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266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套装效率高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架的一对轨道,轨道上支撑有一辆动力小车和若干辆随动小车,所有随动小车均位于动力小车的前方,动力小车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换热管束头部的搁置板,每辆随动小车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每块支撑板均支撑在换热管束的底部,搁置板的顶面与所有支撑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动力小车上设置有双出轴减速电机,双出轴减速电机的两根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齿轮,一对齿轮分别与安装在支撑架外侧的一对齿条相啮合,在双出轴减速电机的驱动下,动力小车能在轨道上向前移动,从而推动换热管束以及随动小车一起在轨道上向前移动、直至将换热管束套装入壳程筒体内。
【专利说明】换热管束套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换热器生产过程中将换热管束套装入壳程筒体内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制作时,需要将换热管束套装入壳程筒体内,由于一个换热器中的换热管的数量多达上千根,因此整个换热管束的重量极大,目前将整个换热管束套装进壳程筒体内的工作非常繁琐复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十分方便地将换热管束套装进壳程筒体内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一对轨道,轨道上支撑有一辆动力小车和若干辆随动小车,动力小车和随动小车均能在轨道上移动,所有随动小车均位于动力小车的前方,动力小车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换热管束头部的搁置板,每辆随动小车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每块支撑板均支撑在换热管束的底部,搁置板的顶面与所有支撑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动力小车上设置有双出轴减速电机,双出轴减速电机的两根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齿轮,一对齿轮分别与安装在支撑架外侧的一对齿条相啮合,在双出轴减速电机的驱动下,动力小车能在轨道上向前移动,从而推动换热管束以及随动小车一起在轨道上向前移动、直至将换热管束套装入壳程筒体内。
[0005]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其中,随动小车的结构包括:小车安装架,小车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小车安装架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轮轴,每个轮轴上均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滚轮支撑在对应侧的轨道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其中,随动小车的结构包括:支撑板上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用于防止换热管束左、右晃动的支撑挡块。
[0006]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其中,随动小车的结构包括:支撑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液压千斤顶,所有液压千斤顶同时升顶能将支撑架上换热管束调整至与壳程筒体同轴心的高度位置处。
[000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换热管束的套装效率,降低了设备制作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左视方向所示的随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左视方向下动力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1俯视方向下双出轴减速电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I上设置有一对轨道2,轨道2上支撑有一个动力小车3和若干随动小车4,所有随动小车4均位于动力小车3的前方,动力小车3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换热管束5头部的搁置板31,每个随动小车4的结构包括:小车安装架41,小车安装架4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42,小车安装架41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轮轴43,每个轮轴43上均安装有滚轮44,所述的滚轮44支撑在对应侧的轨道2上,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2上设置有一对支撑挡块45,支撑挡块45用于防止换热管束5左、右晃动。所有随动小车4的支撑板42均支撑在换热管束5的底部,动力小车3的搁置板31的顶面与所有支撑板42的顶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保证搁置板31、支撑板42上支撑的换热管束5位于水平状态,动力小车3上设置有双出轴减速电机7,双出轴减速电机7的两根输出轴71上分别设置有齿轮72,一对齿轮72分别与支撑架I上的一对齿条6相啮合,在动力小车3的底部两侧也分别设置有与轨道2相配合的车轮,在双出轴减速电机7的驱动下,动力小车3能在轨道2上向前移动,从而推动换热管束5以及所有随动小车4 一起在轨道2上向前移动、直至将换热管束5套装入壳程筒体8内。此外本实施例中,支撑架I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液压千斤顶9,所有液压千斤顶9同时升顶能将支撑架I上换热管束5调整至与壳程筒体8同轴心的高度位置处。
[0014]工作原理如下:先使用吊装机械将换热管束5吊装至安装在壳程筒体8外侧的支撑架I上,并使得换热管束5的头部支撑在动力小车3的搁置板31,换热管束5头部以外的换热管束支撑在随动小车4的支撑板42上,随动小车4的数量可以根据换热管束5的长度确定,为了保证换热管束5受力平衡,需要将随动小车4均匀支撑在换热管束5的底部;然后驱动支撑架I底部的液压千斤顶9,所有液压千斤顶9同时升顶直至将换热管束5调整至与壳程筒体8同轴心的高度位置处;接着启动双出轴减速电机7,双出轴减速电机7驱动一对齿轮72转动,由于齿轮72与支撑架I两侧的齿条相啮合,这样动力小车3就会沿着轨道2向前移动,从而推动换热管束5以及随动小车4 一起在轨道2上向前移动,随动小车4向前移动至轨道2的端部后就会从轨道2与壳程筒体8之间的间隙中掉落,所有随动小车4都从轨道2与壳程筒体8之间的间隙中掉落后,动力小车3移动至轨道2的端部、并将换热管束5全部套装入壳程筒体8内。上述套装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换热管束的套装效率,降低了设备制作的成本。
【权利要求】
1.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上设置有一对轨道,轨道上支撑有一辆动力小车和若干辆随动小车,动力小车和随动小车均能在轨道上移动,所有随动小车均位于动力小车的前方,动力小车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换热管束头部的搁置板,每辆随动小车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每块支撑板均支撑在换热管束的底部,搁置板的顶面与所有支撑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动力小车上设置有双出轴减速电机,双出轴减速电机的两根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齿轮,一对齿轮分别与安装在支撑架外侧的一对齿条相哨合,在双出轴减速电机的驱动下,动力小车能在轨道上向前移动,从而推动换热管束以及随动小车一起在轨道上向前移动、直至将换热管束套装入壳程筒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随动小车的结构包括:小车安装架,小车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小车安装架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轮轴,每个轮轴上均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滚轮支撑在对应侧的轨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用于防止换热管束左、右晃动的支撑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束套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液压千斤顶,所有液压千斤顶同时升顶能将支撑架上换热管束调整至与壳程筒体同轴心的高度位置处。
【文档编号】B25B27/00GK104139370SQ201410372963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姚峰, 李宗佩, 叶展, 张琳, 刘帝, 蒋晓燕 申请人: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