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6997发布日期:2020-09-18 20:3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电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混凝土、砖石等结构进行冲击或旋转冲击作业的电锤。

[

背景技术:
]

电锤,具有套设于气缸上的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将旋转力传递给旋转切换组件,旋转切换组件带动气缸共同旋转,进而用于对电锤的工具头进行旋转输出,操作者可根据需要驱动旋转切换组件远离输出齿轮,以断开工具头的旋转输出,进而实现电锤的单独冲击功能。此时操作者往往需要对旋转切换组件进行锁定,使得工具头不可旋转的对被加工件进行精准的凿击。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第cn100415453c号中揭露了一种锤钻,它具有:壳体、连接件、锥齿轮、旋转锁定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及切换部件,连接件与锥齿轮传动连接,且连接件与气缸一起旋转,第一弹簧向后推动连接件,这样连接件的前周与切换部件的偏心销相接触,连接件可选的与旋转锁定件通过接合爪相接合,旋转锁定件的外周表面通过花键配合而与气缸壳体的内周表面相配合。因此,旋转锁定件能够在气缸壳体的内周表面上轴向滑动,但是不能周向旋转。第二弹簧被安装在旋转锁定件和球轴承之间用于恒定地向后推动旋转锁定件,当锤钻进入只冲击模式时,切换部件的偏心销推动连接件从锥齿轮分开并与旋转锁定件接合。旋转锁定件将连接件锁定以防止连接件旋转。

但是,上述防止连接件旋转的方式必须额外借助于旋转锁定件与第二弹簧的配合才能实现,成本较高,且安装繁琐。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电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锤,包括机壳、气缸、输出齿轮、旋转切换组件、弹簧、切换件及电机;所述气缸支撑于机壳内,所述输出齿轮套设于气缸外表面且与气缸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输出齿轮旋转,所述旋转切换组件套设于气缸外表面上且可相对于气缸轴向滑动,所述弹簧预压于旋转切换组件的一端,所述旋转切换组件的另一端抵压于输出齿轮上并与输出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切换组件带动气缸共同旋转,所述切换件可驱动旋转切换组件沿轴向远离输出齿轮,并中断旋转切换组件与输出齿轮的传动连接;所述机壳内设有内齿,所述旋转切换组件设有外齿,所述内齿与外齿末端具有相对设置的导向部,当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抵触时,所述内齿的导向部与所述外齿的导向部错位滑动,所述切换件可将旋转切换组件的外齿推入内齿之间,以锁定旋转切换组件。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气缸的外壁与旋转切换组件的内壁通过键槽连接。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旋转切换组件与所述输出齿轮通过端齿或键槽连接。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切换件为安装于机壳上的偏心轮部件,该偏心轮部件抵靠于旋转切换组件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锤的机壳还包括支撑于气缸一端的轴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轴承的侧壁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输出齿轮轴向限位于气缸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切换件包括切换臂及驱动切换臂轴向移动的偏心轮,所述切换臂抵靠于旋转切换组件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旋转切换组件包括套筒及套设于套筒内的驱动环、离合弹簧、传动套;定义电锤的输出方向为左端,所述套筒的左端朝向轴心方向凸伸有台阶部,所述驱动环的左端与台阶部通过端齿传动连接,且述驱动环的内圈与气缸的外圈键槽连接;所述离合弹簧的左端抵靠驱动环,右端抵靠传动套;所述套筒的右端设有止挡部,所述传动套的右端抵靠于所述止挡部上;所述传动套的外圈与套筒的内圈通过键槽连接,且所述传动套的右端设有与输出齿轮啮合连接的端齿或键槽;当所述电锤过载时,所述驱动环与套筒上的端齿克服离合弹簧的弹力发生脱扣。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止挡部为卡设于套筒的右端的卡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锤的机壳内设有内齿,旋转切换组件设有外齿,所述内齿与外齿末端具有相对设置的导向部,该相对设置的导向部在抵触时发生错位滑动,当需要锁定旋转切换组件时,无需借助其他部件,切换件通过该导向部可顺畅的将外齿推入内齿中,既简化了安装步骤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锤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旋转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旋转切换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电锤100,机壳1,内齿1a,气缸2,输出齿轮3,旋转切换组件4,套筒4a,外齿4a’,驱动环4b,离合弹簧4c,传动套4d,卡簧4f,弹簧5,切换件6,切换臂6a,偏心轮6b,轴承7,电机10,旋转齿轮组件11,冲击曲柄组件12,活塞13、冲锤14、连杆15、工具头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锤100,定义电锤的输出方向为左端,所述电锤包括机壳1、支撑于机壳1内气缸2、安装于气缸2前端的工具头16、电机10及由电机10驱动的旋转系统与冲击系统,所述电锤依据旋转系统与冲击系统的输出组合形式,可对工具头16实现进行不同的输出模式。

所述冲击系统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冲击曲柄组件12、及由右向左分别套设于气缸2中的冲击活塞13、冲锤14与连杆15。所述冲击活塞13的右端较接于冲击曲柄组件12上。所述电锤工作时,所述电机10带动冲击曲柄组件12旋转,冲击曲柄组件12上设有与电机10的传动离合机构,以保持或断开冲击输出(未图示),所述冲击曲柄组件12带动冲击活塞13往复运动,所述冲击活塞13压缩空气并驱动冲锤14向前冲击。所述冲锤14冲击连杆15,进而连杆15将冲击力传递给工具头16。

所述旋转系统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旋转齿轮组件11、输出齿轮3、旋转切换组件4、弹簧5及切换件6。所述输出齿轮3套设于气缸2外表面且与气缸2相对转动连接,该输出齿轮3轴向限位于气缸2上,所述电机10通过旋转齿轮组件11驱动输出齿轮3。所述旋转切换组件4套设于气缸2外表面上且可相对于气缸2轴向滑动,该旋转切换组件4的内壁与气缸2的外壁通过键槽连接,所述旋转切换组件4的一端与输出齿轮3通过键槽传动连接,当然也可以是端齿传动连接等其他形式的连接,输出齿轮3带动旋转切换组件4旋转,进一步旋转切换组件4带动气缸2共同旋转。所述电锤100的机壳1还包括支撑于气缸2一端的轴承7,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轴承7的侧壁上,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预压于旋转切换组件4上。本实用新型中对输出齿轮3进行轴向限位,以使旋转切换组件4在弹簧5的预压力下与输出齿轮3实现良好的啮合。此时旋转系统进行旋转输出,通过调节上述冲击系统的离合机构可实现旋转模式与旋转冲击模式。

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切换件6具有切换臂6a及驱动切换臂6a轴向移动的偏心轮6b,所述切换臂6a抵靠于旋转切换组件4上。当偏心轮6b旋转时,切换臂6a驱动旋转切换组件4沿轴向远离输出齿轮3,并中断旋转切换组件4与输出齿轮3的传动连接。在偏心轮6b未旋转到终点的过程中,电锤旋转输出中断,电锤处于冲击模式,但是此时的工具头16在转动方向上不受限制,不能对被加工件进行精准的加工。

所述机壳1内设有内齿1a,所述旋转切换组件4设有用于与内齿1a啮合外齿4a’,所述内齿1a与外齿4a’的末端均具有呈刀锋状的导向部,这所述“呈刀锋状的导向部”是指齿的外端部具有锋利的尖角或圆角,能够在啮合时实现错位滑动,避免啮合时相互顶住。当旋转切换组件4与输出齿轮3传动连接中断后,继续旋转所述偏心轮6b,当所述内齿1a的导向部与外齿4a’的导向部抵触时,在偏心轮6b的驱动下内齿1a与外齿4a’的导向部自动发生错位,进而所述切换件6通过上述导向部可顺畅的将外齿4a’推入内齿1a中,以锁定旋转切换组件4,此时与旋转切换组件4传动连接的气缸2及工具头16均无法进行旋转,进而使加工更加精准。

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旋转切换组件4包括套筒4a及依次套设于套筒4a内的驱动环4b、离合弹簧4c与传动套4d。所述套筒4a的左端朝向轴心方向凸伸有台阶部,所述驱动环4b的左端与台阶部通过端齿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环4b的内壁与气缸2的外壁通过键槽连接。所述离合弹簧4c的左端抵靠驱动环4b,右端抵靠传动套4d。所述套筒4a的右端设有止挡部,该止挡部为卡簧4f,所述传动套4d的右端抵靠于卡簧4f上。该卡簧4f用于预压离合弹簧4c,以将驱动环4b与抵压于台阶部上。

所述传动套4d的外圈与套筒4a的内圈通过键槽连接,且所述传动套4d的右端设有与输出齿轮3啮合连接的键槽,当然也可以是端齿等其他连接结构。当所述电锤100过载时,所述工具头16受到旋转方向的阻力,该阻力进一步通过气缸2传递到驱动环4b,此时电机10保持运转,所述驱动环4b与套筒4a上的端齿克服离合弹簧4c的弹力发生脱扣,用于防止电机因过载而发生烧毁。

本实用新型电锤100的机壳1内设有内齿1a,旋转切换组件4设有外齿4a’,所述内齿1a与外齿4a’末端具有相对设置的导向部,该相对设置的导向部在抵触时发生错位滑动,当需要锁定气缸2时,无需借助其他部件,切换件6通过该导向部可顺畅的将外齿4a’推入内齿1a中,既简化了安装步骤也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