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30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消除上一帧的残留图像所产生 的运动模糊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利用夹在液晶分子上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 取向控制透光的强弱来显示图像。目前,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具有的重量轻、体积小、 厚度薄的特点,已广泛地被用在各种大中小尺寸的终端显示设备中。 一般来讲, 液晶显示器包括具有像素矩阵的液晶显示板和用于驱动该液晶显示板的驱动电 路。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1,其具有像素矩阵;栅极驱
动器12,用于对液晶显示面板11的栅极线GL进行驱动选通;源极驱动器13,用 于对液晶显示面板11的数据线DL进行驱动;其中,栅极驱动器12和源极驱动器 13由时序控制器14控制。
在液晶显示面板11,在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间交叉的各个区域中存在液晶, 液晶单元Clc在液晶显示面板11中形成矩阵分布;在该交叉的区域中,存在一个 n型薄膜晶体管nTFT,当nTFT所处的栅极线GL被选通时,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 充入液晶单元Clc,并由存储电容Cs保持该数据信号;Cs电容的另一端由一条与 栅极线GL平行的CS电极线连通;液晶单元Clc根据信号来改变液晶的状态,从而 控制透光率以实现灰阶显示。当未施加电场于液晶时,液晶显示面板ll显示为白 色画面时,称该LCD为常白型LCD;当未施加电场于液晶时,液晶显示面板ll显 示为黑色画面时,称该LCD为常黑型LCD。
液晶显示器是取样保持型显示设备,上一帧的残留图像容易产生运动画面的动 态模糊现象。为了消除运动模糊现象,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使用了插入黑数据的驱 动方法。使用插黑技术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一种方式是通过提高帧频率来将黑帧数 据插入帧之间,但这将縮短图像数据的充电时间;另一种方式是分割水平周期来
使得某一时期内液晶单元的压差较小来实现黑画面,缺点是该方式仅适用于常黑
型LCD。现有的已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CN1892787A采用如下方式为每个液晶单元增 加一个薄膜晶体管TFT,由第二栅极驱动器控制此薄膜晶体管TFT的开关,从而插入 黑数据。但这种方式需要增加第二栅极线,开口率有所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运动模糊现象的液晶显 示装置,保证图像数据充入的时间,可同时适用于常白型或常黑型LCD,且不影响开 口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CS电极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在该些栅极 线和该些数据线交叉的区域中呈矩阵分布的液晶单元,对应每一个液晶单元,在该交 叉的区域中存在一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
时序控制器,产生时序控制信号;
源极驱动器,对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进行驱动; 栅极驱动器,通过栅极线对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进行驱动; Cs电极驱动器,通过CS电极线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进行驱动; 其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与所述CS电极线相连,所述第二薄膜 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对每一帧显示周期,在第一扫描周 期内,栅极驱动器选通第一薄膜晶体管,液晶单元充入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在第二 扫描周期内,Cs电极驱动器选通第二薄膜晶体管,液晶单元充入CS电极线上固定的 选通电压。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栅极驱动器和所述Cs电极驱动器整合为双栅 极驱动器。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为pTFT或nTFT。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架构上,对每个液晶单元的 Cs电极增加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分别控制 像素电极充入图像数据和固定的选通电压,既能有效消除上一帧的残留图像所产生的运动模糊现象,又不会縮短像素电极充入图像数据的时间,同时适用于常白型或常黑
型LCD。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CS电极线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实现插黑或插 灰,不增加金属线,因此不会降低开口率。Cs电极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驱动方式相 似,易于实现,两者可以整合为双栅极驱动器。


图1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应图2的驱动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驱动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液晶显示面板 12栅极驱动器 13源极驱动器
14时序控制器 21 Cs电极驱动器 22双栅极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应图2的驱 动原理图。
请参见图2和图3,在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基础上,在液晶单元部分的Cs电极 增加一个pTFT作为第二TFT,所述第二TFT的栅极和源极与CS电极线相连,漏极 与Cs电容相连。其驱动原理如图3所示,在一帧的时间T内,该液晶单元中的GL 在tl时刻被栅极驱动器12输出的VGH脉冲选通,这时,DL上的数据信号对Clc充 电,当GL上的电压转变为VGL时,GL上的TFT关闭,Clc两端的压差由Cs电容 保持;因此,从tl时刻至t2时刻,液晶单元显示图像所需的灰阶。在t2时刻, 该液晶单元中Cs电极上的pTFT被Cs电极驱动器21输出的VC2脉冲选通,这时,
Clc被充电为VC2,液晶单元显示为黑色灰阶。当Cs电极上的电压转变为VC1时, 该Cs电极上的pTFT被关闭,充入的电压同样由Cs电容保持。从该实施例可见, 液晶单元在一帧的时间周期内,从tl时刻t2时刻,液晶单元显示图像所需的灰 阶,其他时刻显示为黑色,从而实现插黑的目的。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实 施例的驱动原理图。
请参见图4和图5,在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基础上,在液晶单元部分的Cs电极 增加一个nTFT作为第二TFT,所述第二 TFT的栅极和源极与CS电极线相连,漏极 与Cs电容相连。其驱动原理如图5所示,在一帧的时间T内,该液晶单元中的GL 在tl时刻被栅极驱动器12输出的VGH脉冲选通,这时,DL上的数据信号对Clc充 电,当GL上的电压转变为VGL时,GL上的TFT关闭,Clc两端的压差由Cs电容 保持;因此,从tl时刻至t2时刻,液晶单元显示图像所需的灰阶。在t2时刻, 该液晶单元中Cs电极上的nTFT被Cs电极驱动器21输出的VC2脉冲选通,这时, Clc被充电为VC2,液晶单元显示为黑色灰阶。与该实施例中,VC2的电平高于VC1 的电平,与图3所示正好相反。当Cs电极上的电压转变为VCl时,该Cs电极上的 nTFT被关闭,充入的电压同样由Cs电容保持。从该实施例可见,液晶单元在一帧 的时间周期内,从tl时刻t2时刻,液晶单元显示图像所需的灰阶,其他时刻显 示为黑色,从而实现插黑的目的。
实施例3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6,在现有液晶显示器结构基础上,在液晶单元部分的Cs电极增加一个 nTFT作为第二 TFT,所述第二 TFT的栅极和源极与CS电极线相连,漏极与Cs电容相 连,栅极线GL和CS电极线由双栅极驱动器22驱动。在实施例2中,栅极线GL由栅 极驱动器驱动,CS电极线由CS电极驱动器驱动;由图5的栅极线与CS电极线的驱动 原理可见,对栅极线和CS电极线的驱动同样为二阶驱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进一 步整合实施例2中的栅极驱动器和Cs电极驱动器为双栅极驱动器22,即图5中所示 的栅极线和CS电极线的驱动方式均由双栅极驱动器22实现。在一帧的时间T内,该 液晶单元中的GL在tl时刻被双栅极驱动器22输出的VGH脉冲选通,这时,DL上的数
据信号对Clc充电,当GL上的电压转变为VGL时,GL上的TFT关闭,Clc两端的压差 由Cs电容保持;因此,从tl时刻至t2时刻,液晶单元显示图像所需的灰阶。在t2 时刻,该液晶单元中Cs电极上的nTFT被Cs电极驱动器21输出的VC2脉冲选通,这 时,Clc被充电为VC2,液晶单元显示为黑色灰阶。当Cs电极上的电压转变为VC1时, 该Cs电极上的nTFT被关闭,充入的电压同样由Cs电容保持。在本实施例中,液晶单 元在一帧的时间周期内,从tl时刻t2时刻,液晶单元显示图像所需的灰阶,其他时 刻显示为黑色,从而实现插黑的目的。同样对实施例1中的栅极驱动器和Cs电极驱动 器为双栅极驱动器22,在此不在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 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CS电极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在该些栅极线和该些数据线交叉的区域中呈矩阵分布的液晶单元,对应每一个液晶单元,在该交叉的区域中存在一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时序控制器,产生时序控制信号;源极驱动器,对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进行驱动;栅极驱动器,通过栅极线对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进行驱动;Cs电极驱动器,通过CS电极线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进行驱动;其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与所述CS电极线相连,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对每一帧显示周期,在第一扫描周期内,栅极驱动器选通第一薄膜晶体管,液晶单元充入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在第二扫描周期内,Cs电极驱动器选通第二薄膜晶体管,液晶单元充入CS电极线上固定的选通电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器和所述 Cs电极驱动器整合为双栅极驱动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为 pTFT或nTFT。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架构上,对每个液晶单元的Cs电极增加一个第二薄膜晶体管,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分别控制像素电极充入图像数据和固定的选通电压,既能有效消除上一帧的残留图像所产生的运动模糊现象,又不会缩短像素电极充入图像数据的时间,同时适用于常白型或常黑型LCD。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177957SQ200820057308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朱修剑 申请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