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84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齿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采掘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煤矿采掘机械工作过程中,安装于煤矿采掘机械截割机构上的一种截齿组件。



背景技术:

铣刨机用于对沥青路面进行铣刨作业,铣刨机的工作装置为铣刨鼓,铣刨作业时,铣刨鼓高速旋转,利用高强度的截齿组件来冲击路面,从而铣削路面。

截齿组件包括刀头和刀座,工作强度的要求,需要刀头和刀座的安装牢固性非常好,才能完成高强度的工作。现有的截齿组件,刀座和刀头的装配,仅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长时间工作后,容易造成松动,使得截齿组件的工作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后牢固性能好,工作稳定性高的一种截齿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截齿组件,包括刀头和刀座,所述刀头包括刀体和刀尖端,所述刀座上设有装配台,所述装配台上设有呈矩形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刀座内设有与刀体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刀体上套设有限位盘,所述刀体装配于固定槽内时,所述限位片嵌设于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的底壁相抵触,所述安装槽两侧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设有滑板一和滑板二,所述滑板一和滑板二分别由安装槽两端的开口处,沿着滑槽滑移至安装槽内,所述滑板一和滑板二上均设有凹槽,所述滑板一和滑板二相抵触时,安装槽呈密封状态,两个凹槽扣合成与刀体相适配的圆槽,所述滑板一上设有卡块,所述滑板二上设有卡槽,滑板一和滑板二相扣合时,所述卡块嵌设于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座相对装配台的另一端呈半球型设置,且刀座上设有与固定槽相连通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开口设置于刀座呈半球型设置的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呈燕尾槽结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体安装于刀座的固定槽内后,再由刀座上的滑板一和滑板二进行相扣合,将刀体上的限位片固定于安装槽内,能有效防止刀体脱离固定槽的卡设,提升刀头与刀座装配时的牢固性,提升工作稳定性;通过滑板一和滑板二的滑移来实现安装槽的封闭和开启,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1、刀头; 10、刀体;11、刀尖端;12、限位盘;2、刀座;20、装配台;21、安装槽;22、固定槽;23、滑槽;24、滑板一;25、滑板二; 26、凹槽;27、圆槽;28、卡块;29、卡槽;30、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截齿组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截齿组件,包括刀头1和刀座2,所述刀头1包括刀体10和刀尖端11,所述刀座2上设有装配台20,所述装配台20上设有呈矩形状的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刀座2内设有与刀体10相适配的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与安装槽21相连通,所述刀体10上套设有限位盘12,所述刀体10装配于固定槽22内时,所述限位片嵌设于安装槽21内,且与安装槽21的底壁相抵触,所述安装槽21两侧的侧壁上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内嵌设有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所述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分别由安装槽21两端的开口处,沿着滑槽23滑移至安装槽21内,所述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上均设有凹槽26,所述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相抵触时,安装槽21呈密封状态,两个凹槽26扣合成与刀体10相适配的圆槽27,所述滑板一24上设有卡块28,所述滑板二25上设有卡槽29,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相扣合时,所述卡块28嵌设于卡槽29内。所述刀座2相对装配台20的另一端呈半球型设置,且刀座2上设有与固定槽22相连通的散热孔30,所述散热孔30的开口设置于刀座2呈半球型设置的一端上。所述滑槽23呈燕尾槽结构设置。

在装配时,将刀头1上的刀体10装配于刀座2的固定槽22内通过螺纹初步固定,刀体10上的限位盘12便会嵌设于安装槽21内,再将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沿着滑槽23朝向刀体10方向滑移,将滑槽23设置成燕尾槽的形状,可以提升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在滑槽23内运动的稳定性。在滑板一24和滑板二25上设有凹槽26,两者相扣合时,凹槽26会扣合成与刀体10相适配的圆槽27,然后再通过滑板一24上的卡块28,滑板二25上的卡槽29相扣合,便会将安装槽21密封,使得刀体10上的限位盘12也被密封在安装槽21内,当刀体10在固定槽22内发生松动时,由于限位盘12的限定,刀体10也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提升刀头1和刀座2装配时的稳定性能。

将刀座2的一端设置成半球型,可以便于刀座2在设备上的安装,而且圆滑的表面能减少与其他配件的摩擦,也能减少占用的空间,散热孔30的设置,可以提升整体组件的散热性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保证高效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