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及房屋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940发布日期:2018-06-30 04:1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及房屋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墙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及房屋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发生着从粗放型到集约化的重大变革,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颁布相关的政策文件,并组织专家编制了装配式建筑的规范和图集。但装配式建筑还没有完全摆脱现场湿作业,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快、组装简便的优势并未完全显现,因此墙体干法连接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具体地,湿法连接是在板材(或墙板)边缘预留钢筋,施工时将这些钢筋相互绑扎或焊接,然后浇灌混凝土而连接成整体的一种做法。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使用湿法连接时安装操作的过程通常较复杂、安装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及房屋建筑,并属于干法连接,以简化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法连接通常安装过程较复杂、安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上预留有螺栓孔和安装手孔;安装所述预制墙板时,在所述螺栓孔内插入螺栓,并通过所述安装手孔紧固所述螺栓,以实现两片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

具体地,两片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后整体呈一字型。

具体地,两片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后整体呈L字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中,包括:预制墙板,该预制墙板上预留有螺栓孔和安装手孔;安装预制墙板时,在螺栓孔内插入螺栓,并通过安装手孔紧固螺栓,以实现两片预制墙板的连接。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此外,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墙板和第二预制墙板,所述第一预制墙板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制墙板上预留有螺栓孔和安装手孔;安装所述第一预制墙板和所述第二预制墙板时,先将螺栓完全插入所述第二预制墙板的所述安装手孔内,再将所述第二预制墙板的所述螺栓孔与所述第一预制墙板的所述预埋件对齐,并将所述螺栓推出且拧入所述预埋件内,以实现所述第一预制墙板和所述第二预制墙板的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预制墙板和所述第二预制墙板连接后整体呈L字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中,包括:第一预制墙板和第二预制墙板;其中,第一预制墙板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第二预制墙板上预留有螺栓孔和安装手孔;安装第一预制墙板和第二预制墙板时,先将螺栓完全插入第二预制墙板的安装手孔内,再将第二预制墙板的螺栓孔与第一预制墙板的预埋件对齐,并将螺栓推出且拧入预埋件内,以实现第一预制墙板和第二预制墙板的连接。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此外,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暗柱和预制墙板,所述预制暗柱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所述预制墙板上预留有螺栓孔和安装手孔;安装所述预制暗柱和所述预制墙板时,先将螺栓完全插入所述预制墙板的所述安装手孔内,再将所述预制墙板的所述螺栓孔与所述预制暗柱的所述预埋件对齐,并将所述螺栓推出且拧入所述预埋件内,以实现所述预制暗柱和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

具体地,所述预制暗柱位于中间、两个所述预制墙板分别位于所述预制暗柱的两端,且所述预制暗柱和两个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后整体呈L字型。

具体地,所述预制暗柱位于中间、三个所述预制墙板分别位于所述预制暗柱的三个不同端,且所述预制暗柱和三个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后整体呈T字型。

具体地,所述预制暗柱位于中间、四个所述预制墙板分别位于所述预制暗柱的四个不同端,且所述预制暗柱和四个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后整体呈十字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中,包括:预制暗柱和预制墙板;其中,预制暗柱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预制墙板上预留有螺栓孔和安装手孔;安装预制暗柱和预制墙板时,先将螺栓完全插入预制墙板的安装手孔内,再将预制墙板的螺栓孔与预制暗柱的预埋件对齐,并将螺栓推出且拧入预埋件内,以实现预制暗柱和预制墙板的连接。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此外,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采用预制暗柱连接,便于构件拆分和标准化设计,减少构件种类,降低成本;预制暗柱连接能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法连接通常安装过程较复杂、安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

所述房屋建筑与上述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墙板;11-第一预制墙板;12-第二预制墙板;2-螺栓孔;3-安装手孔;4-螺栓;5-预埋件;6-预制暗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板1,预制墙板1上预留有螺栓孔2和安装手孔3;安装预制墙板1时,在螺栓孔2内插入螺栓4,并通过安装手孔3紧固螺栓4,以实现两片预制墙板1的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中,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墙板1,该预制墙板1上预留有螺栓孔2和安装手孔3;安装预制墙板1时,在螺栓孔2内插入螺栓4,并通过安装手孔3紧固螺栓4,以实现两片预制墙板1的连接。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此外,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

实际安装时,具体可以为:先将螺栓4完全插入一片预制墙板1的安装手孔3内,然后将两片预制墙板1的螺栓孔2对齐,将螺栓4推出,使其位于两片预制墙板1的中间,再用机械器具将螺栓4两端拧紧,形成可靠的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述两片预制墙板1连接后整体可以呈一字型,从而实现平面内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述两片预制墙板1连接后整体可以呈L字型,从而实现转角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墙板11和第二预制墙板12,第一预制墙板11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5,第二预制墙板12上预留有螺栓孔2和安装手孔3;安装第一预制墙板11和第二预制墙板12时,先将螺栓4完全插入第二预制墙板12的安装手孔3内,再将第二预制墙板12的螺栓孔2与第一预制墙板11的预埋件5对齐,并将螺栓4推出且拧入预埋件5内,以实现第一预制墙板11和第二预制墙板12的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中,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预制墙板11和第二预制墙板12;其中,第一预制墙板11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5,第二预制墙板12上预留有螺栓孔2和安装手孔3;安装第一预制墙板11和第二预制墙板12时,先将螺栓4完全插入第二预制墙板12的安装手孔3内,再将第二预制墙板12的螺栓孔2与第一预制墙板11的预埋件5对齐,并将螺栓4推出且拧入预埋件5内,以实现第一预制墙板11和第二预制墙板12的连接。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此外,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

实际安装时,具体可以为:一片预制墙板(即第一预制墙板11)预埋带螺纹的预埋件5,一片预制墙板(即第二预制墙板12)预留螺栓孔2和安装手孔3,安装时,先将螺栓4完全插入第二预制墙板12的安装手孔3内,然后将第二预制墙板12的预留螺栓孔2与第一预制墙板11的预埋螺纹孔(也即预埋件5)对齐,将螺栓4推出,利用机械器具将螺栓4拧入预埋件5内,再将螺栓4拧紧,形成可靠的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预制墙板11和第二预制墙板12连接后整体可以呈L字型,从而实现转角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提供一种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暗柱6和预制墙板1,预制暗柱6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5,预制墙板1上预留有螺栓孔2和安装手孔3;安装预制暗柱6和预制墙板1时,先将螺栓4完全插入预制墙板1的安装手孔3内,再将预制墙板1的螺栓孔2与预制暗柱6的预埋件5对齐,并将螺栓4推出且拧入预埋件5内,以实现预制暗柱6和预制墙板1的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中,如图4-图6所示,包括:预制暗柱6和预制墙板1;其中,预制暗柱6内预埋有带螺纹的预埋件5,预制墙板1上预留有螺栓孔2和安装手孔3;安装预制暗柱6和预制墙板1时,先将螺栓4完全插入预制墙板1的安装手孔3内,再将预制墙板1的螺栓孔2与预制暗柱6的预埋件5对齐,并将螺栓4推出且拧入预埋件5内,以实现预制暗柱6和预制墙板1的连接。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此外,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采用预制暗柱6连接,便于构件拆分和标准化设计,减少构件种类,降低成本;预制暗柱6连接能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实际安装时,具体可以为:预制暗柱6预埋带螺纹的预埋件5,安装时,先将螺栓4完全插入预制墙板1的安装手孔3内,然后将预制墙板1的预留螺栓孔2与预制暗柱6的预埋螺纹孔(也即预埋件5)对齐,将螺栓4推出,利用机械器具将螺栓4拧入预制暗柱6的预埋件5内,再将螺栓4拧紧,形成可靠的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述预制暗柱6可以预制成为L型;并且,预制暗柱6可以位于中间、两个预制墙板1分别位于预制暗柱6的两端,且预制暗柱6和两个预制墙板1连接后整体可以呈L字型,从而实现转角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上述预制暗柱6可以预制成为T字型;并且,预制暗柱6可以位于中间、三个预制墙板1分别位于预制暗柱6的三个不同端,且预制暗柱6和三个预制墙板1连接后整体可以呈T字型,从而实现转角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上述预制暗柱6可以预制成为十字型;并且,预制暗柱6可以位于中间、四个预制墙板1分别位于预制暗柱6的四个不同端,且预制暗柱6和四个预制墙板1连接后整体可以呈十字型,从而实现转角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由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此外,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采用预制暗柱6连接,便于构件拆分和标准化设计,减少构件种类,降低成本;预制暗柱6连接能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房屋建筑也具有以下优势:一、属于干法连接,现场几乎没有湿作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施工难度低,装配率高;二、钢筋不用伸出侧模具,预制构件的生产、存放、运输都很方便,适合生产线生产,满足建筑产业化要求;三、采用预制暗柱6连接,便于构件拆分和标准化设计,减少构件种类,降低成本;四、预制暗柱6连接能有效提高建筑装配率,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