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排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3953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液滴排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液体作为液滴向介质排出的液滴排出头的液滴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在各种领域使用了液滴排出装置。作为液滴排出装置的一个方式,公知有具备作为将墨水对记录纸张排出的液滴排出头的喷墨头的喷墨记录装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从喷墨头排出的墨滴(液滴)的一部分有可能成为墨雾(微小的液滴)在壳体内浮游。会担心浮游的墨雾附着于壳体内的部件等而产生各种不良情况。因此,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作为这种墨雾的对策,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喷墨记录装置内设置带电部件来积极地捕集浮游的墨雾的方法。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4412号公报
[0004]优选,带电部件设置为与产生墨雾的喷墨头的移动区域对置。能够考虑覆盖移动区域的上表面的壳体部分作为与喷墨头的移动区域对置的地方。一般在该壳体部分设置有在交换墨盒等维护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若在该开闭盖设置带电部件,则能够覆盖喷墨头的移动区域整体并且具有容易交换受到污染的带电部件等优点。然而,存在如下课题:在打开了开闭盖的情况下,由于吸附有墨雾的带电部件露出,所以用户的手、衣服等与带电部件接触从而受到污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产生的,并且能够作为以下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0006](应用例I)一种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其供向记录介质排出液滴的液滴排出头搭载;滑架移动机构,其使上述滑架在与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及外装壳体,其具有将上述滑架的滑架移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敞开的开闭盖,上述开闭盖在闭合状态下与上述滑架移动区域对置的面,具备具有规定高度的多个肋,在上述多个肋之间,以使吸附微小液滴的吸附面露出的方式,配置有带电部件。
[0007]根据该结构,基于伴随着排出作为液滴的墨滴的液滴排出头以及搭载液滴排出头的滑架的移动产生的气流而飞舞的微小液滴亦即墨雾,吸附于在开闭盖的与滑架移动区域对置的面配置的带电部件的吸附面。吸附面吸附墨雾而受到污染的带电部件配置于在开闭盖设置的具有规定高度的多个肋之间。因此,即便用户打开开闭盖实施了维护等作业,也能够减少用户的手、衣服等与受到污染的带电部件直接接触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用户受到污染。
[0008](应用例2)上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肋沿着上述滑架的基于上述滑架移动机构而移动的移动方向,形成于上述开闭盖,上述带电部件配置于上述多个肋之间。
[0009]从排出墨滴的液滴排出头产生的墨雾大多通过伴随着滑架的移动的气流而扩散。根据该结构,带状的带电部件沿着墨雾扩散的滑架的移动方向配置。因此,能够高效地吸附(捕集)浮游的墨雾。另外,带电部件配置于具有规定高度的多个肋间。因此,即便用户打开开闭盖实施了维护等作业,也能够减少用户的手、衣服等与受到污染的带电部件直接接触的情况。
[0010](应用例3)上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带电部件呈片状,并且配置于上述开闭盖的与上述滑架移动区域对置的上述面,上述多个肋形成于覆盖片状的上述带电部件的带电部件盖,上述带电部件盖在上述多个肋之间具有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并且以上述多个肋沿着上述滑架的基于上述滑架移动机构而移动的移动方向的姿势,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开闭盖。
[0011]从排出墨滴的液滴排出头产生的墨雾大多通过伴随着滑架的移动的气流而扩散。根据该结构,片状的带电部件从以沿着墨雾扩散的滑架的移动方向的方式配置的多个肋间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露出。因此,能够高效地吸附(捕集)浮游的墨雾。另外,带电部件的吸附面从在具有规定高度的多个肋间形成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露出。因此,即便用户打开开闭盖实施了维护等作业,也能够减少用户的手、衣服等与受到污染的带电部件直接接触。
[0012](应用例4)上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带电部件盖为覆盖上述片状的带电部件的整个面的大小。
[0013]根据该结构,带电部件盖能够覆盖片状的带电部件的整个面。因此,能够防止用户与吸附墨雾而受到污染的带电部件直接接触。
[0014](应用例5)上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多个肋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高度比上述多个肋低的第二肋。
[0015]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多个肋的强度。
[0016](应用例6)上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带电部件以相对于上述开闭盖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开闭盖。
[0017]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吸附墨雾而受到污染的带电部件,与新的带电部件交换。
[0018](应用例7)上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带电部件为由多孔的驻极体构成的带电过滤器。
[0019]根据该结构,作为带电部件,能够使用由多孔的驻极体构成的带电过滤器。带电过滤器是由驻极体构成将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作为原材料的无纺布等多孔的构造体而得的部件。驻极体是保持永久极化的电介质。即,通过使用带电过滤器作为带电部件,未伴随有耗电就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捕集墨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从前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0021]图2是表示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纵剖视图。
[0022]图3是从打印机前方观察将外装壳体拆下后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0023]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闭盖以及带电部件的图。
[0024]图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开闭盖以及带电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液滴排出装置,以喷墨式打印机为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喷墨式打印机将墨水(液体)从作为液滴排出头的喷墨头以墨滴(液滴)排出,而将信息印刷于作为记录介质的印刷纸张。此外,在以下的说明所参照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及图示,存在将部件乃至部分的横竖比例尺表示为与实际不同的情况。
[0026](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0027]首先,参照图1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仅称为“打印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从前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1所示的X方向表示印刷纸张的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印刷纸张的排出方向,Z方向表示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
[0028]如图1所示,打印机10具备打印机主体部12与反转单元13。打印机主体部12整体形成为沿着打印机10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在打印机主体部12的背面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凹部14,在此处安装有反转单元13。反转单元13是用于以使片状的记录介质亦即印刷纸张P(参照图2)的正反面反转的状态将该印刷纸张P返回至打印机主体部12的单元。
[0029]在打印机主体部12设置有供纸盒安装部15。供纸盒安装部15在打印机主体部12的前表面上的打印机10的Z方向的下侧部分,朝打印机10的Y方向前方开口。在供纸盒安装部15以能够从Y方向前方装卸的方式安装有供纸盒16。在供纸盒安装部15的Z方向上侧安装有排纸托盘17。排纸托盘17的前端部分从打印机主体部12向Y方向前方突出。在排纸托盘17的Z方向上侧形成有向Y方向后方延伸的排纸口 18。
[0030]作为打印机主体部12的壳体的外装壳体20在排纸口 18的上侧的前表面部分具备操作面19a。在操作面19a排列有电源开关、状态显示灯等。在外装壳体20,在排纸托盘17以及排纸口 18的两侧的、打印机10的前表面部分,以夹着排纸口 18的方式设置有矩形的开闭门19b、19c。若打开上述开闭门19b、19c,则未图示的墨盒安装部露出,从而能够进行同样未图示的墨盒的交换等。
[0031]外装壳体20的打印机的上表面20a部分大致成为平坦的表面,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四边形形状的开口部21,该开口部21使后述的滑架37 (参照图2以及图3)移动的滑架移动区域S(参照图3)的一部分朝外部露出。在该开口部21安装有开闭盖60。
[0032]开闭盖60形成为具有覆盖设置于外装壳体20的打印机的上表面20a的开口部21的大小的长方形板状,一侧的长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