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把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5463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把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在把手基座上排列操作把手与锁定杆且将它们保持为旋转自如的车辆用把手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I所述的装置。
[0003]在该以往例中,内侧把手(操作把手)通过如下的方式装配,即,使突出设置于旋转基端部的一侧壁的第一旋转轴部与开设于盖构件(把手基座)的第一支承部嵌合,并且使对置壁面的第一回旋孔与把手基座的第三支承部嵌合,通过与操作把手相邻地装配的锁定旋钮来限制操作把手向嵌合解除方向的移动。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38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上述的以往例中,由于操作把手的从轴拔出的方向即宽度方向的移动被锁定旋钮限制,因此,因锁定旋钮的尺寸误差等的影响,容易产生向侧方的晃动,而且为了防止晃动而使得操作把手与锁定旋钮成为滑动接触状态,因此,产生锁定旋钮追随对操作把手进行的操作而意外地动作或者操作把手的动作阻力变大等问题。
[0009]另外,该问题虽然能够通过另外追加对操作把手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部件来解决,但在该情况下需要追加部件的装配工序,因此产生组装作业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0010]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以上的缺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作业性良好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把手的晃动、锁定旋钮的连带旋转等的车辆用把手装置。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如下的车辆用把手装置来实现,所述车辆用把手装置具有把手基座5,该把手基座5具备配置在周壁的一对对置部位之间的铰链形成壁I,将形成于操作把手3的两侧面的铰链支承部2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在所述周壁的一方的对置部位与铰链形成壁I分别形成的铰链支承部2,并且,将锁定杆4的两侧面轴支承于所述铰链形成壁I与周壁的另一方的对置部位,
[0013]通过对所述操作把手3从由一侧面侧的形成有铰链支承部2的铰链翼片6和对置侧面将铰链形成壁I架设的位置沿旋转轴轴长方向进行滑动操作,而使一体地形成于把手基座5与操作把手3中的任一方上的轴状的铰链支承部2插入另一方的孔状的铰链支承部2,从而将所述操作把手3装配于把手基座5,并且,在装配操作时,突出设置于所述铰链形成壁I的卡定爪7弹性地卡定于铰链翼片6,从而限制所述操作把手3向脱离方向的移动。
[0014]在本发明中,把手装置形成为将操作把手3与锁定杆4分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把手基座5,操作把手3的两侧壁通过使一体形成于各侧壁与对应的把手基座5中的任一方上的轴状铰链支承部(铰链轴部2A)插入另一方的孔状铰链支承部(铰链孔2B)中而与把手基座5连结。
[0015]通过在操作把手3的侧壁等处一体地形成铰链轴部2A,并使操作把手3沿轴长方向滑动来进行安装,由此无需另外设置轴等轴部件,因此能够使部件数量减少,而且组装作业性也提尚。
[0016]另外,由于操作把手3的移动限制与锁定杆4无关而通过卡定爪7来进行,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因锁定杆4的尺寸误差等引起的晃动、或者因操作把手3与锁定杆4的压接引起的锁定杆4的连带转动。
[0017]并且,卡定爪7随着操作把手3向把手基座5的装配操作而进行弹性卡定来限制操作把手3向轴长方向的移动,因此,部件数量也不会增加,装配工时也不会增加。
[0018]而且,由于操作把手3在未装配锁定杆4的情况下被保持于把手基座5,因此,能够实现局部装配状态下的保管,而且也提高了复位弹簧向操作把手3的装配等的作业性。
[0019]另外,车辆用把手装置可以构成为,
[0020]在所述操作把手3的铰链翼片6上形成有以操作把手3的旋转中心为中心、供所述卡定爪7进行弹性卡定的圆弧状边缘部8。
[0021]虽然卡定爪7的卡定部位能够设定在操作把手3的适当的部位,然而若像本发明那样使卡定爪7卡定于与铰链形成壁I对应地设置、被该铰链形成壁I轴支承的铰链翼片6的圆弧状边缘部8,则卡定爪7能够随着操作把手3的旋转而沿着圆弧状边缘部8相对移动,因此,能够通过更简单的结构容易地避免随着操作把手3的旋转而发生与卡定爪7的干涉。
[0022]另外,卡定爪7的卡定部位在拆下了锁定杆4的状态下向外部暴露出,因此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把手3的拆卸。
[0023]并且,虽然锁定杆4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轴支承于把手基座5,然而若构成为如下的结构,则会使结构简单,即,
[0024]在所述铰链形成壁I上形成轴状的铰链支承部2A,并且锁定杆4的一侧壁被所述轴状铰链支承部2A的从铰链翼片6突出的突出部轴支承。
[0025]在该情况下,若构成为如下的车辆用把手装置,则能够与操作把手3侧的卡定爪7相协作而可靠地防止锁定杆4与操作把手3的接触,即,
[0026]在该车辆用把手装置中,所述轴状铰链支承部2A在前端具备细径突起部9而形成为带有台阶的销形状,该细径突起部9插入所述锁定杆4的一侧壁部,且利用该细径突起部9的基端部来限制锁定杆4的向操作把手3侧的移动。
[0027]发明效果
[0028]根据本发明,操作把手通过旋转轴轴长方向的滑动操作而装配于把手基座,并且,利用在装配操作时对滑动方向的移动进行弹性卡定的卡定爪来限制滑动方向的移动,从而操作把手被与锁定旋钮独立地保持在规定位置,因此,能够在不使组装作业性变差的情况下防止操作把手与锁定旋钮的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把手的晃动、锁定旋钮的连带旋转等。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不本发明的图,(a)是主视图,(b)是(a)的1B-1B线尚]视图。
[0030]图2是表示把手基座的图,(a)是表示主要部分的主视图,(b)是表示操作把手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3是表示操作把手的装配状态的图,(a)是从图2(a)的3A-3A方向观察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b)是表示装配状态的图。
[0032]图4是把手装置的剖视图,(a)是图3(b)的4A-4A线剖视图,(b)是图1(a)的4B-4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以后表示构成为车辆的内侧把手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内侧把手装置具有:周壁在大致整周的范围内立起的薄形容器状的把手基座5 ;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把手基座5的一角的锁定杆4以及操作把手3。
[0034]锁定杆4与操作把手3排列配置,通过将锁定杆4从图1 (b)所示的初始旋转位置向往表面侧引出的箭头A方向旋转操作,能够对图外的门锁装置进行锁定解除。另外,操作把手3被扭簧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