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交分流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76598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国际专利分类e01c1/00领域的立体交通桥梁的设计方案,尤其是一种立交分流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多发交通事故的地段不仅影响周边安全秩序,更多的还会造成城市生活质量的下降。为解决这种“城市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少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方案逐一被披露出来。例如:

中国专利cn105862530a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立交桥,设立在城市十字路口,由下及上依次设置有环岛交通车道、非机动车道、第一小型机动车道和第二小型机动车道;环岛交通车道主要用于大型机动车直行、左转或右转;非机动车道架设在环岛交通车道上方,为四向互通式非机动车道;第一小型机动车道架设在非机动车道上方,中间设有隔离带或隔离护栏,为双向单行车道,主要用于小型机动车直行、左转、右转;第二小型机动车道架设在第一小型机动车道上方,中间设有隔离带或隔离护栏,为双向单行车道,主要用于小型机动车直行、左转、右转;采用本发明的立交桥,能够彻底实现人车分流,取消信号灯,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实现无间断通行。

又如,中国专利cn105887601a公开了一种简单快速搭建的车行立交桥,包括两辆立交桥运输车,其中所述的两辆立交桥运输车上分别载有一个半桥,且两个半桥对接形成一个立交桥,每个半桥的控制装置均设置在对应的车辆上。该立交桥的快速运输过程采用车载,搭建过程采用自动控制,自动对接,高效安全快速,方便快速移动、拆装;适用于高峰时期拥堵路段,临时搭建,高峰过后即拆除,不影响市容市貌;且同样适用在大型活动中,搭建这种立交桥可以有效解决周围路段拥堵问题,活动过后即可快速拆除,移动到其他易拥堵路段使用,高效利用资源。

再如,中国专利cn105862530a公开了一种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的十字路单层立交桥,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十字路口的每个单向车道上分别设置有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和右转车道,其中按逆时针入口侧分别设为第一、四、七和十左转车道,第二、五、八和十一直行车道,以及第三、六、九和十二右转车道;第一和第七左转车道分别架起;第四左转车道和第十左转车道架起,第四左转车道穿插在第七左转车道的下方并穿插在第一左转车道的下方,第十左转车道穿插在第一左转车道的下方并穿插在第七左转车道的下方;第五直行车道和第十一直行车道架起并分别绕行;第三、六、九和十二右转车道以及第二和第八直行车道直接在地面上绕行。大大减少占地面积,经济效益高,节约建筑成本以及后期维护费用,有利于节能环保。

以上诸例均从缓解立交桥拥堵的目的出发,为行车安全提供了较好的良策。然而,从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关键在于一个“通”字,尤其是人、车同向、同行,异向不同行时,在同一桥体上如何解决多种类型的机动车混行、换乘、变道、交汇、错行等问题仍然有待深入研究,找出确实可行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交分流桥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同一条道路上的临近十字路口处,将轻型车分流引入天桥走悬空通道,过了十字路口又回到同一线路上,且以该桥只能允许轻型车通过其通道的结构特点和设置在平面交叉十字路口的制备方法专门解决一般立交桥不易车辆分流、路面拥堵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交分流桥,具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设置在车道路平面交叉十字路口的中心位置,在所述支撑体上架设高≤5米、长≤200米、宽≤现有路面二分之一、与所述车道的平面形成桥坡度角为10°-15°的立交桥;所述立交桥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在现有路面超车道上,在所述立交桥的两端分别设置带有射频识别器或高度传感器的限高杆。

优选的,所述限高杆上的自动识别车高装置是射频识别器。

优选的,所述限高杆上的自动识别车高装置是高度传感器。

一种立交分流桥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现有十字交叉平面通道的测绘步骤,还包括步骤:选定所述十字交叉平面通道的中心位置为承重立交桥的支撑点,在该支撑点上设立桥体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上固定连接呈悬空状态的桥体,设定桥体与所述平面通道的桥坡度夹角为10°-15°,在桥体设立只允许直行的车道标识,将所述桥体的两端设置在所述平面通道的内侧通道上,在桥体两端延伸处设置带有自动识别车高装置的限高杆,在桥体下方的平面通道内侧设置一块长40米、宽6米、距离天桥底部限高≤2.5米的小车换乘区。

优选的,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的悬空桥体,是一种在地面组装的钢结构或钢塑复合材料结构的桥体。

优选的,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的悬空桥体,是一种限重3吨、限高3米的桥体。

优选的,所述桥体设置在所述十字交叉平面通道的超车道一侧,桥体宽度不大于平面通道整体宽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桥体可以按上、中、下三层结构组装,且上、中、层只准走轻型车,下层行车不做限定。

优选的,所述桥体可以组装成叠落式的既有横向直行道、又有纵向直行道的架空天桥,其中,横向直行道、纵向直行道之间的桥面落差为2.5米。

优选的,所述十字交叉的平面通道包括单向双车道、双向四车道、双向六车道、双向八车道。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积极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设立立交分流桥不需要对现有的十字交叉口及对应的路面进行改造,更不需要修改现行的交通法规,仅选定十字交叉口中心点为立交桥的支撑点并在桥下方的原路面上选择一块换乘区即可;以该支撑点为中心将事先组装好的立交桥安装在支撑体上,在桥的两端各设限高杆,一座立交桥便设立完成。由于本发明刻意解决的问题是轻型车拥堵的矛盾,因此在只准走轻型车的限定下,将立交桥的车道设计成单层或多层且仅限轻型车由现有道路的内车道驶入的直行单车道,并通过限高、限重举措保证通行的直行车辆一路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立交分流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道路a(双向六车道),2-道路b(双向六车道),3-超车道,4-行车道,5-慢车道,6-隔离带,7-天桥坡度夹角,8-天桥高度,9-十字路中心,10-天桥坡面路,11-天桥上面路,12-红绿灯路口,13-限高杆,14-立交桥(桥体),15-人行道,16-小车换乘区。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的交通状况:

1.十字路口(交叉口)是车辆拥堵、聚集的路段;

2.汇集的车辆种类多;

3.问题的提出:若在路口延伸路段将车辆分类适时分流,引出部分车辆沿特定路线驶出路口,之后回归原本路线继续行驶,是为本发明之宗旨。

结合图1,以下实施例详尽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道路1横跨道路2的两端仅限于超车道上建一座立交桥14(以下简称天桥),该桥高8相对被跨越的路面(图中是道路2)限定在五米,天桥与相对架高的路面(图中是道路1)的桥坡度角7为10°-15°,同时在道路1的天桥进出端适当位置设置带有(图中未画出的)射频识别器或高度传感器的限高杆13;由于限高杆的作用,通过天桥的车辆重量可被限制在三吨,因此天桥可以使用钢结构或其它轻质复合材料建造。具体地说,就是在车辆经过的路面一侧,如道路1与路面2交叉的中心位置,放置、固定由钢结构或其它轻质复合材料建造的天桥,在桥的两端设置限高杆13;同理,若仍在路面1与路面2交叉中心位置的天桥上方再增设与其交叉的立交桥时,只需将该立交桥相对路面2的桥高调高即可;例如,本例中的横向立交桥高度为5米、则纵向立交桥高度为7.5米,且适量延伸该桥在路面2的长度即可;实践中,不论是单层立交还是双层立交,本发明只设直行车道。

实践中,适用本发明的车辆通行规则是:行进中的车辆在接近限高杆13时由限高杆上的射频识别器或高度传感器发出是否允许通过的信号,或者在限高杆两端的路面延伸处标有只允许小车通过的标识;根据信号或标识提示,行进的车辆若走天桥,则由超车道3直行上天桥;不被允许的车辆则走行车道4或慢车道5。由于本发明涉及的天桥是仅供直行的畅通桥,且桥上不设红绿灯,故此,根据现行的交通法规,本发明指定的行车路线是:所有转弯车辆都不能上天桥,轻型车直行时可以选择不走天桥;走天桥的车辆行车规则是不超车、不停车。相对于本发明的立交桥,还存在一个小车(出租车)的乘客换乘、下车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在单向双车道的高架桥之下方设置一块长40米、宽6米、距离天桥底部限高2.5米的小车换乘区16;若在双向四车道上设立立交桥,则停车区为长40米、宽12米;若在双向六车道上设立立交桥,则停车区为长40米、宽17米。具体地说,当行驶在道路上的轻型车接近立交桥14时若是直行的车辆则直接上立交桥14;若需要在十字路口上下车的车辆,则走立交桥14下面的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12通过,除了可以直行、左转、掉头之外,行驶在左侧的车辆可以驶入小车换乘区16,乘客在此处换乘。由于本发明设计的人行道15是与小车换乘区16相连的,因此,行人可通过人行道自由通行;而此时以往成换成动作的轻型车则可驶入与小车换乘区16同一平面的行车道继续前行直至天桥的末端变线进入超车道。

就目前国内的交通状况看,小型车、家用车的数量日益增加是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除了限行、收取拥堵费外的行政管控外似乎不增扩道路就无法避免拥堵问题。然而,大多数道路拥堵状况是以平面交通的十字交汇处的车辆聚集程度为依据而研发立交立体交通的可行性的。故此,从实施角度看,本发明涉及的立交桥更是一种建立在现有的交通交叉口路面上的轿车专用高架桥。实践中有其应用方面的限制:桥重3吨、桥限高2米、桥长不超过200米且只允许轻型车通过;桥的设立位置限定在现有路面超车道一侧,桥宽不大于该路面一半;由于本立交桥是跨立在超车道上,故,桥的上、中层只能行轻型车,下层则与同一平面的现有路面一样可以行驶各种车辆;当直行于上层或中层的轻型车要变线时,只要在桥的两端限高杆处驶出该道即可;若现有路面的十字交汇口堵车严重,也可将本实施例近一步扩展,即,设立路面不发生交汇的横向高架桥和纵向高架桥。

综上,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本着只允许桥面上直行车通过的原则,在现有的道路上以现有路面交叉中心为支撑点架设二至三层的钢结构高架桥,或在平面十字路口组装立体十字路桥,可以解决小车的塞车问题;更何况本发明还具有简单、低成本、易施工、对现有路面、桥梁无本质性损坏,通行效果立竿见影;同时也为战备道路提供了一种选择的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