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209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使二对轮轨上停车盘可简易进行交换,且具备结构简单而更符合经济效益的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按,纵深面窄的场地欲作为停车场使用或利用,由于考虑到车辆进出停放时的前后调换问题,通常仅能朝机械停车位的方式来规划或设计。机械停车位,是由供车辆停放的停车盘在钢构的轮轨或滑轨上滑动达到车辆换位进出的目的。这里所指的纵深面窄场地,应是指面宽足以并排停放两部车的空间而言,否则即使采用机械停车位,也会因无法规划出停车盘交换空间,而无法进行车辆停放位的前后调换。基于场地限制,所能规划出的二并排机械停车位,纵深车位,概由纵深方向建置的平行二对轮轨供停车盘的车轮配合,仅须通过纵送摩擦轮在停车盘底部接触等现有纵送装置,即能推送停车盘沿着轮轨前后滑动或位移,然而,一对轮轨上的停车盘横移交换到另一对轮轨上的动作,必须解决停车盘的车辆脱轨横移后重新准确入轨的技术难题;停车盘横移结构,除考量长期交换动作的稳定性与低故障率因素外,非大型场地的有限车位规划,从每一车位建构(分担)成本的角度思考,横移结构或装置的造价,必定是这类型机械停车位规划所面临的最大考验;现有停车盘横移装置,采用二部油压或电动升高机,同步升高二支撑架,由一支撑架上的横送滚轮接触停车盘底部升高停车盘的车辆离开一对轮轨时,推送停车盘横移至相互衍接的另一支撑架上,再由升高机同步降下二支撑架,重新造成车轮配合到另一对轮轨上,完成横移交换动作;虽然现有横移装置具备停车盘横移交换功能,唯其造价成本相当高,横移准位又不易控制,就少车位的此类型停车场建置(预算)成本而言,常因不符经济效益而难以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解决现有机构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停车盘的侧边车轮组设在二对平行并排的轮轨上,该二对轮轨相对于该停车盘的底部各设有至少一组纵送装置,推送该停车盘沿着轮轨纵向滑动,且该二对轮轨的前后端轨道上相对该停车盘车轮的轮距各形成有一外缺口部及至少一内截断部;
[0006]二组横移装置分别设在该二对轮轨的前后端,该每一组横移装置包括有至少二支滑轨、一外轮架、至少一内轮架、一组横送器及一组推盘器;其中:
[0007]该至少二支滑轨分别横设在该二对轮轨的该外缺口部与外缺口部之间,及该内截断部与内截断部之间,该至少二支滑轨上部各具有一滑道;
[0008]该外轮架为相对于该对轮轨间距长度的框架体,该外轮架两端对应于该外缺口部各具有一段轮轨填补部,该轮轨填补部置入该外缺口部中与该轮轨形成接轨,且该外轮架内部设有一接链部,该外轮架并相对该滑轨的滑道设有配合在该滑道上的至少二滑轮;
[0009]该内轮架为相对于该对轮轨间距长度的框架体,该内轮架两端对应于该对轮轨的内截断部各具有一段轮轨填补部,该轮轨填补部置入该内截断部中形成接轨,且该内轮架内部设有一接链部,该内轮架并相对另一该滑轨的滑道设有配合在该滑道上的至少二滑轮;
[0010]该一组横送器由一马达带动一转轴而传动二出力链轮所构成,该二出力链轮分别组设在该二滑轨的一端,各由一链条与一设在该滑轨另一端的被动链轮相接,且由该链条的一部份节段分别与该外轮架及内轮架的接链部形成固定;
[0011]该一组推盘器具有一与该外轮架连结的载座,该载座上相对于该停车盘底部设有多个摩擦滚轮,该摩擦滚轮并由一马达带动,能够推动该停车盘的车轮离开该外轮架与该内轮架的轮轨填补部。
[0012]其中,该纵送装置由至少一马达带动多个摩擦转轮所构成,由该摩擦转轮接触该停车盘的底部,推送该停车盘沿着轮轨进行纵送滑动。
[0013]其中,所述的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纵送装置的每一摩擦转轮在该停车盘底部与一纵向直列的凸摩擦条接触,而该推盘器的每一摩擦滚轮错开该摩擦转轮对停车盘底部该摩擦条摩擦转动轨迹,而各与该停车盘底部下凸的一摩擦条面接触。
[0014]其中,所述的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对轮轨的前后端各在该横移装置的一侧边还设有一辅助轨道,该横移装置的推盘器的载座一端相对该辅助轨道设有至少二滑动轮配合在该辅助轨道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0016]首先,当一对轮轨的前端预留作为车辆进出部,而空出无停车盘的交换空间时,另一对轮轨前端的停车盘,通过该端横移装置的横送器马达启动,则被链条拉动的外轮架与内轮架,即可载送该停车盘横移至该交换空间,并造成内、外轮架两端轮轨填补部置入于该对轮轨前端的内截断部与外缺口部中接轨,若此一停车盘非欲送取的停车盘,仅须利用推盘器推动停车盘的车轮离开内、外轮架的轮轨填补部,进入该对轮轨的轨道上暂停,只要启动横送器马达,控制内、外轮架回位,即能由该另一对轮轨上纵送装置,推送后续停车盘的车轮走上内、外轮架的轮轨填补部上,使该另一对轮轨的后端空出无停车盘的空位后,接续运用二对轮轨后端横移装置的横送器马达启动,同理,由该对轮轨后端停车盘横移时,也仅须通过横送器控制内、外轮架回位,就能由该对轮轨上的纵送装置,推送交换空间的停车盘往后端位移,再次空出交换空间,继续进行停车盘交换;整体结构的使用,就纵深面窄的停车场地而言,二对轮轨上纵送装置纵送停车盘前后滑动位移,通过二对轮轨前后端各形成有外缺口部、内截断部及各设置有一组横移装置,仅须横移装置的横送器控制内、外轮架载送停车盘横移,再配合有推盘器将横移后的停车盘推回到轮轨的轨道上再作纵送,如此,达到二对轮轨上停车盘可简易相互进行交换,而具备结构简单的经济效益。
[0017]其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凭借停车盘的车轮走上该轮轨填补部时,摩擦转轮离开摩擦条的接触,俾使外轮架与内轮架载送停车盘横移的动作有效减少阻力,反之,则在推盘器推动停车盘的车轮离开轮轨填补部时,造成摩擦滚轮离开摩擦条面,而摩擦条重新与摩擦转轮接触,减少外轮架与内轮架的回位动作过程的阻力。
[0018]再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使载座依附在该外轮架上沿着滑轨横移滑动的过程,载座上马达及摩擦滚轮有无承受停车盘时的重量,可凭借滑动轮在辅助轨道上滑动所产生的力量分担作用,增加外轮架滑动位移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图;
[0020]图2是图1的A —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4是图2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7是图1的C 一 C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二对轮轨前端停车盘横移的动作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二对轮轨前端停车盘横移后重新入轨的状态示意图;
[0029]图11是图10的D — D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图11的E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1]图13是图11的F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2]图14是本实用新型二对轮轨前端内、外轮架回位的动作示意图;
[0033]图15是本实用新型二对轮轨后端停车盘横移的动作示意图;
[0034]图16是本实用新型二对轮轨后端内、外轮架回位的动作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停车盘10;车轮11 ;摩擦条12 ;摩擦条面13 ;轮轨20、20A ;外缺口部21、21A ;内截断部22、22A ;纵送装置30、30A ;马达31 ;转轴32 ;摩擦转轮33 ;横移装置40 ;滑轨41、4认;滑道410、410A ;外轮架42 ;轮轨填补部420 ;接链部421 ;滑轮422 ;内轮架43轮轨填补部430 ;接链部431 ;滑轮432 ;横送器44 ;马达440 ;转轴441 ;出力链轮442 ;链条443 ;被动链轮444 ;推盘器45 ;载座450 ;摩擦滚轮451 ;马达452 ;滑动轮453 ;交换空间50 ;辅助轨道60。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一种停车盘横移交换结构,如图1、2、3、4、5、6、7、8,是至少两个停车盘10的侧边车轮11组设在二对平行并排的轮轨20、20A上,该二对轮轨20、20A,相对于该停车盘10的底部,各设有至少一组纵送装置30、30A,推送该停车盘10沿着轮轨20、20A纵向滑动,且该二对轮轨20、20A的前后端轨道上,相对该停车盘10车轮11的轮距,各形成有一外缺口部21、21A及至少一内截断部22、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