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返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00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的返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座椅的返回装置,尤其与酒吧高脚凳的返回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酒吧高脚凳大体上是众所皆知的座椅。然而,其缺点是人坐在上 面,几乎无法转动。漫长夜晚的久坐者,背部的肌肉将感到疲倦,致 使坐者的坐姿不良。大多数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人,同样地成为背部肌 肉力退化的主因。这些人,尤其是那些背部肌肉力已经减弱的人,如 果也花费整晚时间坐在静止不动的酒吧高脚凳上,通常会造成坐姿不 良,并因此而产生背痛。 一持续性、制式地对推间盘增加负荷的坐姿, 将引起血液循环的不顺,其后果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背部伤害。另一个 不利的因素是,坐在酒吧高脚凳的双腿是悬空倾斜向下,因此,多数 的坐者会有形成弓背的倾向。如果察觉这种坐姿不舒服,酒吧的顾客 会支撑自身于酒吧高脚凳的横杆上,而这又再一次导致推间盘单侧的 过度负荷。
WO-A-96 24 273专利号显示一座椅的返回装置,尤其是酒吧高 脚凳的返回装置,包含一主要的圆柱体中间部分,是支撑座椅部分的 零件,此中间部分的底座藉由返回装置支承住倾斜及回弹,其中底座 部分与中间部分之间藉由一弹性材料形成的套管直接连结,且套管不 但被安置于侧壁之间而且也安置于前壁之间。
由于这一事实,中间部分在底座上直接维持倾斜及回弹,坐者可 一再轻微地前后摇摆。因此,背部肌肉同样地始终维持轻微的移动,而推间盘可随时供应血液。
一有弹力中间部分会引起酒吧高脚凳的振荡,即使是其纵向轴的 极小动作,因此背部肌肉会一再地移动,并摆动幅度将会过大,不熟 练的人将无法安全地长时间坐于其上。此外,推间盘也没有任何静载
荷的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技术所存在缺陷,提供
一种座椅的返回装置。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座椅的返回装置,尤其是酒吧高脚凳的返回装置,包含一主要 圓柱体的中间部分是支撑座椅部分的零件,在中间部分的底座部分藉
由返回装置支承住倾斜和回弹,其中底座部分包含一固定轴,在底座 部分和中间部分之间铰链点位于轴上端且靠近座椅部分,以限制座椅
部分钟摆运动的范围,在轴及上端部分之间提供一具弹性的材料,这 弹性材料不但被安置于侧壁之间而且也安置于前壁之间。
上述返回装置提供一橡胶金属摆动连接器于中间部分与底座部 分之间。
上述返回装置的回弹力是可调整的。
上述中间部分是经由花键连结架设于返回装置上。
上述返回装置主体管状的上端部分,此上部末端供花键联结及底
座部分使用,被固定于底座部分的支臂上。
上述轴架设在底部部分上,轴的底侧包括底部部分的内部及轴的
上部,颢似一杯状物围绕于轴上端部分。
上端部分,轴及底部部分皆与螺杆相互连结,返回装置初始应力的作用是藉由调整螺母与螺杆的协同操作。
螺杆头端及上端部分之间,额外配置一弹性组件。 返回装置的末端,提供一增强摩擦接触装置,使其能接触到地板。 藉此,本发明通过底座部分包含一固定轴,及于底座部分和中间 部分之间的铰链点,此铰链点位于固定轴的上端,由固定轴确保铰链 部件不会离座椅表面太远,因此,钟摆的动作被局限于一有效的范围。 此外,从地板至预定距离的轴上安置一脚圈是有用的。此脚圈被 锁定固定于轴上,所以实际上是固定的。因此坐者可以将脚置于脚圈 上,尽管其臀部及上半身的摆动,由于脚已放在脚圈上,故得以安全 且沉稳地坐着。脚圏具有在轴上垂直调整的优势,坐者可依其最佳的 配置调整之。
一变体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已为中间部分的回弹做好准备,包含一 中央支柱及一弹簧结构,中央支柱及弹簧结构连结串联于负荷座椅的
流变力。
要让这两部分的串联连结成为可能,中央支柱的设计在没有安装 弹簧减弱纵向轴的功能下,需能垂直调整。
这是变体结构具体实施例的有利之处,另 一个有利之处为中央支 柱与弹簧结构被安置于同轴,且中央支柱与弹簧结构之间形成一导向 轴承。中心支柱和弹簧结构的同轴排列,使得它有可能在一个相对紧 凑的排列中,实现串联连结中央支柱与弹簧结构。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如上所述-倾斜点不会离座椅表面太远,因此只是简单地让中央 支柱和弹簧结构的排列相互紧邻,将会造成倾斜点位置离底座部分太远。
弹簧结构的有利之处在于具有动态及静态的弹簧座架,被嵌住于 弹簧间,这个相对简单的构造,使得它有可能使用一个适合的标准弹簧。
中央支柱有利之处在于被设计成为 一可调整距离的弹簧支柱,例 如,举例来说, 一充气弹簧,至少有一垂直导轨与导向轴拟目互配合。
导向轴承有利之处在于包含一垂直间隔的对开式滑动轴承,而滚 珠或滚柱是用来作为轴承的最佳组件。
在一个特别的较佳实施例中,轴承组件受到压挤弹簧的挤压而靠 近导轨。当轴承组件没有弹簧加载的作用时,这期间摆动及振荡动作 所产生误差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并且对活动的动态坐姿产生非常大的 》皮坏性岁文应。
在导轨上的每个轴承安装至少二种轴承组件是有利的。
本案例之轴承组件有利之处在于能固定轴承组件的装置,轴承组
件的装置压挤轴承组件至导轨上;或经由压缩弹簧;或经由一弹性变 形区域或经由 一弹性突出物。压缩弹簧或弹性变形区域或突出物压挤 轴承组件呈向心式的辐射状。
导轨其有利之处在于被设计成一管状,其管子前端连接到弹簧支
柱的尾端和其后端连接到弹簧座架的动态端。
此外,安置一滑动轴承轴套于导轨管和弹簧支柱之间是有利的, 其较佳的设计是当作一个充气弹簧。关于中间部分的纵向轴在一个动 态活动期间的连续振荡摆动,主要是其弹簧结构是一回弹程度极低的 充气弹簧,此为滑动轴承轴套主要用于垂直调整期间的结果。
导向轴承最佳安置是在支承脚的主体上,其中轴承配件被弹簧加 载支承住,且位移成辐射状。关于中间部分的纵向轴,其尺寸误差为 弹簧加载的轴承组件所弥补,以产生一致,无故障和几乎无声的振动。
支承脚的主体最好经由 一花键连结架设于底座部分的轴上。
可调整动态和静态弹簧座架之间的间距是有利的。为此目的,一个可旋转的活接头螺母成为支承脚主体上支撑弹簧的装置,且被用来 施以弹簧的预张力。弹簧的预张力,使得摇摆型垫凳能够依人体重量 调整,其结果是,当某人坐于其上时,座椅表面不会下沉,就可远离 或只感到少许的不愉快。经由可旋转的活接头在支承脚主体上形成预 张力的机制是有利的,经由此螺母,并藉由旋转该螺母,弹簧可被施 以预张力或》丈+〉。
返回装置的有利之处在于设计一橡胶金属摆动连接器于中间部 分和底座部分之间。并且可透过一手^"调整此回弹力。


图1显示摇摆型垫凳的侧视图及其半剖面图2显示图1中间部分末端的剖面图,为一张;改大3见图3显示中间部分有导向轴承的区域;
图4a显示通过中间部分导向轴承区域的横断面;
图4b显示图4a较详细的放大视图4c显示图4b不同具体实施例的^L图5显示轴与脚圈的斜视图6显示一变体轴的横l^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显示摇摆型垫凳的侧视图及其半剖面图,包含一座椅部分1, 一中间部分3和一底座部分2。中间部分3具有中央支柱4和弹簧结 构5,及支承住倾斜及回弹之底座部分2的末端。中央支柱4被设计 成为一垂直可调整的弹簧支柱10,通常为一充气弹簧。座椅部分1 经由一塞型接头22连结固定弹簧支柱10,且藉由位于弹簧支柱10末端的轴承23转动此弹簧支柱的纵向轴。为了要调整座椅表面1的
垂直位置, 一控制杆24 ;故安置于底侧,当促动时,以此方法作用于 弹簧支柱,随后即能以已知的方法垂直调整。此外,中央支柱4尚包 含一个垂直导轨11,此导轨被设计成管状环绕于弹簧支柱10周围, 经由轴承23旋转连结于弹簧支柱10的末端。
为了要达到活动动态坐姿行为的需求,弹簧结构5需顺畅连结串 联中央支柱4的流变力。
一逆向装置,其流变力的发生,同样有可能先经由弹簧结构,再 通过中央支柱。
弹簧结构5包含一个静态弹簧座架8, 一弹簧9及一个动态弹簧 座架7。动态弹簧座架7连结固定于导轨11的上端。对于中心支柱4 和弹簧结构5的相对运动, 一导向轴承6形成于弹簧结构5和导轨 11之间。I个仿效之具体实施例说明,导向轴承6包含两个轴承12, 维持在支承脚主体15上端固定的部分。支承脚主体15形成于中央支 柱4的底端,并且经由花键连结16架设于底座部分2的结构体。在 这底端区域中,支承脚主体15具有一外螺紋旋紧于活接头螺母17上, 同时成为弹簧9的支撑装置。活接头螺母17可对弹簧9施以预张力, 因此,当座椅承载要匹配至坐者的重量时,座椅表面l会沉降一段距 离。
在中间部分3的底座部分2藉由返回装置21支承住倾斜和回弹, 其中底座部分2包含一固定轴40,在底座部分2和中间部分3之间 铰链点位于轴40上端且靠近座椅部分1,以限制座椅部分1钟摆运 动的范围;中间部分3经由花键连结16被架设于底座部分2的返回 装置21上。返回装置21被设计成为一个橡胶金属摆动连接器,包含 一主体为管状的上端部分25,此上部末端的花键联结16及一底部部分27被固定于底座部分的支臂31上。轴40净皮架设于底部部分27上, 轴40的底侧,包括底部部分27的内部及类似一杯状物围绕于其上侧 的上端部分25。 一具弹性的材料26被提供于轴40之上侧及上端部 分25之间。该弹性材料不但被安置于前区而且也安置于侧壁之间。 上端部分25,轴40及底部部分27经由一个螺杆29互相连结,其中 返回装置21的预张力是藉由可调整螺母28与螺杆29的协同操作, 因此可调整其回弹力。图1显示一变体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在螺杆 29头端及上端部分25之间,额外配置一弹性组件30,此弹性组件使 返回装置21的工作行为呈现较为緩和及通畅的方式。
一导向环50经由套环52被固定于轴40的圓柱体外侧。套环52 具有一螺紋孔,并连带一调整螺钉53,可透itlip圏50来锁定轴40。 松开调整螺钉53,可使脚圈50在轴40的区域内做垂直调整。
底座部分2通常被设计成一近乎死循环的构型,即返回装置21, 因此,中间部分和座椅部分经由支臂31被固定于中心位置。当座椅 受到承载作用时,支臂31会弹性变形,因此摇摆型垫凳经由返回装 置21末端之增强摩4寮接触装置33的挤压而靠近地面。
摇摆型垫凳在环形底座部分2中安置的滚柱或滚珠34,在座椅 遭受承载时,底座部分2产生偏斜。依据DIN标准,也有可能使用" 滚柱或滚珠"以锁定其弹出的状态,当座椅受到轻微的承载时,摇摆 型垫凳容许位移的发生,当负荷满载时,底座部分2会产生偏斜。
图2显示中间部分3的末端部分及图l显示摇摆型垫凳返回装置 21的放大视图。脚圈50未说明于此图例中。本案例有关中间部分3 的纵向轴在活动的动态振荡期间,导轨11和弹簧结构5之间所产生 相对运动。此相对运动可能是上文提及位于导轨11和弹簧结构5之 间的导向轴承6所造成。下列的图例将对此导向轴承6做更为充分的解释。在弹簧弹出的状态中,弹簧9的路径受限于垂直导轨11末端
的停止装置35。此停止装置35在支承脚主体15上进行推移。为了 设计路径限制的装置,使其向上时无声, 一橡胶环36被连结于支承 脚的主体"与停止装置35之间。为了限制其往下滑落, 一有弹性的 停止装置32被提供于螺杆29头端的上面。
图3显示中间部分的剖面图,其中安装了导向轴承6。在I个仿 效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中,导向轴承6包含两个轴承12位于支承脚主 体15上并与导轨11协同操作。轴承12的每一面,分别有4个轴承 组件13分布于导轨11的周围,这些轴承组件13可能被设计成为滚 柱或滚珠。(亦见于图4a)。在一个仿效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中,轴承 组件13被设计成滚柱,这滚柱轴两端含有轴承组件的配件18。这些 轴承组件的配件18以辐射状位移的方式至一定的范围以顶住支承脚 的主体15,因此使弹簧加载于导轨ll的方向。两种变体之压挤弹簧 的具体实施例说明,第一种变体的具体实施例为轴承组件的配件18 经由管37上压缩弹簧19的支撑,环绕于支承脚主体15的周围,从 而挤压轴承组件13朝向导轨11的方向。管37从支承脚主体15上面 管状区域的上方被插入,且与支承脚主体15协同操作以固定轴承装 置12。
在第二个仿效之具体实施例中,每个轴承组件的配件18具有一 弹性突出物20,藉其弹性形变,同样地压挤轴承组件的配件18,因 此轴承组件13靠近导轨11 。
图4a显示一穿过轴承装置12的剖面图,已描绘于图3,图4b 显示图4a的放大详细视图,这些变体的具体实施例说明轴承组件13 的经由压缩弹簧19压挤弹簧,而被支撑于管37上。
图4c重制如图4b的相同细节,但是为不同变体的具体实施例。在图4c中,该轴承组件的配件18具有一弹性突出物20,此物同样 地被支撑于管37上,因此,压挤轴承组件13靠近导轨11。
图5显示一脚圈50架设于轴40上的釗4见图。轴40主要为圓柱 形设计,且其末端有偏移41。轴40其末端以精确密合的方式装置于 底部部分37,以至于圆柱体的表面产生十分平滑。在其上端(未见 于图例),轴40上有一似杯样的设计用以托住弹性材料26及上端部 分25。
在中心位置,轴40有一通道42用来^lt接螺杆29,以做为回返 装置21的预张力及调整用。
轴40通常以铝压铸的部件设计,以额外提供外墙和通道40之间 加强肋43的可能性。
脚圏50经由套环52架设于轴40外部的周围,其后经由调整螺 钉53将其锁定于轴上。脚圈50经由支架51连接至套环52,通常其 直径约为500厘米。
图6进一步显示轴40之变体结构的具体实施例,此轴由固体材 质所制造,如一铝铸部件。此轴同样地有承接螺杆29的通道42和偏 移41。此轴能制成各种不同的长度。从其可迅速插入底部部分27的 论据观之,将非常容易依使用者的需求以轴的长度来配合酒吧高脚凳 的高度。调整螺杆29至轴的长度,所有这些都已被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 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 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座椅的返回装置,尤其是酒吧高脚凳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要圆柱体的中间部分(3)是支撑座椅部分的零件(1),在中间部分(3)的底座部分(2)藉由返回装置(21)支承住倾斜和回弹,其中底座部分(2)包含一固定轴(40),在底座部分(2)和中间部分(3)之间铰链点位于轴(40)上端且靠近座椅部分(1),以限制座椅部分(1)钟摆运动的范围,在轴(40)及上端部分(25)之间提供一具弹性的材料(26),这弹性材料(26)不但被安置于侧壁之间而且也安置于前壁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返 回装置(21)提供一橡胶金属摆动连接器于中间部分(3)与底座部分(2)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返 回装置(21)的回弹力是可调整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 其特征在于中间部分(3)是经由花键连结(16)架设于返回装置(2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返 回装置(21)主体管状的上端部分(25),此上部末端供花键联结(16) 及底座部分(27)使用,被固定于底座部分(2)的支臂(3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轴 (40)架设在底部部分(27)上,轴(40)的底侧包括底部部分(27)的内部 及轴(40)的上部,类似一杯状物围绕于轴(40)上端部分(25)。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端部分(25),轴(40)及底部部分(27)皆与螺杆(29)相互连结,返回装 置(21)初始应力的作用是藉由调整螺母(28)与螺杆(29)的协同操作。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螺 杆(29)头端及上端部分(25)之间,额外配置一弹性组件(30)。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座椅的返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返 回装置(21)的末端,提供一增强摩擦接触装置(33),使其能接触到地 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座椅的返回装置,尤其是酒吧高脚凳的返回装置,包含一主要圆柱体的中间部分是支撑座椅部分的零件,在中间部分的底座部分藉由返回装置支承住倾斜和回弹,其中底座部分包含一固定轴,在底座部分和中间部分之间铰链点位于轴上端且靠近座椅部分,以限制座椅部分钟摆运动的范围,在轴及上端部分之间提供一具弹性的材料,这弹性材料不但被安置于侧壁之间而且也安置于前壁之间。藉此,摆动幅度将不会过大,得以安全且沉稳地坐着。
文档编号A47C3/02GK101288533SQ20081002836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8日
发明者哥洛克 申请人:东莞市美缇皮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