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1745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属于金属零件标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车车轮的标识压字装置。特点是该装置由机架、自动进字机构、顶压机构和设在辊道旁的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架呈方框形,跨设在运输辊道正上方,机架上横梁下方设自动进字机构和标识字盒,下横梁上方设顶压机构,工作压力不低于180kN,进字机构、顶压机构上下垂直相对,同处于运输辊道轴向的中垂线上,顶压机构顶面低于运输辊道水平面,压字时,顶起车轮压到标设字符。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凑、合理;满足了国内精品车轮和欧标车轮标识要求,提高了车轮生产效率,大大降低标识错误产生的废品,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车轮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顺利进行。
【专利说明】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零件标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车车轮的标识压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火车车轮出厂前需要在车轮表面标注生产日期、生产厂商、钢代号、热处理方式、材质、炉号和顺序号,以保证单件车轮质量信息的准确性。目前车轮在线标注采用数控针式打标机打字,打标机机架采用框架结构,打标针装置通过电机驱动丝杠沿着机架上下、左右、前后运动,当打标针装置接近车轮表面打标位置时,由气缸驱动打标针上下运动,在车轮表面打出由点阵构成的字符。存在的缺陷是:一是打标深度不够,最大只能达到0.2mm,而目前部分欧标车轮和国产精品车轮要求字深0.381mm,无法满足要求;二是打标针易损坏,更换频繁,备件消耗大,维护工作量大,增加生产成本;三是数控针式打标机由于人为设计程序的缺陷,生产中会出现字符缺笔画,甚至漏字现象,从而造成打标废品;另外,数控针式打标机不适合多字符打标,对多字符打标节奏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压字字符深,满足国内精品车轮和欧标车轮生产工艺中对车轮标识的需求;压字节奏快、一次可实现多字符压印,避免出现标识废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4]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包括运输辊道和定位挡杆,其特点是该装置由机架、自动进字机构、顶压机构和设在辊道旁的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架呈方框形,跨设在运输辊道正上方,机架上横梁下方设自动进字机构和标识字盒,下横梁上方设顶压机构,工作压力不低于180kN,进字机构、顶压机构上下垂直相对,同处于运输辊道轴向的中垂线上,顶压机构顶面低于运输辊道水平面,压字时,顶起车轮压到标设字符。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架为双梁双立柱框架结构,由上横梁、立柱、下横梁和螺帽组成,上横梁和下横梁两端对应设通孔,两端设台肩和螺纹,立柱插装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上,由预应力螺帽预紧立柱,构成封闭力系,工作压力为机架框架的内力,降低了压字装置对基础的要求,采用预应力螺帽预紧,减少压字时设备本体的振动和弹性变形,改善了受拉构件的弹性强度。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立柱为强度、刚度高的柱体,左右两柱体结构一致,柱体上下两端设顶压台肩,与上横梁、下横梁设通孔相配合,立柱插装在上横梁、下横梁的通孔中,顶压台肩外设螺纹与螺帽配合,螺帽装在立柱上,预应力紧固在立柱上,设置台肩和预应力螺帽固定,起支撑作用,降低对立柱强度要求。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横梁为梯形箱式焊接机构,箱体内设加强筋板,增加强度和刚度;箱体两端设凹台,凹台上设通孔,立柱插入孔中,便于螺帽安装,又有利于降低机架高度,增强机架的稳定性;上横梁中央设标识字盒的安装孔。[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横梁为倒置的梯形箱式焊接结构,与上横梁相对应,箱体内设加强筋板,增加强度和刚度;箱体两端设凹台,凹台上设通孔,立柱插入孔中,便于螺帽安装,又有利于降低机架高度,增强机架的稳定性;下横梁中央设顶压机构的安装孔,组装后,标识字盒与活动顶压机构垂直相对,在同一铅垂线上;上横梁下侧设安装底座,底座两端设螺孔/通孔,由地脚螺丝固定在基础上。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自动进字机构由字盒座、标识字盒和自动进字机连接构成;字盒为矩形盒,设有两排T型槽,每排槽内至少设10个标识字头,两组字符从O逐渐变到9,字盒固定在字盒座上,字盒座固定在上横梁中央;自动进字机固定在上横梁上与字盒相靠接,压字时推动标识字符依设定顺序进入字盒中。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顶压机构由压板、定心块和油压缸连接构成,压板上设定心块,下与油压缸连接,油压缸固装在下横梁上,压板定心块和油压缸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保持顶压机构平衡稳定。
[0011]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装置跨设在运输辊道正上方,下与定位挡杆相对应。工作时,车轮由辊道送进,碰到压字装置前端的定位挡杆时停止运动,工作缸快速顶升,定心块穿过车轮轮毂孔,对车轮起到定心作用,车轮落在压板上,车轮轮毂标识表面接触到字符时,油压缸慢进,压字开始,到压字结束时,油压缸下降,恢复静止位置,进字机构送进下一块车轮需要标识的字符;同时,车轮前端的挡杆落下,车轮由运输辊道送出,准备压制下一块车轮标识O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凑、合理;投资省,运行维护费用低,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满足了国内精品车轮和欧标车轮标识要求,提高了车轮生产效率,大大降低标识错误产生的废品,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车轮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顺利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自动进字机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标识字盒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的左视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压制的车轮压字标识示意图。
[0020]图中:1-上横梁、2-立柱、3-下横梁、4-自动进字机构、5-定心块、6-车轮、7-螺帽、8-压板、9-油压缸、10-底座、11-筋板、12-进字机、13-字盒座、14-字盒、15-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由图1、2可以看出,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包括运输辊道和定位挡杆,该装置由机架、自动进字机构4、顶压机构和设在辊道旁的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架呈方框形,跨设在运输辊道正上方,机架上横梁I下方设自动进字机构和标识字盒14,下横梁3上方设顶压机构,工作压力不低于180kN,进字机构、顶压机构上下垂直相对,同处于运输辊道轴向的中垂线上,顶压机构顶面低于运输辊道水平面,压字时,顶起车轮6压到标设字符。
[0023]由图1可以看出,机架为双梁双立柱框架结构,由上横梁1、立柱2、下横梁3和螺帽7组成,上横梁和下横梁两端对应设通孔,两端设台肩和螺纹,立柱插装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上,由预应力螺帽预紧立柱,构成封闭力系,工作压力为机架框架的内力,降低了压字装置对基础的要求,采用预应力螺帽预紧,减少压字时设备本体的振动和弹性变形,改善了受拉构件的弹性强度。
[0024]立柱2为强度、刚度高的柱体,左右两柱体结构一致,柱体上下两端设顶压台肩,与上横梁1、下横梁3设通孔相配合,立柱插装在上横梁、下横梁的通孔中,顶压台肩外设螺纹与螺帽7配合,螺帽装在立柱上,预应力紧固在立柱上,设置台肩和预应力螺帽固定,起支撑作用,降低对立柱强度要求。
[0025]上横梁I为梯形箱式焊接机构,箱体内设加强筋板,增加强度和刚度;箱体两端设凹台,凹台上设通孔,立柱插入孔中,便于螺帽安装,又有利于降低机架高度,增强机架的稳定性;上横梁中央设标识字盒14的安装孔。
[0026]下横梁3为倒置的梯形箱式焊接结构,与上横梁相对应,箱体内设加强筋板11,增加强度和刚度;箱体两端设凹台,凹台上设通孔,立柱2插入孔中,便于螺帽安装,又有利于降低机架高度,增强机架的稳定性;下横梁中央设顶压机构的安装孔,组装后,标识字盒14与活动顶压机构垂直相对,在同一铅垂线上;上横梁下侧设安装底座10,底座两端设螺孔/通孔,由地脚螺丝固定在基础上。
[0027]由图3至5可以看出,自动进字机构4由字盒座13、标识字盒14和自动进字机12连接构成;字盒为矩形盒,设两排T型槽15,每排槽内至少设10个标识字头,两组字符从O逐渐变到9,字盒固定在字盒座上,字盒座固定在上横梁中央;自动进字机固定在上横梁上与字盒相靠接,压字时推动标识字符依设定顺序进入字盒中。
[0028]由图1、2还可以看出,顶压机构由压板8、定心块5和油压缸9连接构成,压板上设定心块,下与油压缸连接,油压缸固装在下横梁3上,压板定心块和油压缸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保持顶压机构平衡稳定。
[0029]本实用新型装置跨设在运输辊道正上方,下与定位挡杆相对应。工作时,车轮由辊道送进,碰到压字装置前端的定位挡杆时停止运动,工作缸快速顶升,定心块穿过车轮轮毂孔,对车轮起到定心作用,车轮落在压板上,车轮轮毂标识表面接触到字符时,油压缸慢进,压字开始,到压字结束时,油压缸下降,恢复静止位置,如图6所示,完成车轮压字,进字机构送进下一块车轮需要标识的字符;同时,车轮前端的挡杆落下,车轮由运输辊道送出,准备压制下一块车轮标识。
【权利要求】
1.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包括运输辊道和定位挡杆,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机架、自动进字机构(4)、顶压机构和设在辊道旁的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机架呈方框形,跨设在运输辊道正上方,机架上横梁(I)下方设自动进字机构和标识字盒(14),下横梁(3 )上方设顶压机构,工作压力不低于180kN,进字机构、顶压机构上下垂直相对,同处于运输辊道轴向的中垂线上,顶压机构顶面低于运输辊道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为双梁双立柱框架结构,由上横梁(I)、立柱(2)、下横梁(3)和螺帽(7)组成,上横梁和下横梁两端对应设通孔,两端设台肩和螺纹,立柱插装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上,由预应力螺帽预紧立柱,构成封闭力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为柱体,左右两柱体结构一致,柱体上下两端设顶压台肩,与上横梁(I )、下横梁(3)设通孔相配合,立柱插装在上横梁、下横梁的通孔中,顶压台肩外设螺纹与螺帽(7)配合,螺帽装在立柱上,预应力紧固在立柱上,设置台肩和预应力螺帽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梁(I)为梯形箱式焊接机构,箱体内设加强筋板;箱体两端设凹台,凹台上设通孔,立柱(2)插入孔中;上横梁中央设标识字盒(14)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横梁(3)为倒置的梯形箱式焊接结构,与上横梁相对应,箱体内设加强筋板(11);箱体两端设凹台,凹台上设通孔,立柱(2)插入孔中;下横梁中央设顶压机构的安装孔,组装后,标识字盒(14)与活动顶压机构垂直相对,在同一铅垂线上;上横梁下侧设安装底座(10),底座两端设螺孔/通孔,由地脚螺丝固定在基础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进字机构(4)由字盒座(13)、标识字盒(14)和自动进字机(12)连接构成;字盒为矩形盒,设两排T型槽(15),每排槽内至少设10个标识字头,字盒固定在字盒座上,字盒座固定在上横梁中央;自动进字机固定在上横梁上与字盒相靠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推式车轮压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压机构由压板(8)、定心块(5)和油压缸(9)连接构成,压板上设定心块,下与油压缸连接,油压缸固装在下横梁(3)上,压板定心块和油压缸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
【文档编号】B41K3/40GK203766265SQ20132086401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爱兵, 许杰峰, 王洋, 易峻坚, 耿培涛, 陆伟斐, 辛昌杰, 程旭辉, 曹志勇, 龚胜辉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