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学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26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学步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学步车,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学步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学步车其高度调节器调节到最低高度时,面板会突然往下掉,调节时容易因无防备而夹到手,且容易出现小孩意外触碰高度调节器导致的夹伤或绊倒的后果,安全性欠佳。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安全学步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学步车,有效解决传统的学步车其高度调节器调节到最低高度时面板会突然往下掉,导致的调节时容易因无防备而夹到手、小孩意外触碰高度调节器导致的夹伤或绊倒的后果、安全性欠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学步车,包括面板1、底圈2、轮子、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中部和第二支撑杆4中部铰链连接,第一支撑杆3底部与底圈2铰链连接,第一支撑杆3顶部通过高度调节器5与面板1连接,第二支撑杆4顶部与面板1铰链连接,底圈2内壁开有槽6,第二支撑杆4底部伸入槽6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钮7、挡块8和弹簧9,按钮7与挡块8由驱动杆71连接,底圈2设有允许驱动杆71穿过的孔21,所述弹簧9套在驱动杆71外,弹簧9一端由按钮7底端限位,弹簧9另一端由孔21周围的挡边22限位,挡块8伸入槽6内。

所述挡块8上与第二支撑杆4接触处设有凹位81。

所述孔21在底圈2上壁,按钮7在孔21的上方,挡块8在孔21的下方。

所述底圈2设有当弹簧9压缩时能容纳挡块8的第一凹槽23。

所述底圈2设有当弹簧9压缩时能容纳按钮7下部的第二凹槽24。

所述驱动杆71位于槽6的远离底圈2中部的一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安全学步车包括面板、底圈、轮子、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中部和第二支撑杆中部铰链连接,第一支撑杆底部与底圈铰链连接,第一支撑杆顶部通过高度调节器与面板连接,第二支撑杆顶部与面板铰链连接,底圈内壁开有槽,第二支撑杆底部伸入槽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钮、挡块和弹簧,按钮与挡块由驱动杆连接,底圈设有允许驱动杆穿过的孔,所述弹簧套在驱动杆外,弹簧一端由按钮底端限位,弹簧另一端由孔周围的挡边限位,挡块伸入槽内,如需折叠,只要利用高度调节器将面板往下调,当高度调节器达到最低限度时,挡块挡住第二支撑杆,面板就不会突然往下掉,保护了调节者和小孩的安全,随后按下按钮,弹簧压缩,挡块往下移动,第二支撑杆继续移动,面板就开始往下掉,人们对此做好了面板往下掉的准备,且根据重力加速度可知面板在这种高度掉下来的最高速度也是很安全的低速,即使夹到所产生的伤害也很低,十分安全。所述挡块上与第二支撑杆接触处设有凹位,能很好地包住第二支撑杆,防止第二支撑杆意外脱离挡块,大大减小挡块和第二支撑杆的磨损。所述孔在底圈上壁,按钮在孔的上方,挡块在孔的下方,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底圈设有当弹簧压缩时能容纳挡块的第一凹槽,不用再底圈上另外开孔,能保护挡块免受磨损沾污。所述底圈设有当弹簧压缩时能容纳按钮下部的第二凹槽,使得按钮与底圈更贴合,能保护按钮底部免受磨损沾污。所述驱动杆位于槽的远离底圈中部的一端内,能让槽为第二支撑杆提供最大的移动范围。

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学步车其高度调节器调节到最低高度时面板会突然往下掉,导致的调节时容易因无防备而夹到手、小孩意外触碰高度调节器导致的夹伤或绊倒的后果、安全性欠佳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置调到最高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器调到最低时且按钮未按下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 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器调到最低时且按钮按下瞬间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钮按下完成折叠后的剖视图。

图7为图6 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1、底圈2、轮子、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中部和第二支撑杆4中部铰链连接,第一支撑杆3底部与底圈2铰链连接,第一支撑杆3顶部通过高度调节器5与面板1连接,第二支撑杆4顶部与面板1铰链连接,底圈2内壁开有槽6,第二支撑杆4底部伸入槽6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钮7、挡块8和弹簧9,按钮7与挡块8由驱动杆71连接,底圈2设有允许驱动杆71穿过的孔21,所述弹簧9套在驱动杆71外,弹簧9一端由按钮7底端限位,弹簧9另一端由孔21周围的挡边22限位,挡块8伸入槽6内,如需折叠,只要利用高度调节器5将面板1往下调,当高度调节器5达到最低限度时,挡块8挡住第二支撑杆4,面板1就不会突然往下掉,保护了调节者和小孩的安全,随后按下按钮7,弹簧9压缩,挡块8往下移动,第二支撑杆4继续移动,面板1就开始往下掉,人们对此做好了面板1往下掉的准备,且根据重力加速度可知面板1在这种高度掉下来的最高速度也是很安全的低速,即使夹到所产生的伤害也很低,十分安全。

所述挡块8上与第二支撑杆4接触处设有凹位81,能很好地包住第二支撑杆4,防止第二支撑杆4意外脱离挡块8,大大减小挡块8和第二支撑杆4的磨损。

所述孔21在底圈2上壁,按钮7在孔21的上方,挡块8在孔21的下方,方便使用者使用。

所述底圈2设有当弹簧9压缩时能容纳挡块8的第一凹槽23,不用再底圈2上另外开孔,能保护挡块8免受磨损沾污。

所述底圈2设有当弹簧9压缩时能容纳按钮7下部的第二凹槽24,使得按钮与底圈2更贴合,能保护按钮7底部免受磨损沾污。

所述驱动杆71位于槽6的远离底圈2中部的一端内,能让槽6为第二支撑杆提供最大的移动范围。

这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学步车其高度调节器调节到最低高度时面板会突然往下掉,导致的调节时容易因无防备而夹到手、小孩意外触碰高度调节器导致的夹伤或绊倒的后果、安全性欠佳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