玻璃120a是使用了通过蚀刻而从板状玻璃拔出的玻璃基板130a的例子。在玻璃基板130a中,图的上方是位于便携式设备100的外部侧的外部侧主表面140a、下方是位于内部侧的内部侧主表面140b (在图中均以斜线表示范围)。
[0030]在玻璃基板130a的外周端面,遍布全周形成有最突出的边界部142a、从边界部142a向外部侧主表面140a和内部侧主表面140b倾斜且连续的倾斜面142b和142c。倾斜面142b、142c是通过蚀刻剂溶解了的面。
[0031]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侧主表面140b形成为在外周方向上比外部侧主表面140a长。并且,伴随于此,边界部142a形成为遍布玻璃基板130a的外周的大致全周而偏向在外周方向上较长的内部侧主表面140b侧。如后面所述,能够通过对外部侧主表面140a侧的倾斜面142b比内部侧主表面140b侧的倾斜面142c较多(较长)地进行蚀刻来形成这样的端面。
[0032]根据上述结构,在内部侧主表面140b的最外周形成有从外部侧主表面140a侧无法观察到的不可视区域152。如上所述,虽然通过涂装122在玻璃基板130a的内部侧主表面140b形成隐蔽区域150,但是由于一部分成为不可视区域152,所以能够消减隐蔽区域150中从外部侧主表面140a侧能够观察到的可视区域154的面积。由此,由于能够使框呈现为较细,所示能够期待使便携式设备的美观提升,且提升高功能感。
[0033]另外,在假设从外观观察到的隐蔽区域150为与以往相同程度的情况下,能够在覆盖玻璃120a的内部侧获得比以往(比将覆盖玻璃的端面设为垂直面的情况)更广阔的空间。即,在将可视区域154的宽度设为与以往的隐蔽区域150相同程度时,能够在覆盖玻璃120a的内部侧获得将以往的隐蔽区域150的宽度加上不可视区域152的宽度之后的广阔的空间。因此,能够在该空间有裕度地配置透明电极114的配线116,并且能够提升设计的自由度。
[0034]其中,通过形成为边界部142a偏向在外周方向上较长的内部侧主表面140b侧,由于从便从携式设备100的外部不易观察到边界部142a,所以优选。
[0035]图2(b)所示的覆盖玻璃120b是表示使用了通过机械加工而切出的玻璃基板130b的例子的图。覆盖玻璃120b也同样地遍布外周的大致全周而在外周方向上形成为与外部侧主表面140a相比内部侧主表面140b较长。玻璃基板130b的端面144为平坦的倾斜面,并且玻璃基板130b整体的剖面的形状为大致梯形。
[0036]在如图2 (b)所示那样通过机械加工来形成外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内部侧主表面140b的最外周形成从外部侧主表面140a侧无法观察到的不可视区域152。由此,能够消减隐蔽区域150中的从外部侧主表面140a侧能够观察到的可视区域154的面积。
[0037]图3是从其他的观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覆盖玻璃的图。换言之,可考虑上述覆盖玻璃120a使与显示画面106相对应的显示画面保护部分170、和使内部侧的主表面向外侧延长的配线保护部分172在功能上分离。此处,显示画面保护部分170构成为包括一对对置主表面、即由上述的外部侧主表面140a和与之相对应的范围的内部侧显不部主表面140c。而且,配线保护部分172构成为包括使内部侧显示部主表面140c进一步向外侧延长了的内部侧配线部主表面140d。在配线保护部分172中,不存在与内部侧配线部主表面140d相对置的外部侧的主表面(为倾斜面)。
[0038]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有裕度地确保用于保护配线的空间。若假设覆盖玻璃的剖面的形状为长方形(端面为垂直面),则由于期望在便携式设备100的表面将显示画面106所占面积的比例尽可能设为较大的设计上的要求,用于盘绕配线116的空间变得极其狭窄。于是,过度地使柔性电缆的配线116弯曲而导致难以组装,或成为由断线或镀覆裂开而引起的接触不良的原因。然而,如上述那样通过由配线保护部分172来确保空间,能够使触摸面板112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能够防止断线从而提升耐久性。
[0039]另外,如上所述,当在覆盖玻璃120a的内部侧的主表面的外周形成由涂装122形成的隐蔽区域150时,优选地,俯视覆盖玻璃120a时,隐蔽区域150的至少一部分与配线保护部分172重叠。即遍布内部侧显示部主表面140c和内部侧配线部主表面140d而涂装隐蔽区域150,或者仅在内部侧配线部主表面140d涂装隐蔽区域150。由此,能够消减隐蔽区域150中的从外部能够观察到的可视区域154的面积(特别是在前视便携式设备100的情况时的可视区域154的面积)。由此,由于能够使框呈现为较细,所以能够期待提升便携式设备100的美观,并且提升高功能感。
[0040]另外,由于内部侧主表面140b的面积比外部侧主表面140a的面积更大,所以能够确保与便携式设备100的筐体102或者触摸面板112相对的覆盖玻璃120a的粘合区域较大,从而能够提高粘合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内部侧主表面140b的面积比外部侧主表面140a的面积更大,所以在用手指等向外部侧主表面140a侧按压覆盖玻璃120a时,能够使该压力向内部侧主表面140b侧分散,从而能够提高便携式设备100的耐冲击性。
[0041]图4是说明覆盖玻璃的其他的构成例的图。虽然在图2 (a)和(b)所示的覆盖玻璃120a、120b,实施涂装122直至内部侧主表面140b的端部为止,但也可以如图4所示,仅在可视区域154实施涂装122a。换言之,也可以在玻璃基板130的内部侧主表面140b上,仅在从显示画面106的边缘至外部侧主表面140a的外周边缘的区域实施涂装122a。S卩,在内部侧主表面140b的边缘部,在与外部侧主表面140a不重叠的区域(不可视区域152)不实施涂装。由此,能够由涂装122a隐蔽从外部观察到的范围(隐蔽区域150中的可视区域154),并且能够消减用于实施涂装122a的涂料的量,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42]如上所述,为了形成为覆盖玻璃120(玻璃基板130)的便携式设备的内部侧的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便携式设备的外部侧的主表面长,可以如图2 (a)所示的玻璃基板130a那样通过蚀刻而拔出,也可以如图2 (b)所示的玻璃基板130b那样通过机械加工而进行形状加工。然而,优选如图2 (a)所示那样通过蚀刻来拔出玻璃基板130a。其原因在于,由于端面通过蚀刻而成为溶解面,所以能够获得无微裂纹的极其平滑的端面,并且能够比由机械加工而在端面形成斜度相比获得更高的机械强度。因此,在下面,对用于通过蚀刻而拔出上述的玻璃基板130a的工序进行说明。
[0043]图5是说明通过蚀刻而拔出玻璃基板130a时的工序的图。首先,如图5 Ca)所示,在板状玻璃160的两面形成具有规定的玻璃基板130a的遮罩形状的抗蚀图案162。接下来,如图5 (b)所示,从板状玻璃160的两面开始进行蚀刻。蚀刻方法优选湿式蚀刻(wetetching)而非干式蚀刻(dry etching)。用于湿式蚀刻的蚀刻剂只要能够蚀刻板状玻璃160即可。例如,能够使用以氢氟酸为主要成分的酸性溶液、或者在氢氟酸中包含硫酸、硝酸、盐酸、氟硅酸中的至少一种酸的混合酸等。
[0044]若对板状玻璃160进行蚀刻,则在未被抗蚀图案162遮罩的区域,板状玻璃160被溶解,在两面形成槽160a、160b。在湿式蚀刻中,玻璃被各向同性地蚀刻。因此,槽160a、160b在深度加深的同时宽度变宽。
[0045]若像这样从两面继续进行蚀刻,则最终由于在板厚的大致中央部槽160a、160b相连接,玻璃基板130a被拔出。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 (C)所示,在中途结束从两面的蚀刻,并从一面(在图中为上侧的面)进行蚀刻。由此,进一步进行了蚀刻的侧的槽160a被蚀刻得更深、更宽,且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变短。而且,如图5 (d)所示,若玻璃基板130a被拔出,则在其端面形成上述的边界部142a和倾斜面142b、142c。这样,能够遍布玻璃基板130a的外周的全周而大致均匀地形成为一个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另一个主表面长。然后,通过进行印刷规定的涂装的印刷工序,来形成作为产品的覆盖玻璃120a。[0046]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涉及的例子。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范畴内,可以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可认为其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4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48]本发明能够作为用于手机或智能手机、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的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保护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设备的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而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是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覆盖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该覆盖玻璃的剖视的情况下,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内部侧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外部侧主表面长, 在所述内部侧主表面上的边缘实施有用于隐藏配线的涂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其特征在于, 该覆盖玻璃至少在外周端面具有:在剖视下在外周方向上最突出的边界部、和从所述边界部向所述内部侧主表面和所述外部侧主表面倾斜且连续的倾斜面, 所述边界部形成为偏向所述内部侧主表面侧。
3.一种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的制造方法,是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覆盖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大尺寸的板状玻璃的两面形成抗蚀图案,在从两面进行蚀刻之后,进一步从一面进行蚀刻并拔出从而形成外形, 将所述一面作为外部侧主表面,并且在内部侧主表面上的边缘实施用于隐藏配线的涂装。
4.一种便携式设备的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是保护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覆盖玻璃用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对该玻璃基板进行剖视的情况下,一个主表面在外周方向上比另一个主表面长。
5.一种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是为了保护具备被配置成覆盖便携式设备的显示画面的透明电极、和与该透明电极相连接的配线的触摸面板而搭载于该触摸面板的外部侧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玻璃包括: 显示画面保护部分,其具有与所述显示画面对应的一对对置主表面;和配线保护部分,其是使所述一对对置主表面中的配置于显示画面侧的内部侧主表面向外侧延长的、用于保护所述触摸面板的配线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设备用覆盖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部侧主表面的外周形成有由涂装而形成的隐蔽区域,并且在俯视所述覆盖玻璃时,所述隐蔽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配线保护部分重叠。
【文档编号】C03C17/00GK103460269SQ201280016880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橘内浩二 申请人:Hoya株式会社, Hoev 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