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984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紧工装,尤其是涉及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



背景技术:

换挡器支座体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需压入金属套筒,人工压入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将金属套筒压入支座体的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角部均设置通孔,所述工作台左右侧均设置缺口,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左侧设置两个第一凸柱,右侧设置两个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凸柱的高度,所述第一凸柱上设置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凸柱上设置第二定位柱;

压紧机构,其具有设置在底座后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机头,所述机头上设置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压紧台,所述压紧台下部左侧设置两个第一压紧凸柱,右侧设置两个第二压紧凸柱,第一压紧凸柱的长度小于第二压紧凸柱的长度,其中,第一压紧凸柱与对应的第一定位柱配合,第二压紧凸柱与对应的第二定位柱配合,以将金属套筒压入支座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可将金属套筒压入支座体对应的通孔内,省时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主视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

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3为压紧台处仰视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

图4为支座体结构图。

图5为第一矩形通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工作台,12第一凸柱,13第一定位柱,14第二凸柱,15第二定位柱,21压紧台,22第一压紧凸柱,23第二压紧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见图1到图3,一种支座体金属套筒压紧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角部均设置通孔,所述工作台左右侧均设置缺口,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左侧设置两个第一凸柱,右侧设置两个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的高度大于第二凸柱的高度,所述第一凸柱上设置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凸柱上设置第二定位柱;压紧机构具有设置在底座后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机头,所述机头上设置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压紧台,所述压紧台下部左侧设置两个第一压紧凸柱,右侧设置两个第二压紧凸柱,第一压紧凸柱的长度小于第二压紧凸柱的长度,其中,第一压紧凸柱与对应的第一定位柱配合,第二压紧凸柱与对应的第二定位柱配合,以将金属套筒压入支座体。

所述第一压紧凸柱及第二压紧凸柱底部均设置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保护体,利于保护工件。

工作时,将支座体放在工作台上,支座体四个角部的通孔分别穿在对应的定位柱上,然后在每个通孔处放入金属套筒,气缸动作后压紧台通过第一压紧凸柱与第二压紧凸柱将金属套筒压入通孔内。

实施例2:结构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一压紧凸柱的底部设置第一矩形通槽,第二压紧凸柱的底部设置第二矩形通槽。利于装配,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