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3480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新型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瓶盖印刷的新型印刷机。



背景技术:

现有瓶盖印刷工艺,采用将瓶盖固定后,通过传墨辊将喷墨机喷出的油墨滚印到瓶盖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将传墨辊的轴径加长,然后通过沿所述传墨辊的轴向方向增加芯棒数量,增加一次印刷瓶盖的数量,其增加芯棒数量的方法为将芯棒直接安装在滚轮上,在压印时对芯棒负荷很大,而且仍然会收到滚轮轴径的限制,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印刷机。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新型印刷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安装有带瓶盖轮,印刷机喷墨器,所述带瓶盖轮与印刷机喷墨器之间通过传墨辊连接,所述带瓶盖轮的上方设有入盖滑道,所述带瓶盖轮上安装有带盖芯棒,所述带盖芯棒通过道座安装于带瓶盖轮上。

所述入盖滑道通过震动电机驱动,所述入盖滑道的上部呈条状结构,所述入盖滑道的下部呈弧形结构,所述入盖滑道下部弧形结构的弧心位于所述入盖滑道的上方,所述入盖滑道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金属条。

所述道座包括安装板、固定板,所述带盖芯棒由上向下嵌入所述安装板中,所述固定板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与带瓶盖轮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所述带盖芯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带盖芯棒沿所述安装板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每个相邻的所述带盖芯棒之间均设有用于安装板与固定板连接的螺栓,用于所述固定板与带瓶盖轮连接的螺栓嵌入所述固定板中,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所述带盖芯棒的底端抵住所述固定板。

所述传墨辊通过喷墨电机驱动,所述传墨辊为驱动辊,所述印刷机喷墨器与传墨辊连接的喷墨辊、带瓶盖轮均为从动辊。

所述道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道座以所述带瓶盖轮的中心为圆心在所述带瓶盖轮的径向方向上呈换装阵列分布。

所述带盖芯棒的末端距离所述传墨辊的距离小于瓶盖盖顶的厚度,所述带盖芯棒通过瓶盖与传墨辊过盈连接。

所述带盖芯棒的水平截面呈左右部分被切削的圆形结构,所述带盖芯棒沿左右方向的直径等于所述入盖滑道两个互相平行的金属条之间的距离。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新型印刷机,其有益效果是:

产品拆装方便,可以在一次滚涂过程中印刷多个瓶盖,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瓶盖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座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道座、入料滑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带瓶盖轮;3、印刷机喷墨器;4、传墨辊;5、入盖滑道;6、带盖芯棒;7、道座;8、喷墨电机;9、震动电机;10、安装板;1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新型印刷机,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安装有带瓶盖轮2,印刷机喷墨器3,所述带瓶盖轮2与印刷机喷墨器3之间通过传墨辊4连接,所述带瓶盖轮2的上方设有入盖滑道5,所述带瓶盖轮2上安装有带盖芯棒6,所述带盖芯棒6通过道座7安装于带瓶盖轮2上。

所述入盖滑道5通过震动电机9驱动,所述入盖滑道5的上部呈条状结构,所述入盖滑道5的下部呈弧形结构,所述入盖滑道5下部弧形结构的弧心位于所述入盖滑道5的上方,所述入盖滑道5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金属条。

所述道座7包括安装板10、固定板11,所述带盖芯棒6由上向下嵌入所述安装板10中,所述固定板11与安装板10之间、所述固定板11与带瓶盖轮2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所述带盖芯棒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带盖芯棒6沿所述安装板10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每个相邻的所述带盖芯棒6之间均设有用于安装板10与固定板11连接的螺栓,用于所述固定板10与带瓶盖轮2连接的螺栓嵌入所述固定板11中,所述安装板10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1的上端,所述带盖芯棒6的底端抵住所述固定板11。

所述传墨辊4通过喷墨电机8驱动,所述传墨辊4为驱动辊,所述印刷机喷墨器3与传墨辊4连接的喷墨辊、带瓶盖轮2均为从动辊。

所述道座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道座7以所述带瓶盖轮2的中心为圆心在所述带瓶盖轮2的径向方向上呈换装阵列分布。

所述带盖芯棒6的末端距离所述传墨辊4的距离小于瓶盖盖顶的厚度,所述带盖芯棒6通过瓶盖与传墨辊4过盈连接。

所述带盖芯棒6的水平截面呈左右部分被切削的圆形结构,所述带盖芯棒6沿左右方向的直径等于所述入盖滑道5两个互相平行的金属条之间的距离。

瓶盖从所述机箱1上端的开口落入到入盖滑道5上,在震动电机9和瓶盖本身重力的驱动下,沿所述入盖滑道金属条的径向方向向下间歇性滑动,到达所述道座7上方时落下,落到所述带盖芯棒6上,所述带瓶盖轮2在所述喷墨电机8的驱动下,带动带盖芯棒6以及其上端的瓶盖转动,当瓶盖的顶面与所述传墨辊4接触时,完成印刷,所述带盖芯棒6继续转动,瓶盖由于重力下落,完成印刷,所述传墨辊的涂料由所述印刷喷墨器3补充。

上述过程中,每个角周期的滚动实现了对一排瓶盖的印刷,所述道座7上带盖芯棒6的数量决定了印刷效率,同时针对每种瓶盖,其带盖芯棒6的结构也不同,所述道座7与带盖芯棒6、带瓶盖轮2的连接方式也决定了在更换带盖芯棒6以及决定其数量时的效率。

拆装所述道座7时,先根据带盖芯棒6的种类、数量、间距选择合适的安装板10,然后将带盖芯棒6安装在安装板10上,将安装板10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11上,最后通过螺栓将所述固定板11固定在带瓶盖轮2上。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