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二氧化锆残渣制乳浊釉及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酸盐工学,陶瓷釉料与陶瓷制品领域。陶瓷釉料用乳浊剂,一般采用锆英砂粉或工业纯氧化锆等。根据查阅国内外有关陶瓷用乳浊剂釉方面的资料说明,国内外尚无使用二氧化锆残渣作乳浊剂的报导。这种残渣存放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和污染腐蚀性。现全国二氧化锆生产厂家有数十家,大多数生产厂家对其生产的残渣无法处理,且又很难充分利用,有的顺河流排放,有的暗中集中堆放,这样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且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把这种残渣经一定的工艺措施处理后,即可作为乳浊剂使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而且还使原生产的乳浊釉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用这种乳浊剂替代锆英砂细粉,生产的产品的白度等同样可以达到或超过国标(GB5950-86)。
本发明的特征是用生产二氧化锆的残渣作乳浊剂制备乳浊釉及应用在各种陶瓷制品上。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首先将二氧化锆残渣(最初呈胶体状态),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然后测试残渣无腐蚀性,酸度值不得低于5,然后再经过工艺处理,加入硼硅酸盐原料中一起配成熔块或配制成生料釉。
本发明使用的二氧化锆残渣制乳浊釉及制品,是将残渣加入硼硅酸盐制成乳浊熔块(1280-1400℃)或加入硅酸盐中制成乳浊生料釉(1000-1200℃)两类。熔块组成为二氧化锆残渣0-40%,石英10-35%、长石15-40%、硼砂0-20%、硼酸0-10%、氧化锌0-8%、石灰石4-20%、硝酸钾0-5%、硝酸钠0-5%,乳浊生料釉又分低温、中温两种,低温组成为残渣熔块0-95%,苏州土3-8%,氧化锌5-8%,长石10-40%,石英4-20%,石灰石3-10%,残渣0-20%,中温组成为长石20-50%,石英15-35%,石灰石2-20%,高岭土3-8%,氧化锌3-8%,残渣0-25%。
实施例1熔块的配制方法按熔块组成的百分数称量配料→混合→投入坩埚式或其它类型的熔块炉内熔化(1280-1400℃)→水淬(水温低于60℃)→装袋放置备用。
实施例2生料釉配制
按釉料组成称料→球磨(料∶球∶水=1∶2∶0.8)24小时左右(细度万孔筛余1%)→施釉(用喷釉机或浇釉机均可)→釉烧(1000-1200℃)→成品检验分级→入库。
釉料的化学组成范围SiO240-65% Al2O35-15% B2O35-10% ZrO20-14% K2O0-4% Na2O0-4% CaO2-12% ZnO0-8%白色釉面砖制备以上述釉料,按传统工艺施于釉面砖坯体上,经1000-1200℃釉烧后,即成白色釉面砖,其白度达79以上,达到或超过GB5950-86的要求。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用二氧化锆残渣作为乳浊剂,采用硼硅酸盐制熔块或配制成乳浊生料釉,施于陶瓷坯体表面及其它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以生产氧化锆的残渣作熔块和釉用原料,以达到理想的熔块及釉料的化学组成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釉面砖、彩釉砖等陶瓷制品用的二氧化锆残渣乳浊釉,其特征在于熔块配方范围为二氧化锆残渣0-40%、长石15-40%、石英2-30%、硼砂0-20%、硼酸0-10%、氧化锌0-8%、石灰石3-20%、硝酸钾0-5%、硝酸钠0-5%。釉料配方范围为残渣乳浊熔块0-90%、长石10-45%、石英5-20%、石灰石3-18%、高岭土3-18%、氧化锌0-8%、二氧化锆残渣0-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面砖、彩釉砖等陶瓷制品用乳浊釉,其特征在于釉料的化学组成范围为SiO240-65% Al2O32-13% B2O35-10% ZrO22-14% K2O0-4% Na2O0-4% CaO2-12% ZnO0-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硅酸盐工学,陶瓷釉料与陶瓷制品领域。本发明介绍了用二氧化锆残渣替代工业氧化锆或锆英砂粉作乳浊剂,采用硼硅酸盐、硅酸盐原料、长石、石英、硼砂、硼酸、氧化锌、高岭土、石灰石、二氧化锆残渣制成乳浊熔块及乳浊釉,其熔块熔化温度为1280—1400℃,釉烧温度1000—1200℃左右,产品白度可达GB5950—86。
文档编号C03C8/14GK1096023SQ9410368
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5日
发明者张秀彩, 郑曼云, 朱志斌, 卢生, 陈宇均 申请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