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79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和一种成像装置,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用于将片材逐张地分离并供给至成像单元的分离供给单元的 构造。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成像装置(比如复印装置、打印机或传真机)具有用 于将片材供给至成像单元的片材供给装置,并且片材供给装置具有用 于逐张地分离并供给片材的片材分离供给单元。作为这种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存在着一种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其 具有进给辊和延迟辊(分离辊),延迟辊与进给辊压力接触,并且旋转 力在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通过转矩限制器施加到延迟辊上。 在这种延迟分离系统的片材分离供给单元中,片材通过转矩限制器的 操作逐张地分离。图10是一个简图,其示出了在相关技术中具有这种延迟分离系统 的片材分离供给单元的片材供给装置的构造。图IO示出了其中存储 (支撑)有片材S的盒200、盒200的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侧 壁203以及为盒200提供以便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中间板201。片材S 已经叠置在中间板201上。拾取辊129供给装入盒200的片材S之中的顶层片材Sa。进给辊 130由例如氨基曱酸酯制成。延迟辊131由例如EPDM制成并且通过 弹簧(未示出)与进给辊130压力接触。在延迟辊131开始与进给辊 130压力接触时,分离夹持部分N形成于延迟辊131和进给辊130之 间并且延迟辊131上与进给辊130相接触的一表面部分受压。由拾取辊129送出的顶层片材Sa被输送至由进给辊130和延迟辊 131形成的分离夹持部分N。片材供给架301保持适于允许延迟辊131与进给辊130压力接触 的弹簧(未示出)。输送路径303由提供于分离夹持部分N和一对输 送辊305a和305b之间的输送导向件302所形成。检测传感器标记304 检测片材S的通过。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相关技术的片材供给装置中,在供给片材的情 况下,首先,拾取辊129旋转并且支撑在盒200中的顶层片材Sa被输 送至分离夹持部分N。
在片材Sa供给至分离夹持部分N时,在仅一张片材已经输送至 分离夹持部分N的情况下,延迟辊131如图11所示通过转矩限制器 的操作由片材Sa来驱动。因此,片材Sa沿着输送路径303通过。
如果多张片材已经输送至分离夹持部分N,则延迟辊131如图12 所示通过转矩限制器的操作在没有由进给辊130驱动的情况下沿着与 进给辊130的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于延迟辊131如上所 述在与进给辊130的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所以仅一张与
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侧。
在相关技术中的这种片材供给装置中,存在一种情况,即延迟辊 131的表面由于耐久性的恶化而受到刮擦或者延迟辊131的表面由延 迟辊131和输送片材S之间的滑动摩擦而带电。在表面带电时,外来 物质(主要是片材产生的纸末)沉积在延迟辊131的表面上并且延迟 辊131的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
通常,在进给辊130已经停止时,延迟辊131通过与进给辊130 的压力接触所引起的摩擦而暂停。在进给辊130开始旋转时,与进给 辊130的旋转同步地,延迟辊131在片材输送方向上旋转。然而,在 表面摩擦系数降低时,延迟辊131开始以这样的方向旋转以致将片材 沿着与进给辊130的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而与进给辊130的 停止/旋转无关。
也就是,固有地,如上所述,在多个片材已经输送至上述分离夹 持部分N的情况下,延迟辊131以相反方向旋转。然而,当表面摩擦
5系数降低时,即使在供给一张片材的情况下,延迟辊131也在与适于 供给片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当延迟辊131在与适于供给片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时,出现以下问题。在由拾取辊129送出的片材Sa如图13所示与延 迟辊131相撞时,片材的前缘如图14所示由延迟辊131巻入并且存在 着出现前缘被弯曲这一有缺陷供给状态的风险。
此外,如果片材S朝着延迟辊131侧巻曲,弯曲前缘的有缺陷供 给更易于出现。由于片材前缘与延迟辊131的表面相撞,延迟辊131 的表面上就出现划痕并且有缺陷的供给更易于出现。
为了防止这个缺点,在具有延迟分离系统的片材分离供给单元的 片材供给装置中,导向件设置在沿盒的片材供给方向的前缘处。由进 给辊130送出的片材由导向件导向至分离夹持部分N。通过由导向件 将片材朝着分离夹持部分N导向,就防止了片材前缘被延迟辊131巻 入。
作为这种导向件,例如有一种导向件,其被布置为使得一端被支 撑至片材输送路径的固定部分并且另一端从延迟辊131外表面的几乎 切线方向延伸至分离夹持部分附近的位置。这种构造已经在日本专利 申请特开平05-338837中披露。
图15是示出了在具有这种导向件的相关技术中的片材供给装置 的构造的简图。片材导向件135由薄的弹性元件制成并且与延迟辊131 的外表面从其几乎切线方向弹性地接触。
通过允许片材导向件135与延迟辊的外表面相接触,片材前缘能 在不与延迟辊131相撞的情况下充分地到达分离夹持部分N附近的位 置。因此,即使当延迟辊131在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 也能防止这种片材被延迟辊131巻入的麻烦以及在延迟辊131的表面 上损坏的出现。
在相关技术的片材供给装置中,如上面已经描述的,延迟辊131 的表面由于耐久性的恶化而受到刮擦或者延迟辊131的表面由于与输 送片材S的滑动摩擦而带电。如果外来物质(比如纸末)通过表面充电而沉积在延迟辊131的 表面上并且延迟辊131的表面摩擦系数降低,就引起如上所述的在与 延迟辊131的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尤其是,在使用这 种易于产生纸末的片材的情况下,摩擦系数由于沉积在表面上的大量 纸末而迅速降低并且较早地引起延迟辊131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转。因 此,片材不能稳定地分离和供给。图15中示出的片材导向件135能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以使得即使在 延迟辊131以相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片材的前缘也尽可能地不与延 迟辊131相接触。然而,不能防止延迟辊131沿相反方向的旋转。因 此,即使已经布置了片材导向件135,也有片材前缘与相反地旋转的 延迟辊131相接触以及出现前述问题的很大风险。发明内容提供其中能稳定地分:和供给片材的片^t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根据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包括片材分离供给单元的片材供给装置, 该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分离并且供给支撑于片材支撑单元中的片材,该 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包括沿片材供给方向送出片材的进给辊;可以在 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通过形成于分离辊和进给辊之 间的分离夹持部分逐张地分离片材的分离辊;以及一 电荷清除机构, 其被设置在分离夹持部分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清除分离辊 的电荷。本发明的其它特点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 很明显。


图l是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片材供给装置的成像装置 的一个示例的打印机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打印机的示意性构造的简图。图3是用于描述片材供给装置的构造的简图。图4是示出了在执行片材供给装置的被卡片材处理时的状态的第一简图。图5是示出了在执行片材供给装置的被卡片材处理时的状态的第 二简图。图6是用于描述提供给片材供给装置的延迟辊电荷清除单元的构 造的第一简图。图7是用于描述提供给片材供给装置的延迟辊电荷清除单元的构 造的第二简图。图8是用于描述提供给延迟辊电荷清除单元的电荷清除针的附着 状态的第一简图。图9是用于描述提供给延迟辊电荷清除单元的电荷清除针的附着 状态的第二简图。图10是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片材供给装置的构造的简图。图11是用于描述相关技术中的片材供给装置的片材分离供给操 作的第一简图。图12是用于描述相关技术中的片材供给装置的片材分离供给操 作的第二简图。图13是用于描述相关技术中的片材供给装置的片材分离供给操 作的第三简图。图14是用于描述相关技术中的片材供给装置的片材分离供给操 作的第四简图。图15是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片材供给装置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具体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具有片材供给装置的成像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打印机100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打印机的示意性构造的简图。在图1中,具有图像传感器等的图像读取单元41提供于打印机本 体101的上方。图像读取单元41将光照射至搁置在用作原稿放置基板 的压板玻璃上的原稿文档并且将反射光转化成数据信号。自动文档输送器(ADF) 41a将原稿输送至压板玻璃上以读取原稿的图像。如图2所示,成像单元55和每个用于将片材S供给至成像单元55的片材供给装置51至54都提供于图像读取单元41的下面。成像单元55具有扫描器单元42和四个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 (M)、青色(C)和黑色(BK)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处理盒55a。成像单元55还具有布置在处理盒55a上面的中间转印单元63。 每个处理盒55a具有感光鼓55b。中间转印单元63具有初次转印辊(未示出),所述初次转印辊设 置于中间转印带63a的内侧并且在中间转印带63a面向感光鼓55b的 位置处开始与中间转印带63a相接触。通过由初次转印辊将正极性的 转印偏压施加至中间转印带63a,感光鼓上具有负极性的每个颜色的 调色剂图像被依次地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3a上。因此,在中间转 印带上形成全色图像。二次转印单元56具有二次转印辊56a。 二次转印辊56a提供于其 面向中间转印带63a的位置处并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上的全色图像转 印至片材S上。定影单元57布置在二次转印辊56a上面。片材供给装 置51至54具有用作每个都保持(装入)片材S的片材支撑单元的 盒51a至54a;以及每个都用作供给装入于盒51a至54a中的片材S 的片材供给元件的拾取辊129。如图3所示,每个片材供给装置51至54具有用于分离由拾取辊 129送出的顶层片材Sa的片材分离供给单元132。片材分离供给单元132由以下构成用于沿片材供给方向供给片 材的进给辊130以及用作能在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的分 离辊的延迟辊131。在延迟辊131由于弹簧(未示出)而与进给辊130 开始压力接触时,在延迟辊131和进给辊130之间形成分离夹持部分 N。图3还示出了盒51a至54a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侧壁 203。片材供给架301保持适于允许延迟辊131与进给辊130进行压力 接触的弹簧(未示出)。图2示出了用于将从每个盒51a至54a送出的片材S输送至转 印单元56的输送路径103;从转印单元56至定影单元57的输送路径 104;通过挡板61从定影单元57至片材排出单元58的输送路径105; 以及从挡板61至片材排出单元59的输送路径106。再输送路径107以便在其一个表面上由成像单元55已经形成图像的片^的反面上形 成图像的路径。图1中,侧盖1和11形成输送路径103至106的一部 分。通过打开侧盖l和ll,用户能移除每个输送路径上卡住的片材。 接着,将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成像装置100的成像操作。 在成像操作开始时,扫描器单元42基于从个人计算机(未示出) 发送的图像信息将激光束(未示出)照射在感光鼓55b上。已经均匀 带电以便具有预定极性和预定电势的感光鼓55b的表面依次地曝光并 且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之后,静电潜像分别由黄色(Y)、品红 (M)、青色(C)和黑色(BK)的调色剂显影并且分别显现为黄色 (Y)、品红(M)、青色(C)和黑色(BK)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由施加至初次转印辊的初次转印偏压顺序地将各个颜色的调 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63a上,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全色调色剂 图像。与调色剂成像操作并行地,拾取辊129将储存在每个盒51a至54a 中的片材S中的顶层片材Sa输送至形成于进给辊130和延迟辊131 之间的分离夹持部分N。供给至分离夹持部分N的片材Sa进一步由 进给辊130和由进给辊130驱动的延迟辊131输送。之后,片材Sa沿着导向件302和输送路径303通过,由检测传感 器标记304检测到,并且到达一对输送辊305a和305b。此外,夹持 在一对输送辊305a和305b之间的片材Sa ^皮输送至输送路径306并 且在停止状态中与一对对齐辊62a和62b相接触,以便调整片材前缘 的位置。接着,成对的对齐辊62a和62b在用于使中间转印带上的全色调 色剂图像与二次转印单元56中的片材S的位置相一致的定时被驱动。因此,片材Sa输送至二次转印单元56。在二次转印单元56中,全色 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至二次转印辊56a的二次转印偏压一次全部地转 印到片材Sa上。接着,全色调色剂图像已经以这种方式转印到其上的片材Sa被输 送至定影单元57。在定影单元57中,片材接收热量和压力并且相应 颜色的调色剂熔化,颜色混合,并且在片材Sa上定影为全色图像。之 后,图像已经以这种方式定影在其上的片材Sa由提供于定影单元57 下游的片材排出单元58和59排出。在打印机100中,存在着片材供给装置51至54中出现被卡的片 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如图4和5所示,延迟辊131向下 移动并且通过压力取消机构(未示出)取消与进给辊130的压力接触, 从而将卡住的片材S、设置在自由状态。之后,侧盖l和ll(参照图1) 打开并且输送导向件302绕着作为中心的旋转中心(未示出)旋转, 从而打开输送路径303并处理卡住的片材S、。在图3中,提供了用于将片材朝着进给辊130和延迟辊131之间 的分离夹持部分N导向的导向元件411。导向元件411由挠性的导电 片材形成。如图6所示,导向元件411由导电双面胶带412粘附至SUS 板413并且前缘部分朝着分离夹持部分N弯曲。SUS板413由双面胶带414粘附至片材供给架301。 SUS板413 导电至片材供给架301。片材供给架301通过由金属薄板形成的接地 部分(未示出)连接至打印机本体101的金属薄板的框架体。通过将 SUS板413粘附至片材供给架301,导向元件411通过片材供给架301 连接至地面。导向元件411从中间弯曲至适合将片材导向至分离夹持部分附近 的位置的角度并且前缘延伸至分离夹持部分附近的位置。然而由于导 向元件411是薄的弹性元件,所以弯曲角度不稳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与导向元件411弯曲至分离夹持部分侧 的部分几乎相同的位置处提供用于SUS板413的支持部分413a。通 过支持部分413a,导向元件411能受压以便不改变弯曲角度。作为用于清除延迟辊131电荷的电荷清除机构的电荷清除单元 401由导向元件411、具有导电性的SUS板413 (的支持部分413a)、 导电双面胶带412、片材供给架301等构成。电荷清除机构布置于进 给辊130和延迟辊131之间的分离夹持部分N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 游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向元件411与延迟辊131的外 表面进行面接触,从而改进电荷清除性能。接着,将描述由电荷清除单元401执行的延迟辊的电荷清除操作。在片材供给时,当顶层片材Sa由拾取辊129送出时,片材Sa由 导向元件411输送至分离夹持部分N。此时,例如,即使片材Sa已经 巻曲至延迟辊131侧,片材Sa的前缘也在不与延迟辊131相碰撞的情 况下由导向元件411导向至分离夹持部分N。由于在此情况下导向元件411的弯曲部分由SUS板413的支持部 分413a所支撑并且弯曲角度是稳定的,所以片材Sa就被确定地导向 至分离夹持部分N。在片材Sa供给至分离夹持部分N时,如果仅一张片材已经输送 至分离夹持部分N,延迟辊131通过如在相关技术中描述的转矩限制 器的操作由供给的片材Sa驱动。因此,片材Sa沿着输送路径303通 过。另一方面,如果多张片材已经输送至分离夹持部分N,延迟辊131 在与进给辊130的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通过转矩限制器的操作 在不被片材Sa驱动的情况下旋转。由于延迟辊131如上所述在与进给 辊130的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所以仅有与进给辊130相 接触的一张片材Sa被输送并且其它片材由延迟辊131返回至片材供给 方向的上游侧。之后,这张分离的片材Sa沿着图3所示的输送路径303通过,由 检测传感器标记304检测到,并且到达成对的输送辊305a和305b。在片材穿过分离夹持部分N时,延迟辊131的表面由于表面的刮 擦或输送片材Sa的滑动摩擦而带电。然而,即使延迟辊表面如上所述 带电,静电也通过导向元件411传导至打印机本体101的金属薄板框架体并被清除,所述导向元件411朝着分离夹持部分N延伸而且与延 迟辊131、导电双面胶带412、 SUS板413、片材供给架301以及接地 部分(未示出)相接触。
在供给一张片材时,由于延迟辊131被驱动,所以电荷量较小。 然而,在延迟辊131被反向旋转时,电荷量增大。这是因为由于多张 片材返回,片材之间出现滑动摩擦并且产生电荷。虽然产生的电荷给 延迟辊131充电,但是由于延迟辊131被反向旋转,所以所产生的电 荷很快被导向元件411清除。在分离夹持部分N中,由于电荷移除能 在延迟辊131如上所述充电后立即执行,所以能有效地防止纸末沉积 至延迟辊131。通过防止片材的纸末等的沉积,片材能稳定地分离和 供给。
如图7所示,由于导向元件411与延迟辊131的外表面进行面接 触,所以充电至片材的电荷通过片材或延迟辊131流动至导向元件 411。
此外,虽然进给辊130也带电,但是充电的电荷也通过片材和延 迟辊131流动至导向元件411并且被清除。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元件411与延迟辊131的外表面进行面接 触,但即使导向元件411布置为与所述外表面具有预定量(微量)的 间隙,也能清除电荷。
接着,将描述通过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荷清除单元401已经执 行的延迟辊131的电荷移除的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在以下情况的每 一种情况下,即在没有导向元件的情况下、在绝缘片材用作导向元件 的情况下以及如同本实施例在导电片材用作导向元件的情况下,延迟 辊131的电荷移除量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量。 (条件)
输送片材在允许50张中国富来恩(FLYING)通过之后
测量部分延迟辊131的表面
测量仪器由Achilles公司制造的AS - mini
(测量值)导向元件(无)3.5至3.8千伏 导向元件(绝缘片材)2.7至3.0千伏 导向元件(导电片材)1.3至1.5千伏已经发现通过使用导电片材代替绝缘片材作为导向元件411,电 荷量降低大约1/2。由于以这种方式降低了电荷量,所以纸末就难于吸 附至延迟辊131的表面并且能防止延迟辊表面的摩擦系数的迅速降 低。如上所述,导向元件411由导电元件形成,导向元件411布置在 延迟辊131附近或与之相接触,并且延迟辊131的电荷被清除,因此 使得纸末难以沉积在延迟辊131上。因此,能防止延迟辊表面的摩擦 系数的迅速降低。因此,片材能被稳定地分离和供给。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较大的电荷清除优势,提供了上述如图 6所示的第一和第二电荷清除针423a和423b。第一和第二电荷清除针423a和423b中的每个通过用导电双面胶 带425夹持铝箔424来形成。第一电荷清除针423a由导电双面胶带 425粘附至由金属薄板形成的电荷清除针盘402的上缘。第二电荷清 除针423b由导电双面胶带425粘附至电荷清除针盘402的下缘。电荷清除针盘402由导电双面胶带422粘附至输送导向件302。 电荷清除针盘402的上缘被弯曲以使得第 一 电荷清除针423a的前缘垂 直地与延迟辊131的外表面相接触。电荷清除针盘402的下缘被弯曲 以使得第二电荷清除针423b的前缘与片材供给架301相接触。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荷清除针423a附着至电荷清除针 盘402以便垂直地与延迟辊131的外表面相接触,并且第二电荷清除 针423b附着至电荷清除针盘402以便与片材供给架301相接触。在片材如上所述这样输送时,在分离夹持部分N中,延迟辊131 的表面通过与输送片材S的滑动摩擦而带电。然而,带电的表面部分 和延迟辊131的旋转相关联地与第一电荷清除针423a相接触。因此, 电荷通过导电双面胶带425、电荷清除针盘402、导电双面胶带425、 第二电荷清除针423b、片材供给架301以及接地部分(未示出)从第一电荷清除针423a清除到打印机本体101的金属薄板框架体上。
如果多张片材已经输送至分离夹持部分N,则延迟辊131如虚线
箭头所示沿相反方向旋转。因此,如图6、 8和9所示,第一电荷清除
针423a附着至电荷清除针盘402以使得针的前缘在垂直方向上与延迟
辊131的外表面相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荷清除针423a以这样的方式附着以
使得当延迟辊131沿供给方向旋转时,针的前缘如图6中实线所示那
样被弯曲,并且在延迟辊131沿相反方向旋转时,前缘如虚线所示那
样被弯曲。
因此,不管延迟辊131的旋转方向如何都没有给第一电荷清除针 423a带来损害。在第一电荷清除针423a与延迟辊131的外表面相接 触时,获得较高的电荷清除性能。然而,即使第一电荷清除针423a 布置为与外表面具有预定量的间隙,电荷也能被清除。
接着,将描述在使用这种电荷清除针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电荷清除 单元401已经执行的延迟辊131的电荷移除的实验结果。在该实验中,
131的电荷移除量。 (条件)
输送片材在允许50张中国富来恩(FLYING)通过之后
测量部分延迟辊131的表面
测量仪器由Achilles公司制造的AS - mini
(测量值)
导向元件(导电片材)+电荷清除针0.1至0.2千伏 通过增加如上所述的电荷清除针,电荷量降低至几乎O千伏。由 于以这样的方式降低了电荷量,所以纸末就难以被吸附至延迟辊131 的表面并且能防止延迟辊表面的摩擦系数的迅速降低。
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虽然已经参照其中导向元件由挠性 导电片材构成的示例示出了实施例,但是也能使用挠性元件用导电材 料覆盖的构造。也就是,作为导向元件,可使用任意导向元件,只要其具有导电性结构。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特点的导向元件已经施加至其中片
材由拾取辊129从每个供给盒51a至54a供给出来并且片材由进给辊 130和延迟辊131分离的构造,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构造。
例如,本发明的导向元件可施加至片材分离供给单元的以下构造, 在该构造中,叠置并支撑在托盘上的片材在没有使用拾取辊的情况下 由进给辊送出并且由与进给辊压力接触的延迟辊分离。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到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给 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变型和等同结构及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片材分离供给单元的片材供给装置,所述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分离并且供给支撑于片材支撑单元中的片材,所述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包括进给辊,所述进给辊沿片材供给方向送出片材;分离辊,所述分离辊可在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通过形成于分离辊和进给辊之间的一分离夹持部分逐张地分离片材;以及电荷清除机构,所述电荷清除机构被设置在分离夹持部分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清除分离辊的电荷。
2. 根据权利要求l的装置,其中所述电荷清除机构具有将支撑于片材支撑单元中的片材朝着所述分离夹持部分导向的导向元件;并且所述导向元件具有导电性,布置为与分离辊的表面相接触或布置 为具有预定的间隙,并且连接至地面,从而通过导向元件清除分离辊 的电荷。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包括一挠性导电片材。
4. 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与所述分离辊的外 周边进行面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具有朝着所述分离夹持部分侧弯曲的一弯曲部分; 还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一支持部分,所述支持部分保持所述导向元 件的所述弯曲部分的弯曲角度并且被连接至地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通过一导电双面胶 带粘附至所述支持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l的装置,还包括一电荷清除针,所述电荷清除 针沿垂直方向与所述分离辊的一表面接近或者接触。
8. —种包括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和成像单元的成像装置,该片材分 离供给单元分离并且供给支撑于片材支撑单元中的片材,该成像单元 将图像形成在从片材分离供给单元送出的片材上,该片材分离供给单 元包括进给辊,所述进给辊沿片材供给方向送出片材;分离辊,所述分离辊可在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 通过形成于分离辊和进给辊之间的 一分离夹持部分逐张地分离片材; 以及电荷清除机构,所述电荷清除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分离夹持部分的 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清除所述分离辊的电荷。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所述电荷清除机构具有将支撑于所述片材支撑单元中的片材朝着 所述分离夹持部分导向的一导向元件;并且所述导向元件具有导电性,布置为与所述分离辊的表面相接触或 布置为具有一预定间隙,并且连接至地面,从而通过所述导向元件清 除所述分离辊的电荷。
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包括一挠性导电 片材。
11. 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与所迷分离辊的 外周边进行面接触。
12. 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具有朝着所述分离夹持部分侧弯曲的一弯曲部分; 还包括具有导电性的 一 支持部分,所述支持部分保持所述导向元 件的所述弯曲部分的弯曲角度并且被连接至地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通过一导电双面 胶带粘附至所述支持部分。
14. 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还包括一电荷清除针,所述电荷清 除针沿垂直方向与所述分离辊的一表面接近或者接触。
全文摘要
由拾取辊从支撑片材的盒供给出来的片材由片材分离供给单元所分离和供给,所述片材分离供给单元具有进给辊和可在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的分离辊。用于清除分离辊电荷的电荷清除机构被设置在进给辊和分离辊之间的分离夹持部分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侧。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293600SQ20081009317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关口肇, 日浦博, 板桥俊文, 毅 菅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