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管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15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泵管减震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工器具设备,特别涉及泵管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压泵管固定装置被广泛使用且形式多种多样,较多的都是采用浇筑混凝土墩加以固定。 但是,在楼层一些不宜受力处,若采用浇筑混凝土墩,既要支模板又要耗费人工浇筑,在程结束后还要凿除,这样便造成了材料和人工的浪费;且高压泵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振动荷载,对一些楼板强度形成过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急需一种防震泵管加固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在建筑楼层混凝土高压泵管固定不便、费工费力,且浇筑时易产生振动荷载,影响楼板强度等缺陷,而提出的泵管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相同的半环对称配合组成的环形卡箍,每个半环开口端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对称的径向固定板,两个半环组合成环形卡箍时,两个半环的两侧固定板一一对应配合,并通过螺栓和螺母相互锁紧连接,在所述环形卡箍的两个半环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翼板,每个固定翼板均通过夹紧螺栓螺母夹紧配合在两个带有弹性垫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每个下夹板均焊接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配合在需要定位的楼层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底座为两个平行放置的槽钢,槽钢的开口朝上,两个下夹板分别固定在对应侧槽钢的开口上部。

每个所述固定翼板均为垂直于环形卡箍中心轴方向设置的扇形板,两个固定翼板分别对称设置在环形卡箍的两侧,在每个固定翼板上均设有一个腰型孔,与底座固定时用来调节螺栓和螺母的固定位置。

每个所述固定板均为轴向放置的立板,并与固定翼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重复利用,并且解决了高压泵管固定和防震双重问题,避免了采用现有固定方式所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费,并进一步提高施工固定的灵活性和效率,以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节约材料,进而节约经济成本,完全符合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视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相同的半环对称配合组成的环形卡箍1,每个半环开口端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对称的径向固定板3,每个固定板3均为轴向放置的立板,两个半环组合成环形卡箍1时,两个半环的两侧固定板3一一对应配合贴靠在一起,并通过螺栓8和螺母9相互锁紧连接,在所述环形卡箍1的两个半环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翼板2,每个固定翼板2均为垂直于环形卡箍1中心轴方向设置的扇形板,并与固定板3相互垂直,两个固定翼板2分别对称设置在环形卡箍1的两侧,在每个固定翼板2上均设有一个腰型孔2a,与底座10固定时用来调节螺栓8和螺母9的固定位置。

每个所述固定翼板2均通过夹紧螺栓螺母7夹紧配合在两个带有弹性垫6的上夹板5和下夹板4之间,每个下夹板4均焊接固定在底座10上,底座10为两个平行放置的槽钢,槽钢的开口朝上,两个下夹板4分别固定在对应侧槽钢的开口上部,底座10通过膨胀地脚螺栓11固定配合在需要定位的楼层板上。

该装置在使用时,其底座10采用膨胀地脚螺栓11固定在需定位的楼板上,把泵管12固定在该装置的环形卡箍内即可。

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法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他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