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减振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186发布日期:2018-06-08 06:1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减振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发动机的检测试验中,需要一套用于发动机安装悬挂的夹具,目前该夹具主要由底板和安装固定在底板上用于安装悬挂发动机的左、右固定支架组成,并且该底板与左、右固定支架之间是用螺栓紧固刚性联接,并且底板也是刚性联接在测试台上,这样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的振动,将会使各刚性联接部件间产生冲击震动,并同时产生较大的噪声,这极有可能导致相关部件及发动机的损坏,并造成严重的环境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发动机减振工作台,以解决现有发动机检测时刚性连接受到振动易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发动机减振工作台,包括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二级平台可拆卸连接在一级平台的上端,二级平台包括矩形的装载板和分布在装载板底部四个角落的减振柱,一级平台包括基座和支撑台,基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横向的底板,底板上成矩阵分布有四个减振筒,减振筒内竖向叠加有多个减振片,减振片的中部设有导向孔,减振片包括上波片和下波片,上波片和下波片均呈波纹板状,上波片和下波片上的波纹均以导向孔为中心向外辐射,上波片的波谷与下波片的波峰相抵并固定连接;减振筒的顶端固定有中部设有过孔的顶板,过孔中穿设有顶杆,顶杆上固定有压板,压板位于顶板和减振片之间;支撑台上设有通孔,顶杆的顶端穿设在通孔内。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一级平台用于对二级平台提供底部支撑和进一步减振,二级平台用于对发动机及其夹具提供支撑和初步减振。装载板用于对发动机夹具进行支撑和传递发动机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减振柱用于对装载板进行支撑和初步减振,基座用于提供整体的支撑,支撑台用于安装支撑一级平台并传递振动。支撑板为底板提供支撑及为工作台提供安装连接点,便于工作台的放置。底板为减振筒提供支撑,四个减振筒呈矩阵分布从四个方向均匀吸收支撑台的振动,减振片用于进一步吸收弱化振动。导向孔用于对顶杆进行导向和弱化减振片中部的振动,波纹板状的上波片和下波片叠加形成若干表面平滑的空腔,振动传递至减振片后被若干空腔结构分割弱化,同时振动挤压上、下波片,使得同一减振片内上、下波片相互挤压使得空腔变形吸收振动,振动产生的噪音在空腔壁之间往复波动逐渐削弱,波纹从导向孔向外辐射,使得减振片的波纹从边缘向导向孔处逐渐密集,振动波在减振片上能够更快的削弱,减振效果更好。顶板用于限制减振片防止其从减振筒内脱离,顶杆用于连接一级平台和传递振动,压板用于压紧减振片并将振动传递给减振片,顶杆的顶端穿过通孔便于接触支撑台上固定的一级平台传递振动,并对支撑台在基座上的位置进行辅助限定。发动机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先通过一级平台的减振柱进行减振,减振柱减振削弱后的振动通过顶杆和支撑台传递给减振筒,振动在减振筒内通过减振片的变形和分割进行进一步的弱化,最终被减振片变形复原的过程吸收,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减振过程中通过减振片内的若干空腔同时吸收振动产生的噪音,减振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在发动机检测时在工装之间形成具有一定浮动范围的连接,解决现有发动机检测时刚性连接受到振动易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从上至下相邻减振片内上波片、下波片的波纹密度依次增大。这样设置使得位于下方的减振片内部形成的减振消音空腔更多,多个减振片从上至下逐渐对振动及噪音的弱化作用更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检测过程中的减振作用,减振消音效果更好。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一种改进,压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下弹簧。这样设置通过下弹簧对压板和减振片进行预紧和缓冲,通过下弹簧和减振片同步进行减振,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同时避免减振片之间因振动产生跳动造成损坏。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同一减振片内上波片的波峰与下波片的波谷之间填充有橡胶。这样设置使得减振片内部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长期使用后减振片不易产生永久变形,同时通过橡胶能够提高减振片的减振作用,使得减振效果更好。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一种改进,装载板和支撑台的上端均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T形槽。通过T形槽能够使用螺栓进行二级平台或不同型号发动机夹具的安装,使用更加方便,操作简单。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一种改进,减振柱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孔,底座上端固定有护筒,护筒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套设有上弹簧,支撑柱顶端设有螺纹孔,装载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螺栓,螺栓连接在螺纹孔内。这样设置通过上弹簧能够对中高频段振动进行较好的吸振,通过螺栓还能够调节装载板的高度,便于对发动机进行精密对中降低振动强度。

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一种改进,支撑台的侧端设有向下的扣板,底板的侧端固定有竖向的侧板,扣板抵靠在侧板的外侧,侧板上设有吊装孔。通过扣板与侧板能够对支撑台进行横向的定位,避免受到振动产生偏移对顶杆造成挤压影响减振效果,通过吊装孔便于进行吊装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减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波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板1、侧板2、支撑板3、扣板4、支撑台5、支撑柱6、装载板7、安装孔8、上弹簧9、护筒10、导轨11、底板12、减振筒13、吊装孔14、下弹簧15、顶杆16、压板17、上波片18、下波片19、导向孔2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发动机减振工作台,包括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二级平台可拆卸连接在一级平台的上端,二级平台包括矩形的装载板7和分布在装载板7底部四个角落的减振柱,减振柱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孔,底座上端固定有护筒10,护筒10内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上套设有上弹簧9,支撑柱6顶端设有螺纹孔,装载板7上设有安装孔8,安装孔8内设有螺栓,螺栓连接在螺纹孔内。一级平台包括基座和支撑台5,基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底部焊接有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有孔,两个支撑板3之间焊接有横向的矩形底板12,底板12上成矩阵分布有四个减振筒13,如图2、图3所示,减振筒13内竖向叠加有四个减振片,减振片的中部设有导向孔20,减振片包括上波片18和下波片19,上波片18和下波片19均呈波纹板状,上波片18和下波片19上的波纹均以导向孔20为中心向外辐射,上波片18的波谷与下波片19的波峰相抵并通过激光点焊固定,从上至下相邻减振片内上波片18、下波片19的波纹密度依次增大;同一减振片内上波片18的波峰与下波片19的波谷之间填充有橡胶。减振筒13的顶端固定有中部设有过孔的顶板,过孔中穿设有顶杆16,顶杆16上固定有压板17,压板17位于顶板和减振片之间,压板17和顶板之间连接有下弹簧15;支撑台5上设有通孔,顶杆16的顶端穿设在通孔内。装载板7和支撑台5的上端均设有四条相互平行的T形槽,装载板7和支撑台5的上端中部均设有与T形槽平行的导轨11,支撑台5的侧端一体成型有向下的扣板4,底板12的侧端焊接有竖向的侧板2,扣板4抵靠在侧板2的外侧,侧板2上设有吊装孔14。支撑板3的中部开有搬运孔,支撑板3作为整体的支撑,通过搬运孔方便基座的搬运,同时搬运孔在支撑板3中部形成镂空,使得即便有振动传递到支撑板3处也能通过搬运孔进行弱化。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安装板1、支撑板3、底板12、侧板2均通过焊接固定成型,减振筒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12上,支撑台5扣覆在基座上,扣板4抵靠在侧板2的外侧,顶杆16的顶端穿过支撑台5上的通孔。通过在安装板1将一级平台固定在检测装置上,通过在减振柱底座上穿设螺栓并将螺栓的头部卡接在支撑台5上的T形槽内,支撑台5上的通孔位于减振柱底座的下方使得顶杆16的顶端与减振柱底座接触,实现一级平台与二级平台的连接。通过螺栓穿过装载板7上的安装孔8与支撑柱6上的螺纹孔连接实现装载板7与减振柱的连接。通过螺栓和T形槽的连接实现发动机夹具在减振工作台上的安装,安装过程中通过装载板7和支撑台5上的导轨11可对发动机进行对中,检测过程中发动机带动夹具产生的振动通过减振柱传递给支撑台5和顶杆16,支撑台5和顶杆16将振动传递给减振片,减振柱内的上弹簧9对振动进行初步减振,对中、高频的振动进行吸收,拧动螺栓通过上弹簧9的作用能够细微调节装载板7的高度,使发动机能够与检测设备精密对中减小振动幅度。支撑台5通过下弹簧15浮动在基座上,振动传递至支撑台5通过下弹簧15进行吸收,振动再通过顶杆16、压板17传递至减振片,减振片受到振动的挤压,通过上、下波片19的波纹面将振动由竖向分散在波峰波谷之间进行横向的环形传递弱化,振动从上至下依次经过不同密度的波纹弱化后逐步被吸收,振动产生的噪音在上、下波片19之间形成的若干空腔内被逐步分散弱化吸收,能够对低、中、高频的振动及噪音进行良好的吸收,这样通过一级平台、二级平台的两级减振实现发动机检测过程中的减振和降噪,使得发动机检测时工装之间形成浮动连接,避免刚性连接受到振动产生噪音、造成磨损、影响检测精度等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