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9918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理想长度的倍率)(以下称作副扫描倍率)以及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长度的偏移量(理想长度的倍率)(以下称作主扫描倍率)。副扫描倍率和主扫描倍率的初始值是零。通过控制转印带154的驱动速度调整副扫描倍率。另一方面,在图像曝光设备223将数字图像信号调制成为激光束时,通过控制激光束的时钟频率来调整主扫描倍率。
[0092]通过扫描器单元130扫描打印有预定标记的调整图表以及检测调整图表上的标记的位置,来计算打印位置偏移量420和421。以下将参照图6详细描述打印有预定标记的调整图表。
[0093]如上所述,描述了例如通过调整激光束的照射定时来调整打印位置偏移量420和421。但并不限于此。可以通过在打印期间以预定量偏移要在片材上打印的图像本身来调整打印位置的偏移。在调整打印位置偏移量时,用户能够任意指定要在片材上打印的图像的偏移量。
[0094]用户能够编辑与片材管理表400中注册的片材相关的属性信息,并且使用图5A中例示的编辑画面500将新的片材追加注册到片材管理表400中。例如,在操作单元120的显示单元或PC 101的电机(未例示)上显示编辑画面500。
[0095]突出显示用户经由编辑画面500选择的片材。在图5A中例示的示例中,突出显示了片材“XYZ造纸公司,颜色81”。用户能够在编辑画面500上按下按钮501以添加要在片材管理表400中注册的新片材。用户能够在编辑画面500上按下按钮502以编辑与选择的片材(突出显示的片材)相关的属性信息。如果用户按下了按钮501或502,则调出图5B中例示的编辑画面510。例如,在操作单元120的显示单元或PC 101的电机(未例示)上显示编辑画面510。
[0096]在编辑画面510上,用户能够输入与例如片材名、副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主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克重、表面性能、颜色及预打印纸相关的各数据。从能够由打印装置100支持的表面性能的列表中选择表面性能。从预先注册的颜色列表中选择颜色。如果用户输入了数据,然后在编辑画面510上按下了按钮511,则最终确定那时输入的数据(与片材相关的属性信息)并注册在片材管理表400中。
[0097]在编辑画面510中,用户能够输入与片材名、副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主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克重、表面性能及颜色相关的属性信息。针对表面性能,用户从能够由打印装置100支持的表面性能的列表中选择一个。针对颜色,用户能够从预先注册的颜色列表中任选择一个。在编辑画面510上,用户能够输入与要编辑的片材是否是预打印纸相关的信息。
[0098]如果用户在编辑画面510上按下了结束编辑按钮511,则最终确定那时输入的片材属性并注册在片材管理表400中。
[0099]用户能够在编辑画面500上按下按钮503以执行用于调整针对选择的片材(突出显示的片材)的打印位置的一系列处理。以下将参照图8至图10详细描述用于调整打印位置的一系列处理。
[0100]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例示调整打印位置所使用的调整图表的示意图的示例。
[0101]在RAM 113或HDD 115中存储针对调整图表601的图像数据。在打印调整图表601时,从RAM 113或HDD 115中读取调整图表上的图像数据并传送到打印机引擎150。
[0102]在针对片材调整正面打印位置时,在片材的正面的特定位置(例如,在四个角上)处打印标记620。在针对片材调整反面打印位置时,在片材的反面的特定位置(例如,在四个角上)处打印标记620。通过使用针对通用片材而言在反射率上存在巨大差异的颜色的调色剂(例如黑色调色剂)形成标记620。通过这种方式,在调整图表601的正面和反面上各打印4个标记620 (即,总共8个标记620)。
[0103]在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打印用于识别调整图表601的输送方向的图像610以及用于识别调整图表601的正面或反面的图像612。在调整图表601的反面上打印用于识别调整图表601的输送方向的图像611以及用于识别调整图表601的正面或反面的图像613。
[0104]换言之,为了在双面打印时使双面图像定位,在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打印图像610和612,并在调整图表601的反面上打印图像611和613。另一方面,为了在单面打印时调整打印位置,在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至少打印图像610和612。
[0105]只有在通过ADF读取来扫描调整图表601时,才需要打印用于识别调整图表601的输送方向的图像610和611。在通过压盘读取来扫描调整图表601时,不需要打印图像610 和 611。
[0106]如图6所示,图像610和611的示例是能够使用户识别调整图表601的输送方向的箭头。另一方面,图像612和613的示例是能够使用户识别调整图表601的正反面的字符。
[0107]如果在理想位置打印,则在距调整图表601的边缘预定距离处打印标记620。测量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打印的标记620的位置来计算(或获得)片材的正面打印位置的偏移量。
[0108]测量调整图表601的反面上打印的标记620的位置来计算(或获得)片材的反面打印位置的偏移量。
[0109]可以测量调整图表601的正反面上打印的各标记620之间的相对位置来针对正面打印位置计算(或获得)反面打印位置的偏移量,或者针对反面打印位置计算(或获得)正面打印位置的偏移量。
[0110]接下来,将在下文参照图6描述使用调整图表601调整打印位置的情况。
[0111]为了测量调整图表601的正反面上的标记620的位置,分别测量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的部分(a)到(j)以及调整图表601的反面上的部分(k)到(r)。
[0112]部分(a)是调整图表601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部分(b)是调整图表601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部分(a)的理想长度是在片材管理表400中注册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412。部分(b)的理想长度是在片材管理表400中注册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413。部分(c)到(r)的长度是从各标记620到最靠近的调整图表601的边缘的距离。
[0113]可以通过手动测量方法或自动计算方法测量部分(a)到(r)的长度。在手动测量方法中,用户使用标尺实际测量调整图表601的部分(a)到(r)的长度。
[0114]另一方面,在自动计算方法中,扫描器单元130扫描调整图表601。然后,CPU 114分析通过读取调整图表601的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作为分析结果,CPU 114基于浓度的差异,检测调整图表601的边缘和标记620的边缘(即,调整图表601的背景和标记620之间的边界)。然后,CPU 114从检测的调整图表601的边缘和标记620的边缘计算部分(a)到(r)的长度。以下将参照图8详细描述用于分析调整图表601上的图像数据的处理。
[0115]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基于测量的标记620的位置来计算打印位置偏移量的方法。
[0116]图7例示了定义调整图表601的正反面上的“引导位置”、“侧边位置”、“主扫描倍率”及“副扫描倍率”的测量值710、理想值711及打印位置偏移量712的表700。在RAM113或HDD 115中存储表700。
[0117]例如,通过使用表700中例示的数学式从图6中例示的部分(C)和(e)的实际测量值计算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的“引导位置”的测量值710。更具体地说,引导位置是调整图表601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前缘到各相对应的标记620的距离的平均值。
[0118]例如,通过使用表700中例示的数学式从图6中例示的部分(f)和(j)的实际测量值计算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的“侧边位置”的测量值710。更具体地说,侧边位置是调整图表601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左边缘到各相对的标记620的距离的平均值。
[0119]例如,通过使用表700中例示的数学式从图6中例示的部分(b)、(d)、(f)、(h)和(j)的实际测量值计算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的“主扫描倍率”的测量值710。更具体地说,主扫描倍率是主扫描方向上的相同扫描线上配置的标记620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
[0120]例如,通过使用表700中例示的数学式从图6中例示的部分(a)、(c)、(e)、(g)和(i)的实际测量值计算调整图表601的正面上的“副扫描倍率”的测量值710。更具体地说,副扫描倍率是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同扫描线上配置的标记620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
[0121]如表700中所示,“引导位置”和“侧边位置”的理想值711都是1cm。换言之,能够在距离各对应的调整图表601的边缘Icm的位置处理想地打印标记620。
[0122]如表700所示,“主扫描倍率”的理想值711是从片材管理表400中注册的各片材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减去2cm所获得的值。同样地,“副扫描倍率”的理想值711是从片材管理表400中注册的各片材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片材长度减去2cm所获得的值。
[0123]如表700所示,通过使用各对应的测量值710和理想值711计算“引导位置”、“侧边位置”、“主扫描倍率”和“副扫描倍率”各项中的打印位置偏移量712。
[0124]更具体地说,通过从测量值710减去理想值711计算“引导位置”和“侧边位置”的打印位置偏移量712(单位“mm”)。通过从测量值710减去理想值711再除以理想值711计算“主扫描倍率”和“副扫描倍率”的打印位置偏移量712 (单位“ ”。
[0125]在片材管理表400中注册上文计算的打印位置偏移量712来作为与片材相关的属性信息。
[0126]接下来,将参照图8A和图SB描述基于通过扫描器单元130扫描调整图标601而生成的图像数据800,检测调整图表601的图像边缘和标记620的图像边缘的方法。
[0127]在图8A和图8B中例示的示例中,假设在放置于稿台玻璃302上的调整图表601上放置了黑色图像的底板(backing sheet)(未例示)的状态下,通过压盘读取来扫描调整图表601。为了通过ADF读取来扫描调整图表601,可以对通过形成与调整图表601的边缘部分相接触的黑色标记而获得的调整图表(未例示)进行扫描,而代替利用底板的扫描。这种情况适用于相同的描述。
[0128]将参照图8A描述通过压盘读取来扫描调整图表601而生成的图像数据800的部分。
[0129]区域801是图像数据800中基于底板(未例示)的图像数据区域。区域802是图像数据800中基于调整图表601的背景的图像数据区域。区域803是图像数据800中基于调整图表601的标记620的图像数据区域。边缘810是区域802的边缘(即,调整图表601的图像边缘)。边缘812是区域803的边缘(即,标记620的图像边缘)。
[0130]分析范围811是分析图像数据800的范围(换言之,分析处理的关注范围)。通过以像素为单位测量从图像数据800的图像边缘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浓度变化来分析图像数据800。然后,CPU 114从测量结果检测区域801、802和803,以及边缘810和812。测量单位可以小于或大于像素。在一定的间隔处或以疏化方式执行读取。
[0131]接下来,将参照图8描述分析范围811中的图像数据800的分析结果的示例。在图像数据800的图像边缘处开始测量在分析范围811中的图像数据800的浓度。
[0132]首先,CPU 114检测区域801(对应于图8A和图8B中的区间(A))的浓度。然后,CPU 114检测区域801和803之间的区域802(对应于图8A和图8B中的区间(B))的浓度。然后,CPU 114检测区域802和812之间的区域803(对应于图8A和图8B中的区间(C))的浓度。然后,CPU 114检测区域803之间的区域802 (对应于图8A和图8B中的区间(D))的浓度。然后,C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