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55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辅助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中,为了保证汽车后背门的动态运动空间,及后背门与后保险杠、尾灯等外饰件的良好配合,后背门与顶盖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间隙。但由于冲压件、焊接过程、压合工序等产生的公差累计,目前在汽车车身设计中,普遍采用将后背门安装孔设计为过孔方式,后背门X向有1. 5 2mm的调节量,以吸收累计公差满足装配要求。由于累计公差及调节量的存在,导致人工装配过程难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一致性,且后背门与顶盖间隙调整工作量大,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也可能影响整车使用性能及整车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其目的是提高后背门的装配效率及提高后背门与顶盖配合间隙的一致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用于汽车后背门和顶盖在装配时的定位,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块I和定位块II,所述定位块I设在所述后背门和顶盖之间的装配间隙处,定位块I的厚度与所述装配间隙处的间隙值相等,所述定位块II吸附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定位块II通过内嵌于其本体上的强力磁铁吸附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定位块II的定位面与所述顶盖的顶面相贴合。在所述定位块11上设有一操作手柄。所述定位块I和定位块II的材质均为碳素结构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避免纯手工操作时需反复调整后背门与顶盖之间配合间隙的弊端,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一致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定位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定位块I ;2、定位块II ;3、强力磁铁;4、操作手柄;5、后背门;6、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用于汽车后背门和顶盖在装配时的定位,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块Il和定位块112,定位块Il设在后背门5和顶盖6之间的装配间隙处,与后背门5配合的定位块Il的厚度加工为所需的装配间隙值,与顶盖6配合的定位块112形状为顶盖6实际弧面形状,定位块112的定位面与顶盖的顶面6相贴合,定位块112的形状为顶盖6的仿形,以保证两者之间良好的配合。定位块112的本体内内嵌有强力磁铁3,定位块II2通过强力磁铁3吸附在顶盖6上,以固定本定位装置。为了方便定位装置的放置与取下,在定位块Π2上还设有操作手柄4。使用时,在装配后背门5前,将本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放置在顶盖6上,利用强力磁铁3将其定位块112固定在顶盖6上,之后装配后背门5。装配完成后,将本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取下。因定位块Il的厚度为所需后背门5与顶盖6的间隙值,因此可保证装配后,后背门5与顶盖6的间隙满足装配要求,且可提高后背门5的装配效率及提高后背门5与顶盖6之间装配间隙的一致性。本定位装置的材质采用耐磨的经热处理的淬硬发黑的碳素结构钢,其强度要求需在HRC40以上,以满足反复使用后的定位精度要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用于汽车后背门( 和顶盖(6)在装配时的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块I (1)和定位块II O),所述定位块I (1)设在所述后背门(5)和顶盖(6)之间的装配间隙处,定位块I(I)的厚度与所述装配间隙处的间隙值相等,所述定位块II O)吸附在所述顶盖(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1(2)通过内嵌于其本体上的强力磁铁(3)吸附在所述顶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II(2)的定位面与所述顶盖(6)的顶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块II(2)上设有一操作手柄(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焊装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I(I)和定位块11(2)的材质均为碳素结构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焊装装配定位装置,用于汽车后背门和顶盖在装配时的定位,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块I和定位块II,所述定位块I设在所述后背门和顶盖之间的装配间隙处,定位块I的厚度与所述装配间隙处的间隙值相等,所述定位块II吸附在所述顶盖上。采用此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避免纯手工操作时需反复调整后背门与顶盖之间配合间隙的弊端,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一致性。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2174520SQ20112020727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任立芳, 周杰, 李罕林, 袁会利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