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形挡板的防洪墙

文档序号:26093044发布日期:2021-07-30 18:0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梭形挡板的防洪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洪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车库和地铁入口等硬土地基上的梭形挡板防洪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内涝现象日益严重。强降雨造成交通中断、停电事故,暴雨天气和异常偏多的降雨给我国的防汛工作敲响了警钟,目前对于防洪的传统做法时采用沙袋和木板来挡住雨水的涌进,但是暴雨的突袭往往来不及找沙袋等防汛物品,并且来不及组织人员防洪防堵,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者甚至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是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而言,洪水倒灌严重威胁着地下车库、地铁等低洼地区的安全;目前城市防洪装置多采用防洪墙进行防洪防汛,但是,防洪墙多为直线型结构,在安装时立柱和挡板必须呈一字型交替向前布置,在交替布置时,立柱和挡板必须保持绝对直线,在紧急情况下,立柱与挡板的安装很容易出现偏移,导致立柱与挡板无法配合安装在一起,从而使防洪墙出现缝隙,在挡板的安装时,立柱在地基上必须处于预紧状态,挡板才能装配到相邻的立柱内,再将立柱向下拧紧锁死,对挡板进行压紧密封,但是立柱在预紧状态下存在不稳定,甚至出现脱落的情况;并且防洪墙在使用时,如果防洪墙的局部挡板受损,由于防洪墙为一体式,便需要将多组立柱拆卸下来,对损坏的挡板进行更换,费时费力,并且影响到防洪墙的防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中现有防洪墙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梭形挡板的防洪墙,能够将多个固定柱沿一字型直接进行安装固定,将固定柱锁紧固定在地基上,再将防洪挡板装配到相邻的固定柱内,通过压紧座对防洪挡板进行压紧密封,完成防洪墙的搭建,极大的提高了防洪墙的搭建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梭形挡板的防洪墙,包括固定柱、防水挡板、压紧座和调节压紧组件,固定柱为工字型结构,固定柱的底部设有固定件,所述防水挡板设在固定柱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防水挡板的侧端卡套在固定柱的侧端内,防水挡板包括多个上下卡套在一起的梭形挡板,梭形挡板的底部设有凸出台,梭形挡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凸出台相对应的凹陷槽,上下相邻的梭形挡板之间设有第一防渗层;所述固定柱的背水面内侧设有竖向防渗层,防水挡板与竖向防渗层密封贴合,所述调节压紧组件包括设在固定柱迎水面内侧的固定架,固定架内套装有螺旋凸柱,在螺旋凸柱中部设有铰接座,铰接座内铰接有调节摆杆,固定柱的迎水面中部开设有与铰接座相对应的活动凹槽,调节摆杆延伸出活动凹槽,在防水挡板上设有与调节摆杆相对应的卡座;所述压紧座压紧套装在固定柱的顶部,压紧座的底部对称设有限位块,在压紧座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固定有限位板,固定柱的迎水面和背水面设有与限位板相对应的拉紧扣,所述限位板卡套在拉紧扣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高度为1200mm。

进一步的,在固定柱的底部设有第二防渗层,第二防渗层与固定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渗层、第二防渗层和竖向防渗层为柔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梭形挡板底部的凸出台的倾斜角度为60度。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凸柱的高度小于固定柱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为多个且均布固定在固定柱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防渗层的高度与固定柱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凸柱的内径r1小于螺旋轮的外径r2。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座固定在螺旋凸柱的中部内径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第一,防水挡板由多个梭形挡板配合组装而成,减小了防水挡板的占用空间,并且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运输难度,节约储存空间,上下相邻的梭形挡板之间设有第一防渗层,梭形挡板凸出台的倾斜角度为60度,增加了渗径,提高了防水挡板的防渗能力。

第二,固定柱为工字型结构,固定柱能够沿一字型直接进行安装固定,也可将固定柱预先沿一字型安装完成,使固定柱锁紧固定在地基上,固定柱与防水挡板不再需要依次交替向前布置,将固定柱安装完成后,梭形挡板能够通过固定柱的顶部依次向下装配到相邻的固定柱内,再通过压紧座对梭形挡板压紧密封,避免了在紧急情况下,立柱与挡板的安装出现偏移,导致立柱与挡板无法配合安装在一起,使防洪墙出现缝隙的情况;并且在螺旋凸柱的作用下,能够对防水挡板进行压紧,使防水挡板与竖向防渗层密封,保证了防水挡板的密封性,提高了防水挡板的整体防渗能力;通过固定柱与压紧座的相互配合也极大的提高了防洪墙的搭建效率。

第三,固定柱在安装时,不再需要进行预紧,可以直接将固定柱锁死在地基上,再进行防水挡板的装配安装,保证了防水挡板在安装时固定柱的稳定性,避免了固定柱不稳定甚至脱落的情况。

第四,当防水挡板的局部受损时,通过调整螺旋凸柱和拆卸压紧座,便能够将损坏的防水挡板拆卸下来进行更换,避免了需要将多组固定柱拆卸下来,对损坏的防水挡板进行更换的情况,提高了防洪墙的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固定柱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固定柱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压紧座的正视图。

图6为压紧座的侧视图。

图7为压紧座的立体图。

图8为固定柱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固定柱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为调节压紧组件使用状态示意之一。

图11为调节压紧组件使用状态示意之二。

图12为调节压紧组件俯视图。

图13为调节压紧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调节压紧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为螺旋凸柱俯视图。

图16为防水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梭形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防水挡板侧视图。

图19为压紧座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0为压紧座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防水挡板,101-梭形挡板,2-第一防渗层,3-固定柱,4-固定螺栓,5-第二防渗层,6-压紧座,601-限位板,602-限位块,7-拉紧扣,8-调节摆杆,9-卡座,10-活动凹槽,11-竖向防渗层,12-螺旋凸柱,13-固定架,14-转动轴,15-铰接座,16-凸出台,17-凹陷槽,18-斜向垫块,19-斜向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现有防洪墙中的立柱和挡板在安装时,必须呈直线交替向前布置,需要保证立柱与挡板之间的直线性,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交替布置时,立柱与挡板的安装很容易出现偏移,导致立柱与挡板无法配合安装在一起,从而使防洪墙出现缝隙,并且在挡板的安装时,立柱在地基上必须处于预紧状态,挡板才能装配到相邻的立柱内,再将立柱向下拧紧锁死,对挡板进行压紧密封,但是立柱在预紧状态下存在不稳定,甚至出现脱落的情况;防洪墙在使用时,如果防洪墙的局部挡板受损,便需要同时将多组立柱拆卸下来,对损坏的挡板进行更换,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梭形挡板的防洪墙,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柱3,固定柱3为工字型结构,固定柱3的高度为1200mm,且固定柱3的底部设有底座,在底座上均布固定有固定螺栓4,固定柱3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在地基上,底座下方固定有第二防渗层5,增加固定柱3的防渗性能,防水挡板1设在固定柱3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且防水挡板1的侧端卡套固定在固定柱3的侧端内,如图16-18所示,防水挡板1由多个上下卡套在一起的梭形挡板101组成,梭形挡板101的底部凸出台16,凸出台16的倾斜角度为60度,增加了渗径,提高了防水挡板1的防渗能力,梭形挡板101的顶部开设有与凸出台16相对应的凹陷槽17,各梭形挡板101通过凸出台16与凹陷槽17的配合能够从上到下依次装配卡套在一起,在上下相邻的梭形挡板101之间匹配设有第一防渗层2,第一防渗层2的长度与梭形挡板101的长度相同,第一防渗层2提高了防水挡板1的防渗能力。

如图8-9所示,在固定柱3的背水面内侧设有竖向防渗层11,竖向防渗层11的高度与固定柱3的高度相匹配,竖向防渗层11与固定柱3固定;在固定柱3的迎水面内侧设有固定架13,如图12所示,固定架13的内端侧固定在固定柱3上,固定架13内设有螺旋凸柱12,螺旋凸柱12内固定有转动轴14,螺旋凸柱12通过转动轴14转动套装在固定架12内,螺旋凸柱12的内径r1小于螺旋轮的外径r2,螺旋凸柱12的高度小于固定柱3的高度,如图13-14所示,在螺旋凸柱12的中部内径侧固定有铰接座15,调节摆杆8铰接在铰接座15内,在固定柱3的迎水面中部开设有与铰接座15相对应的活动凹槽10,调节摆杆8的外端部延伸出活动凹槽10,调节摆杆8在铰接座15的作用下能够在活动凹槽10上下摆动,且防水挡板1上设有与调节摆杆8相对应的卡座9,调节摆杆8的外端部能够限位固定在卡座9内。

如图4-9所示,固定柱3的顶部卡套有压紧座6,压紧座6的底部对称设有限位块602,压紧座6能够通过限位块602密封卡套在工字形结构的固定柱3的顶部,在压紧座6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固定有限位板601,固定柱3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上固定有与限位板601相对应的拉紧扣7,限位板601被拉紧扣7卡扣固定,且压紧座6为可拆卸式,通过调节拉紧扣7能够对压紧座6进行拆卸。

在需要搭建防洪墙时,将固定柱3沿直线直接进行安装固定,固定柱3通过底部的固定螺栓4固定在地基上,固定柱3安装完成后,将梭形挡板101从上到下依次装配到固定柱3内,各梭形挡板101通过凸出台16与凹陷槽17的配合依次装配卡套在一起,形成防水挡板1,如图10-11所示,梭形挡板101在装配到固定柱3内时,螺旋凸柱12处于内径松弛状态,梭形挡板101装配完成后,如图1和图8所示,压紧座6通过限位块602密封卡套在工字形结构的固定柱3的顶部,限位板601卡套在拉紧扣7内,然后将拉紧扣7拉紧,限位板601被向下拉紧固定,使压紧座6底部的限位块602对梭形挡板101施加向下的挤压力,将固定柱3内的梭形挡板101压紧密封,压紧座6固定完成后,作业人员推动调节摆杆8,调节摆杆8带动螺旋凸柱12,使螺旋凸柱12滚动逐渐从内径松弛状态变为外径压紧状态,螺旋凸柱12的外径r2向防水挡板1的迎水面施加挤压力,将防水挡板1压紧固定在固定柱3内,调节摆杆8受到的推力越大,螺旋凸轮12向防水挡板1施加的挤压力就越大,防水挡板1被压紧时,能够压紧竖向防渗层11,使防水挡板1被密封在固定柱3内,防水挡板1被压紧固定后,作业人员在铰接座的作用下向上摆动调节摆杆8,将调节摆杆8的外端部卡固在卡座9内,将螺旋凸柱12固定,完成防洪墙的搭建,大大提高了防洪墙的搭建效率;某一块的防水挡板局部受损时,作业人员通过调节摆杆8调整螺旋凸柱12和拆卸压紧座6,便能够将损坏的防水挡板拆卸下来进行更换,避免了需要将多组固定柱拆卸下来,对损坏的防水挡板进行更换的情况,提高了防洪墙的维修效率。

固定柱安装完成后,梭形挡板能够通过固定柱的顶部依次向下装配到相邻的固定柱内,再通过压紧座对梭形挡板压紧密封,避免了在紧急情况下,立柱与挡板的安装出现偏移,导致立柱与挡板无法配合安装在一起,使防洪墙出现缝隙的情况;并且在螺旋凸柱的作用下,能够对防水挡板进行压紧,使防水挡板与竖向防渗层密封,保证了防水挡板的密封性,提高了防水挡板的整体防渗能力;通过固定柱与压紧座的相互配合也极大的提高了防洪墙的搭建效率。

实施例2,本实施中的一种梭形挡板的防洪墙以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9-20所示,压紧座6的前侧和后侧固定有斜向导板19,斜向导板19从压紧座6的迎水面至背水面由高到低斜向设置,防水挡板1装配到固定柱3内后,在防水挡板1的顶部固定卡套有与斜向导板19相对应的斜向垫块18,斜向垫块18顶部与斜向导板19底部匹配贴合,通过螺旋凸柱12对防水挡板1进行压紧固定,使防水挡板1被挤压带动时,防水挡板1带动斜向垫块18,使斜向垫块18沿斜向导板19运动,同时对防水挡板1施加横向挤压力和竖向挤压力,进一步的保证了防水挡板1的密封性,提高了防水挡板的抗渗能力。

实施例3,本实施中的一种梭形挡板的防洪墙以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调节摆杆8的外端部固定有挂钩,在防水挡板1上固定有与挂钩相对应的挂扣,调节摆杆8的外端部能够通过挂钩固定在挂扣内,避免了调节摆杆8可能会从卡座9内脱落的情况,使用更加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