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91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坯体在注浆成型坯模分离后,在注浆口的部分往往会残余多余的坯体和部分缺陷,一般采用人工使用工具对坯体进行修边打磨处理,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0472564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陶瓷坯体整形加工的刮边设备,包括水平设置的机架、位于机架上旋转座,旋转座经旋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旋转座上经齿轮相互啮合设有若干可自转的用于固定陶瓷坯体的自转座,自转座与固定在机架底部的驱动电机连接,刮刀组件的连接臂可升降的横置在连杆顶端,刮刀位于若干自转座的中心。现有的坯体整形装置,仅能对坯体的某一平面进行刮除毛边余量处理,无法对坯体除端面以外瑕疵进行处理,刮刀和模具处理后其圆润度并不高,还需要人工采用湿润的海绵等工具对其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固定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整形机构、控制装置,所述旋转固定装置设于底座上,所述伺服驱动装置与旋转固定装置连接并驱动其转动,所述的整形机构包括可旋转与移动的设于底座上整形工具,该整形工具与旋转固定装置相对布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旋转固定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整形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旋转固定装置包括内模顶杆、外模压杆,该内模顶杆与伺服驱动装置连接并由伺服驱动装置驱动其旋转。

进一步的,内模顶杆上还设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的压力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外模压杆上设有旋转轴承且外模压杆可上下移动的设于底座上。

进一步的,整形机构包括还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架,整形工具可升降、旋转布置于支承架上。

进一步的,整形工具的刮刀摆臂、磨具摆臂和擦水摆臂。

进一步的,擦水摆臂上设有海绵擦水头、伸缩杆、喷水口、水箱,所述的伸缩杆与海绵擦水头相连,所述的喷水口设于海绵擦水头上方,所述的水箱与喷水口相连。

进一步的,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设有余料回收装置,所述的余料回收装置置于旋转固定装置下方。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旋转固定装置、伺服驱动装置与整形机构的配合关系,可对陶瓷坯体进行全方位的修坯、整形,产品质量高、品质稳定,一个工人可同时照看多台设备,生产效率高,减少了大量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旋转固定装置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固定装置2、伺服驱动装置3、整形机构4、控制装置5、余料回收装置6,

旋转固定装置2设于底座1上,旋转固定装置2包括内模顶杆21与外模压杆22,外模压杆22上设有旋转轴承221且外模压杆22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支撑架44上,内模顶杆21上还设有压力感应装置211,压力感应装置211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外模压杆22与内模顶杆21其模头为可更换结构;

伺服驱动装置3为与内模顶杆21连接的伺服驱动电机,内模顶杆21由伺服驱动装置3驱动其旋转,该伺服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5信号连接;

整形机构4包括刮刀摆臂41、磨具摆臂42、擦水摆臂43和固定于底座1上的支撑架44,刮刀摆臂41、磨具摆臂42、擦水摆臂43可旋转与移动的设于支撑架44上,擦水摆臂43上设有海绵擦水头431、伸缩杆432、喷水口433、水箱434,伸缩杆432与海绵擦水头431相连,喷水口433设于海绵擦水头431上方,水箱434与喷水口433相连;

控制装置5为PLC控制器,与旋转固定装置2、伺服驱动装置3、整形机构4电连接;

余料回收装置6置于旋转固定装置2下方,用于收集整形时切除的坯体废料。

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上述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其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所需处理的坯体形状设定控制装置5的程序,选择合适的内模头与外模头安装于旋转固定装置2上;

步骤二:启动设备,将坯体100扣于内模顶杆21上,内模顶杆上21的感应装置211触发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5使其开始执行控制程序,外模压杆22下降,通过内模于外模间的压力,将坯体100固定于旋转固定装置2上;

步骤三:伺服驱动装置3启动,带动内模顶杆21旋转进而带动坯体100旋转,外模压杆22通过旋转轴221承跟随坯体100旋转;

步骤四:伺服驱动装置3调整内模顶杆上21的转速,刮刀摆臂41移动至合适位置,往坯体100方向转动摆臂,将多余的坯料切下,并自然落入余料收集装置6收集,切料完成后,刮刀摆臂41转动与移动回复到起始位置;

步骤五:伺服驱动装置3调整内模顶杆上21的转速,磨具摆臂42转动到坯体100下方,并逐渐移动上升到合适位置,将坯体100切口打磨平整,打磨完成后,磨具摆臂42移动与转动回复到起始位置;

步骤六:伺服驱动装置3调整内模顶杆上21的转速,喷水口433吸取水箱434内的水喷向海绵擦水头431将其湿润,擦水摆臂43旋转移动并与伸缩杆432相配合,使海绵擦水头431在坯体100上均匀擦拭,将坯体100上的瑕疵去除并对坯体100表面进行精细水磨,完成擦水后,擦水摆臂43旋转与移动回复到起始位置;

步骤六:伺服驱动装置3停止,外模压杆22上升,从内模顶杆21上取下坯体,完成坯体100整形工序。

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上述一种可变速陶瓷坯体整形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旋转固定装置、伺服驱动装置与整形机构的配合关系,可对陶瓷坯体进行全方位的修坯、整形,产品质量高、品质稳定,一个工人可同时照看多台设备,生产效率高,减少了大量人力成本。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