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包括该面板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12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包括该面板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包括该面板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取代常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已经引起相当多的关注。PDP是利用发射的可见光显示图像的装置,其中,可见光通过用填充在两块基板之间的放电气体的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激发形成在图案(可以是预定的)中的荧光物质的过程来发射,并且在这两块基板上形成有多个电极。
图1是示出常规PDP 100的分解透视图。PDP 100包括前基板101、多个位于(或者直接位于)前基板101上的维持电极106和107、覆盖维持电极106和107的前介电层109、覆盖前介电层109的保护层111、面向前基板101的后基板115、多个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或直接位于)后基板115上的寻址电极117、覆盖寻址电极117的后介电层113、多个形成在后介电层113上的障肋114,和多个形成在后介电层113的上表面上和障肋114的侧表面上的荧光层110。
这里,在常规PDP 100中,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5由具有几个毫米厚度的玻璃形成。玻璃基板重且昂贵。然而,由于维持电极106和107以及寻址电极117分别直接形成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5上,所以尽管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5质量重且成本高,但是它们必须利用玻璃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涉及质量轻和/或低成本制造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涉及由简单的制造工艺制造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涉及包括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的障肋结构;与基板一起配置以密封放电单元并由与障肋结构基本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密封层;多个沿着放电单元的各条线延伸以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的放电电极对;和多个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荧光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的障肋结构;与基板一起配置以密封放电单元并由与障肋结构基本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密封层;多个沿着放电单元的各条线延伸以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的放电电极对;多个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荧光层;和设置在密封层的一侧上以支撑基板的底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单个基板;设置在单个基板上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的障肋结构;与单个基板一起配置以密封放电单元并由与障肋结构基本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密封层;沿着放电单元的至少一条线延伸以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的电极对;和多个设置在放电单元中的荧光层。
放电电极对可以埋在密封层中。
密封层和障肋结构可以由从以下材料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介电材料形成SiO2、Al2O3、TiO2、BaO、CaO、B2O3、ZnO、R2O、PbO、Bi2O3、Ca-B-SiO2、SnO及其组合。
密封层和障肋结构可以形成为一个单元。


附图与描述一起图示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并且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用作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图示常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图2中的线III-III所截取的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三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5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图2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的截面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图8中的线IX-IX所截取的图8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以下详细的描述中,仅通过简单的图示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只要它们都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附图和说明书被视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当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二者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下文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
第一实施例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2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I-III所截取的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图4是图2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230以及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的示意性透视图。
PDP 200包括基板210、密封层220、障肋结构214、多个第一放电电极260、多个第二放电电极270、多个荧光层225和保护层2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210由包含玻璃作为主要成分并具有相对高的光透射率的材料制成。基板210可以被着色,以通过降低反射亮度来增加对比度(例如,增加亮室对比度)。
在图2、图3和/或图4的实施例中,由放电单元230产生的可见光可以穿过基板210发射到外部。由于形成在图1的PDP 100的前基板101上的维持电极106和107、前介电层109和保护层111没有形成在可见光传输所通过的基板210上,所以可见光的透射显著增加。因此,当图像以一定的(或者设定的或者常规的)亮度等级显示在PDP 200上时,图2、图3和/或图4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可以用小于图1实施例中的电压驱动。
参见图2和图3,障肋结构214形成在基板210上,以限定放电单元230并降低(或防止)相邻放电单元230之间的电串扰和光串扰。在本实施例中,障肋结构214被配置成,限定具有圆形水平截面的放电单元230,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设置。也就是说,只要障肋结构214可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230,那么障肋结构214就可以被配置成限定具有各种合适形状(例如,诸如三角形、矩形或五边形之类的多边形;椭圆形;等等)的水平截面的放电单元230。此外,障肋结构214可以被配置成限定具有德尔塔或华夫饼形状的放电单元230。
密封层220形成在障肋结构214的下表面上,以密封放电单元230。密封层220可以被形成为紧密接触障肋结构214的下表面。密封层220可以由与障肋结构214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由从以下材料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介电材料形成SiO2、Al2O3、TiO2、BaO、CaO、B2O3、ZnO、R2O、PbO、Bi2O3、Ca-B-SiO2、SnO及其组合。密封层220可以与障肋结构214形成为单个单元,这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再参见图4,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形成在障肋结构214中。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成对形成(例如,成相反对),以在放电单元230中产生放电。每个第一放电电极260都延伸围绕沿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设置的放电单元230。第一放电电极260包括围绕放电单元230的第一环状单元260a(例如,每个第一环状单元都围绕一个相应的放电单元230)和连接第一环状单元260a的第一环状连接单元260b。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环状单元260a都是圆形(或环形),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第一环状单元260a可以具有多种合适的环状形状,包括矩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环状单元260a的形状与一个或多个放电单元230的水平截面基本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封闭的环状,第一环状单元260a也可以部分开口。
每个第二放电电极270都延伸围绕沿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设置的放电单元230,并形成在障肋结构214中,以在第三方向上(或沿着第三方向)(例如,垂直于基板210的Z方向)与第一放电电极260分开,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交叉。第二放电电极270比第一放电电极260更接近基板210,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布置。第二放电电极270包括围绕放电单元230的第二环状单元270a(例如,每个第二环状单元都围绕一个相应的放电单元230)和连接第二环状单元270a的第二环状连接单元270b。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环状单元270a都是圆形(或环形),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第二环状单元270a可以具有多种合适的环状形状,包括矩形,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环状单元270a的形状与一个或多个放电单元230的水平截面基本相同。第二环状单元270a也可以部分开口。
根据本实施例的PDP 200具有双电极结构。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电极260用作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第二放电电极270既用作寻址电极又用作维持电极。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放电电极270用作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而第一放电电极260既用作寻址电极又用作维持电极。不过,本发明不局限于双电极结构,而是也可以具有三电极结构。图5是图示具有三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5中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以及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的示意性透视图。在图5和图6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图2至图4中的相似元件。参见图5和图6,第一放电电极360和第二放电电极370成对形成以在放电单元330中产生放电,并彼此平行延伸。每个第一放电电极360都包括围绕沿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设置的放电单元230的第一环状单元360a和连接第一环状单元360a的第一环状连接单元360b。并且,每个第二放电电极370包括也围绕沿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设置的放电单元230的第二环状单元370a和连接第二环状单元370a的第二环状连接单元370b。寻址电极350沿着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放电电极360和第二放电电极370的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或延伸方向)交叉。寻址电极350在朝向基板210的(或沿着)第三(或竖直)方向(例如,Z方向)与障肋结构214′中的第一放电电极360和第二放电电极370间隔开一段距离(可以是预定的)。每个寻址电极350都包括围绕放电单元230(例如,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放电单元230)的第三环状单元350a和连接第三环状单元350a的第三环状连接单元350b。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放电电极370、寻址电极350和第一放电电极360沿着垂直于基板210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障肋结构214′中,以降低寻址放电电压。不过,本发明不局限于这样的布置。也就是说,寻址电极350可以设置在障肋结构214′中,位于最接近基板210的位置或位于最远离基板210的位置,或者寻址电极350可以位于密封层220中。寻址电极350被形成用于产生寻址放电,这便于第一放电电极360和第二放电电极370之间的维持放电,更具体地说,用于降低维持放电的击穿电压。寻址放电产生于扫描电极与寻址电极之间。当寻址放电完成时,正离子累积在扫描电极上,而电子累积在公共电极上。因此,可以很容易地产生扫描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维持放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放电电极360用作扫描电极,而第二放电电极370用作公共电极,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样的布置。
再次参见图2和图3,由于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设置在不直接妨碍可见光透射的位置上,所以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可以由诸如铜或铝之类的导电金属形成。因此,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在(或沿着)其长度方向几乎没有压降,从而使得信号传输稳定。
由于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埋在障肋结构214中,所以障肋结构214可以由介电材料形成,该介电材料能防止(或降低)相邻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之间的直接电连接,能防止(或降低)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由于正离子或电子的直接碰撞所造成的损坏,并且/或者能通过诱导电荷累积壁电荷。
保护层215形成在障肋结构214的侧壁和上表面上以及被放电单元230暴露出来的密封层220上。保护层215防止(或降低)由介电材料形成的障肋结构214以及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由于等离子体的溅射所造成的损坏,并通过发射二次电子来减小放电电压。保护层215可以通过在障肋结构214的侧壁和上表面上沉积一定厚度(可以是预定的)的MgO来形成。
多个具有一定深度(可以是预定的)的第一槽210a形成在基板210中,以分别面向放电单元230。第一槽210a非连续地形成以面向放电单元230,并且荧光层225设置在第一槽210a中。然而,荧光层225的位置不局限于第一槽210a中,也就是说,荧光层225可以设置在各种合适的位置。例如,在保护层215没有设置在障肋结构214的侧壁上的情况下,荧光层225可以设置在相应的区域。荧光层225包括当接收到紫外线时发射可见光的成份。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在红光发射放电单元230中的荧光层225包括诸如Y(V,P)O4:Eu之类的荧光物质,形成在绿光发射放电单元230中的荧光层225包括诸如Zn2SiO4:Mn或YBO3:Tb之类的荧光物质,而形成在蓝光发射放电单元230中的荧光层225包括诸如BAM:Eu之类的荧光物质。
诸如Ne和Xe混合气体之类的放电气体填充到放电单元230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放电表面的增加,放电区域也增加。结果,等离子体的量增加,从而实现PDP 200的相对低压驱动。此外,尽管高浓度的Xe气体用作放电气体,但是低压驱动是可能的。因此,PDP 200的发光效率可以显著增加。这样,当高浓度Xe气体用作放电气体时,常规PDP中的低压驱动的困难可以得到解决。
现在将参照图7描述制造PDP 200的方法。
首先,制备平坦的基板。图7中的基板210通过形成第一槽210a来形成。第一槽210a可以通过蚀刻和/或喷砂处理基板210来形成。此后,通过在第一槽210a中涂覆用于形成荧光层225的浆后,干燥和焙烧所述浆来形成荧光层225。
执行障肋片形成过程(例如,与形成基板210的上述过程并行执行)。障肋片表示这样一种部件,其中障肋结构214、密封层220、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以及保护层215形成为一个单元。
此时,制备用于形成密封层220的第一介电片L1。用于形成障肋结构214的介电片层叠在第一介电片L1上。更具体地说,制备第二介电片L2,并将第三介电片L3层叠在第二介电片L2上,其中第一放电电极260在第三介电片L3上图案化。第四介电片L4层叠在第三介电片L3上,且第五介电片L5层叠在第四介电片L4上,其中第二放电电极270在第五介电片L5上图案化。此后,第六介电片L6层叠在第五介电片L5上。
在层叠完第二介电片L2、第三介电片L3、第四介电片L4、第五介电片L5和第六介电片L6后,通过在设置放电单元230的位置对第二介电片L2、第三介电片L3、第四介电片L4、第五介电片L5和第六介电片L6进行冲空,形成放电空间,用于形成放电单元230。在冲空之后,第二介电片L2、第三介电片L3、第四介电片L4、第五介电片L5和第六介电片L6都位于第一介电片L1上。第二介电片L2、第三介电片L3、第四介电片L4、第五介电片L5和第六介电片L6以及用于形成密封层220的第一介电片L1,可以由基本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包括从由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介电材料SiO2、Al2O3、TiO2、BaO、CaO、B2O3、ZnO、R2O、PbO、Bi2O3、Ca-B-SiO2、SnO及其组合。通过干燥和焙烧工艺,形成障肋片,其中障肋结构214和密封层220形成为一个单元。此后,通过溅射MgO形成保护层215。在以上描述中,每个第一介电片L1、第二介电片L2、第三介电片L3、第四介电片L4、第五介电片L5和第六介电片L6都是单片。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每个介电片都可以具有多层结构。
在形成上述障肋片之后,对准基板210和障肋片,并用玻璃料对它们进行密封。通过执行真空工艺和放电气体填充工艺来完成PDP 200的制造。在填充放电气体后,可以执行各种包括老化工艺的后续工艺。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PDP 200中,因为障肋结构214和密封层220可以形成为一个单元,所以制造过程简单,并且可以依次执行类似的过程。
现在描述用于驱动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结构的PDP 200的方法。
在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之间产生寻址放电,于是,选择将产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230。此后,当在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之间施加交流维持电压时,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230中,在第一放电电极260和第二放电电极270之间产生维持放电。紫外线产生自由维持放电所激发的放电气体,同时放电气体的能级降低。紫外线激发荧光层225,且所激发的荧光层225发射可见光,同时荧光层225的能级降低(例如,从较高的能态跃迁到较低的能态)。所发射的可见光形成图像。
在常规PDP 100中,因为维持电极106和107之间的维持放电发生在水平方向,所以放电表面相对较小。不过,在本实施例中,PDP 200的维持放电发生在限定放电单元230的所有表面上,因此,放电表面相对较宽。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维持放电发生在沿着放电单元230的侧表面的封闭的曲线上,并逐渐向放电单元230的中心扩散。因此,维持放电所发生的区域增加,并且在常规PDP 100中没有利用的放电单元230中的空间电荷也被包含在光发射中,从而增加了PDP 200的发光效率。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放电单元230具有圆形的水平截面,所以维持放电均匀地发生在放电单元230的所有侧面上。
由于维持放电发生在放电单元230的中心部分,所以可以降低或防止带电粒子对荧光层225的离子溅射,这是常规PDP 100中的问题,从而即使图像常时间显示在PDP 200上,也可以降低或防止永久潜像的产生。
第二实施例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4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而图9是沿图8中线IX-IX所截取的图8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PDP 400包括基板410、密封层420、障肋结构414、多个第一放电电极460、多个第二放电电极470、多个寻址电极480、多个荧光层425和保护层415。
根据本实施例的PDP 400与PDP 200之间的差异在于,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具有面向(或相对)的放电结构。下文中,主要针对上述差异描述本实施例。
基板410通常由包含玻璃作为主要成分并具有相对高透光性的材料制成。基板410可以被着色,以通过降低反射亮度来增加亮室对比度。
参见图8和图9,障肋结构414形成在基板410上,以限定放电单元430并且降低(或防止)相邻放电单元430之间的电串扰和光串扰。在本实施例中,障肋结构414被配置成,限定具有矩形水平截面的放电单元430,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设置。
密封层420形成在障肋结构414的下表面上,以密封放电单元430。密封层420可以被形成为紧密接触障肋结构414的下表面。密封层420和障肋结构414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从以下材料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介电材料SiO2、Al2O3、TiO2、BaO、CaO、B2O3、ZnO、R2O、PbO、Bi2O3、Ca-B-SiO2、SnO及其组合。为了制造方便,密封层420和障肋结构414可以形成为一个单元。
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设置在障肋结构414中。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成对形成,以在放电单元430中产生放电。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以条状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并相对于放电单元430的中心彼此相对设置。由于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具有面对的放电结构,所以可以在放电单元430中产生均匀的放电。
沿着与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的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延伸的寻址电极480,形成在密封层420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寻址电极480设置在由介电材料制成的密封层420中,所以可以降低(或防止)对寻址电极480的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电极460用作扫描电极,而第二放电电极470用作公共电极,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设置。
由于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埋在障肋结构414中,所以障肋结构414可以由介电材料形成,该介电材料能降低(或防止)相邻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之间的直接电连接,能降低(或防止)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由于正离子或电子的直接碰撞所造成的损坏,并能通过诱导电荷累积壁电荷。
保护层415形成在障肋结构414的侧壁和上表面上以及被放电单元430暴露出来的密封层420上。保护层415可以通过在障肋结构414的侧壁和上表面上沉积一定厚度(可以是预定的)的MgO来形成。
多个具有一定深度(可以是预定的)的第一槽410a形成在基板410上,面向每个放电单元430。第一槽410a非连续地形成在每个放电单元430中,并且荧光层425设置在第一槽410a中。荧光层425的描述与图2至图5的荧光层225的描述基本上相同,因此,不再重复对其描述。
诸如Ne气、Xe气或Ne气与Xe气的混合气之类的放电气体填充到放电单元430中。
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 400的方法与上述的制造PDP 200的方法基本相同,因此,不再重复对其描述。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驱动具有上述结构的PDP 400的方法。
首先,在第一放电电极460和第二放电电极470之间产生寻址电极,结果,选择将产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430。此后,当在所选择的放电单元430中的第一放电电极460与第二放电电极470之间施加交流维持电压时,在第一放电电极460与第二放电电极470之间产生维持放电。紫外线产生自由维持放电所激发的放电气体,同时放电气体的能级降低。紫外线激发荧光层425,且所激发的荧光层425发射可见光,同时荧光层425的能级降低。所发射的可见光形成图像。
第三实施例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0的截面图。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0包括图2至图5的PDP 200和设置在PDP 200的密封层220的后部上的底座500。底座500分散从PDP 200传输的热,并在结构上支撑PDP 200。用于驱动PDP 200的驱动单元可以设置在底座500的侧面。
在图10中,PDP 200作为PDP的示例被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任何合适类型的PDP,包括PDP 400都可以应用于图10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0。
参见图10,不同于常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0不需要额外的后基板。因此,PDP 200的整个重量和制造成本都降低了。并且,制造方法也得到简化。
在图10中,PDP 200被示为直接接触底座500,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设置。也就是说,为了散去PDP 200产生的热和/或将热量传送至底座500,可以在密封层220与底座500之间插入导热片。而且,为了增加PDP 200与底座500之间的机械结合力,可以在底座500与密封层220之间插入粘结部件,例如,双面胶带。
鉴于以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已经详细描述了放电电极置于障肋结构内部的结构。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常规三电极表面放电型PDP。
此外,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不需要额外的后基板,所以PDP的重量得到减轻,PDP的制造成本也得到降低。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PDP的障肋结构和密封层可以形成为一个单元,所以整个制造过程得到简化。
虽然已经结合特定的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意图覆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替换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换。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基板;障肋结构,其置于所述基板上,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密封层,其与所述基板一起配置,以密封所述放电单元,并且该密封层由与所述障肋结构基本相同的材料制成;多个放电电极对,其沿着所述放电单元的各条线延伸,以在所述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和多个荧光层,其置于所述放电单元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密封层和所述障肋结构由一种介电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密封层和所述障肋结构包括从以下材料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SiO2、Al2O3、TiO2、BaO、CaO、B2O3、ZnO、R2O、PbO、Bi2O3、Ca-B-SiO2、SnO及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密封层和所述障肋结构形成为一个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对设置在所述障肋结构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所述放电电极对都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放电电极和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放电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沿着所述放电单元的各条线设置的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延伸围绕所述放电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多个与所述放电电极对交叉的寻址电极,其中,每个所述放电电极对都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第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关于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彼此面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沿着所述放电单元的一条线设置的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延伸围绕所述放电单元。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寻址电极埋在所述密封层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多个具有一定深度的槽形成在所述基板中,以面向所述放电单元,并且所述荧光层形成在所述槽中。
13.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基板;障肋结构,其置于所述基板上,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密封层,其与所述基板一起配置,以密封所述放电单元,并且该密封层由与所述障肋结构基本相同的材料制成;多个放电电极对,其沿着所述放电单元的各条线延伸,以在所述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多个荧光层,其置于所述放电单元中;和底座,其置于所述密封层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基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层和所述障肋结构由一种介电材料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层和所述障肋结构包括从以下材料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SiO2、Al2O3、TiO2、BaO、CaO、B2O3、ZnO、R2O、PbO、Bi2O3、Ca-B-SiO2、SnO及其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层和所述障肋结构形成为一个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对设置在所述障肋结构中。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每个所述放电电极对都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放电电极和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放电电极。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埋在所述密封层中并与所述放电电极对交叉的寻址电极,其中,每个所述放电电极对都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多个具有一定深度的槽形成在所述基板中,以面向所述放电单元,并且所述荧光层形成在所述槽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质量轻且制造成本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包括该PDP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PDP包括基板;置于所述基板上以限定多个放电单元的障肋结构;与所述基板一起配置以密封所述放电单元并由与所述障肋结构基本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密封层;多个沿着所述放电单元的各条线延伸以在所述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的放电电极对;和多个置于所述放电单元中的荧光层。
文档编号G09F9/313GK101055826SQ20071009625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姜景斗, 李源周, 安浩荣, 李东映, 朴洙昊, 禹锡均, 权宰翊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