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580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存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数量越来越来多,普通的平面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因此,立体停车库以其容量大、占地少、管理方便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如公开号为CN 103276929 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小型立体车库,包括多层高于地面的悬挂式停车位,采用升降搬运器来上下运输车辆、通过搬运机构来移车入库。

然而,上述小型立体停车库用于地面上,如果地面上有限高的地区,则无法使用该小型立体停车库;并且位于地面上的停车库运行噪音较大,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另外,由于该立体停车库内的车是放置在地面上,因此车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车辆停于地下的地下立体停车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车库支架、升降机构和车位架,所述车库支架包括立柱和连接所述立柱的横梁,所述立柱与地面垂直并伸入地下设置,所述立柱与地面相交处设有与所述升降机构匹配的井口,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横梁分别与所述立柱垂直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形成两层以上的停车位,最顶层的所述停车位紧贴地面设置,所述车位架设于所述横梁上并沿所述横梁可移动设置,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立柱可移动设置,所述车位架为梳齿交换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具有与所述梳齿交换机构匹配的第一梳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梳齿结构,所述车位架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的位置设有第二梳齿结构,所述第一梳齿结构和第二梳齿结构交错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井口设有自动感应门。

进一步的,还包括载车板,所述载车板设于最顶层的所述停车位上,所述车位架设于所述载车板与停车位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电机组件和横移电机组件,所述横移电机组件控制所述车位架沿所述横梁水平移动,所述升降电机组件控制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立柱竖直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车库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设于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和车位架上分别设有滚轮,所述横梁上的滚轮和所述车位架上的滚轮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立柱和连接立柱的横梁构成立方体框架状的车库支架。

进一步的,还包括基坑,所述车库支架、升降机构和车位架分别设于所述基坑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车位架沿所述横梁横移至井口,与升降机构配合形成承载面,方便车辆停放;升降机构下降前先与车位架分离,升降机构仅带着车辆下降,减小了升降机构的符合以及操作难度;升降机构下降后,目标停车位上的车位架平移至车辆下方,升降机构将车辆置于目标停车位上的车位架上,目标停车位上的车位架带着车辆横移至目标停车位,实现停车。取车的原理与停车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立体停车库,通过车位架横向移动和升降机构竖直移动,实现停车和取车,操作方便;用于停车的停车位位于地下,能够防止车辆收到曝晒,还可降低车库运行噪音,并且能够适用于地面上有限高的地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去除载车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去除载车板和第一车位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第一车位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第一车位架与升降机构配合连接的结构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第一车位架与升降机构配合连接的结构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第二车位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第二车位架与升降机构配合连接的结构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第二车位架与升降机构配合连接的结构图二。

标号说明:

1、基坑;2、立柱;3、横梁;4、斜拉杆;5、升降机构;6、第一车位架;7、第二车位架;8、载车板;9、升降电机组件;10、横移电机组件;11、第一定位装置;12、第二定位装置;13、滚轮;14、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位于地下,设置可沿横梁水平移动的车位架,能够承载车辆并在停车位和立柱之间横移,设置升降机构,能够上下运输车辆。车位架和升降结构配合运行实现停车和取车。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车库支架、升降机构5和车位架,所述车库支架包括立柱2和连接所述立柱2的横梁3,所述立柱2与地面垂直并伸入地下设置,所述立柱2与地面相交处设有与所述升降机构5匹配的井口,所述横梁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横梁3分别与所述立柱2垂直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形成两层以上的停车位,最顶层的所述停车位紧贴地面设置,所述车位架设于所述横梁3上并沿所述横梁3可移动设置,所述升降机构5沿所述立柱2可移动设置,所述车位架为梳齿交换机构,所述升降机构5具有与所述梳齿交换机构匹配的第一梳齿结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方便,能够将车辆停于地下,防止车辆受到曝晒或雨淋等环境影响,并且具有运行噪音小、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5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梳齿结构,所述车位架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的位置设有第二梳齿结构,所述第一梳齿结构和第二梳齿结构交错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车辆的主要受力点在车轮上,上述与车轮的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梳齿结构和第二梳齿结构,能够起到有效支撑车辆的作用。具体的,位于地面的停车位上的车位架,其除第二梳齿结构外的部分为钢板,第二梳齿结构与第一梳齿结构相互交错、齐平,钢板部分则可以遮蔽井口的其他空洞,使得井口形成完整且平整的平面,从而车辆能够方便、安全地驶入井口位置。位于地下的停车位上的车位架,其结构可与位于地面的停车位上的车位架相同,也可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井口设有自动感应门。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自动感应门,在车辆靠近停车库时,自动感应门打开,车辆进入进口位置或者远离停车库时,自动感应门关闭,防止出现行人误入停车库等意外情况发生,确保了停车库的安全性能。优选的,所述井口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自动感应门,避免停车和取车相互干扰。

进一步的,还包括载车板8,所述载车板8设于最顶层的所述停车位上,所述车位架设于所述载车板8与停车位之间。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载车板8,在地面形成可直接停车的停车位。车位架隐藏于载车板8下方,具有结构整齐的优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电机组件9和横移电机组件10,所述横移电机组件10控制所述车位架沿所述横梁3水平移动,所述升降电机组件9控制所述升降机构5沿所述立柱2竖直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车库支架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定位装置,能够检测车位架和升降机构是否移动到位。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升降电机组件9和横移电机组件10分别与一车库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1设于所述立柱2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12设于所述横梁3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定位装置的种类、数量均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调整,综合定位精度和成本考虑,本实用新型优选设置上述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来分别进行水平移动定位和竖直移动定位。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均为光感应式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3和车位架上分别设有滚轮13,所述横梁3上的滚轮13和所述车位架上的滚轮13通过皮带14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滚轮与皮带配合,带着车位架在横梁上移动,该设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当然,除了上述设置,也可以是在横梁上设置导轨,在车位架上设置滑轮,滑轮在所述导轨上移动实现车位架的横移。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2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立柱2和连接立柱2的横梁3构成立方体框架状的车库支架。

进一步的,还包括基坑1,所述车库支架、升降机构5和车位架分别设于所述基坑1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基坑,实现空间固定和保护其他部件的作用。

请参照图1-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基坑1、车库支架、升降机构5、第一车位架6、第二车位架7、载车板8、升降电机组件9和横移电机组件10,所述基坑1为具有开口的方体结构,所述基坑1设于地下,所述基坑1的开口与地面齐平,所述车库支架、升降机构5、第一车位架6和第二车位架7分别设于所述基坑1内。所述横移电机组件10控制所述第一车位架6车位架移动,所述升降电机组件9控制所述升降机构5移动。

所述车库支架包括四根立柱2、连接所述立柱2的多个横梁3以及连接所述立柱2和横梁3的斜拉杆4,所述立柱2与地面垂直并伸入地下设置,四根立柱2构成方形的升降井,所述立柱2与地面齐平处形成井口。多个所述横梁3分别与所述立柱2垂直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所述升降井的外侧形成多层地下停车位和一层地面停车位。具体的,地面停车位位于最顶层,所述地面定车位紧贴地面设置,地下停车位位于所述地面停车位的下方。所述井口与地面停车位之间设有栏杆。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1设于所述立柱2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12设于所述横梁3上。

所述第一车位架6和地面停车位的横梁3上分别设有滚轮13,所述第一车位架6上的横梁3和地面停车位的横梁3上的滚轮13通过皮带14连接,所述第一车位架6设于所述地面停车位的横梁3上并沿所述地面停车位的横梁3朝向或背向所述升降井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车位架7和地下停车位的横梁3上分别设有滚轮13,所述第二车位架7上的横梁3和地下停车位的横梁3上的滚轮13通过皮带14连接,所述第二车位架7设于所述地下停车位的横梁3上并沿所述地下停车位的横梁3朝向或背向所述升降井可移动设置。所述升降机构5在所述电梯井内可竖直移动。

所述载车板8设于所述地面停车位的横梁3上,所述第一车位架6设于所述载车板8与地面停车位的横梁3上。

所述升降机构5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的位置设有第一梳齿结构,所述第一车位架6和所述第二车位架7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梳齿结构,所述第一梳齿结构和第二梳齿结构交错连接。所述第一车位架6除第二梳齿结构外的其余部分为钢板。

上述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工作方式如下:

存车过程:

1、初始状态自动感应门关闭,第一车位架的第二梳齿结构与升降机构第一梳齿结构交错连接且齐平。

2、车辆驶入停车库一定范围后,自动感应门打开,车辆驶入井口位置。

3、司机停好车辆,下车刷卡要求停车并离开停车库,此后自动感应门关闭。

4、自动感应门关闭后升降机构带着车辆上升一定高度,分离升降机构和第一车位架。

5、第一车位架移动至地面停车位,并隐藏于载车板下面。

6、升降机构带着车辆,将车辆停放到地面下的相应指定的地下停车位。

取车流程:

1、司机需取车时刷卡并在停车库外等待车辆就位。

2、升降机构下降或上升至高于车辆停放的地下停车位一定距离的位置,车辆停放的地下停车位上的第二车位架带着车辆移动至升降机构下方,并通过梳齿交换方式将车辆搬运至升降机构上。

3、升降机构到达井口时带着车辆上升一定高度。

4、隐藏在载车板下方的第一车位架移动至到井口位置。

5、升降机构带着车辆下降,与第一车位架匹配连接。

6、自动感应门打开,司机上车将车开走。

7、车辆开出后自动感应门关闭,就此回到初始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立体停车库,提供位于地下的停车位,能够将车辆停于地下,防止车辆受到曝晒等恶劣环境影响,还具有操作方便、运行噪音小、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