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引纱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9942发布日期:2019-01-05 09:1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引纱锭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倍捻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气流引纱锭子。



背景技术: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其可以把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通过加捻粘合成股线,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的提高。同时,倍捻机卷装容量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倍捻机的开发应用,极大提高了织物的面料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所以倍捻机的市场前景广阔。

传统的倍捻机锭子,穿纱方式都是采用尼龙引丝线或弹簧引丝线,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1、尼龙引丝线:线体比较柔软,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损坏,一但损坏穿纱就比较困难,因此损耗也相对比较高。

2、弹簧引丝线:材质为细钢丝,线体比较硬,穿纱过程容易对锭子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在工人开机上纱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即未对锭子进行刹车就穿纱,弹簧引丝线回绕进锭子里面并高速旋转,对锭子的破坏很大,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流引纱锭子,一种气流引纱锭子的开发成功,可以完全避免传统引丝线带来的各种不便及损耗。此工艺尤其在短纤倍捻机上的使用时,可以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对提高纱线的品质,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气流引纱锭子,包括衬锭结合件、纱罐组件、气流引纱锭子组件和气流引纱锭座,所述衬锭结合件设于纱罐组件内部的上侧,所述衬锭结合件的内部设有衬锭管,所述衬锭管的上端设有衬锭口,所述衬锭结合件的下端设有衬锭连接座,所述衬锭连接座内部的上侧设有衬锭张力胶囊,所述衬锭张力胶囊的上端紧贴于衬锭管的下端,所述衬锭张力胶囊的下方设有衬锭压簧,所述衬锭压簧的外侧设有衬锭压簧座,所述衬锭连接座的下端部设有上负压通道,所述气流引纱锭子组件包括静止盘、气流锭杆、加捻盘和锭子带轮,所述静止盘设于衬锭连接座的下端,所述气流锭杆设于静止盘的内部,所述气流锭杆的内部设有中负压通道,所述上负压通道与中负压通道连接相通,所述加捻盘设于静止盘的下侧,所述加捻盘的中心设有陶瓷外壳,所述陶瓷外壳的右上侧设有锭杆过丝陶瓷,所述锭杆过丝陶瓷与陶瓷外壳之间设有下负压通道,所述下负压通道与中负压通道连接相通,所述陶瓷外壳的下侧设有储气仓,所述储气仓与下负压通道的底部之间设有气流喷嘴,所示陶瓷外壳的上端部呈半圆形,所述加捻盘的右下侧设有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与气流喷嘴连接相通,所述出口通道的右上侧设有过丝立柱,所述锭子带轮设于加捻盘的下侧,所述锭子带轮的下端部设有锭脚安装腔,所述气流引纱锭座设于锭子带轮的下方,所述气流引纱锭座的上端设有锭脚,所述锭脚的内部设有锭脚通道,所述锭脚的上端设有上轴承,所述锭脚设于锭脚安装腔内,所述锭脚通道与储气仓连接相通,所述气流引纱锭座内部的上侧设有下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侧设有o型圈,所述深沟球轴承的下侧设有冲击垫片,所述冲击垫片的下侧设有上卡簧,所述上卡簧的下侧设有上防风垫圈,所述上防风垫圈的下侧设有防风毛毡,所述防风毛毡的下侧设有下防风垫圈,所述下防风垫圈的下侧设有下卡簧,所述下卡簧的下侧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与锭脚通道连接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外壳采用了强度较高的尼龙材质,所述锭杆过丝陶瓷采用了99瓷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加捻盘的表面设有陶瓷耐磨层,所述陶瓷耐磨层采用等离子喷镀的方法喷镀在加捻盘的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下负压通道呈上大下小的喇叭漏斗状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上轴承采用滚针轴承,所述下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冲击垫片采用橡胶材质。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对锭杆过丝陶瓷和陶瓷外壳的优化设计,在原设计方案中是一体不分开的,虽然这对3d打印技术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但从实际生产及成本控制考虑,进行了拆分优化,陶瓷外壳采用了强度较高尼龙材质进行注塑,采用尼龙材质安装方便,相对全陶瓷结构拥有强度高,不易裂碎,低成本的特点,由于纱线对过纱部分的硬度和表面光洁度均有较高要求,因此锭杆过丝陶瓷采用了99瓷进行生产,99瓷对纱线的损伤降低到了最低;上轴承采用滚针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而下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轴向力作用,这样的配合使用,使高速旋转的锭脚与上轴承配合不需要采用紧配的方式来加工,可以降低气流引纱锭座的加工精度,方便锭子带轮的拆装保养,从而大大降低加工成本和使用成本;o型圈固定下轴承,防止下轴承外圈旋转,并能起到调心的效果;冲击垫片采用橡胶材质,防止重物撞击气流引纱锭座,对下轴承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以便保护下轴承不受损坏,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能起到防振降噪的效果;防风毛毡可以防止压缩空气吹向下轴承,使下轴承油脂流失,影响下轴承寿命;压缩空气由喷嘴进入锭脚通道,再由锭脚通道进入储气仓(储气仓能起到保压效果,使外喷气流更加稳定),在储气仓内的压缩空气经气流喷嘴流向出口通道(气流喷嘴最大限度靠近下负压通道底部,增强了下负压通道的负压强度),使下负压通道、中负压通道和上负压通道内产生负压,负压将衬锭压簧座向下吸,使衬锭张力胶囊失去向上的压力后下落与衬锭管形成一定的间隙,由于衬锭管内部整体形成负压,衬锭口产生强大的吸力,此时只要在将纱线放在衬锭口就会随气流从出口通道冲出,完成穿纱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陶瓷外壳的一种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流引纱锭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气流引纱工艺主要部件位置分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加捻盘的一种运行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压缩空气的一种运行状态图。

图中:1、衬锭结合件;2、纱罐组件;3、气流引纱锭子组件;4、气流引纱锭座;5、衬锭管;6、衬锭口;7、衬锭连接座;8、衬锭张力胶囊;9、衬锭压簧;10、衬锭压簧座;11、上负压通道;12、静止盘;13、气流锭杆;14、加捻盘;15、锭子带轮;16、中负压通道;17、陶瓷外壳;18、锭杆过丝陶瓷;19、下负压通道;20、储气仓;21、气流喷嘴;22、出口通道;23、过丝立柱;24、锭脚安装腔;25、锭脚;26、锭脚通道;27、滚针轴承;28、深沟球轴承;29、o型圈;30、冲击垫片;31、上卡簧;32、上防风垫圈;33、防风毛毡;34、下防风垫圈;35、下卡簧;36、喷嘴,37、纱线;38、挑指;39、压缩空气流动方向;40、负压区;41、陶瓷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气流引纱锭子,如图1-图4所示,包括衬锭结合件、纱罐组件、气流引纱锭子组件和气流引纱锭座,所述衬锭结合件设于纱罐组件内部的上侧,所述衬锭结合件的内部设有衬锭管,所述衬锭管的上端设有衬锭口,所述衬锭结合件的下端设有衬锭连接座,所述衬锭连接座内部的上侧设有衬锭张力胶囊,所述衬锭张力胶囊的上端紧贴于衬锭管的下端,所述衬锭张力胶囊的下方设有衬锭压簧,所述衬锭压簧的外侧设有衬锭压簧座,所述衬锭连接座的下端部设有上负压通道,所述气流引纱锭子组件包括静止盘、气流锭杆、加捻盘和锭子带轮,所述静止盘设于衬锭连接座的下端,所述气流锭杆设于静止盘的内部,所述气流锭杆的内部设有中负压通道,所述上负压通道与中负压通道连接相通,所述加捻盘设于静止盘的下侧,所述加捻盘的中心设有陶瓷外壳,所述陶瓷外壳的右上侧设有锭杆过丝陶瓷,所述锭杆过丝陶瓷与陶瓷外壳之间设有下负压通道,所述下负压通道与中负压通道连接相通,所述陶瓷外壳的下侧设有储气仓,所述储气仓与下负压通道的底部之间设有气流喷嘴,所示陶瓷外壳的上端部呈半圆形,所述加捻盘的右下侧设有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与气流喷嘴连接相通,所述出口通道的右上侧设有过丝立柱,所述锭子带轮设于加捻盘的下侧,所述锭子带轮的下端部设有锭脚安装腔,所述气流引纱锭座设于锭子带轮的下方,所述气流引纱锭座的上端设有锭脚,所述锭脚的内部设有锭脚通道,所述锭脚的上端设有上轴承,所述锭脚设于锭脚安装腔内,所述锭脚通道与储气仓连接相通,所述气流引纱锭座内部的上侧设有下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侧设有o型圈,所述深沟球轴承的下侧设有冲击垫片,所述冲击垫片的下侧设有上卡簧,所述上卡簧的下侧设有上防风垫圈,所述上防风垫圈的下侧设有防风毛毡,所述防风毛毡的下侧设有下防风垫圈,所述下防风垫圈的下侧设有下卡簧,所述下卡簧的下侧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与锭脚通道连接相通。

所述陶瓷外壳采用了强度较高的尼龙材质,采用尼龙材质安装方便,相对全陶瓷结构拥有强度高,不易裂碎,低成本的特点;所述锭杆过丝陶瓷采用了99瓷材质,99瓷对纱线的损伤降低到了最低。

所述加捻盘的表面设有陶瓷耐磨层,所述陶瓷耐磨层采用等离子喷镀的方法喷镀在加捻盘的表面,使纱线损伤降到最低。

所述下负压通道呈上大下小的喇叭漏斗状设计,形成负压的同时不会产生串流。

所述上轴承采用滚针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所述下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轴向力作用,这样的配合使用,使高速旋转的锭脚与上轴承配合不需要采用紧配的方式来加工,可以降低气流引纱锭座的加工精度,方便锭子带轮的拆装保养,从而大大降低加工成本和使用成本。

所述冲击垫片采用橡胶材质,防止重物撞击气流引纱锭座,对下轴承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以便保护下轴承不受损坏,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能起到防振降噪的效果。

本发明的运行原理:0.5~0.6mpa的压缩空气由喷嘴进入锭脚通道,再由锭脚通道进入储气仓,在储气仓内的压缩空气经气流喷嘴流向出口通道,使下负压通道、中负压通道和上负压通道内产生负压,负压将衬锭压簧座向下吸,使衬锭张力胶囊失去向上的压力后下落与衬锭管形成一定的间隙,由于衬锭管内部整体形成负压,衬锭口产生强大的吸力,此时只要在将纱线放在衬锭口就会随气流从出口通道冲出,完成穿纱的目的。

如图5所示,完成整套气流引纱动作需要由衬锭结合件、纱罐组件,气流引纱锭子、气流引纱锭座及喷嘴组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合股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纱线并在一起)放在纱罐组件内,股纱经衬锭结合件从气流引纱锭子组件出来过挑指进入卷绕系统,而气流引纱锭子组件由龙带传动进行高速旋转,带动纱线旋转形成气圈,完成纱线加捻。

如图6所示,b点为第一圈储纱位置(由于锭杆过丝陶瓷位置较低处出纱时在加捻盘底部),c点为第二圈储纱位置(气流引纱锭子组件高速旋转而纱线向上出纱,纱线进行自然的分离),d点为最后一圈储线位置;加捻盘储纱分离设计:加捻盘的储纱量的大小决定气流引纱锭子组件优劣,市场常见的加捻盘的储纱量不能超过1圈半(超过后纱线容易互相叠压,增加断头率);储纱量大小主要是由纱线退解张力所决定,特别在做1.7kg大卷装时,纱线张力波动很大,例如:原纱刚开始做时,纱筒直径大(满纱直径156mm),锭翼退解速度慢(比如一分钟120转),此时张力比较小储纱量在1圈半左右,等纱筒直径做小时(直径60mm左右)时锭翼退解速度加快(比如一分钟360转)这时可能已经没有储纱量1/8圈,纱线张力变大,增加断头率和捻不均率。如果改用我们的设计,初始储纱量可以达到1圈半以上,工艺调整范围更大,适用性更强。

如图7所示,“气流引纱锭子组件”设计时难题在于气流锭杆直径(气流锭杆直径一但加大,对于整套气流引纱锭子组件的成本将提高30%,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能耗将提高5%左右)不加大的情况下使衬锭结合件内部能形成0.1mpa以上的负压,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将衬锭压簧座、衬锭张力胶囊向下吸住。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soliworks软件中的流体分析,对锭杆过丝陶瓷及陶瓷外壳进行不断优化,使压缩空气经过锭杆过丝陶瓷和陶瓷外壳时不产生回流,并用3d打印技术,对设计零件进行了实际验证。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