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纹理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51423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3d纹理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一载层,其一面具有一第一纹理;一胶层,其设于该载层具有第一纹理的一面,该胶层对应该第一纹理的位置具有一第二纹理;以及一接着层,其设于该胶层的一面。第一纹理直接形成于载层,而非另一硬化层,第一纹理与第二纹理之间未具有离型层,第二纹理的纹路能够较为明显或深刻,以达到加工快速、低成本等业者需求。
【专利说明】3D纹理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使所转印的纹理更为明显或深刻,并能减少薄膜制备流程及材料。
【背景技术】
[0002]近年3C产品已广泛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手持式电子产品,这类电子产品虽让人们生活具有相当的便利性,但该类的电子产品的外壳较为单调,故各大生产厂商无不思考如何改善外壳的式样。
[0003]常见的改善做法是采用包膜或贴膜两种模式,其是将一具有纹路或色彩的膜体包覆或贴附于外壳,以改善外壳的外观。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三维(3dimension,3D)纹理膜体为一转印薄膜,其具有一载体
10、一第一硬化层11、一离型层12、一第二硬化层13、一印刷层14、一金属层15与一接着层16,前述的各层是依序堆栈。
[0005]然于实际制作上述膜体时,其是先于载体10的一面涂布有一第一胶体,再以具有纹理的滚轮或模具对胶体进行压制,以使胶体的一面具有第一纹理110。
[0006]一紫外线或一高温使上述的胶体固化,以形成具有第一纹理110的第一硬化层11,离型层12设于第一纹理110,再于离型层12的一面涂布有一第二胶体,第一纹理110是通过离型层12转印至第二胶体,而使第二胶体具有一第二纹理130,第二胶体进一步被固化,以形成第二硬化层13,而后印刷层14、金属层15与接着层16再依序堆栈,以形成上述的膜体。
[0007]上述膜体是通过接着层16贴附或包覆于一外壳,并通过离型层12,以去除载体10与第一硬化层11,而使外壳具有纹体、色彩或文字等。
[0008]但最让业者诟病的一点在于第一纹理110与第二纹体130之间的离型层12通常会使得第一纹理110无法有效地转印至第二胶体,而使第二纹理130的纹路过浅或无法呈现,而无法达到业者想要的效果。
[0009]另外,第一硬化层11、离型层12与第二硬化层13多层材料的使用无形中增加成本与材料的浪费,所以如何改善现有的膜体就成为业者努力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10]有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减少薄膜的材料,以降低成本,并能将第一纹理直接转印于第二纹理,以使第二纹理更为明显或深刻,而达到业者的需求。
[0011]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其具有:
[0012]一载层,其一面具有一第一纹理;
[0013]一胶层,其设于该载层具有第一纹理的另一面,该胶层对应该第一纹理的位置具有一第二纹理;以及
[0014]一接着层,其设于该胶层的另一面。
[00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含有:
[0016]一第一纹理形成于一载层的一面;以及
[0017]一胶层设于该载层具有第一纹理的一面,该第一纹理转印至该胶层,以使一第二纹理形成于该胶体;
[0018]该胶层的另一面具有一接着层。
[0019]综合上述,本发明的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第一纹理是直接形成于载层,而非一硬化层,第一纹理与第二纹理之间未具有离型层,第二纹理的纹路能够较为明显或深刻,以达到业者的需求。
[0020]因无另一硬化层与离型层的需求,所以本发明在制作薄膜时,材料的需求更为降低,故能节省成本支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的膜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第一实施例去除一载层,并且形成有一硬化层的局部结构不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的3D纹理转印薄膜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0_载体;11_第一硬化层;110_第一纹理;12_离型层;13_第二硬化层;130_第二纹理;14_印刷层;15_金属层;16_接着层;20_载层;200_第一纹理;21-胶层;210_第二纹理;22_印刷层;23_金属层;24_接着层;25_硬化层;250_第二纹理;SI?S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是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0028]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的第一实施例,其具有一载层20、一胶层21、一印刷层22、一金属层23与一接着层24。
[0029]载层20为一具有离型力的材料,举例而言,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邻苯基苯酌.(0-phenylphenol, OPP)、聚烯烃(PoIyoIefine, PO)、聚乙烯酉享(PolyvinylAlcohol, P.V.A)或流延聚丙烯(Cast Polypropylene, CPP),载层20的一面具有第一纹理200,第一纹理200是以具有纹理的滚轮或模具对进行载层20压制,以使载层20的一面具
有第一纹理200。
[0030]一胶层21设于载层20具有第一纹理200的一面,而使第一纹理200转印至胶层21,以使一第二纹理210形成于胶层21,举例而言,该胶层21能够为一紫外线硬化胶或热熔胶所形成。
[0031]若上述的结构简而言之,载层20的一面具有第一纹理200,胶层21设于载层20具有第一纹理200的一面,胶层21对应第一纹理200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纹理210。
[0032]印刷层22是以一印刷制备工艺,以形成于胶层21的另一面。
[0033]金属层23是以一蒸镀或溅镀制备工艺,以形成于印刷层22的一面。
[0034]接着层24是设于金属层23的一面,若无金属层23,则接着层24设于印刷层22的一面,接着层24为一紫外线硬化胶或热熔胶。
[0035]另外,若无上述的金属层23与印刷层22,接着层24设于胶层21的一面。
[0036]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第二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仅印刷层22与金属层23位置对换,故组件符号是沿用第一实施例。
[0037]如第一实施例所述,载层20的一面具有第一纹理200,胶层21设于载层20具有第一纹理200的一面,胶层21对应第一纹理200处具有第二纹理210。
[0038]金属层23设于胶层21的另一面,印刷层22设于金属层23的另一面。
[0039]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有:
[0040]SI,如图2所示,一具有纹理的滚轮或模具对进行载层20压制,以使载层20的一面具有一第一纹理200。
[0041]S2,一胶层21设于载层20具有一第一纹理200的一面,第一纹理200转印至胶层21,以使一第二纹理210形成于该胶层21。
[0042]S3, 一印刷制程使一印刷层22形成于硬化层21的一面。
[0043]S4,一蒸镀或溅镀制程使一金属层23形成于印刷层22的一面,若无印刷层22则,金属层23形成于硬化层21的一面;如图4所示,印刷层22与金属层23位置能够对换,即金属层23位于硬化层21与印刷层22之间,或者如图2所示,印刷层22位于硬化层21与金属层23之间。
[0044]S5, —接着层24设于金属层23的一面,若无金属层23与印刷层22,接着层24设于胶层21的一面,若仅无金属层24,接着层24设于印刷层22的一面。
[0045]S6,该接着层24贴附或包覆于一外壳,如图3所示,该载层20被移除,并以一紫外线或一高温,而使该胶层21固化,以形成一具有第二纹理250的硬化层25 ;或者一紫外线或一高温,而使该胶层21固化,以形成一具有第二纹理250的硬化层25,再移除该载层20,以显示该第二纹理250。
[0046]综合上述,胶层21、印刷层22、金属层23与接着层24的层数或是否设置,其是依实际需求,而予以增减或去除,或者变换位置。
[0047]于实际使用时,可将接着层24贴附或包覆于一外壳,并去除载层20,以使外壳具有纹理、色彩、金属呈现或文字,该纹理是由第二纹理210所呈现,色彩或文字是由印刷层22所呈现,金属呈现是由金属层23所呈现,另外,金属层23亦具有保护外壳的功效。
[0048]如上所述,第一纹理200直接形成于载层20,而非另一硬化层,第一纹理200与第二纹理210之间未具有离型层,第二纹理210的纹路能够较为明显或深刻,以达到业者的需求。
[0049]因无另一硬化层(或另一胶层)与离型层的需求,所以本发明于制作薄膜时,材料的需求更为降低,故能节省成本支出。
[0050]惟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例释本发明的特点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可实施范畴,于未脱离本发明上揭精神与技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发明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仍应为本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其具有: 一载层,其一面具有一第一纹理; 一胶层,其设于该载层具有第一纹理的一面,该胶层对应该 第一纹理的位置具有一第二纹理;以及 一接着层,其设于该胶层的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着层与所述胶层之间更具有一印刷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层与所述接着层之间具有一金属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着层与所述胶层之间更具有一金属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胶层之间更具有一印刷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接着层之间具有一印刷层。
7.如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层为一具有离型力的材料;该金属层是以一蒸镀或溅镀制程所形成;该第一纹理是以一具有纹理的滚轮或模具对进行该载层压制,以形成于该载层的一面;该印刷层是以一印刷制程所形成;该接着层为一紫外线硬化胶或热熔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为形成一具有该第二纹理的硬化层。
9.一种3D纹理转印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第一纹理形成于一载层的一面; 一胶层设于该载层具有第一纹理的一面,该第一纹理系转印至该胶层,以使一第二纹理形成于该胶层;以及 该胶层的另一面具有一接着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印刷制程,以将一印刷层形成于该胶层的一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蒸镀或溅镀制程,以将一金属层形成于该胶层的一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纹理是以一具有纹理的滚轮或模具对进行该载层压制,以形成于该载层的一面;该载层为一具有离型力的材料。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纹理转印薄膜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去除该载层,该胶层经一紫外线固化或一高温固化,以形成一具有该第二纹理的硬化层;或者该胶层经一紫外线固化或一高温固化,以形成一具有该第二纹理的硬化层,去除该载层,以显示该第二纹理。
【文档编号】B41M5/00GK103963506SQ20131004427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陈彦成 申请人:丰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陈彦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