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阻尼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4847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阻尼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铁路的轨道阻尼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轨道交通中,车轮与轨道在高速接触过程中,将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冲击能,发出巨大的噪声,为了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目前常在轨道下方衬垫橡胶圈,但在国内的铁路负荷大,橡胶减震圈的实际使用寿命较短,更换起来麻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减震效果越来越弱,发出的噪声增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轨道阻尼减震器,提高更好的减震效果,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枕木、道砟,枕木和道砟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减震器,减震板设置在枕木两侧的承力位置;所述减震器为两个,安装在减震板内,对称设置在枕木两侧;每个减震器设有压缩导杆、阻尼室、设置在阻尼室下方的压缩舱室,所述阻尼室内充满空气,阻尼室上方设置有压缩板,压缩板连接到压缩导杆,阻尼室和压缩舱室之间设置有防泄露挡板,防泄露挡板与防震器壁接触面设置有氟橡胶密封圈;压缩舱室内设置有一个柱状弹簧,柱状弹簧一端焊接在减震器底座上,一端连接到防泄露挡板上,柱状弹簧两侧设置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上设置有接触触发开关。
[0005]进一步地,所述枕木上设置有固定减震器的限位件,限位件上开设有与导杆大小适配的孔。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减震效果,并通过压缩空气室减少柱状弹簧受到的压力,提高柱状弹簧的使用寿命,压缩空气和柱状弹簧的配合能最大程度上吸收车轮与轨道在高速接触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冲击能。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轨道阻尼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标记:1为减震板、2为枕木、3为限位件、4为压缩导杆、5为轨道、6为压缩舱室、7为柱状弹簧、8为阻尼室、9为充气装置、10为接触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轨道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5、枕木2、道砟,枕木2和道砟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1、减震器,减震板I设置在枕木2两侧的承力位置;所述减震器为两个,安装在减震板I内,对称设置在枕木2两侧;每个减震器设有压缩导杆4、阻尼室8、设置在阻尼室8下方的压缩舱室6,所述阻尼室8内充满空气,阻尼室8上方设置有压缩板,压缩板连接到压缩导杆4,阻尼室8和压缩舱室6之间设置有防泄露挡板,防泄露挡板与防震器壁接触面设置有氟橡胶密封圈;压缩舱室6内设置有一个柱状弹簧7,柱状弹簧7 —端焊接在减震器底座上,一端连接到防泄露挡板上,柱状弹簧7两侧设置有充气装置9,充气装置9上设置有接触触发开关10。所述枕木2上设置有固定减震器的限位件3,限位件3上开设有与导杆大小适配的孔。
[0012]本发明在使用时,车轮与轨道5在高速接触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冲击能,冲击载荷肯定不为直上直下,有一定的左右冲击能量。冲击能会直接传递到减震器上,减震器的压缩导杆4迅速下压,压缩导杆4下压压缩板,将空气进行压缩,再将能量传递给柱状弹簧7,弹簧变形吸收能量,若受到的冲击载荷过大,防泄露板下压接触到接触触发开关10,触发充气装置9放气,提高压缩舱室6内的空气比压,防止弹簧被破坏。先压缩空气,后压缩弹簧,能够有效保护柱状弹簧7,提高柱状弹簧7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减震效率。
[001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轨道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枕木、道砟,枕木和道砟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减震器,减震板设置在枕木两侧的承力位置;所述减震器为两个,安装在减震板内,对称设置在枕木两侧;每个减震器设有压缩导杆、阻尼室、设置在阻尼室下方的压缩舱室,所述阻尼室内充满空气,阻尼室上方设置有压缩板,压缩板连接到压缩导杆,阻尼室和压缩舱室之间设置有防泄露挡板,防泄露挡板与防震器壁接触面设置有氟橡胶密封圈;压缩舱室内设置有一个柱状弹簧,柱状弹簧一端焊接在减震器底座上,一端连接到防泄露挡板上,柱状弹簧两侧设置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上设置有接触触发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木上设置有固定减震器的限位件,限位件上开设有与导杆大小适配的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枕木、道砟,枕木和道砟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减震器,减震板设置在枕木两侧的承力位置;所述减震器为两个,安装在减震板内,对称设置在枕木两侧;每个减震器设有压缩导杆、阻尼室、设置在阻尼室下方的压缩舱室,所述阻尼室内充满空气,阻尼室上方设置有压缩板,压缩板连接到压缩导杆,阻尼室和压缩舱室之间设置有防泄露挡板,防泄露挡板与防震器壁接触面设置有氟橡胶密封圈。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减震性能。
【IPC分类】E01B19/00, E01B2/00
【公开号】CN105200871
【申请号】CN201510596090
【发明人】庞雯彬
【申请人】成都明日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