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圆两用热转印机转印头自适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153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圆两用热转印机转印头自适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转印设备,尤其是一种平圆两用热转印机转印头自适应机构。



背景技术:

各类笔杆可通过热转印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然而由于笔杆的结构导致了其热转印头不能像制作平面热转印一样使用完全固定的转印头(辊)。对此,业内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笔杆热转印的设备,专利号为zl201120561644.X,包括气动机构、辊轮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的气动机构与所述的辊轮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笔杆调头的滚动机构,所述的辊轮机构包括用于对笔杆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力施加机构。所述的辊轮机构还包括悬挂框架,所述的悬挂框架包括上水平杆和下水平杆,所述的弹性力施加机构为具有弹性的胶轮,所述的胶轮套设在所述的下水平杆上,所述的上水平杆与所述的气动机构连接。所述的辊轮机构还包括胶轮和悬挂框架,所述的悬挂框架包括上水平杆和下水平杆,所述的胶轮套设在所述的下水平杆上,所述的弹性力施加机构为弹簧,所述的上水平杆通过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气动机构连接。所述的辊轮机构还包括悬挂框架,所述的悬挂框架包括上水平杆和下水平杆,所述的弹性力施加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胶轮和弹簧,所述的胶轮套设在所述的下水平杆上,所述的上水平杆通过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气动机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采用弹簧作为热转印头与气缸推杆的连接装置,由于转印的待加工器具不是平面而是具有棱角的物体,使得热转印头在受到热转印膜的摩擦后容易发生沿着热转印膜前进方向或者其前进方向两侧发生位置偏移甚至振动,严重影响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改善品质的热转印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圆两用热转印机转印头自适应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臂、小臂、气缸、热转印头和调压阀,所述大臂竖直设置,所述小臂横向设置且焊接在大臂顶部,所述小臂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朝下设置,所述气缸推杆底端安装有悬挂框架,所述悬挂框架上安装有热转印头(胶辊),所述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通过管道连接有压缩空气机。

进一步地,所述调压阀设置有调压旋钮和气压表。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推杆与悬挂框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缠绕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焊接气缸推杆底端,所述弹簧的底端焊接悬挂框架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通过调压阀连通气缸,使得气缸的工作压力为固定压力,当热转印头被待加工器具顶起时,推杆向上微动,气缸受压而使得调压阀排出少量空气,从而达到稳定气缸压力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使得气缸的推杆在自然伸展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压阀连通气缸,使得气缸的推杆具有自适应能力,伸展的时候能准确到达定位点,受到向上的力后能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使得热转印头有效适应各类非平面器具的热转印,而且热转印头不会发生左右前后四个方向的偏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臂;2、小臂;3、气缸;4、调压阀;5、弹簧;31、推杆;32、悬挂框架;33、热转印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平圆两用热转印机转印头自适应机构,它包括大臂1、小臂2、气缸3、热转印头33和调压阀4,所述大臂1竖直设置,所述小臂2横向设置且焊接在大臂1顶部,所述小臂2上设置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推杆31朝下设置,所述气缸3推杆31底端安装有悬挂框架32,所述悬挂框架32上安装有热转印头33(胶辊),所述气缸3通过管道连接有调压阀4,所述调压阀4通过管道连接有压缩空气机(未图示)。

所述调压阀4设置有调压旋钮和气压表。

实施例2

所述气缸3的推杆31与悬挂框架32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缠绕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上端焊接气缸3推杆31底端,所述弹簧5的底端焊接悬挂框架32上部。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