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压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4963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包压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压边装置,其包括一个基板和翻转压板,所述翻转压板可翻页式转动连接于基板上表面的边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置于基板上的底板外裱面纸包边及压平。该包压边装置采用翻转压板可翻页式转动连接于基板边缘,在外力作用下将置于基板上的底板外裱面纸包边及压平,整个包边压平操作快速便捷,生产效率高。而且,由于采用翻页式连接,从而便于使包边折痕与翻转压板的翻页转动轴线较好地贴合,能有效防止放置于基板上的工件松动,使得包边平整,提高包边质量和效果,增强产品外观感,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包边的包装盒等类似产品的工艺处理。
【专利说明】包压边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压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不仅对消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产品如食品、医药、茶叶、烟酒等的包装结构也要求趋于精美、结实、耐用。对于越是高档商品,其所要求的包装盒质地、外观都需要体现相应的档次。另外,当前的制造技术日新月异,这对包装成型技术也带来一定的促进。
[0003]目前大多高档商品的包装盒表面都有精美的装裱,在厚底板上装裱面纸,在这个外表的装裱面纸上印刷产品品牌、产品图案、宣传用语以及相关说明等。现有的包装盒成型过程中,这种装裱纸通常采用手工粘贴的方式制作。然而,这种手工制作的方式一方面难得贴平整,尤其是四边缘及四角等位置,手工贴的方式容易松边、起泡、打皱;另一方面,由于手工因人而异,也会导致产品外表质量不一致,影响产品外观,而且手工作业耗时耗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即使有些通过特定装置进行压平,但是这种装置通常采用较复杂的结构组成,通过众多复杂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对位定位等等结构来实现机械化压边操作,很明显这种大型设备生产成本较高,操作不便,而且包边对折处并没有很好的贴合效果和平整对齐。采用机械化、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设备及工装时,由于机械工装的结构限制,其转动轴线不可能与装裱面纸的转动轴线同心,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使面纸难以包紧,出现折边、打皱、起泡等质量缺陷。而且工装夹具在快速、大力的反复作用下,极易损坏、松脱,不能可靠地经久耐用。即使是在采用传统的合页机构,其转动轴心仍无法与包装盒面纸翻折时转动的轴心同轴,因此极易在包压边时包不紧,形成“松边”、“打皱”等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包边质量好且平整、经久耐用且可调大小的包压边装置。
[0005]一种包压边装置,用于底板外裱面纸的包边及压平,其包括一个基板和翻转压板,所述翻转压板可翻页式转动连接于基板上表面的边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置于基板上的底板外裱面纸的包边及压平底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压板翻页式转动的转动轴线紧贴于底板外裱面纸的折线位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多边板,所述基板有一个或二个或多个边分别对应连接有翻转压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和翻转压板通过布料粘贴连接,所述布料包括覆盖粘贴于基板正面或背面的主体布面以及由主体布面周边延伸的搭边布面,所述搭边布面至少粘贴于翻转压板的内表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和翻转压板为木板或中纤板、塑胶板、金属板。[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和翻转压板通过软性物料连接,所述软性物料为帆布条或皮革、纸张、塑胶薄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布料采用S形包覆形式包覆粘贴于基板和所述翻转压板的对应面,所述布料具有第一布料和/或第二布料,所述第一布料主体布面粘贴于所述基板的正面,第一布料的每个搭边布面分别延伸并粘贴于每个翻转压板的端面和外表面;所述第二布料主体布面粘贴于所述基板的背面和端面,第二布料的每个搭边布面分别延伸并粘贴于翻转压板的内表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布料具有第一布料和第二布料两个布料,所述第一布料的搭边布面与第二布料的对应的搭边布面覆盖粘贴于翻转压板上的面积互补、交叉排列。
[001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翻转压板的正面靠外边缘为斜面,每个所述翻转压板对应于基板转角位置的相邻两个端面为对接契合的斜角。
[0014]进一步地,所述包压边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压板翻转进行包压边的驱动机构,所述基板各边的翻转压板单独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或同时由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
[0015]在该包压边装置中,采用翻转压板可翻页式转动连接于基板上表面边缘,在外力作用下包边压平底板外裱面纸,整个包边压平操作快速便捷,生产效率高。而且,由于采用翻页式连接,从而便于使包边折痕与翻转压板的翻页式转动轴线较好地贴合,能有效防止放置于基板上的底板松动,且使得包边平整,不易产生“松边”、“打皱”等缺陷,提高包边质量和效果,增强产品外观感,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包边的包装盒等产品的工艺处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压边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包压边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包压边装置的基板和翻转压板通过第一布料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的包压边装置的基板和翻转压板通过第二布料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的包压边装置在翻转压板包压边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压边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请参阅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压边装置10,用于底板101外裱面纸102的包边及压平,包压边装置10包括一个基板11和翻转压板14,翻转压板14可翻页式转动连接于基板11上表面(即正面)的边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压平置于基板11上的底板101外裱面纸102的包边及压平。
[0024]优选地,基板11为多边板,有一个或二个或多个边分别连接有翻转压板14。如图2所示,作为举例,基板11具有四个边,每个边缘分别连接有翻转压板14,即四个翻转压板14,图中为显示方便,仅仅示出两个。翻转压板1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选择,例如当只需要压一个边或两个边时,对应位置只需要设置一个或两个翻转压板14。[0025]基板11和翻转压板14通过布料15连接。基板11和翻转压板14都是木板,布料是帆布。通过采用木材和帆布材料,一方面是由于这两种材料的能方便调节大小,通过简单的裁剪或切割即可获得所需要大小的木板和帆布;另一方面,这两种材料取料方便,能快速制作,且制造成本低。而且,帆布材料强度高、耐用而且基本无弹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拉长基板11和翻转压板14的间距,始终能保持预定的相对位置,确保包压边操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经久耐用。当然,基板11和翻转压板14通过软性物料连接,软性物料可以是但不限于布料,优选为帆布,当然还可以是皮革、纸张、塑胶薄片,木板也可以用中纤板或塑胶板等替代。
[0026]请参阅图3,示意性地显示基板11和翻转压板14通过布料连接的结构。由于是木板材料,其与帆布之间通过粘贴连接,较为牢固可靠。优选地,所述布料采用S形包覆形式包覆粘贴于基板和所述翻转压板的对应面上。具体地,如图3所示,布料包括覆盖粘贴于基板11表面(包括正面或背面)的主体布面151以及由主体布面151周边延伸的搭边布面152,所述搭边布面152至少包覆粘贴于翻转压板14的内表面,还可进一步延伸粘贴于翻转压板14的端面和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为主体布面151粘贴于基板11的正面。布料具有第一布料和/或第二布料,例如第一布料即采用图3所示包覆粘贴方式,即第一布料主体布面151粘贴于所述基板11的正面,每个搭边布面152分别延伸并粘贴于翻转压板14的内外端面、和内外表面。所述第二布料的包覆粘贴方式可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例如,第二布料的主体布面151粘贴于基板11的背面和端面,每个搭边布面152分别延伸并粘贴于翻转压板14的内表面,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延伸粘贴于翻转压板14的外端面以及外表面,以加强粘合力以及防止正面的帆布条翻边翘起。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第一布料和第二布料两种同时共用的结构形式。第一布料的搭边布面152与第二布料的对应的搭边布面152覆盖于翻转压板14上的面积互补、交叉排列。
[0027]由于布料采用S形包覆粘贴形式,如图4所示,在进行包压边操作时,翻转压板14沿着箭头方向翻转,将底板101的外裱面纸102 (如图5所示)包压边,本实施例称为压合状态,此时,布料是粘贴于基板背面和端面,由于包边时布料是往基板11方向回折,即不是将布料扯离基板11,不是破坏基板11与帆布条之间的粘贴,对帆布条粘贴于基板上的粘合力没有任何影响。当翻转压板14回到初始状态,即翻转压板14沿图3所示箭头方向回转到张开位置,本实施例称为翻开状态,在此回转过程中,由基板11延伸的帆布条部分具有继续包覆基板11的趋势,而不是将帆布条扯离基板11的趋势,对帆布条粘贴于基板11上的粘合力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有保护作用。由此可知,通过这种S形包覆粘贴形式,不管翻转压板14如何转动,都能避免布料被扯离基板11,确保翻转压板14翻页式转动的转动轴线紧贴于底板101外裱面纸102的折线103位置,经久耐用,且使用长时间也不会影响粘贴效果,能够长期运行,保质保量。
[0028]每个所述翻转压板14的正面靠外边缘为斜面,以便于旋转翻开时便于旋转底板101。如图2和5所示,相邻两个翻转压板14在翻转后对接的两个端面为对接契合的斜角,即每个所述翻转压板对应于基板转角位置的相邻两端面141为对接契合的斜角,从图5所示俯视角度看,斜角投影基本处于转角的角平分线上,即大致为多边形内角的一半位置。例如,当基板11为四边形板时,优选为45度斜角,当为六边形板时,优选为60度斜角。这样,当翻转压板14处于如图5所示那样完全平整压合于放在基板11上的底板101的外裱面纸102状态时,两个相邻翻转压板14相对的两个端面141较好地对接,这样制作出来的包边效果较好,即使是边角位置,也不会遗漏,也很整齐。
[0029]如图1所示,优选地,翻转压板14翻页式转动的转动轴线紧贴于底板101外裱面纸102的折线103位置,最佳是两者基本重合。
[0030]另外,包压边装置10还包括用于驱动翻转压板14翻转进行包压边的驱动机构(图未示),基板11各边的翻转压板14单独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或同时由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
[0031]请参阅图5,为包边压平外裱面纸102的状态示意图。在外力作用下如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推动翻转压板14翻转,同时带动外裱面纸102内折,翻转压板14翻转到水平时,即压平外裱面纸102,即,将外裱面纸102压折并紧贴于底板101上面表。
[0032]翻转压板14的包压边操作也可以通过手工操作,例如,手动将翻转压板14翻转,以包边并压平底板101的外裱面纸102,当然也可通过上述的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机械自动化操作。
[0033]请再参阅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压边装置20,其结构基本与包压边装置10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基板21具有六个边,为六边形板,对应应用的包装盒的底板也是六边形。当然,基板21的边缘不限于四个或六个边,也可以是单边板或双边板或三边以上的的多边板,以便可应用于各种形状的底板,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单边板和双边板并非指基板只有单边或双边,而是指单边或双边具有翻转压板14。
[0034]由上可知,在该包压边装置10中,采用翻转压板14可翻页式转动连接于基板11上表面边缘,在外力作用下包边压平底板101外裱面纸102,整个包边压平操作快速便捷,生产效率高。而且,由于采用翻页式连接,从而便于使包边折痕与翻转压板14的翻页式转动轴线较好地贴合,能有效防止放置于基板11上的底板松动,且使得包边平整,提高包边质量和效果,增强产品外观感,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包边的包装盒等产品的工艺处理。而且,由于翻转压板14翻页式转动的转动轴线基本与底板101外裱面纸102的折线103重合,可有效防止松边、起泡和打皱等质量缺陷。同时又能经久耐用,在压力的快速反复双向作用下,不易松脱损坏,采用两种面料S形包覆粘贴,避免粘贴松脱,是一种巧妙的防松结构。
[0035]另外,相对于传统装置的结构复杂和昂贵的设备,该包压边装置10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可靠。由于目前市场变化多端,需要多变,产品多样化,如大小形状和尺寸时常变化,该包压边装置10能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包装盒面板,由于采用木板和布料,方便更换,调整大小形状和尺寸,尤其适合于目前包装产品批量小、品种多、易于制造、造价低等特点,而且改造周期短,对操作者要求低、调机简单。此包压边装置10包压边成品的质量好、质量一致性高,重复精度高,适合于没机加工手段的场合进行。而且,该装置10占用空间小,易于搬运、灵活调动车间空间,性价比高,但其生产效果与国外先进设备一样。
[00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和翻转压板,所述翻转压板可翻页式转动连接于基板上表面的边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置于基板上的底板外裱面纸包边及压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压板翻页式转动的转动轴线紧贴于底板外裱面纸的折线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多边板,所述基板有一个或二个或多个边分别对应连接有翻转压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翻转压板通过布料粘贴连接,所述布料包括覆盖粘贴于基板正面或背面的主体布面以及由主体布面周边延伸的搭边布面,所述搭边布面至少粘贴于翻转压板的内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翻转压板为木板或中纤板、塑胶板、金属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翻转压板通过软性物料连接,所述软性物料为帆布或皮革、纸张、塑胶薄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采用S形包覆形式包覆粘贴于基板和所述翻转压板的对应面,所述布料具有第一布料和/或第二布料,所述第一布料主体布面粘贴于所述基板的正面,第一布料的每个搭边布面分别延伸并粘贴于每个翻转压板的端面和外表面;所述第二布料主体布面粘贴于所述基板的背面和端面,第二布料的每个搭边布面分别延伸并粘贴于翻转压板的内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料的搭边布面与第二布料的对应的搭边布面覆盖粘贴于翻转压板上的面积互补、交叉排列。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翻转压板的正面靠外边缘为斜面,每个所述翻转压板对应于基板转角位置的相邻两端为对接契合的斜角。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包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压板翻转进行包压边的驱动机构,所述基板各边的翻转压板单独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或同时由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
【文档编号】B31B1/74GK203580485SQ20132054919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欧阳宣 申请人:深圳市金冠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