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259发布日期:2018-07-20 17: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机广泛运用与人们的生活中。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方的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所述粉碎刀旋转。所述机座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竖向贯通的内腔,内腔的上下端口分别设有上盖和底座,所述外壳的前壁面上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通过卡扣或螺钉等方式固接在外壳上,且操作面板的外露面与外壳外侧壁间并不齐平设置,在安装时,需要将操作面板精确定位后再固接,导致机座结构复杂且安装麻烦,还会因操作面板和外壳融合性较差而影响食品加工机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通过改进面板与外壳间的连接结构来简化机座结构,既方便机座装配,还能提升机座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方的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所述粉碎刀旋转,所述机座包括竖向贯通的桶状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前侧部开设弧形开口的主体以及盖合在弧形开口上的弧形面板,弧形面板嵌入弧形开口并与主体外壁圆滑衔接,所述弧形面板上设有透光显示区域。弧形面板具有与弧形开口匹配的轮廓,弧形面板嵌入弧形开口,使得外壳具有圆滑、平整的外侧壁,既有效简化弧形面板与主体间的连接结构,还有效提升机座的装配融合性,提升美感。所述弧形面板具有与主体外侧壁匹配的弧形轮廓,使得嵌入弧形开口的弧形面板能与主体融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面板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弧形开口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周向定位组件以及径向定位组件。机座设有防止弧形面板脱离的径向定位组件以及防止弧形面板周向旋转的周向定位组件,以此确保弧形面板不会脱离弧形开口并始终精确固接在弧形开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周向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弧形开口两侧的抵触面,所述抵触面分别与弧形面板两侧壁匹配抵触。弧形面板嵌入弧形开口后,弧形面板中部凸出侧的外凸面与主体的外侧壁间圆滑衔接,使得弧形开口两侧的抵触面位于弧形面板周向转动的移动路径上,弧形面板通过其两侧壁面与抵触面匹配抵触实现周向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周向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弧形开口顶缘的插接孔以及设于弧形面板顶缘上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自下而上匹配插入所述插接孔中。弧形面板以低于预设工位的位置嵌入并自下而上抬升,使得插接柱竖向插入插接孔,插接柱的周向宽度与插接孔的周向宽度匹配,使得插接柱的两侧壁面与插接孔的两侧壁面匹配抵触,实现对弧形面板周向定位。此外,插接孔和插接柱插接配合,有效防止弧形面板顶面径向偏离预设工位。

作为优选,所述径向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弧形开口内端口的环形限位条、设于限位条两侧竖部上的条形缺口以及设于弧形面板内凹面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一端径向向内延伸并弯折形成钩体,所述缺口上段径向向内凸起形成与钩体匹配的限位块,所述弧形开口底部为敞口结构,钩体通过缺口下段插入弧形开口并上移卡置在限位块上。弧形开口的内端口向弧形开口轴线方向延伸形成环形限位条,环形限位条通过与弧形面板内凹面周缘抵触,防止弧形面板过度嵌入弧形开口,卡扣扣接在限位块上,防止弧形面板从弧形开口脱离,通过限位条和卡扣配合实现弧形面板在弧形开口中径向定位。所述弧形开口底部为敞口结构,便于嵌入弧形开口的弧形面板自下而上抬升至预设工位。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开口深度与所述弧形面板厚度匹配。限位条和弧形开口外端口间的距离与弧形面板周缘厚度相等,使得弧形面板内凹面周缘与限位条贴合时,弧形面板外凸面周缘与弧形开口外端口圆滑衔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座包括设于外壳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盖合在外壳下端口上并封堵所述敞口,所述径向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座顶面周缘的环槽以及下凸于外壳底面的环形凸筋。底座盖合在外壳的下端口上,使得环形凸筋匹配卡入环槽中,对外壳起到定形作用,此外,弧形面板受到的径向作用力会通过环形凸筋传递至环槽的侧壁上,有效限制弧形面板底缘径向偏离预设工位;底座封堵敞口,有效防止弧形面板从弧形开口的底部向下脱离,对弧形面板起到竖向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面板底面设有第一凸筋,所述主体底面设有第二凸筋,所述弧形面板底面与主体底面齐平设置,所述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凸筋。位于主体底面的第二凸筋通过环槽对底座起到定位作用,环槽通过设于弧形面板底面的第一凸筋对弧形面板起到径向定位作用,确保弧形面板精确装配在预设工位上。第一凸筋两端部分别与第二凸筋的两端部匹配衔接,并拼合形成可匹配卡入环槽的环形凸筋。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面板中部开设穿孔,所述穿孔中穿置有可旋转的旋钮,所述穿孔周缘形成透光显示区域。旋钮可自转地连接在穿孔内,并与设置在穿孔周缘的透光显示区域配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呈变径桶状,所述外壳上端口向外扩口形成帽檐部,所述机座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端口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与帽檐部间夹设环形灯带。外壳呈变径桶状,其上部外扩形成供环形灯带底面搭接的帽檐部,上盖与外壳固接并牢固夹持所述灯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弧形面板具有与主体外侧壁匹配的弧形轮廓,弧形面板嵌入弧形开口,使得外壳具有圆滑、平整的外侧壁,既有效简化弧形面板与主体间的连接结构,还有效提升机座的装配融合性,获得较好的美感。所述弧形面板具有与主体外侧壁匹配的弧形轮廓,使得嵌入弧形开口的弧形面板能与主体融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外壳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弧形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 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 为装配旋钮的弧形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7 为机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搅拌杯,3、联轴器,4、主体,5、弧形开口,6、弧形面板,7、透光显示区域,8、插接柱,9、限位条,10、缺口,11、卡扣,12、限位块,13、底座,14、环槽,15、环形凸筋,16、穿孔,17、旋钮,18、帽檐部,19、上盖,20、灯带,21、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7所示的一种结构简单的食品加工机,由内置电机1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方的搅拌杯2组成,所述搅拌杯2内设有粉碎刀,所述电机1通过联轴器3驱动所述粉碎刀旋转,所述机座包括竖向贯通的桶状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前侧部开设弧形开口5的主体4以及盖合在弧形开口5上的弧形面板6,弧形面板6嵌入弧形开口5并与主体4外壁圆滑衔接,所述弧形面板6上设有透光显示区域7。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机座内设有供电机1安装的容置腔,所述电机1的转轴竖置朝上设置,所述粉碎刀底面中部固接有竖置的刀轴,所述联轴器3包括与转轴顶部固接的下联轴部以及与刀轴底部固接的上联轴部。当搅拌杯2与机座分离时,联轴器3被拆解为互不相连的上联轴部和下联轴部,当搅拌杯2安装在机座上时,机座顶面为搅拌杯2提供稳定支撑,上联轴部和下联轴部互为联动,实现电机1驱动粉碎刀旋转的功能。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机座包括主体4、弧形面板6以及底座13等部件,相较于原有连接存在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的情况。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前侧部开设弧形开口5的主体4以及盖合在弧形开口5上的弧形面板6,弧形面板6嵌入弧形开口5并与主体4外壁圆滑衔接。通过在外壳的前侧部上预先开设供弧形面板6嵌置的弧形开口5,通过插接方式实现机座快速装配,有效简化结构并提高装配效率。

在实际装配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装配:

1.将弧形面板6以低于预设工位的高度嵌入弧形开口5,卡扣11通过缺口10下段穿越弧形面板6,此时,弧形面板6内凹面两侧边缘抵触在环形限位条9的两侧边上,弧形面板6的底缘向下外露于所述敞口,弧形面板6的外凸面与弧形开口5的外端口周缘齐平,所述卡扣11竖向投影位于限位块12竖向投影的内侧;

2.向上推动弧形面板6,使得弧形面板6沿限位条9的两侧边向上移动,使得弧形面板6的插接柱8插入插接孔21中、卡扣11抬升至限位块12背向弧形面板6侧,此时,弧形面板6的内凹面周缘匹配贴合在环形限位条9上,卡扣11的钩体扣合在限位块12背向弧形面板6侧的壁面上(如图2所示),弧形面板6底面和主体4底面配合形成齐平设置的环形凸筋15;

3.将底座13自下而上盖19合在外壳的下端口上,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使得环槽14自下而上套置在环形凸筋15上,环形凸筋15被卡置在环槽14的两侧壁面间。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底座13、主体4以及弧形面板6精确装配,并在三者间形成供电机1装配的容置腔。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弧形面板6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弧形开口5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周向定位组件以及径向定位组件,同时,所述周向定位组件以及径向定位组件同时对弧形面板6起到竖向定位作用,机座通过同时对弧形面板6进行周向定位、径向定位以及竖向定位来确保弧形面板6始终位于弧形开口5内的预设工位上。

在实际操作中,弧形开口5两侧设有抵触面,所述抵触面分别与弧形面板6两侧壁匹配抵触。当弧形开口5的轮廓呈矩形时,抵触面位于弧形开口5的两竖向侧壁上,且朝向弧形面板6设置。当弧形面板6嵌入弧形开口5时,抵触面就与弧形面板6两侧壁抵触,起到引导弧形面板6径向插入弧形开口5的作用,抵触面对弧形面板6起到周向定位的作用,防止弧形面板6以外壳轴线为中心进行周向转动。当弧形开口5的轮廓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或三角形时,设于弧形开口5两侧的抵触面只与处于预设工位的弧形面板6进行抵触限位,也能对弧形面板6起到周向定位作用,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周向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弧形开口5顶缘的插接孔21以及设于弧形面板6顶缘上的插接柱8(如图3所示),所述插接柱8自下而上匹配插入所述插接孔21中。所述插接孔21和插接柱8同轴设置,且轴线均为竖置,当弧形面板6自上而上抬升时,插接柱8能匹配插入插接柱8,当弧形面板6移动至预设工位时,插接柱8的外侧壁周缘与插接孔21的内侧壁周缘匹配贴合,对弧形面板6同时起到径向定位和周向定位作用。所述插接柱8至少为两个,且分置在弧形面板6的顶缘上。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径向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弧形开口5内端口的环形限位条9、设于限位条9两侧竖部上的条形缺口10以及设于弧形面板6内凹面上的卡扣11,所述卡扣11一端径向向内延伸并弯折形成钩体,所述缺口10上段径向向内凸起形成与钩体匹配的限位块12(如图4所示),所述弧形开口5底部为敞口结构,钩体通过缺口10下段插入弧形开口5并上移卡置在限位块12上。缺口10的下段为径向贯通设置,卡扣11通过缺口10下段自外向内插入主体4,钩体竖向投影由限位块12朝向弧形面板6侧移动至限位块12背向弧形面板6侧,以供钩体随弧形面板6上移并卡置在限位块12上,完成装配后,钩体与限位块12配合防止弧形面板6径向向外脱离主体4,弧形面板6的内凹面周缘与限位条9匹配贴合,防止弧形面板6过度径向嵌入弧形开口5,所述弧形开口5深度与所述弧形面板6厚度匹配,通过确保弧形面板6径向精确定位,使得弧形面板6外凸面与主体4外侧壁间圆滑衔接。此外,环形限位条9的底部区段跨接在敞口间,有利于增强主体4的结构强度。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机座包括设于外壳下方的底座13,所述底座13盖合在外壳下端口上并封堵所述敞口,所述径向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座13顶面周缘的环槽14(如图5所示)以及下凸于外壳底面的环形凸筋15。所述弧形面板底面设有第一凸筋,所述主体底面设有第二凸筋,所述弧形面板6底面与主体4底面齐平设置,所述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拼接形成所述环形凸筋15。弧形面板6通过设于弧形开口5下方的敞口抬升并装配至预设工位上后,主体4底面的第二凸筋和弧形面板6底面的第一凸筋拼合形成端面齐平的环形凸筋15。外壳横截面优选为圆形,使得环形凸筋15和环槽14也呈圆形,方便加工,还便于底座13以任意角度套置在环形凸筋15上,便于装配。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弧形面板6中部开设穿孔16,所述穿孔16中穿置有可旋转的旋钮17,所述穿孔16周缘形成透光显示区域7(如图6所示)。所述旋钮17外端外露在弧形面板6的外凸面外,内端穿过穿孔16并可转动地连接在设于机座内的支架上,使得旋钮17能在外端受到旋转作用力时进行自转。所述透光显示区域7设置在穿孔16周缘,位于弧形面板6的内凹面侧设有发光件,发光件产生的光线通过对应的透光显示区域7外射,使得相应透光显示区域7发光。在具体使用时,透光显示区域7配合旋钮17一起使用,位于穿孔16周缘的透光显示区域7被周向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显示区域,使用者通过转动旋钮17在多个选项中进行旋转,与各选项对应的显示区域会随着旋钮17选定而发光显示,透光显示区域7既为使用者提供选项指示说明,还通过发光状态来了解当前选定的选项,提升用户体验。此外,所述透光显示区域7还能根据需要来显示不通过旋钮17旋转的参数或状态,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外壳除了呈横截面直筒状外,所述外壳还可以呈变径桶状,使得外壳竖向截面的侧部具有弧形轮廓。为了确保外壳美观度,所述弧形面板6具有与外壳外侧壁匹配的弧形轮廓,提升弧形面板6与主体4间的融合性。所述外壳呈变径桶状,包括上大下小、两端大中部小等多种轮廓,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外壳上端口向外扩口形成帽檐部18,所述机座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端口上方的上盖19,所述上盖19与帽檐部18间夹设环形灯带20(如图7所示)。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电机1自上而下穿过外壳的上端口装入容置腔,在实际装配时,所述机座还包括封堵外壳上端口的上盖19以及夹持在上盖19和外壳间的灯带20,灯带20以及上盖19中部设有供电机1转轴向上穿越并与下联轴部固接的开孔。在安装时,灯带20搭接在帽檐部18上,上盖19通过紧固件固接在外壳上方,所述帽檐部18顶面边缘与灯带20底面外缘匹配,所述上盖19底面周缘与灯带20顶面外缘匹配,提升机座美观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