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文档序号:951525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已知一种通过从记录头的喷嘴向纸张等介质喷射油墨来实施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在喷墨头的喷嘴堵塞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将成为堵塞的原因的喷嘴内的增粘油墨、气泡等进行抽吸并去除的、所谓的清洗。
[0003]但是,在上述的打印机中,特别是在使用容易固化的油墨的情况下,存在即使进行上述的清洗也无法消除喷嘴的堵塞的情况。因此,以往提出如下的油墨喷出装置,即,通过向喷墨头(液体喷射部)的喷嘴形成区域喷出清洗剂,从而使固化了的油墨溶解在该清洗剂中而进行去除的清洗装置(双流体喷射装置)的油墨喷出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但是,在专利文献1之类的油墨喷出装置的清洗装置中,通过向喷墨头的喷嘴形成区域喷出清洗剂从而使固化了的油墨溶解在该清洗剂中而进行去除。即,将清洗剂喷出为雾状并涂覆于喷嘴以及喷嘴的周围,从而使该清洗剂浸入固化了的油墨中并使之溶解。因此,存在清洗剂到达喷嘴内的固化了的油墨较为费时而不易有效地消除喷嘴的堵塞的问题。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85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正是着眼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消除液体喷射部的喷嘴的堵塞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0007]以下,对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0008]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能够从喷嘴的开口向介质喷射第一液体;双流体喷射装置,其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射部喷射气体以及第二液体中的至少一方,所述双流体喷射装置向包括所述喷嘴在内的所述液体喷射部喷射将所述第二液体与所述气体混合而成的混合流体,其中,所述第二液体为,包含与所述液体喷射部的所述喷嘴的开口相比而较小的液滴的液滴状。
[0009]根据该结构,由于小于液体喷射部的喷嘴的开口的混合流体中的第二液体的液滴经过喷嘴的开口而进入喷嘴内并与堵塞的部分碰撞,因此能够有效地消除液体喷射部中的喷嘴的堵塞。
[0010]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小于所述喷嘴的开口的所述第二液体的液滴的质量与该液滴在所述喷嘴的开口位置处的飞翔速度的平方的乘积大于,从所述喷嘴的开口喷射的所述第一液体的液滴的质量与该液滴的飞翔速度的平方的乘积。
[0011]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二液体的液滴朝向喷嘴内的堵塞部分碰撞时的能量,而消除通过从喷嘴的开口的第一液体的液滴的喷出动作也无法消除的喷嘴内的堵塞。
[0012]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双流体喷射装置在所述液体喷射部内的所述第一液体被加压了的状态下向包括所述喷嘴在内的所述液体喷射部喷射所述混合流体。
[0013]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向包括喷嘴在内的液体喷射部喷射并进入到喷嘴内的混合流体进入到液体喷射部内的深处的情况。
[0014]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液体喷射部具有与所述喷嘴内连通的压力室、和能够对所述压力室内进行加压的作动器,所述双流体喷射装置在通过所述作动器的驱动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第一液体被加压了的状态下,向包括所述喷嘴在内的所述液体喷射部喷射所述混合流体。
[0015]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作动器的驱动而对压力室内的第一液体进行加压,从而能够抑制向包括喷嘴在内的液体喷射部喷射并进入到喷嘴内的混合流体经由压力室进入到液体喷射部内的深处的情况。
[0016]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二液体为纯水或者在纯水中含有防腐剂的液体。
[0017]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第二液体设为纯水,从而能够在第二液体与喷嘴内的第一液体混合的情况下抑制第二液体给第一液体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另外,通过将第二液体设为在纯水中含有防腐剂的液体,从而抑制第二液体腐坏。因此,能够在第二液体与喷嘴内的第一液体混合的情况下抑制第二液体中的腐坏的成分给第一液体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
[0018]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能够从喷嘴的开口向介质喷射第一液体;双流体喷射装置,其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射部喷射气体以及第二液体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在向包括所述喷嘴在内的所述液体喷射部喷射将所述第二液体与所述气体混合而成的混合流体后,从所述喷嘴的开口排出所述第一液体,其中,所述第二液体为,包括与所述液体喷射部的所述喷嘴的开口相比而较小的液滴的液滴状。
[0019]根据该结构,由于小于液体喷射部的喷嘴的开口的混合流体中的第二液体的液滴经由喷嘴的开口而进入喷嘴内并与堵塞的部分碰撞,因此能够有效地消除液体喷射部的喷嘴的堵塞。此外,在消除液体喷射部的喷嘴的堵塞后,从喷嘴的开口排出第一液体,因此能够将残留于喷嘴内的混合流体同该第一液体一起排出。
[0020]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优选为,以隔开时间间隔的方式实施多次所述混合流体的喷射。
[0021]根据该结构,即便在喷射至液体喷射部的混合流体形成泡状并堵塞喷嘴的开口的情况下,在混合流体的喷射停止期间内,堵塞喷嘴的开口的泡状的混合流体也会恢复至液滴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先被液体喷射部喷射而成为泡状并堵塞喷嘴的开口的混合流体使得后被液体喷射部喷射的混合流体中的液滴向喷嘴内的进入受阻的情况。
[0022]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中,优选为,在实施所述混合流体的喷射之前,向包括所述喷嘴在内的所述液体喷射部喷射所述第二液体。
[0023]根据该结构,由于向液体喷射部先喷射第二液体,之后在该第二液体中混入空气并喷射混合流体,因此能够抑制仅向液体喷射部喷射气体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向液体喷射部喷射的气体从喷嘴的开口进入到液体喷射部内的深处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示意侧视图。
[0025]图2为液体喷射头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3为表示印刷部与配置在非印刷区域中的维护系统的各单元的示意俯视图。
[0027]图4为表示印刷部与配置在非印刷区域中的维护系统的各单元的详细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0028]图5为表示印刷部与配置在非印刷区域中的双流体喷射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0029]图6为表示双流体喷射装置的详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7为喷射单元的立体图。
[0031]图8为表示喷射单元的使用状态的侧剖面示意图。
[0032]图9为表示打印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0033]图10为表示喷射单元的使用状态的侧剖面示意图。
[0034]图11为表示喷射单元的待机状态的侧剖面示意图。
[0035]图12为改变例的双流体喷射喷嘴的侧剖面示意图。
[0036]图13为改变例的双流体喷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7]图14为改变例的双流体喷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参照附图对于喷射油墨来印刷包含文字、图形等图像的喷墨式的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9]如图1所示,打印机11具有:将作为支承于支承台12上的介质的一个示例的薄片ST沿支承台12的表面朝输送方向Y进行输送的输送部13、向所输送的薄片ST喷射作为第一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来进行印刷的印刷部20、用于使着落于薄片ST上的油墨干燥的发热部17以及送风部18。
[0040]支承台12、输送部13、发热部17、送风部18以及印刷部20被安装于由壳体和框体等构成的打印机主体11a上。支承台12在打印机11中沿薄片ST的宽度方向(图1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而延伸配置。
[0041]输送部13具备分别被配置于输送方向Y上的支承台12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且通过输送电机49(参照图9)而被驱动的输送辊对14a以及输送辊对14b。而且,输送部13具备引导板15a以及引导板15b,所述引导板15a以及引导板15b分别被配置于输送方向Y上的输送辊对14a以及输送辊对14b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并对引导薄片ST进行支承的同时进行引导。
[0042]此外,输送部13通过由输送辊对14a、14b夹持薄片ST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沿着支承台12的表面以及引导板15a、15b的表面输送薄片ST。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ST通过从呈卷筒状卷绕于供给卷轴16a上的卷筒薄片RS放卷从而被连续输送。此外,从卷筒薄片RS放卷而被连续输送的薄片ST在通过印刷部20而被附着油墨从而印刷有图像之后,再次通过收卷卷轴16b而被卷绕为卷筒状。
[0043]印刷部20具有滑架23,所述滑架23通过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配置的导轴21、22而被引导,并能够通过滑架电机48 (参照图9)的动力而沿扫描方向X进行往返移动,其中,所述扫描方向X为与薄片ST的输送方向Y正交的薄片ST的宽度方向。在滑架23上安装有作为喷射油墨的液体喷射部的一个示例的两个液体喷射头24A、24B、贮留向液体喷射头24A、24B供给的油墨的贮留部30、以及将油墨经由流道转换器28向贮留部30供给的连接软管27。贮留部30由被安装于滑架23上的贮留部保持体25保持。
[0044]如图1以及图2所示,贮留部30具备差压阀31,所述差压阀31被设置于用于将内部的油墨向液体喷射头24A、24B供给的第一油墨供给道32的中途位置处。当随着位于差压阀31下游侧的液体喷射头24A、24B中的油墨的喷射(消耗)而使得下游侧的油墨的压力相对于大气压成为预定的负压时,差压阀31被设为开阀,当通过开阀而使得油墨从贮留部30向液体喷射头24A、24B供给进而消除下游侧的负压时,差压阀31被设为闭阀。
[0045]如图2所示,液体喷射头24A、24B具有筒状的主体壳体33。在靠主体壳体33的扫描方向X的一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在铅直方向Z上贯穿主体壳体33的第二油墨供给道34,在靠扫描方向X的另一端部的位置处竖立设置有固定板35。在第二油墨供给道34的上游端连接有第一油墨供给道32的下游端。
[0046]在主体壳体33的下表面,以覆盖主体壳体33的下端开口以及第二油墨供给道34的下端开口的方式固定有具有弹性的矩形薄板状的振动板36。此外,在主体壳体33内,在作为作动器的一个示例的压电元件37的上端部的侧面侧固定有固定板35,且压电元件37的下表面被固定于振动板36的上表面上。
[0047]在压电元件37的下侧,在输送方向Y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跨及压电元件37的扫描方向X的整个宽度而延伸的切口槽(图示略)。各切口槽(图示略)的深度被设定为压电元件37的铅直方向Z的高度的一半程度。夹于压电元件37的各切口槽(图示略)之间的部分被设为压电元件部37a。在振动板36的上表面上,以包围各压电元件部37a的方式形成有格子状的槽38,且格子状的槽38的格内部分为岛部39。
[0048]在振动板36的下表面上以紧贴状态固定有呈矩形框状的流道形成板40,在流道形成板40的下表面上以紧贴状态固定有矩形板状的喷嘴板41。在振动板36与喷嘴板41之间的靠扫描方向X的一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油墨贮留室42。油墨贮留室42经由形成于振动板36上的连通孔43而与第二油墨供给道34连通。此外,油墨贮留室42暂时贮留从贮留部30经由第二油墨供给道34而供给的油墨。
[0049]在振动板36与喷嘴板41之间的靠扫描方向X的另一端部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在铅直方向Z上与各压电元件部37a对应的压力室44。在振动板36与喷嘴板41之间的油墨贮留室42与各压力室44之间,分别形成有使油墨贮留室42与各压力室44连通的连通道45。
[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