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结构及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93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加热结构及加热容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水杯等加热容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目前,为了使电热水杯等加热容器控制加热过程,需要对加热时的温度进行检测。一般的,通常可用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NTC)热敏电阻进行检测。具体的,一般在电热水杯的杯体内壁上开孔,并将NTC热敏电阻探头从开孔处伸入电热水杯的内腔中,以完成温度检测工作。

然而,NTC热敏电阻探头和杯体内壁之间的密封难度较大,且容易产生漏水现象,NTC热敏电阻探头在电热水杯的内腔中,也不利于美观和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结构及加热容器,以克服现有的加热容器的热敏电阻位于杯体内部,容易发生漏水现象,且美观性差,不利于清洁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结构,包括加热元件和用于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与加热元件底部连接的至少三个电连接件,至少三个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加热元件底部还丝印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两端触点分别通过连接在触点上的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与控制装置连接,以使控制装置获取加热元件的温度。这样,通过将热敏电阻丝印在加热元件上,并通过至少三个电连接件将热敏电阻的触点与控制装置连接,不仅能够通过热敏电阻检测加热元件的温度,以控制加热容器的加热过程,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由于热敏电阻丝印在加热元件上,所以加热结构的整体结构密封性更好,不会发生漏水等泄漏现象,美观性好且易于对加热结构进行清洁。

可选的,加热元件为加热盘,加热盘底部丝印有发热丝。

可选的,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NTC)热敏电阻,或者为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PTC)热敏电阻。这样,热敏电阻检测到的加热盘的温度更加准确。

可选的,至少三个电连接件中还包括:第三电连接件,热敏电阻的两端触点中的其中一个触点为公共触点,发热丝具有正极触点,发热丝的负极触点通过公共触点与加热电源负极连接,第三电连接件与正极触点连接,正极触点通过第三电连接件与加热电源正极连接。这样,通过热敏电阻与发热丝共用一个公共触点,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的构造更加简单,加工制造成本更低。

可选的,至少三个电连接件中还包括:第四电连接件和第五电连接件,发热丝具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第四电连接件与正极触点连接,第五电连接件与负极触点连接,正极触点通过第四电连接件与加热电源正极连接,负极触点通过第五电连接件与加热电源负极连接。这样,通过在发热丝上设置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在热敏电阻上设置两端触点,并通过设置四个电连接件,使得发热丝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通过两个电连接件与加热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而热敏电阻则通过另外两个电连接件与控制装置连接,这样,发热丝与热敏电阻不共用触点,加热电源与发热丝的连接以及热敏电阻与控制装置的连接彼此分离,互不影响,当其中一个故障时,由于其彼此分离,能够及早的确认故障点,因此,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的控制更加精准,维护更加方便。

可选的,电连接件为触头。当电连接件均采用触头的形式时,触头能够通过自身抵接在触点上,从而保证与触点之间形成可靠的接触与电连接,且触头能够灵活拆卸或脱离。

可选的,当电连接件为触头时,电连接件和加热盘的底部抵接,而加热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电连接件的触头支架,触头支架位于加热元件下方,且触头支架与加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固定。这样,不仅更够提高加热结构的安装稳固性,更够保证电连接件始终与相应的触点连接,避免因电连接件没有相应的触点连接而引起加热结构的故障。

可选的,加热元件上设置有螺柱,触头支架上设置有与螺柱匹配的螺纹孔,加热元件通过螺柱和螺纹孔固定在触头支架上。这样,使得加热元件与触头支架的拆装更加方便,进而使得加热结构的安装与维护更加方便。

可选的,电连接件包括接触体和压向弹簧,接触体具有用于和触点接触的接触面和用于抵接在压向弹簧一端的固定面,压向弹簧另一端和触头支架抵接,以使电连接件通过压向弹簧的弹力抵接在触点上。

可选的,电连接件第一端具有用于和触点接触的接触面,电连接件第二端与触头支架连接,且电连接件具有弯折部,以使电连接件通过所述弯折部的形变弹力抵接在触点上。

可选的,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低于焊锡的熔变温度,电连接件与触点通过导线连接。这样在加热元件的工作加热温度较低时,可以直接通过导线与焊锡焊接的方式,来实现电连接件和触点之间的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热容器,包括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杯体和如上所述的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中的加热元件设置在杯体的底部。

可选的,加热容器还包括可固定在杯体底部的固定圈,杯体底部内缘具有环形台阶面,触头支架夹设在固定圈和台阶面之间。这样,可提高整个加热容器的密封性,避免发生漏水现象。

可选的,固定圈和杯体之间通过连接螺纹固定。这样,当加热容器需要维护时,使得加热容器的拆装更加方便。

可选的,触头支架和杯体的台阶面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加热容器的密封性,防止发生漏水现象。

可选的,杯体上还设置有温控器,温控器分别与热敏电阻以及加热元件电连接,温控器用于当热敏电阻感应到的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时切断加热元件的电源。这样,实现了加热容器的自动化控制,避免在需要切断加热元件的电源时,还需要手动操作,可提高用户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另一种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加热结构的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加热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加热容器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体;2—加热盘;3—控制装置;4—发热丝;5—触头;6—热敏电阻;7—杯盖;8—触头支架;9—固定圈;10—密封圈:12—温控器:

11—台阶面;21—螺柱;41—正极触点;42—负极触点;61、62—热敏电阻的两端触点;81—螺纹孔;500—接触体;510—压向弹簧;501—接触面;502—固定面;503—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结构,以克服现有的加热容器的热敏电阻位于杯体内部,容易发生漏水现象,且美观性差,不利于清洁的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加热元件2和用于控制加热元件2加热的控制装置3,加热结构还包括与加热元件2底部连接的至少三个电连接件5,电连接件5中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图中未示出),加热元件2底部还丝印有热敏电阻6,热敏电阻6的两端触点61、62分别通过连接在上述触点上的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与控制装置3连接,以使控制装置3获取加热元件2的温度。

具体地,加热结构中,就爱热元件通常为加热盘,在加热盘底部丝印有发热丝4,加热元件2用于加热液体等待加热物,控制装置3能够控制加热元件2的加热。此外,热敏电阻6丝印在加热元件2的底部,该热敏电阻6能够检测加热元件2的温度,具体地,触头5可通过抵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设置在加热元件2的底部,并且电连接件5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分别与加热结构2底部的热敏电阻6的两端触点61、62连接,热敏电阻6的两端触点61、62分别通过连接在上述触点上的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与控制装置3连接,这样,控制装置3可获取热敏电阻6检测到的加热元件2的温度。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通过将热敏电阻丝印在加热元件上,并通过至少三个电连接件将热敏电阻的两端触点与控制装置连接,不仅能够通过检测温度来控制该加热结构的加热过程,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由于用于检测温度的热敏电阻丝印在加热元件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在通过破坏加热元件的结构来固定及设置热敏电阻的方案,不会发生漏水现象,美观性好且易于对加热结构进行清洁。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中,上述热敏电阻6为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或者是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这样,热敏电阻检测到的加热盘的温度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3,电连接件5还包括:第三电连接件,热敏电阻6的两端触点61、62中的其中一个触点61为公共触点,发热丝4具有正极触点41,发热丝的负极触点通过公共触点6与加热电源负极连接,第三电连接件53与正极触点41连接,正极触点41通过第三电连接件53与加热电源正极连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3热敏电阻的两端触点61、62中的其中一个触点61为公共触点,发热丝4的负极通过公共触点61与加热电源负极连接,此外,发热丝4具有正极触点41,第三电连接件53和正极触点41上抵接或者通过导线焊接连接,正极触点41通过第三电连接件53与加热电源正极连接。这样,通过发热丝的正极触点以及热敏电阻的公共触点将发热丝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加热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这样加热结构中,热敏电阻与发热丝共用一个公共触点,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加工制造成本更低。

可选的,电连接件5和加热元件2之间的接触方式可以为抵接或者是焊接连接。当电连接件5和加热元件2的底部抵接时,此时,电连接件5可以为触头,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中还包括用于固定电连接件5的触头支架8,触头支架8位于加热元件2下方,且触头支架8与加热元件2的位置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加热元件2上设置有螺柱21,触头支架8上设置有与螺柱21匹配的螺纹孔81,加热元件2通过螺柱21和螺纹孔81固定在触头支架8上。

具体地,螺柱的数目应与螺纹孔的数目相等。例如,当加热元件为加热盘时,加热元件上设置有两个螺柱,两个螺柱相对于加热元件的中心轴线对称,相应地,触头支架的相对位置上同样设置有两个螺纹孔。当然,螺柱的数目也可以为三个,三个螺柱沿加热元件的圆周均匀设置,相应地,此时,触头支架上也设置有三个螺纹孔,三个螺纹孔同样沿触头支架的圆周均匀设置。

下面对该加热结构的装配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具体地,在加热结构装配的过程中,首先将电连接件5固定在触头支架8上,然后将加热元件2放置在触头支架8的上方,在将加热元件2放置在触头支架8的上方的过程中,使电连接件5抵接在相应的触点上,当将加热元件2放置在触头支架8的上方后,加热元件2上的螺柱21与触头支架8上设置的与该螺柱21匹配的螺纹孔81匹配在一起,将加热元件2固定在触头支架8上。这样能够将加热元件固定在触头支架上,通过加热元件与触头支架的紧密配合,可防止电连接件的横向及纵向移动,避免因电连接件移动造成电连接件没有抵接在相应的触点上,进而造成加热结构的故障。

进一步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4,电连接件5为触头时,包括接触体500和压向弹簧510,接触体500具有用于和触点接触的接触面501和用于抵接在压向弹簧一端的固定面502,压向弹簧510另一端和触头支架8抵接,以使触头5通过压向弹簧510的弹力抵接在触点上。

具体地,请参照图4,接触体500的接触面501为凸出于其固定面502的一个面,而其固定面502为一个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压向弹簧510一端抵接在固定面502上,另一端和触头支架8抵接。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结构的另一种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连接件5第一端具有用于和触点接触的接触面501,电连接件5第二端与触头支架8连接,且电连接件5具有弯折部503,以使电连接件5通过弯折部503的形变弹力抵接在触点上。

具体地,在加热结构的装配过程中,电连接件5的第一端通过接触面501与触点接触,第二端则与触头支架8连接,该电连接件具有弯折部503,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优选地,该电连接件5由易于变形的弹性材料构成。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加热元件的工作温度较低,例如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低于焊锡的熔变温度时,可以让电连接件与触点之间通过导线连接。这样在加热元件的工作加热温度较低时,可以直接通过导线与焊锡焊接,来实现电连接件和触点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加热结构包括加热元件和用于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与加热元件底部连接的至少三个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中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加热元件底部还丝印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两端触点、分别通过连接在上述触点上的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与控制装置连接,以使控制装置获取加热盘的温度。这样由于热敏电阻丝印在加热元件上,所以加热结构不会发生漏水等泄漏现象,美观性好,且易于对加热结构内部进行清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热敏电阻与发热丝并未共用公共触点,而是采用了两个独立的触点进行连接。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加热结构的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中,电连接件5还包括:第四电连接件和第五电连接件(图中未示出),发热丝4具有正极触点41和负极触点42,第四电连接件连接在正极触点41上,第五电连接件连接在负极触点42上,正极触点41通过第四电连接件与加热电源正极连接,负极触点42通过第五电连接件与加热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通过在发热丝上设置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在热敏电阻上设置两端触点,并通过设置四个电连接件,使得发热丝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通过两个电连接件与加热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而热敏电阻则通过另外两个电连接件与控制装置连接,这样,发热丝与热敏电阻不共用触点,加热电源与发热丝的连接与热敏电阻与控制装置的连接彼此分离,互不影响,当其中一个故障时,由于其彼此分离,能够及早的确认故障点,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的控制更加精准,维护更加方便。

实施例三

在前述加热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热容器,以应用如前述实施例一和二中的加热结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加热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加热容器的爆炸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容器,包括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杯体1和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中的加热元件2设置在杯体1的底部。

其中,加热容器可以为电热水壶或者其它常见的可对液体或固体加热的加热容器。在加热容器的杯体中可盛放有待加热的液体,比如水等。而加热结构中的加热元件设置在杯体中,且一般位于杯体的底部,这样加热结构中的加热元件在通电后,可实现对杯体内液体的加热。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触头支架8与杯体1的位置相对固定。例如,如图2所示,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相应地,触头支架8的顶部设置有与上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上述内螺纹和内螺纹将触头支架固定在杯体1上,实现触头支架8与杯体1的位置相对固定。

这样,加热容器通过在加热元件的下方设置用于固定触头等电连接件的支架,且触头支架与杯体的位置相对固定,能够提高触头的安装稳固性,保证触头抵接在相应地触点上,避免因触头没有抵接在相应地触点上而引起加热容器故障。

可选的,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容器,可包括杯盖7和底盖13。此外还包括可固定在杯体1底部的固定圈9,杯体1底部内缘具有环形台阶面11,触头支架8夹设在固定圈9和台阶面11之间。

进一步地,固定圈9和杯体1之间一般通过连接螺纹固定。

具体地,在杯子1底部内缘设置有环形台阶面11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相应地,固定圈9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使固定圈9与杯体1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设置固定圈,固定圈与杯体内壁紧密配合,可以防止发生漏水现象。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8,触头支架8和杯体1的台阶面1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10。具体地,在加热容器的装配过程中,首先通过加热元件2上的螺柱21以及触头支架8上的螺纹孔81将加热元件2、触头3、触头支架8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密封圈10安装在加热元件2上,之后将上述装配到一起的密封圈10、加热元件2、触头5、触头支架8安装到杯体1内的台阶面11上。这样,密封圈10与杯体1内壁紧密接触,可防止发生漏水现象。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容器,杯体1上还设置有温控器12,温控器12分别与热敏电阻6以及加热元件2电连接,温控器12用于当热敏电阻6感应到的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时切断加热元件2的电源。

具体地,例如,在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容器烧水的过程中,当加热容器内的水沸腾时,热敏电阻感应到的温度超过水的沸点,此时,温控制12切断加热盘2的电源,加热盘2停止对杯体内的水加热。这样通过设置温控器,可以自动控制加热元件的电源的通断,当需要切断加热元件的电源时,不需要手动切断,使用更加方便,用户体验感更好。

本实施例中,加热容器,包括用于盛放待加热液体的杯体和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中的加热元件设置在杯体的底部;加热结构包括加热元件和用于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与加热元件底部连接的至少三个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中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加热元件底部还丝印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两端触点、分别通过连接在上述触点上的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与控制装置连接,以使控制装置获取加热盘的温度。这样由于热敏电阻丝印在加热元件上,所以加热结构不会发生漏水等泄漏现象,美观性好,且易于对加热结构内部进行清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